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90年前的杭州旅游手册重游杭州,会发生些什么事
前阵子我得到一本老书《杭州西湖游览指南》1929年出版,作者为陆费执(“陆费”为复姓)

那时代书作者名后都标祖籍,陆费先生为桐乡人,我一想,桐乡陆费家,稍微查下,陆费执先生果然是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的弟弟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实地步行”,仿彿在强调什么一样;这本书的序言里陆费先生就说了:
坊间已有之指南、导游游记等书,或偏于局部,或过于泛泛,或抄袭旧志,或得之耳闻,往往有已经毁败之处......未经调查而模糊略说者....如栖霞洞已经闭塞而各书仍洋洋然记载...初游杭亦曾奉此类书为圭臬及期结果屡受其累.....
看来旅游书抄来抄去的风气很早就有了,作者不服气自己写一本;陆费先生从美国学农业回来后,在杭州教书,三年期间,每到假日他就带着干粮,步行于杭州各个景点,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写了各种”攻略”,除了著名的西湖十景二十四景外,还考察了各种山里的徒步路线,画了地图,替游客规画了一日游、二日游、一直到十五日游的路线,怪不得他很自傲得说”实地步行”。

我查了民国时代杭州旅游手册,还真不少,最早一本是1914年出版的”杭州旅游”,可是大部份的旅游书也只流于列出景点,景点介绍而已,跟现在的导游词差不多,相比之下,陆费先生这本指南就相当有个性,除了他的介绍外,还不时穿插对游客的提醒,还有各种吐槽,简直就是民国时代的杭州LP

1929这年出版的杭州旅游书特别多,因为那年中国举办了第一次大型博览会”西湖博览会”,游客大量涌入杭州,旅游书颇有市场,众多版本比较之下,这本《杭州西湖旅游览指南》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即使放到今天,他的路线都有可参考的地方。
我好奇这本书放到现在实用性还有多少,开始照着书里的路线边走边看:
先来算一笔帐,看当年游杭州要花多少钱,后面提到的”一元”都是指”银元”,俗称“大洋”,1930年代左右民国黄金十年,物价稳定且便宜,当时工人每月的平均工资是15元。而教授工资是工人工资的20倍,在300银元左右;以上海当年最豪华的远东饭店高档套房来说,一天房费是10元,1元就能去西餐厅吃两人份餐,所以当教兽的日子爽爽过完全是有可能的。
这么说啦!据书里的公交票价指示,从西湖边坐公交车到灵隐,票价两角;但是如果包台汽车,湖滨到灵隐要1元五角
小洋泛指小面额银币,大慨有半圆(五角)、二角(二毫)、一角(一毫、单毫)等,六枚两角币大约等同一元大洋。
由上海至杭州游客以乘午快车为便,因此班车到杭在下午五六点之间,既可从容选择寓所,规定游程,而上午在沪又可料理他事也....
杭州火车站就是现在城站的位置,当年从上海到杭州坐火车大慨要五个小时,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使上海到杭州的距离骤然缩短,杭州大慨就是从那时候成为上海的”后花园”(杭州人很讨厌这个说法)于是杭州迅速成为上海中产阶级便利的旅游度假地

在城站下车,再雇人力车至新市场(俗称”旗下”,车价约小洋二角至三角)
对当年游客来说,到了城站还不算杭州,西湖边上一带才叫杭州,现在中河高架以西到西湖边上这带过去被称为新市场,才是游客想象中的杭州
杭州为浙江省会,称杭州府,有仁和钱塘两县治,民国改为杭县.....开庆春、清泰.....涌金、钱塘、武林等十门。今均将城墙拆去改逐马路矣,此外并辟水门以通运河及西湖之水....城内分三区,最南称上城、中央称中城、北部称下城,上中城最为繁荣,诸官署及银行巨肆猬集,下城市街纵者三元坊、保佑坊、清河坊一带最热闹....
从城站做地铁两站,到龙翔桥出来,就是延安路银泰,这一带是新市场的核心,大慨跟90年前一样,几乎都是游客,但现在你跟人家说”新市场”大慨也没人知道是哪里。

