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完美主义陷阱
最近心理健康状况不是很好,约了一个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免费咨询。如约到达不久,就有advisor把我领进一个小的会议室,大约十来平,两个小沙发侧相对着,一张小茶几上摆着一盒抽纸。
Advisor是一个西人姑娘,笑起来脸上苹果肌嘭嘭的,看起来很年轻也很友善。
招待落座后,她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说了一下这个咨询会保护隐私和一些其他注意须知,然后问道“What happened?”
长吁一口气,我就开始竹筒倒豆子,说了我最近遇到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这学期自己的表现不是很满意,内心比较自责,然后说到了我对“完美”的追求。一直以来,我都对自己有着比较高的期待,期望可以做到自己的心目中的“完美”,但是行动经常跟不上,就很痛苦,内心会谴责自己。
“为什么要追求完美呢?”她问。
我觉得这主要是与过往的经历有关。一个是父母对我的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父母对我实行的都是“批评教育”。很少表扬,即便是有表扬也是轻描淡写,最后一定会用“不要骄傲,下次继续努力”来结尾。批评却很浓墨重彩,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觉得自己做啥都不对,就这么一无是处吗?我要去死吗?批评的内容则是全方位的,从懒,到不注重外表,自理能力差,不做家务,以后婆家肯定要嫌弃你……啥啥都有。
这种批评在职场上也遇到过,尽管努力了,但产出结果不佳,老板也会批评教育。
并不是说不接受批评,只是全盘否定甚至人身攻击式的批评让我非常窒息,会激起强烈的逆反心理,就算为了我好也不能这样,我不需要这种打着“为我好”名义的伤害。
第二个追求完美的原因要追溯到校园。中学时期,老师眼里只能看得见成绩最好的“尖子生”,作为中不溜的我是被忽略的。还有一些脑子有泡的同学,会拉帮结伙嘲笑别人,对他人进行一种精神上的霸凌与羞辱。
潜意识里,我非常害怕这种霸凌,也许只有自我同化变得和施暴者完全一样,或者变得完美让他们找不到错处,才能免于霸凌之苦。显然我不屑于跟他们变得一样,留给我的似乎只有“完美”这一条路,必须变得足够好,才能让别人闭嘴。
再有就是,我非常在意他人对我的看法,可能潜意识里就是觉得要完美才不会被嫌弃嘲笑,才会被喜欢。有一个词叫做“讨好型人格”,我觉得我有一点这个倾向,需要通过他人的肯定,才能找到自我的价值。
这些想法有多愚蠢,说出来我自己都觉得荒诞,更可笑的是,我正在用这些愚蠢的想法来凌虐自己,我觉得这些是绑在我身上的精神枷锁,是父权话语体系下对女性的绑架:作为一个合格的女的,你必须捯饬自己,把自己兜售出去。你必须贤良淑德,承担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家务,不然就会被婆家嫌弃。
是东亚群体文化对于个体意志的绑架:你必须符合社会对你的期待,你必须活得跟大家一样,不然就要接受群体的审视和非议。如果你不行,一定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否则为什么别人行,就你不行?你必须谦虚低调,必须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努力努力再努力,你不能骄傲。
可是凭什么?我难道不应该是一个有着自由意志的人吗?我没有资格决定自己的人生吗?我不配拥有平等和尊重吗?他人又有什么资格批评教育甚至羞辱我呢?他们说的那些,我不知道吗?需要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提醒吗?
Advisor很耐心地倾听并安慰了我,她说,尽管她不知道在我身上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听起来,我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自我保护,保护自己免于受到伤害。
我想她是对的。尽管我已经独立生活了很久,与父母的关系逐渐从“批评教育”转向“朋友式相处”,我也决定要原谅所有给我造成过心理创伤的人,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过,完美主义式的自我保护可能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可能要花很久时间才会好转。
在咨询的尾声,Advisor给了我一个小建议,在心情平静的时候观察自己的思绪,不要让某一种思绪(比如Perfect worry)占据大脑陷入执着之中:
“I‘m noticing I’m having the thought……”只观察,不评判,不执着,就可以了。
至于那些特别喜欢教我做人 特别爱评价他人的人,我只想说:关你屁事,爱谁谁吧。
周坚强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好酷的人类|嗜书的建筑师 (4人喜欢)
- 每周札记EP3:我的独立博客上线啦 (9人喜欢)
- 每周札记EP2:一些开心与不开心 (2人喜欢)
- 情绪观察笔记 |原来我有这么多小心思 (36人喜欢)
- 每周札记EP1,以及一些有关“时间与孤独”感悟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你捕到的阳光的形状 新话题 · 6180次浏览
- 你是怎样与物品告别的 1488次浏览
- 婚姻周旋学 4070次浏览
- 你所在空间的极简角落 2866次浏览
- 2021寒假读书计划 32.5万次浏览
- 日常生活中那些有趣的植物陈设 新话题 · 2.7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