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你读到了哪些好书?
查看话题 >2019年我读过的十大好书
整个2019年我读了79本书,还剩七天,感觉自己能够突破八十大关。这里面不乏烂书,但是好书更多。太多了种草种不过来,我就挑自己最喜欢的十本来安利一下。
《导演创作完全手册》
最近买了大疆的无人机,又买了Gopro MaX全景相机,准备好好把vlog拍起来,于是买了好一大堆后浪的电影图书。部部都是经典,好难取舍啊。《认识电影》和这本《导演创作完全手册》之间纠结了好久,其实两本都想推荐。《认识电影》同样也介绍了大量电影的风格和技法,语言华丽,对于电影史,艺术鉴赏以及重要影人的风格都有一个全面的介绍,读完之后眼界大开。另一方面《导演创作完全手册》涉及到更多实操方面的细节,解释了很多关于音效、表演、摄影、剪辑相关的知识,读了这本书再来拍vlog,简直如虎添翼。这里我不讲脚本,因为后面会提到另一本神书。
《催眠实务》
其实这本书的全名叫做《催眠实务:催眠诱导与间接暗示: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1》,真的好长!我自己作为一个荣格研究者,对心理学是非常感兴趣的,其中又以催眠术最为神秘。这套书一共有四本,我表姐送了我三本,一直放在书架上没有翻。最近突然有一个想法,想了解一下如何通过镜头语言对观众进行引导和暗示。这种思维植入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广义上的催眠。于是走起!读罢之后非常感慨,埃里克森不愧是大师。大师和手艺人最大的区别还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做人的气质和风度。最近PUA学被抛上了风口浪尖,被各界人士一齐讨伐。其实PUA背后是有深厚的认知行为学原理作为支撑的,不仅不愚蠢,而且非常有效。但是为什么大家不待见,因为动机和手段都很糟糕,旨在思维控制。而埃里克森作为催眠大师,更强调双方之间愉悦的体验,更少的控制。他喜欢从对方潜意识深处找出被催眠者真正的需求,并引导其同自己的意识和解,倾听内心的声音,通过催眠解决问题,成为更好的自我。我读他和病人谈话的案例,都觉得自己如沐春风,真是太温暖了!
《社会心理学》
又一本神书,这本书可以搭配《进化心理学》一起读,两本书的质量都高的离谱,难分伯仲。关于社会心理学,里面有太多的知识点可以介绍,我一时也讲不了这许多,就讲一个有趣的案例吧。很多人在网上都有过和别人吵架的经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有这么一种人,吵架永远不会输,太烦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种叫做信念固着的效应可以解释这个现象。这个效应来自于李罗斯所做的一个心理学实验。他给两组完全随机的被试发钱,让他们分别写一篇文章。一组被试写“有冒险性格的人不适合做消防员。”另一组则写“有冒险性格的人适合做消防员。”这两个观点本身都有道理,而被试一开始的态度也是中性的。但是三个月之后,李重新采访这些被试的时候,第一组的人都普遍认为有冒险性格的人不适合做消防员,而第二组的人则认为有冒险性格的人适合做消防员。显然,一开始李不过是付钱让他们假装有观点,但是这个写文章的行为激发了他们内生的观点。
我们都知道意识能够决定行为,行为能够强化意识,但是这个实验非常有趣,它指出了一个新的现实:行为也可以决定意识。而这些通过行为不断强化的意识,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信念固着。现在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互联网上两个人的相互辩论,实际上是一个双重的信念固着现象。这俩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的观点,最后只能更觉得自己有理。说得多了,甚至连一边围观的吃瓜青年都被带起节奏来了。
《红书》
呐!这本书就厉害了。这是荣格写给自己的一本《圣经》,里面穿插了大量他自己的插图,非常诡谲。整本书散发出浓郁的神秘主义气息,一直到他死后才最终出版。在书中,荣格将自己比喻为基督。“我无法成为一个基督徒,因为我注定要成为基督。”说的太好了,非但他这么想,我对自己也隐约有这样的感觉。他还建议他的弟子和他的病人,每个人都应该写一本属于自己的《红书》。
说起来,荣格另外还有一本《黑书》,这本书记录了他最阴暗最狂野的梦境,他生前就说过绝对不允许出版。很多年以前,我去表弟开的店铺玩,他当时在一个三线小城镇做白酒经销商,手下有几个业务员。其中一个乡镇青年手中拿着一本黑色封皮的书,正是荣格的黑书。当时我不以为意,直到多年以后,突然想起,觉得好似梦境一般。再到网上检索,发现竟没有一丝黑书的痕迹。那个青年到底是何方神圣?那本黑书里面又写了什么?终于成为我一生的谜团。也许这便是荣格所说的超心理学效应吧。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哎呀,我为了拍vlog,也真是蛮拼的。相机未到,专著先看了十来本。希德菲尔德这套书一共三本,第一本写得最好。其实我几乎是同时还读了麦基的《故事》,麦基那本理论性的东西更多,但是你真的有心想写剧本,我还是首推菲尔德。他的书你读完就会,会了就能用,实操性非常强。他有一句话非常经典,“身处于范式之中,你是看不见范式本身的。”电影编剧中涵盖着前人总结出来的大量范式,通过有效地学习,我也可以熟练掌握。麦基也有一句金句,他说“如果一个人想要作曲,我们会推荐他去音乐学院深造,如果一个人想画画,我们会推荐他去艺术学院学习,但是现在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一个人想做编剧,他看了几十部电影之后,往往觉得自己提笔就能写。”要是按照这个道理,多听音乐也能做曲,多看油画一样能当伦勃朗咯?所以这些年,我越少读小说,越爱看电影。因为大多数小说家往往是野狐禅,太过傲慢,可写出来的东西,一点都不好看。