“西部城垣拆除,将湖边旧满人戊守之旗营辟为新市场,面迹约占全城十分之一,为游人住宿要地...”
所以这”新市场”是有别于”旧市”而言啦!看来军队占着湖边好地方这种事以前就有了,后来日本人来后又占了一次,改朝换代后再占一次....题外话不说了,延龄路就是现在的延安路,即使你没订房这一带也一堆酒店等你选。
.
按照他书里介绍的路线,我开始第一天的游览
保俶塔→葛岭→初阳台→黄龙洞→金鼓洞→紫云洞→岳庙→西冷印社→中山公园→放鹤亭→平湖秋月→湖心亭→三潭印月→花港观鱼→净慈寺→雷峰塔遗址 (你如果对杭州熟悉,就知道作者有多能走)
作者上宝石山是从现在保俶路宝石山下四弄那(标示2)开始上山,现在那里的路封了,游客只能从断桥一带上山

这是我走过的路線

上保俶塔,惯常路线是从北山路断桥残雪边的阶梯上去,断桥残雪是全国知名景点,永远热闹

亭子里正上演中华男性魅力时间,阿叔用男高音在唱卡拉OK,阿姨不知所云的漫妙身姿伴舞,唱罢一曲,坐四周的游客掌声稀稀落落,阿叔说”谢谢来自全国各地朋友的掌声”
他唱了那么多年,难道都没人有勇气对他说他唱得真难听吗?中国人可真是宽容啊!
要上宝石山的路其实有点难找,不太起眼,但我觉得这是条非常神奇的路,明明离西湖最热闹的地方也不过五十米,却相当幽静

我在这个阶梯口遇到外地游客一家四口,问”雷峰塔是不是从这上去”,我大惊失色,指着湖南岸”雷峰塔在对面吶!”他们大概在湖边看到这有座塔,以为是雷峰塔就朝着走过来了,我说走上去是保俶塔,他们没听过保俶塔,但商量了下还是走上去看看了,标准的”来都来了”

大佛寺
在宝石山南麓....中奉大石佛,或传其头为宋贾似道用以系缆之石桩.....咸丰间毁后松重建石佛店,而石像迄未修复,致佛头苍苔斑驳难认,右旁有弥勒院建于清光绪间。
走上階梯,你会看到一块卡在悬崖上的石头,崖下有一小院,那石头原来是个大佛头,只不过现在苍苔班驳难以辨认

崖下民居平常季节你来看倒也普通,不过待11月来,待银杏散尽,就是一片金黄色的院子,非常适合拍照,离断桥不过五十米,已经没游客了,非常少人知道,我认为这是杭州深秋时分最美的风景之一,是走这条路线的好季节,不累,凉快

书里提到的弥勒院,现在也成了民居,居民非常自豪”我们这是宝石山下一弄,以前总书记住在四弄....”

我不小心找到了弥勒院的石碑,被埋在水泥墙中一半。

前面有间看起来脏脏破破,在门口摆了铁盆卖豆干的小店,路过可以尝一下,味道颇不错,登宝石山的仪式感
坚匏别墅
为清吴兴、刘锦藻建,俗称小刘庄,倚山面湖风景颇佳....
循石板路往前走一点是坚匏别墅,清末民初所建的庄园,是当时南浔富二代刘锦藻所建,门前贴了张”内为民宅,谢绝参观”现在里面就是个大杂院,居住环境不怎么好;倚着山坡而建的别墅,当年大慨是面朝西湖的波光,但现在前面一排大树已经把西湖的景色给遮住了。

往前走有块上写民国十五年的牌坊,有些字和题字者姓名已被毁去,阶梯一直往上走就能到保俶塔

旁边山壁本有石佛造像,但毁于六十年代,唉...杭州的红卫兵就这点出息,毁造像就只毁山脚下的,比如这里跟石屋洞;真要让他们爬到高点的山上去毁像,他们就不干了。

保俶塔
为吴越相吴延爽建,”俶”为吴越王之名,世讹为寡嫂祈叔平安而建,因称保俶塔,亦称宝所塔,曾毁后重建。高倚天外,尖削如春笋出土,内实不可登。昔与湖南雷峰塔相对,今则雷峰塔已归乌有,当时所号为湖上双浮屠者仅存其一,此塔现又有倾圮之虞,市政府正议修葺
走上宝石山,只能算是环西湖徒步道的幼儿班等级而已,如果你想从高处看西湖,上宝石山是不错的选择

保俶塔与雷峰塔是西湖的南北双塔,但上一代雷峰塔1924年倒塌,所以旅游指南里写着”已归为乌有”,现在的雷峰塔重建于2002年;而现在的保俶塔,也在这本书出版后四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改为实心塔。

塔下旧有寺曰崇寿院,今废,清光绪时英人梅藤更于其地建西屋为病院,后官厅以巨价赎还改建浙江陆军卫戍病院
我一直找不到这个陆军病院在哪,后来比对民国时代的地图与现在的地图,原来那位置就是知名的纯真年代书屋,客人坐在这里,大多拿着手机玩手游,边打蚊子

旁有落星石,一曰寿星石,亦曰万岁石,又有看松台,邻石有亭曰来凤亭,为清闽浙总督李卫建....

