关于海运
大家好,我又来了。
航海是个很古老的行业了,自从人类学会了制造工具以来,船不久也自然诞生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是独木舟也是众所周知的了,将一棵树中间挖空,外面再稍加削刮圆滑,就可以承载人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由独木舟发展成了今日二三十万吨的钢制巨轮,可以说是航海史以及船舶发展史就是人类科技发展的见证,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航海如此热爱的原因,仔细品味,它有很多的亮点,相当有魅力。
中国是个农耕文化比较浓重的社会。因为种种包括地理政治历史之类的原因,中国人民自古以农耕为主。而欧洲则不同,同样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导致了欧洲的航海文化的发展。这些大家初高中历史都是学过的,没什么好说的。所以这就造就了今天的局面,大部分欧美国家的人对航海有个系统的认识,绝大多数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东西。而中国则不同,如果你在路上拉一个路人问:你知道大副是啥吗?可以说几乎是没人知道的,哪怕是家里有人从事这行业的,也不能说出具体来。但若在欧美国家,随便找人问一个同样的问题,绝大数的人都会知道,大副就是仅次于船长的船上职位最高的人等等……多少有个概念。
这不是说哪个好,环境和文化决定的事是没有办法的。但可以改变。这就是中国这么卖力地建设航运还是成不了航运强国的原因,文化没到位。世界上最强的航运还是由丹麦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主导。毕竟是老牌殖民资本主义列强……
现在是不殖民了,但是要贸易。贸易的重要性是很大的。有贸易,我们的特色产品才能卖出去,国外的特色产品才能运进来卖掉。这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也能提高生活品质。就相当于一池水,死水和活水区别还是很大的。
航运在贸易中占的地位还是首要的,由于运量大,平摊下来每件货物的运费就低了,运输成本就低很多。这是空运和陆运不能比的。所以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国际贸易还是要以航运为主,空陆运为辅,实行多式联运。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布局一带一路战略,为什么投大把钱去建设码头、造船厂。(多式联运的含义可简单理解为一箱从洛杉矶到湖北武汉的货物,经船舶从洛杉矶运到洋山深水港,经卡车从洋山运到上海货运火车站,经火车送往武汉后再由卡车送到客户手中,上海到武汉这段也可走空运或长江的水路运输)
上次简单介绍了下苏伊士运河事件,非业内朋友们简单了解了下,业内朋友也会发现其中牺牲了一定专业性,比方说我是故意不提那艘船的船东是日本这方面,也有朋友在评论内指出,我主要是不想给大家带来太复杂的东西。
既然如此,那还是提一提吧,关于船东,运营者、船管公司等。这里我们引入一个场景,假如你有一辆闲置的小轿车,基本不用,你觉得放着也是浪费,那你就寻思去做滴滴吧,但是你每天上班朝九晚五很累,没精力。这时突然发现身边有个朋友待业,也很愿意做滴滴,你们俩决定达成一笔生意,你把车借给他,他去揽客。那你的角色就是“车东”,然后你的朋友是运营这辆车的,最后是滴滴给了这个平台,你们都要遵守这个平台的规定,比如车上必须安装摄像头或全程录音这种。
