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热大陆中野
真正的「宅」,其实是一种钻研精神。

挂着耳机听平泽进,从北口闯了出来,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笔直伸向前方的商店街:Nakano Broadway,中野百老汇。据说,叫百老汇的原意是想要容纳各式各样的店铺来招揽顾客,现在的中野表面上也确是如此,单单是吃食,日式点心店红豆饼,Mister Donuts 的甜甜圈,天马咖喱店的咖喱包,Bonjour Bon 刚出炉的菠萝包,混合起来的浓郁香气便让人垂涎不已。
但每次到中野,我努力穿过这些想要诱惑我的邪恶食物,却只想直奔商店街二楼以上的「里中野」。刚上楼,东京最大的二手漫画交易市场「まんだらけ」的满目红色便会让你浑身燥热起来。毛孔悉数张开,呼吸急促,脚步开始加快,目不暇接起来——因为你喜欢的任何事物都会在这里具现。

「まんだらけ」,「全是漫画」的意思。它并不是凭空出现的,90年代泡沫经济的衰败给中野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昭和风格的传统商店们陷入经营不善即将破产的境地,是「まんだらけ」的介入给中野百老汇注入了新的生命。亚文化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他们来书本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理想乡的同时,也需要果腹,需要购物,需要维持现实的生命值。于是,中野成了东京「亚文化」的代名词的同时,富有昭和感的店铺们也生命力依旧,现实和幻想在这里得以共存。

中野的红是情熱而诡谲的。
攥着喜欢的漫画,原画集,乃至分镜稿,手心沁出的汗是滚烫的;一扭头看到了橱窗里邪魅一笑的娃娃,背后蹿出一阵凉风。无论多么诡异或者地下的分野,在中野都显得平常,这是秋叶原所没有的包容——在秋叶原,以美少女、机器人和游戏为代表的二次元成了主流文化;而在中野,有军事宅、洛丽塔宅、猫咪宅,有新刊书店、同人志书店、分镜稿专门店,还有三楼的占星术、气功、宗教专列书柜……这里没有主流,你自己便是主流,只要你有一个足够喜欢的分野,就一定可以寻得一个归宿。



这也许是善于钻牛角尖的大和民族才能形成的一种MANIA文化。想起调查日本电线杆时,有好事者建立了一个研究全日本电线杆种类、粗细和高度等参数的网站,详细程度令人咋舌。又想起在查「安全出口」的小人图标的时候,发现日本人擅自给它命名为picto桑,并擅自成立了picto桑学会,专门研究街头标识的小人们。日本人擅长分类,善于钻研,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若是让我推荐日本宅文化的代表地区,我绝不会提及秋叶原,而是会带你来到中野这个热情洋溢的地方——
因为真正的「宅」,其实是一种钻研精神。
「心地」,在日语里是心情之意,「地心」反向即是「心地」,地方的心情。
这是一个东京车站的故事系列,以图文记录东京每一个车站给我留下的生动,丰满,多态的印象。
一切插画来自 @CAR0L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鲁迅“诚不我欺” 571.0万次浏览
- 仲秋物候记 456.0万次浏览
- 我终于get了什么是电影脸 热议 15.1万次浏览
- 我已提前进入休假状态 59.0万次浏览
- 今年国庆档能否再创高峰? 热议 18.4万次浏览
- 我的秋日穿搭 1869.4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