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野生动物保护时
查看话题 >黄柄壁泥蜂
两公里半径内唯一的荒地,步行方便来回的地方,我隔三差五去转转。这里原来是村前的菜地,在城市化改造中被围墙圈起来成为待割的阑尾,被放逐的油菜和回归的杂草簇拥着构树和樟树一日日漫长。一侧高楼林立,不知何时土木将要建到这里。有几批人(包括拾荒者),在此开垦小块田地,彼此间既默契也对立,追随气候变化的节律最后利用一拨免费资源。在此情景消失之前,还有很多荒野住客需要我去拜访,时间很紧张。↓

3月23日,早春零星催绿一些地被植物。这座被弃用的垃圾房门窗早被封死,垃圾无处可去,以次为辐射中心被散落在周边。矮房后面与围墙的交接处,照片显示不到的地方,更是堆满了一只只黑色垃圾袋。↓

在这间垃圾房的后面的房檐下,日晒雨淋所不及之处,有一坨像是施工时残留下来的泥疙瘩。↓

我想把土疙瘩完整地揭下来,但失败了。黏附在瓷砖上的部分首先松脱,吸在水泥顶上的部分连结得非常牢固。断面上暴露出几处空腔,中间的空腔里挂着一枚黄褐色的茧,颜色和质地都极似松子的衣子(种皮)。这是一个泥蜂巢。↓

揭下的蜂巢和两枚茧被放在蓬松的垃圾袋上。再没有比这更稳妥的暂存点了,为此我可以腾出手来在附近垃圾堆里翻个容器收纳它们。↓

身后是蜂巢的遗存。↓

面前是垃圾堆、荒地和高层住宅楼。↓

手中是一份好奇和期待。↓

请先看完40秒视频,再继续阅读下文。↓
我们拨开“小衣子”看看这枚“松子”···忍不住想油炸了。↓

侧面看扁塌塌好像失去了活性。这个角度让我担心是不是采集过程重已经预蛹造成了损伤···要不真去油炸了?↓

用一根合适的离心管替代破损的茧。↓

茧壳未破损的预蛹饱满度明显好一些。↓

立起之后,那个软塌塌预蛹又饱满了起来。我反而感到更不乐观,它就像是皮囊里的半袋子水,垮掉了。↓

把当初断面上的个体全都安顿好,方便观察。↓

至于相对完整取下的大部分泥巢,这样放着横看成岭侧成峰。都想配个底座做观赏石了···↓

翻个身静置。原来和瓷砖贴合的部分露出了三个天然的窗口,正好方便观察。↓


5月3日,那个软塌塌的预蛹挺直了,它没有死,似乎变化就好开始。左下方茧里的个体也抬起头来。↓

5月4日,肩部出现了褐色的对称斑点,之后连续几天都没有动静,只是颜色变得更深。它是用最后的一点活性支撑自己熬到现在,之前的破茧、搬运、路途的颠簸可能确实对它造成了影响。↓

5月11日,我又尝试揭开了另一只即将化蛹的预蛹个体代为观察(确定已经失败的预蛹还在左侧的离心管里躺着。↓

5月12日12:55,原预蛹的肩部隆起,是皮下的蛹头在此形成。↓

5月12日14:39,盯了一个多小时它不动,人稍微离开了一会儿,就把老皮蜕到了胸前。↓

5月12日14:40↓

5月12日14:46↓

5月12日14:50↓

5月12日14:53↓

5月12日14:57↓

5月12日15:02↓

5月12日15:07↓

5月12日15:17↓

5月12日15:18↓

5月12日15:35↓

5月12日16:05↓

5月12日16:49↓

5月13日9:15,可能在夜间就完成了蛹的定型。蜕皮十分钟,定型十小时。(三面观)↓



5月16日9:55,复眼颜色开始变深。↓

5月18日22:04,复眼变黑。↓

5月21日10:34,胸部背板颜色变深。↓

5月23日00:09,全胸变黑,腹部颜色开始变深。↓

5月23日22:32,黑蛹大部分变黑。(两面观)↓


5月25日0:26,触角和跗节最终变黑,胫节上形成浅色色段。↓

5月25日10:06,羽化成功!翅尚未完全充盈、硬化。(三面观)↓



5月26日14:37,翅完全充盈、硬化,等待出伏。↓

5月16日,与此同时,主巢的中间巢室里的茧内的幼虫不知哪天也变成了蛹。(隐约可辨)↓


5月21日,中间巢室的个体完成羽化。↓

5月24日,成虫破茧,自顶部咬穿泥巢,钻出来。有意思的是,它并没有从底部“窗口”(原本和墙壁贴合的部分,截取后形成窗口)走捷径,本能选择了设定好的路线。↓



自此悬念揭开:黄柄壁泥蜂Sceliphron madraspatanum (四面观)。↓




同步进行另一号观察个体也于5月21日成功羽化,留下朦胧的茧壳。↓




那么请允许我突然拿出一枚戈壁玛瑙。拥有了多年,此刻它就“是”一枚颜色颠倒过来的泥蜂茧。↓


6月2日,送走了所有的黄柄壁泥蜂(其中2个死在化蛹前),我又来到故地。满地的黑色垃圾袋早被清除,留给葎草生长的空间。

回望这片荒地的腹地纵深,满目苍翠接天色,生机勃勃。垃圾和楼房都在绿色的掩映中。↓

只是泥巢的残留仍留着两个月前的样子。↓

垃圾袋清除后不仅给葎草以空间,墙壁下部的另一个圆形泥巢也显露出来。↓

揭开泥巢,一个蜾蠃正在蛹期。夏天正在到来。↓

————————————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
宋晓彬同学在奉贤农场里帮我填补了黄柄壁泥蜂的头段记录:
6月13日,一只今年羽化并完成交配的雌性黄柄壁泥蜂在农场室内的墙角完成了筑巢、捕食、带回巢穴并产卵,最后用一团泥浆给单个巢室内封口。根据之前的观察记录,雌蜂会选在在一处地点连续营造多个紧贴在一起的巢室,最后统一糊上泥浆。↓

据宋晓彬描述,农场的狗刨开了一间敞开建筑一侧的墙角的堆草,空调滴水管下一片被浸湿的泥土就此暴露出来,被一只雌蜂发现。雌蜂在此衔泥,飞往几米外对面的墙壁上筑巢。

6月15日,待雌蜂走后,我们打开这间巢室内,发现五只被蜂毒麻痹的蜘蛛(都属圆蛛科Araneidae)。(含两只绿色的梅氏新圆蛛Neoscona mellotteei、一只大腹圆蛛Araneus ventricosus、一只新圆蛛Neoscona sp.、一只艾蛛Cyclosa sp.)红圈内,幼虫在大腹圆蛛身上进食。↓

此时,幼虫孵化不久,身体内部呈淡黄色。↓

6月16日,幼虫已大量进食,体积增长数倍,身体内部颜色变深。但很遗憾,幼虫可能在这步操作中被碰伤(尽管我的动作很谨慎),隔天化水死亡。让以为可以完整的记录留下一点遗憾。↓

宋晓彬同学记录的雌性蜂筑巢和为幼虫填充食物的视频过程↓
感谢观看
肘子zi非子z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你的专业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入门书? 8.6万次浏览
- 雷打不动置办的一样年货 135.2万次浏览
- 书与书之间的串场 5.7万次浏览
- 2021寒假读书计划 27.3万次浏览
- 如果你被打败了会掉落些什么? 146.1万次浏览
- 哪一瞬间让你对家庭失去信心? 4.7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