爬到宝石山上,各种奇岩巨石,你才知道宝石山其实是座石头山;杭州诸山,虽然都相连,但山势成因和地貌还真有很大不同

来凤亭
在落星石侧....每值清秋气爽,即亭四望,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庐舍人物,皆可指数.....
现在的来凤亭是这样,中有”宝石流霞”碑;指的是葛岭、宝石山在西湖诸山中自成一体,山岩富有闪闪发亮的红色矿物质,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霞缤纷,尤其是朝阳或落日霞光洒沐之时

看起来以前的人喜欢坐在来凤亭欣赏西湖风景,一览无余,但你现在坐在这,只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大概是树都长更高更密了。

来凤亭所在的巨石下有一頗有趣的摩崖”在天有荣耀归于帝,在地与和平喜悦归人”,应该是个基督教徒所刻,但旁已经认不清谁所刻及年代;应该多数人以为只是普通摩崖,看不出它有宗教意涵,否则几十年前早就被铲平了

塔后有石屏风,再进为川正洞,中置石几石蹬,洞左有石峡,径甚隘,仅可一人行
不知陆老师指的石屏风是啥,可能是来凤亭后的挡路巨石

川正洞就是这个,巨石倾斜形成的洞,那石几石蹬看起来应该就是陆費老师指的原版石几石蹬

洞左有石峡,径甚隘,仅可一人行

蛤蟆岭
在钱塘门外,宝石山南,有二石,远望极似蛤蟆故俗称虾蟆石,实名寿星石或万岁石

过了石峡, 这几块宝石山顶的巨岩,据说严禁攀爬,可是攀爬的游客络绎不绝,我竟然看到一位姑娘穿着凉鞋也这么爬上去,从这块石头跳到另块石头。
这已经是宝石山的最高点,可一览无遗地眺望整个西湖全景,据说特定时候日出时会有很多摄影师站在上面拍照,真佩服他们了

依照陆费老师的指示,继续往前走,下宝石山顶,继续走进密林中
你最好先喷了防蚊液再来走,总之整段路,蚊虫一直在我耳边嗡嗡叫;这位大爷看似就是住附近天天爬山,他折了片叶子当扇子顺便驱蚊

公商服务时间,为您插播一则广告 杭州旅游最适宜的服装

路線是前往抱朴道院,长满了野生彼岸花,血红艳丽

正当你被蚊子咬得怀疑人生时,抱朴道院的黄山墙就出现在绿色密林当中,这是它的后门

只需要记得,在杭州西湖边,凡是寺和院,几乎都能喝茶

葛岭
在宝石山西...相传葛洪葬于此.....诸亭随径而筑,俾游者可以随意息足焉
葛岭上山这段路,清幽的树林里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亭台,亦有浑然天成的假山奇石;我认为是相当有”古风”的一段登山道;如果你不怕蚊虫,是个拍古装照的好地方

....民国四年(1915),吴县杨叔英赵雨亭先后建亭阁于山之高下处.....
葛岭半山腰抱朴道院是杭州知名的古道院,为全国二十一道教重点宫观之一,葛岭因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曾在此炼丹修道而得名;现在的道院整体建筑,是1915年上海染料商人杨叔英捐建,染料商人奉炼丹的葛洪为老祖,故饮水思源重建;查了历史资料,杨叔英等人花了四年重修了葛岭山下到山上的路、亭台、道院等...还邀请了许多社会名流及文人墨客,为各景观建筑题写匾额和楹联,是当时的大事,好几本当年的旅游指南都有提到杨叔英的名字。