这个比喻不是特别恰当吧,但我们可以看到一笔多方合作的场景。在航运方面,这种情况是很多见的,船东公司A拥有一条船,但他没有做物流的业务,没人找他托运货物,而船公司B,他旗下有做物流的业务,可以揽货,这时他就可以租A公司的这条船,拿去运营,涂上自己公司的标志。但是可能这家船公司旗下没有为船舶运营制定规则并管理的部门,这时就出现船舶管理公司C,船公司B付钱让船管公司C专门负责制定许多文件规范这条船的日常操作。甚至于船公司B旗下还没有自己的船员,还要与船员公司D合作让他们派船员上去工作。
大家可能头都晕了,哪来这么多公司。其实大多数航运集团都是有自己的ABCD子公司的,没那么麻烦,这次长荣问日本公司租的船也只是他想提高一下盈利,问别人借条船来运运货提高一下盈利,造一艘船资金额又太大。即使如此,长荣自己还是有不少船的。
惊了,可能讲的有点多了。
仔细想想我写这么多图啥,但是我挺欣赏 胡月祥 船长的,这位前辈曾经斗过海盗航行全世界,写了一本《跟着衣羊船长去航海》,他为了在我们国家普及航海文化非常之努力啊。但是奈何人家也老了,多少有点心有余力不足。况且他在微博平台那么努力,还是有不少人不领情,也是,这次苏伊士运河事件底下评论我也看了不少,有些我都看笑了,虽然我知道用内行的角度嘲笑别人这很不道德,但是可见我国对海运的了解匮乏。本来这篇我也想不到写的,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豆瓣这个平台的朋友都很理性,愿意去听去学习,所以我决定在这个平台向大家介绍点东西。
先去抽根烟。
好了,我仅以一个未转正三副的身份向大家说说船上的人员及其自身职责。
另外,上面那段船东租船什么的东西不是我学的东西,属于我业务边缘的知识,也都是我简单了解的层面,我学的只是驾驶船舶。之前有朋友问我有箱东西要寄给日本怎么搞,讲真的我也不知。国际快递这种东西你们得找货运代理公司,简称货代,他们负责处理货物的各种手续例如报海关等等,然后他们会在某家船公司订舱,也就是给货在船上订个位置,然后集卡发货到码头,balabala....这其中过程太多了,反正大家哪天成了老板要和老外做生意有货物往来,找货运代理公司……
当这箱货从码头吊到船上,那我们的事儿就来了,这个问题先搁置,之后再说。
先在这介绍一下中国船上的人员分布。一般在23人左右,具体可见图1.…诸如水手机工这样的职位,是有多人的。另外也会有实习生之类的,比如我。人数总归在22-30人之间,仅仅对于货船而言。

船长之下有三个部门,甲板部由大副做主,轮机部由轮机长做主,还有个事务部,由政委负责。事务部是个比较游离的概念,因为国外并没有政委。而中国每条船都需要有个党支部书记,因此需要政委,而事务部是个国外的概念,在中国政委大厨服务员也大都统属于甲板部。这三人为什么说是事务部,因为政委主管船上生活饮食和党的活动这些。
而甲板部的大副、二副、三副。
这三个人都有两份活要干。第一也是最主要的驾驶船舶,因为船是24小时航行的,当然靠码头不算。只是说船一旦起航,到另一个港口前都是24小时航行的,除非你突然遇到一条船把你的路堵住了你得停下来。手动/狗头。
所以这三人要轮班航行,大副上班时间0400-0800、1600-2000,二副0000-0400、1200-1600,三副0800-1200、2000-2400,三人正好一天24小时。
关于船舶的航行模式,值得说一下,有人说驾驶船舶就是握着方向盘搁那转有啥难度。不然,先见图2.

