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滑入996的泥潭
查看话题 >我们为什么会滑入996的泥潭
其实一直想写写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脑子里面想了很久,但是一直拖延。最近看到了git repo 996.icu的大红,想到其实不止我一个人在不停的思考这个问题,这是现在几乎每个程序员都会面对的问题。随着今年大环境的变差,很多以前还遮遮掩掩的公司开始把996摆到台面上,反正也不在乎因为声誉变差而产生离职潮。也看到很多文章谈到996,有站劳方的,有站资方的,站资方也有很多种,唐巧那是委屈的资方,caoz那是嚣张的资方。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以前的总监,现在他在自己创业,觉得996是劳资博弈的结果。他只说了结论,我则想试着想明白,我们为什么会滑入996的泥潭。
《从0到1》里面,作者说自己有个面试题,要求面试者说出一个不落俗套的意见。那么我这里就说一个吧,我不认为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属于高科技行业,因为大部分公司做的东西并不复杂,甚至产品可以说是垃圾,但是那些已经开源技术可以帮助它们scale到一个很夸张的地步。程序员不是什么高科技行业的从业者,更可能是堆粪上山的屎壳郎。在中国这种地方,每座屎山上都爬满了屎壳郎,那么谁能吃到最大的一坨,就是拼的一个执行力。所以,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强的武器不是创意,不是产品思维,不是技术能力,而是执行力。产品模式固定了,技术方案大同小异,那么执行力比拼的是什么,不就是谁能加班吗。上线快,加功能快,说白了,还是靠加班最有效。
而另一半责任就需要从业者自己去负了。有一种说法是说,程序员在996的情况下,不可避免会思维迟钝,而写不出好代码,最终效率会降到还不如不加班。如果是这样,管理层强制996就是脑子有病,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真实情况,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很多程序员是一种依靠条件反射来进行工作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产出绝对可以随着时间scale。为什么或是条件反射,因为不用过脑子,一件事情,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按照前人既定的模式,不管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解决,如果干个两三年,把这条业务线上的事都碰一遍,该有的条件反射都训练出来,那么恭喜你是team的顶梁柱了,可以考虑争取一个高级的头衔。不过脑子,也就不会改善已有的做法,也不会去思考自动化,那么真的就是巴普洛夫的狗,只是铃一摇,你就知道该怎么敲键盘而已。
说实话,我们的管理层也乐于管理一群巴普洛夫的狗。因为条件反射也有好处,就是快,就可能执行力强。如果只要会做加法,就可以解决99%的问题,那么他们不会高兴员工们去学乘法。员工们就996的做加法就好,也不要留出时间给他们背乘法口诀了。员工每天做十小时的加法,早就透支了,乘法都没时间学,只能在网上望着国外那些会解微分方程的人,流着哈喇子喊大神。想想,人家为什么有那个技术环境,因为他没有和你在一个维度上竞争。google微软这些公司在琢磨什么,在什么地方投资,而我们同等体量的公司,明明是这么大的鱼,却在浅滩里抢食不亦乐乎,只能说我们的程序员,无论从内从外,都没有那个命。
最后,996的公司也分两种,一种是头条pdd这种,你去投奔他们时,就已经很明白要拿命换钱了,他们给的待遇也是市面上几乎最好的,我觉得这种没有啥好说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有一种就是,在年会上忽然宣布要996,忽然撕破脸皮这种。这一种才是真的恶心,你怎么不把待遇向头条看齐呢。对于程序员来讲,我其实觉得大家身在这个环境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很好的选择,除非可以出国。我还是想了两条对策,也不一定对。一是去投奔那些真正的需要技术的公司,这样可以避免落入依靠条件反射每天工作的陷进,坚持用脑,你的大脑才会升值。二是如果暂时不996,那么自己还是有一些自由,那么利用好自由,不要落入互联网碎片化时间的圈套,努力提升自己,那么在公司开始耍无赖之时,可以及时离开。不管怎样,996对程序员的自身提高还是一种损害。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春日漫游指南·若是你到小城来 299.4万次浏览
- 看展记 1.2亿次浏览
- 你心中的网文天花板 新话题 · 1611次浏览
- 适合下雨天的饮品 2036次浏览
- 你从游戏中获得了什么人生体悟? 4972次浏览
- 在北京总要拍一张中轴线吧 48.2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