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转角花园
热气建筑2020年末的温暖时刻

2020年12月10日,最美·乌中驿站——徐汇区湖南路街道综合服务站更新方案征集结果出炉,经过初步评审,共有9组方案入围。我们的作品《270°转角花园》在经历现场答辩与评委投票后,最终获得本次征集的一等奖,我们将全力配合后续的深化与建设过程,为乌中街道增光添彩。
270度转角花园,这源于我们在上海生活的美好记忆。我们总是能被路边那些越过围墙的蔷薇花所吸引。场地恰好位于十字路口的转角,我们希望设计能给转过这个街角的人们带来一个界面连续的美好空间。
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们反复行走在五原路一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在风貌保护区建筑的立面上随时处可见的利用窗户的上下檐口做出的装饰线,使只有涂料的墙面更加丰富,且街道整体更加强调横向的线条感。一些经历过若干轮改造后的建筑底层,呈现出了延续的色彩和肌理,而这样整体的风貌感知恰恰在五原路乌鲁木齐路口处被几组建筑打断,经过判断,我们认为街角的这组建筑更适宜组成一个小的综合体去处理,因此在色彩上,乌中驿站可以不使用五原路沿街的颜色和材质。在场地周边目前已有若干个试点的改造,例如乌中市集及梧桐资源空间改造等,在风格和色彩上都既让人耳目一新,又融入了街道的环境背景中。我们希望在色彩上也能延续过往案例的特色,进而形成统一的公共建筑风格。以场地的地段和项目的定位,我们预计垃圾中转站的功能将在不远的将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具互动性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例如一个小的堆肥花园或一米菜园等。因此改造不必过多的迁就垃圾处理站的种种不便,而是为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结合当下疫情的状况,我们认为急需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增加更多的洗手池,这促使我们将洗手池空间作为重点打造的区域。若不是因为这次竞赛,我们或许从未注意到这个建筑的二楼还有环卫工人生活的痕迹,我们希望重新创造一个二层的休息空间来与街道生活发生更多的联系,让他们的生活在某一刻也能在城市中透一口气。




基于以上观察,我们开始了这个建筑的改造设计:首先,在一层我们希望强化檐口,有可能的话,将檐口延伸至两侧的门头及建筑上,通过这个动作来调整一层的高度,形成更亲近人的尺度感,并在二层延续周围建筑的檐口,形成更为统一的感觉。接着在一层隐蔽男女卫生间的入口,形成一个引导人自然进入的入口,为此我们留出了较大的空间,以这种方式改善现在首层封闭的状态。



在这样的改动后,引入一个连续界面的绿植景观空间,这个空间与洗手池相结合,从垃圾站前的绿植花坛一直延伸到深处的天井空间,成为整个方案最大的亮点。在二层,我们增加了环卫工人面向街道的小阳台和可动的遮阳隔声板,提高休息空间的品质。

管理室及淋浴房的功能被我们结合在一起,放在原建筑天井的入口。改造后的建筑一层,无论人们从哪个方向都可以很轻松地转入这座建筑,它的洗手池及上挂的卫生间标志可以在很远的地方提示人们建筑的功能。卫生间入口的空间,从室外的花墙延伸到水池旁线性的绿植槽,再到天井的植物花池,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景观。男女卫生间及第三卫生间在这里分流,管理员窗口可以很好地管理这个入口。








我们为一层的三个花园挑选了植物,分别是能够形成花墙效果的蔷薇花或风车茉莉,在水池边能耐阴的玉簪和白掌以及在天井中能够带给人香气和美好景观的桂花。

改造后的室内通过长沙发椅、会议桌、小阳台与更多的收纳柜重新组织了公共部分,并对办公室与公共区域的隔墙进行调整,使整个空间感觉更加宽敞。





我们在效果图中看了一下凌晨的街道,转角花园的灯光虽不是那么夺目,却带着一丝温度和对日常的关怀,这就是我们在这个改造方案中所追求的一种建筑的气质。
项目名称:270°转角花园——乌中驿站改造征集概念方案
项目地点: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路五原路
建筑设计:热气建筑
完成时间:2020年11月
主创人员:袁烨 张子岳 刘天阳
大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搭棚记 (100人喜欢)
- 关于寻找的建筑——空间规训:一些房子与一些建筑 (43人喜欢)
- 新寨的视觉 (30人喜欢)
- 育绿路工厂改造 (53人喜欢)
- “拱顶”的遗产 ——始于金贝尔美术馆结构的解析 (8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你是怎样与物品告别的 93.8万次浏览
- 你为独自过年做的准备 113.8万次浏览
- 为自然中的场景写一段朦胧诗 8.3万次浏览
- 看展记 3987.8万次浏览
- 婚姻周旋学 101.5万次浏览
- 记忆中的地方台节目 24.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