图中,手握对讲机,身穿白色工作服的是驾驶员,也就是大、二、三副中的一个,另外三位身穿橙色制服的为水手,协助驾驶员瞭望,画面最左侧的这位也可以叫舵手,因为他手里握着舵,也就是“方向盘”,但是图中被挡住了。驾驶员发出指令,舵手执行。比如现在这位驾驶员在看正前方,先前在雷达上发现了前方1海里处有一条小渔船,他决定向左避让,让手持望远镜的水手协助看一下左侧有没有危险或障碍物,然后他下一个指令,“左舵十”,舵手把舵轮转到左侧十度。几秒钟后船头开始向左偏转,转得差不多了,驾驶员下令“正舵”,舵手把舵转到中间,几秒后船头偏转的趋势下降直到停止偏转。小渔船让过去了。
大家可能听到过右满舵这种指令,其实现在只有在紧急情况或者大角度转向时才会用到,一般很少用满舵。
以上是一个最普通的情形,很多时候情况很复杂,驾驶员要正确决策,舵手要严格执行。如果大洋上没有任何妨碍航行的事物,驾驶员也要仔细,确保船舶航行在正确的航向上,不能说目标往上海开,结果你过去一看,我草,这不是香港嘛!那船长把你扔海里,然后他自己也被公司炒鱿鱼了。
是的,驾驶员的失误会影响船长,毕竟他是总负责人,驾驶员的所有行为代表了船长的旨意。
况且,驾驶船舶的难度在于它是一个小则万吨,大则30万吨的玩意儿,那惯性大得。同一艘船,满载和空载下,情况也是差别很大。因此它不像开车那样,你想让她怎么动,她立马就给你反馈。从指令下达到实际有效果,期间至少要数十秒时间。曾经我在满载的情况下发出了一个右舵十的指令,前十秒她是基本不带动径直往前的,后来才慢慢地向右偏转。因此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什么样的决策,是很考验驾驶员的。

图3是集成化的驾驶台,上面有驾驶船舶一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例如雷达,电子海图。当中那个“方向盘”就是可以控制舵的舵轮。大家以为的舵轮大概是杰克船长手里那种,确实,以前木质的船,舵轮和舵是直接传动的,因此需要特别大的力矩,舵轮就要做大。现在的舵都是电磁液压式的,再整那么大就很2了。虽然那确实蛮酷的。

之前说到他们三个的主要职责,接下来说说他们的其他工作,是不一样的。
三副主管消防、救生设备。船上有手提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等这种面对火灾的必要设备,三副负责其维护保养,况且也有国际标准,如果达不到,船舶将会面临被所靠港口扣押的风险,业内称“滞留”,将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比如你手提式灭火器的压力或剂量表指针必须在正确的位置代表其随时可以使用。
关于国际标准,当年泰坦尼克号事件震惊全球,多数国家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出现,纷纷抱团,成立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后来发展成国际海事组织,是和世界卫生组织一样的联合国下属机构。这吊组织制定了很多船舶的标准规范文件公约,其中最有名的是SOLAS(Safety Of Life At Sea)海上人命安全 公约。这吊公约就很烦,各种规定,多大的船要多少个救生圈、救生圈上要有什么、船上要有多少灭火器、备用的要多少……反正就巨多。见下两图吧,有幸拿了一本过期的学习,刘二副送我的。


反正这公约就涵盖了船舶的许多方面。例如救生艇上需要配备什么东西它都规定了。这也是三副需要负责的内容,救生设备的管理维护。我们可以看看船上的救生艇。

左下方有两个圆柱体白色的,那是救生筏,也都是三副管的东西。之前苏伊士运河那条船,大家也能看到它的救生艇,因为都是用亮橙色外壳,非常之明显,也是救命之颜色。
具体也不多说了,三副就是消防、救生设备管理维护保养。
而二副呢,主管驾驶台的资料书籍。刚刚说刘二副送了我一本过期的SOLAS公约,因为船上上了一本2020版的,其实没多大改变,又加了些恶心人的标准罢了。每个行业总有那么一个恶心人的规范。不过说真的,也是这些东西让现在的海员和海运变得相对安全了。说他恶心只是因为那都是我们的工作量啊,为了达到上面的标准,实在累哟。
