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职官制度(五):御史台等
今天学习的官制内容有: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太常寺、宗正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
一、御史台
职责:主管纠察官员之奸邪,肃正朝廷纲纪。
咸平四年,由御史二人充任左右巡检使,分别纠察文武官员中的违法者。又有廊下使和监香使,元丰改制,使名取消。
御史大夫,宋初不任实职,仅作加官用。元丰改制,取消。
御史中丞,御史台长官。官级不够的,任权右谏议大夫。
台院,设侍御史一人,主管辅助御史台事务。
殿院,设殿中侍御史二人,主管以礼仪法度纠察百官过失。
察院,设监察御史六人,分别主管六部及百官之事,纠察其错误。官级低的称监察御史里行,更低的称权监察御史里行。
另有三京留司御史台。
二、秘书省
职责:主管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法之事。
设秘书监、少监、丞。
著作郎、著作佐郎,编修日历。
秘书郎,负责集贤院、史馆、昭文馆、秘阁的图籍。
校书郎、正字,校对图籍。
秘阁
史馆,绍兴五年移到秘书省旁边,自成一所。
昭文馆
集贤院
日历所(原门下省编修院),由著作郎、著作佐郎主管。将宰相的时政记、左右史的起居注汇集编撰成日历。
会要所,编修《国朝会要》,南宋时设。
国史实录院,提举国史,监修国史,提举实录院,修国史、同修国史,史馆修撰、同史馆修撰,实录院修撰、同实录院修撰,直史馆,编修官,检讨官,校勘、检阅、校正、编校官
太史局,主管观测天文、考定历法。
算学
三、殿中省
职责:供奉皇帝美食、医药、服饰、帐幕、车马、临时住宿
设殿中监、少监、丞。
六局:尚食局、尚药局、尚酝局、尚衣局、尚舍局、尚辇局。
另有御药院、尚衣库、内衣物库、新衣库、朝服、法物库
四、太常寺
职责:主管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等事。
设太常寺卿、少卿、丞。
博士,主管议定五礼仪式
主簿,协律郎,奉礼郎、太祝,郊社令、太庙令、籍田令、宫闱令
另有提点管干郊庙祭器所、南郊太庙祭器库,提点朝服法物库所、朝服法物库、南郊什物库、太庙什物库、教坊及钤辖教坊所、诸陵祠坟所、太医局、大晟局。
五、宗正寺
职责:记述宗派属籍,以分别排定其宗庙次序亲疏。
设宗正寺卿、少卿、丞、主簿
大宗正司,长官为知大宗正事
玉牒所
六、光禄寺
职责:主管祭祀、朝会、宴享酒食
光禄寺卿、少卿、丞、主簿
太官令
另有法酒库、内酒坊、太官物料库、翰林司、牛羊司、牛羊供应所、乳酪院、油醋库、外物料库
七、卫尉寺
职责:主管仪卫兵械、甲胄政令
卫尉寺卿、少卿、丞、主簿
南宋后撤销,并入工部
八、太仆寺
职责:主管车辂、畜牧
太仆寺卿、少卿、丞、主簿
另有车辂院、左右骐骥院、左右天马监、鞍辔库、养象所、驼坊、车营、致远务、牧养上下监
南宋时,撤销太仆寺,并入兵部
群牧司
职责:主管全国饲养国马事务
群牧制置使一,由枢密使、枢密副使兼任;群牧使一,副使一;都监二;判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