道院依山势而建,逐层叠上,黄色山墙依地势起伏如黄龙身;摄影爱好者都爱去灵隐、法喜等寺拍和尚,在抱朴道院这,走在森幽之处清瘦的道士也是很好的风景,我认为是个相当值得游览的地方
抱朴道院门前及上山道上还有两座假山,据说是南宋遗存,道院门前的为湖石叠石假山,障如屏风,号称“西湖第一假山”,很少人知道。
从抱朴道院走到初阳台的路,你最好问一下院里的人,这里的山路岔路太多,走错你就万劫不复不会想再重走了

初阳台
当葛岭最高处,平衍数亩,南则全湖历历,西南则诸山蜿蜒,北则万顷平畴,乌庐可鼠,东则烟火万家,之江大海,隐隐天际

现今初阳台台基据说是清光绪年间英国税务使赫德所建(就是建上海海关那位赫德)。台基上有亭,也是杨叔英的染业商人所筑,亭中有石碑书“初阳台”三字,是书画家褚乐三手笔。在台上观日出

现在初阳台所在,每当下午四五点,是住山下的你大爷锻鍊之处,他们有些从北坡上山,有些从南坡上山,聚集在初阳台处,大声”喝喝喝!”练着奇怪的气功

初阳台风景极好,从这望向保俶塔,但即使在这高点,你还是能听到在湖边的快乐歌声, 啊~~啊~~~啊~~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啊

在旅游指南里,特附了西湖全景折页,最左边尖塔即为保俶塔,应是在初阳台拍摄 1929年背一架能拍全景的相机上初阳台,下血本了啊!

书里介绍有所谓的”钱塘八景”,其中之一即为”葛岭朝暾”,即初阳台处为西湖欣赏日出最佳之处”日初出时,四山皆晦,惟台上独明”,旧志称每年的十月初一,在初阳台观日出,景象壮观。先是海际微露一痕,随即霞光万道,半天俱赤,且光景迷离倏忽,瞬息万变。
从初阳台下山,有两条路,一条往南通往岳庙,另条通往黄龙洞,陆费老师的徒步路线是下山往黄龙洞,再从山下探访诸洞,越岭,再接岳庙;走苏堤一路走到湖南岸雷峰塔处;这简直太能走了好吗!!!想到1892年出生的陆费老师,写这本书时37岁,正是需要开始补钙的年纪,竟然还敢这么走。
下山路段也是叉路相当多,请自己好好保重,免得又不知走到哪个景点去了

路经白沙泉,石壁上有康有为书”白沙泉”三字,泉从洞中流出,涵为一池,”清可鉴发,泉味清冽”,但其实现在看起来水质有些糟

这条路线到底是黄龙洞景区;后半段探洞路线,可见之前写过的《西湖边上寻洞》

景区外是黄龙体育场和曙光路,以前这地叫扫帚坞;在旅游指南里,提到这有座始建于宋代的护国仁王禅寺;但700多年的香火在2002年完全被拆毁,也就剩黄龙洞公交站旁,一块3米高的石碑,刻着“护国仁王寺遗址”,提醒着过往的人们这里曾有一座寺庙,最近松木场地铁站施工,还被围在工地里

现在的松木场,只是一个普通地名,但旅游指南里提到,要到西溪湿地旅游,可以在松木场搭船一路前往,想起来那多美啊!很多人以为西溪溼地是在电影《非诚勿扰》后才火起来的景点,其实早在100年甚至更早前就是旅游胜地了好吗!
在钱塘门外,春游士女进香灵竺者,皆泊船于此,有小商肆应客颇热闹

松木场以西之处,那时候是”西溪区”,但我在这里找了好久都没找到那条通往西溪的河
但如果你查1960年代以前的地图会发现,松木场是一条较宽的水道,在今体育场路处变窄,流入西湖,所以,60年代以前,保俶路也是一条河流,后都被填干了
至于现在已经热闹起来的古荡新村一带,以前也是临河小村
古荡在秦亭山西,水从松木场入,溪流浅狭,仅容小舟,鱼虾至繁,居人都以补鱼为业....