要敬畏范式的力量。
《金枝》
如果有哪本书能和《红书》分庭抗礼,非《金枝》莫属。这本书我专门为它在豆瓣上写了一篇书评,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我的《金枝》书评
《七夏娃》
2018年我最推荐的小说是尼尔斯蒂芬森的《编码宝典》,2019年我最推荐的小说依然是尼尔斯蒂芬森的《七夏娃》,这本书可以看作是美国版的《三体》,但是文笔和节奏比《三体》好太多太多。书中的科技元素非常硬核,关于天文学和航天技术的介绍令人目不暇接。巨大的时间跨度和多重的情节反转令人欲罢不能。
故事讲的是月球突然被不明物质击碎,变成七块。不断相撞产生的流星雨大量落于大气层,导致地球的气候剧变,物种灭亡。人类唯一的机会是猛造航天飞机,让少部分人在太空猥琐发育,静待时机,以期重返地球。故事的前面60%都在讲各路极客如何各显神通,直到太空食人族的出现,画风突变,朋克十足,令我大跌眼镜。
《风水解析》
非常冷门的一本书,现在网上可能都买不到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写书人实际上是华南理工建筑学院的教授。他利用现代科技的视野来解构中国堪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有理有据令人叹服。
比如说为什么中国的宅子要坐北朝南,要背山面水?这是因为中国西北部是西伯利亚,而东南是大海,所以夏天暖风从南而来,过水能降温调节气候。而冬天冷风从西北吹来,在山巅被阻隔之后,山脚下的建筑能有效降低空气流动的速率,减少热损失。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在北回归线以北,冬天太阳由南斜照,光线从山坡反射回北墙,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令建筑的日照时间延长20%。过程中他还运用大量的实地实验,对湿度,光照,温度和负离子浓度都做了数据分析,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我读了不下五本,一直很烦恼,怎么就没有人写东方美术史。这下给我淘到了,不但题材好,写的人也是大师。李霖灿老师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学识渊博,巨眼慧心,还满满的幽默感。对中国历史上的书法、雕刻、绘画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唯一的副作用是,读罢他的书,总忍不住想把那部叫做《富春山居图》的烂片找来看一看。
《耶路撒冷三千年》
这本书在豆瓣上和亚马逊的评价都不高,据说是因为翻译太差,但是我读起来却觉得意趣盎然。一本好书,纵然翻译上有那么一点瑕疵,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我今年另外读了一本《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发现中东一带的人文笔都很俏皮,不乏幽默的情怀。在《耶路撒冷三千年》我这才知道德国和俄国是两个最支持犹太复国运动的国家,因为最反犹,想把他们都赶到红海里去。而英美支持以色列立国,很大程度上居然也是因为《圣经》中启示录的预言:犹太人重回耶路撒冷,红色的小牛在圣殿山出生,圣殿第三次重建。这时候基督就会再临,把这些异教徒(首当其冲就是犹太人)烧得一干二净!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也是一本奇书,里面讲到霍桑建立了哈撒辛教派其实一直是伊斯兰内部的恐怖组织,专杀伊玛目,后来一度还准备改宗基督教。结果圣殿骑士不高兴了,你们改宗以后不是少交税嘛?于是在哈撒辛代表谈判回去的路上把他们都给炸死了,此事就此作罢。合着两个组织都是吃里爬外的二五仔啊。
从此再也无法直视《刺客信条》。
大鲍勃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当我不读书了以后我都干些什么? (2人喜欢)
- 传说中有一种酒,叫做醉生梦死 (2人喜欢)
- 个人2019年游戏十佳 (11人喜欢)
- 无人机mavic mini评测! (20人喜欢)
- 宁波这个城市不能多来,容易痛风! (15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独居人群如何获得社会安全感 125.0万次浏览
- 你为de-education做过哪些努力? 16.5万次浏览
- 元宵节灯谜会 8.5万次浏览
- 纪念吴孟达 196.5万次浏览
- 我的两元店记忆 新话题 · 229次浏览
- 日出前的生活 新话题 · 2321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