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转专业选手的职业码农第一年
本系列前两篇: https://www.douban.com/note/733070682/ https://www.douban.com/note/735780752/
转眼间来美国三年整了,工作也要到第一个anniversary了,这三年里面除了第一年还在设计的海洋里流连忘返,剩下的两年突然浪子回头开始了艰辛的码农生涯。转码时间线:
2017.9 开始某水mis master项目,当时以为自己还要做ux designer于是选的课都是设计相关的课... 2018.5 前往欧洲大陆实习,本来是按照designer面试的,去了老板问年轻人想学点啥,我说想试试写代码,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转码之路 2018 - 2019 在学校做了两个software development的part-time,练手之余把每周食堂的饭钱挣回来了 2019.8 终于在刷了n遍题后上岸full time software engineer 2019 - present 虽然上岸工作了但对自己的水平有着清楚的认识,于是还在缓慢补课中...
我加入的公司是对转码选手非常不友好的geek云集的startup,整个engineer team里面基本除了我其他人都有至少纯CS的本科学历,因此常常会因为自己太菜感到压力山大。不过队友里面越厉害的人越谦逊,任何不懂的地方大佬们总能很耐心地回答。当时选择startup的初衷包括: 1. 公司扁平,跟上层大佬距离近好学习 2. project选择多,真.想做啥做啥,想学啥学啥,不拧螺丝钉 3. 迭代快,consumer-facing fintech impact大,成就感强 4. 好玩儿 5. 说不定就上市了呢(做梦
其中2和4是主因。回顾一下我做的大多数决定都是为了好玩儿,包括本科时候选的建筑学专业lol
转眼一年过去了,回头看看这几个初衷,大概90%满足我的expectation. 1. 公司eng team虽然小,但是队友质量极高,大佬众多,代码审核严,代码质量高。从review和被review代码的过程里我的代码质量直线上升 2. 因为team小,所以派task很灵活。我司还有工作之外的个人学习OKR。比如这个季度我跟老板说想学点infra和database的东西,老板就让我去给infra大佬和db大佬帮忙,learning by doing对我而言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是这点让我成长飞快 3. 我在的组是consumer-facing的核心组,做的product每天要处理两百多万美元的交易,责任大压力大成就感也很大。(bug也会很贵 4. (对我来说)有挑战的项目多,每周都会学到新的东西,看着自己写的代码真的能挣钱也很好玩 5. 大概是做梦吧
当然startup的坏处也有,那就是流动性太大不稳定。然而稳定 has the lowest priority when I'm considering a job,otherwise 直接回家做公务员难道不是最稳定的选择么。
下一年的目标大概是: 1. 对infra更全面地学习,weird enough在我心里infra才是真正的工程师... 2. 过完operating system和distributed system两门课
想想十年前我以为自己会去搞心理学,五年前我以为自己会去当建筑师,三年前我以为自己会去做UX设计师,如今我在开心地写代码... 女人还真是善变额 ¯\_(ツ)_/¯
附上转码以来的notes tag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