晚上我住武林广场一带,商场众多,颇热闹,正是钱塘十景的”北关夜市”,在书里也提到”
每至夕阳在山,则帆墙御泊,百货登市,故市不在日中而常至夜分....凡游西湖归者多集中于此。熙熙攮攮,人影杂沓,不减元宵灯市...”
现在如果晚上八点到武林广场,倒是有音乐喷泉可以看
过去这依靠水运热闹非凡,现在只剩一个码头在这,如果你想要领略水道运输的感觉,现在还是有水上巴士可以搭乘,要是你闲着没事,可以一路坐到西溪那里去
至于当年书里推荐你杭州旅游住哪呢?
如欲于未出游时亦能领略西湖景色可下褟于湖滨公园旁湖滨路一带之旅馆、并可择临湖房间,如欲节省经费则可下塌延龄路一带....
陆费先生编这本旅游手册一开始就是为普通游客而编,他觉得名人游西湖有人带,根本不需计算钱的事,”此编所言均以中产之资「客家」为对象”,所以他书里将到那里要花些什么钱,多少钱,列得清清楚楚,”不至受人愚焉”住宿依照中产能力,将旅馆分为甲乙丙等,甲等房间连小账2元;乙等1.5元;丙等1元,如果湖景房再加一元好了,当然更好的旅馆10元都有。但如果你想在杭州长住,延西湖边上的几间寺院都有客房,每月连饭费十余元,就是自己要带床具等。

总之,你按指南出行,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延西湖边的旅馆,风景好生活机能佳,最好再住个湖景房,坐在阳台上就能看到音乐喷泉,还不用跟那些各种汗臭口臭挤,想想心里都美滋滋,以最核心地段平海路湖滨路口的凯悦来说,湖景房是2000元一晚;当然啦!你也可以往北一点三星级的华侨饭店,湖景房470 .
晚上游客也大多会去逛延安路与湖滨路一带,你如果在这问路十之八九问不出个所以然,绝大多数都是游客;书里提到”延龄路(延安路)贯串全市场,茶楼戏馆饮食店多半在焉”

但如今杭州虽然已经号称1.5线城市了,在文娱活动方面感觉就是比真‧一线城市差了一点点,当年陆费老师书里也列出几个晚上娱乐场所,可他也说啦!杭州的几处戏台游戏场”惟自上海或北平来者大慨不欲入此等场所,盖艺颇平常也”,在一线城市见过世面的大慨也看不上杭州的娱乐业了,拜全球化的福,我自己晚上跑到勝利剧院看《速度与激情》,度过了第一天。
我特地花了几天走陆费老师推荐的那些杭州旅游路线,才知道现在那么多杭州徒步指南地图啥的,其实早在明朝就已经被游人走烂了,但照着90年前的路线走,还是让我在山里迷路,下次继续说。

B級旅遊系列: ◎西湖边上寻洞 ◎重庆魔楼红鼎国际六天五夜奇幻遊记 ◎我去了全国最具正能量的村庄,感动哭了 ◎重庆旧货市场魔幻遊記 ◎上海最美丽的老朋友们,缘份让我们相聚闵行梵谛冈 ◎从解放碑到朝天门,我哭著走了四小时 ◎艋舺情色散步 ◎长沙万家丽广场三天两夜硬核美学之旅 ◎横道河等雪 ◎ 站在椰树总部前,重溫改革的春风 ◎长春54路,从宫崎骏动画中开出来的有轨电车 ◎一个台湾人的春运返乡之旅 ◎青岛468路,可能是中国最美的公交线路 ◎ 五月的青岛不需要攻略 ◎再见 平江路 ◎大兴安岭地区的匆匆乱走 ◎湘西南到黔东南 ◎石塘数日 ◎东北随意行走 ◎天津三日 ◎垦丁生活琐事 ◎ 台11线的两三事 ◎石島 ◎威海 ◎ 黔城记 ◎ 去苏州買酒
想看更多内容可以直接加我公号lxztaiwan 或着帮我转发也可

家禽腿部保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汕头体验人生第一次算命,大师说我命里多桃花??? (221人喜欢)
- 独立写作十年了,总算养得起自己,你们有没想要问的? (186人喜欢)
- 三亚小吃也太好吃了吧!为什么你们都说三亚没小吃!! (461人喜欢)
- 今年我去不成东北,去了三亞,妹想到还是像去东北 (829人喜欢)
- 一位合格的小红书博主,从20岁到30岁都需要达到什么成就 (235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日出前的生活 70.9万次浏览
- 我是怎样获取“被讨厌的勇气”的 24.7万次浏览
- 我的两元店记忆 2.4万次浏览
- 我的便利贴哲学 新话题 · 8293次浏览
- 那些后悔读研究生的时刻 164.6万次浏览
- 二手书上遇到的有趣文字 21.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