扯远了,驾驶台有许多参考资料。比方说你从上海航行到香港,需要怎么走,设计一条航线,其中要注意什么,哪里有暗礁,如果进入香港水域,需要做些什么,靠码头的时候联系谁…………乱七八糟很多事项,都可以在这些书中找到。二副就是管这些资料的,他要负责去申请需要的资料图书,并且有更新的话也要及时更新。
上次走这地儿啥也没有,这次咋突然多出来一座灯塔,不知道的还以为走错了,在那怀疑人生。结果只是刚建的新灯塔罢了。但如果二副及时把这些信息更新上了,就不会有疑惑了。

如图9,二副在一本图书上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官方会发信息过来,二副打印下来,在相应地方增删修改。

另外,船舶航行少不了海图,我们大家开车去陌生一地,势必打开地图导航,其实也一样,我们也要随时用到海图。海图上会标注很多信息,比如这块区域水深多少,这里有没有沉船,等等。这海图也要二副更新,比如昨天刚有一条船沉在那,你要是海图没更新,直接开过去,蛮好,船体划一口子,直接自己变泰坦尼克二号。这个很好理解,就像地图也是要随时更新的,哪里在修路,大家就能提前知道。这次苏伊士运河堵了,各大公司也会给自己旗下船舶发布信息,大家也就在外面抛下锚等待,不会一个个傻不愣登地冲进去了。这种信息就是航行警告,告诉你哪里出事了要避开,也是二副需要管理的东西,他要及时接收并通知船长大副三副。
除了这些,雷达,电子海图这些仪器二副也要管理维护,不能出问题,你要是雷达在雾天雨天突然坏了,拜拜了,泰坦尼克三号。船的惯性是巨大的,你要是在雾天,等你已经肉眼看到另一条船奔你而来了,基本上是撞定了。我们驾驶员多少需要借助雷达决策,特别是雾天。虽然我的船长经常教育我,能用肉眼决策尽量不要看雷达。我现在都快变成雷达兵了,天天瞅着雷达看。
总的来说,二副主管参考资料和驾驶台仪器设备。
大副是甲板部部门长。他主管的方面较多了,毕竟是第一副船长。挑几个最重要的方面讲。
第一是货物的管理,因为船型不同,对货物的管理也有区别。集装箱船,每个箱子的装载位置一般都由电脑提前确定了,但是大副还是要审核一下,有的时候计算机也会出错,例如两箱烟花,之间就有隔几个箱位的要求。而且集装箱都要系固好,俗称绑好。船上都用一根铁棒,专业术语叫绑扎杆对箱子进行固定。别开到一半船一摇箱子没了掉海里了,那就完了。
以前杂货船,大副还要自己来确定哪些货装在哪,比如你这一袋特级西湖龙井,旁边放了一堆香奈儿香水,完了谁到时候喝龙井喝出香奈儿的味道就牛了,这肯定是不行的。这是一个货物类型方面要大副统筹管理的例子。另外是不能船两头裝满钢板,这船中间裝棉花,这好了,开到一半,船从中间断成两截了。这是一个货物重量分布需要大副注意的例子。总之这些杂七杂八的要求大副都要确保装的货和裝的方法对人、船、货、环境都安全没有影响才行。
之前也说到过一箱货从码头来到我们船上,我们的事儿来了。其实就是大副要保管好这货,在我们船上的这段期间不能出啥问题,包括之前说的要绑好不能掉海里了,至于送到码头上以后再出啥问题那就不关我们的事了。
另外大副也要负责船体甲板的维护保养,他将命令带给水手长,水手长带领水手们干活。最典型的便是敲锈,因为船长期暴露于海面高水分高盐分的环境,而船又是钢铁构成的,很容易铁锈。
比如一个栏杆外面看似还好,但中间锈穿了,弱不禁风,我哪天兴致来了,倚靠上面欣赏海景,扑通,掉下海了。大副你给我过来,好吧,我再也不能找大副说理了, 因为我没了。船已经开走了,独留我用这最后三分钟思考这惨淡一生。毕竟人在没有装备保护的情况下在海水里泡几分钟就冻死了,大家可以看看杰克和萝丝的例子。所以说船体的维护也很重要,即使我是不会去靠在栏杆上的。。。。。。而且栏杆也只是这其中一个小的方面。
对于这种锈穿的栏杆,直接锯掉,焊接一根新的钢管上去涂上油漆便罢了,但是这种过个把月又锈的不行了。。。所以活是干不完的,身体最重要。船那么大,这里的锈刚除完,那边又出来了。烦哦。对于那种稍微有点锈掉的,敲掉,不能让它继续蔓延,然后涂上油漆就行了。
这些活的总负责人是大副,执行人是水手长及水手。
此外大副也负责医药方面的,一些基本的医学和用药常识是要具备的。以前是有船医的,但是条件不允许配备那么多船医,学医的哪肯天天在船上带着啊,所以干脆取消这一位置,让大副兼职医生。但毕竟不是专业学医,感冒发烧还给你药吃吃给你挂点盐水,要是急性阑尾炎,那得拨卫星电话呼救直升机来把你抬走了。所以干这一行哟,身体得保重。不然生病了只能自求多福。若是刚好在沿岸航行倒还好,这要是跑在太平洋中间突然发病,难道还叫阿拉斯加的雪橇犬来把你拉去冰窖里治疗嘛,直接拜拜了。我现在还在熬夜,感觉命不久矣。。。
扯淡扯多了。。。可见大副的职责也是蛮多的,一下说不清。
我是不是没有说船长?船长作为一船总负责人,那就是啥事都要管的,当然是让手下的人来执行,所以一个领导的职责那就不用多说了。不过在进出港航行或关键水域航行时,船长是要亲自操刀驾驶船舶的,例如.....苏伊士运河。当然也要有引航员,至于引航员,以后再说吧。
需要注意的是船长虽然是由大副晋升的,但不同于大副的甲板部,船长也需要对轮机部上点心。轮机部的部长是轮机长,他在等级和地位上其实是和船长平等的,但船长总归叫船长,还是高出了半截的。因为船长是驾驶出身,对轮(船)机(械)不熟,所以机器方面还是由轮机长总负责。
船上的主要有主机、辅机等等(这个等等,等掉的有点多)。但总的来说就是主机是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进而推进船舶前进的主要动力装置,就和大家汽车引擎盖打开后看到的那个大家伙一样。至于辅机就是负责发电等的工作的机器设备,可以为电梯这些提供能源。我说的简单,其实很复杂,毕竟轮机部的人员,学的和我不是一个专业,我只能通过轮机概论这门课简单了解些。看见了吧,一条船上也就二十来人,船长大副二副三副和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都不是学同一个专业的。但他们需要合作。这些机器设备就是轮机部的大、二、三管轮负责的,而他们三由轮机长领导。毕竟船长想开船,那得叫轮机长把主机开起来呀。那开船不像开车钥匙一插点个火就完事了。。。。开船得甲板轮机两部门通力合作。
所以说船长和轮机长地位是平等的,船长对机器方面的了解会比较少,机器主要有轮机长在管理。
但真要机器出了什么问题导致事故,轮机长和船长都得吃责任。
感觉这篇幅太长了,但还是感谢大家能耐心读完。我不为什么,只想靠微薄之力向大家介绍点海运方面的知识。我国的航海文化太薄弱,这对一个经济要蓬勃发展的大国不是一个好的迹象,海运依然承担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贸易,上海也在致力建设航运中心,但若是群众对航海知之甚少,很难从根本上认同海运。因为中国海员的社会地位低下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若到时被逼的只能去菲律宾东南亚印度这些廉价海员市场聘请业务能力又差还喜欢偷懒的员工,真的对中国的建设是不利的。这其中的蝴蝶效应,一环扣着一环。国富民强,航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运。
© 本文版权归 WoltVonUlrich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WoltVonUlrich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苏伊士运河事件始末 (156人喜欢)
- 在第365天之前 (35人喜欢)
- CSCL AUTUMN (14人喜欢)
- 卡带二 (12人喜欢)
- 卡带 (2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们就要反仪式感 168.8万次浏览
-
记忆中最催泪的动漫剧情广告
品牌话题 · 3.2万次浏览
- 闯入你镜头的小惊喜 16.7万次浏览
- 我的纸质优惠券记忆 新话题 · 4286次浏览
- 如果要为自己挑选一样陪葬品 472次浏览
- 「低欲望」人群生活实录 2.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