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中国科幻片的题材与中国人的精神结构
大刘的《流浪地球》马上就要上映了。我希望它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从此开启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时代,但是,我想问一个问题:在《流浪地球》之后,是什么?
中国的科幻电影面对的一个总是挥之不去的问题,按照张小北老师的论述,是这样的:我们如何在科幻片中看到一个不让人尴尬的中国人面孔?往往在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出现东方的面孔,总会让人感到尴尬;同时,一旦将好莱坞的科幻片中的角色想象成中国人,就会感到非常的不适应。
前段时间斯坦李去世的时候类似的问题也问过:如何寻找中国的超级英雄题材?我们显然无法将好莱坞式的科幻片和题材就生吞活剥生搬硬套到中国科幻中来。那么,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问,中国人的精神结构是否真的只能是回望过去的,在历史和古装之中徘徊,而无法进入未来?中国人的精神结构如何在科幻之中找到题材,并且让观众和影迷们由衷的觉得,这就是“中国的科幻电影”,而荧幕中所展现的这些人,就是中国人?
我想到的,能够引起中国人的精神结构的一个主题,就是“归来”。
实际上“归来”并不是中国人独有的母题。奥德修斯漂泊10年,最终与他的妻子团聚;《星际穿越》也是一个“归来”的故事,主角穿过了黑洞,在时间的天人永隔之后,最终回到了他的女儿身边,完成了一次圆满。甚至连《2012》也包含一个简单的归来主题:主角历经艰难险阻,与前妻修复了关系,最终还是回到了家庭之中。
那么中国式的“归来”与西方式的“归来”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这个区别是这样的:西方式的“归来”强调的实际上是,人回到了他的关系之中;也就是“回归家庭”。《星际穿越》也好,《2012》也好,都是回归到了他的家庭,他的亲人身边。而中国式的“归来”,强调的则是,回归到了他的家园。《2012》里整个地球都毁灭了,主角一行人面对的是一个新世界;《星际穿越》里人类则生活在了空间站里。
中国式的归来,陶渊明就已经总结的非常好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里的归去来,归来的是他的田园。而田园,则代表的是他来自的那个地方,他的生活方式,他的家乡,他的亲人之中,而亲人和家庭并不是最重要或者说仅有的那一部分。中国人的精神之中,家乡,田园,这个地点,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也是为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刘在《流浪地球》之中也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运用了中国式的“归来”意象。在太阳系即将毁灭的时刻,我们所要保卫的不仅仅是我们作为人类这样一个族群,而是“家园”本身;我们在远征之后无家可归,那么就不如将家园也一起搬走好了,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归乡”。所以,《流浪地球》只有在中国式的科幻之中才会发生。
这样的“归乡”意象在大刘的作品里所在多有。《地火》之中,主角最终还是为了守护他的家乡而回归;在《超新星纪元》之中,他甚至将这样的情结直接写到剧情之中,就是那个网络未发表版之中的交换国土:“你们中国人的力量来自于旧的国土,我们美国人的力量来自于新的国土。”甚至连美国游戏《辐射4》都触及到了这样的主题:在游戏之中有这样一个任务,玩家会碰到一艘中国核潜艇长江号和已经僵尸化的赵船长,他会拜托你修好他的船,这样他就能够回到中国——然后亲手将中国重建起来。
所以我总是忍不住要推荐《飞跃巅峰》。作为一部日本动画,它的题材与《星际穿越》实际上是相同的(我总是会想诺兰会不会是借鉴了《飞跃巅峰》),但是对于剧情的处理上,同为东亚文明的日本人和中国人在这里是完全相通的。以下我将会介绍这部动画的剧情,包含大型剧透,如果不想要被剧透一脸,就请不要往下看了,看完《飞跃巅峰》再回来读这篇文章。B站上有全集。
《飞跃巅峰》的大略剧情就是,主角少女法子加入了地球保卫军,与地球之外的敌人“宇宙怪兽”作战,保卫地球。经过一系列的故事,人类决定派出银河舰队超空间跳跃至银河的最中央,引爆由木星所制造出来的黑洞炸弹,将银河的中央炸出一个黑洞,消灭宇宙怪兽的源头。但是在最终的决战之中,黑洞炸弹由于损毁严重无法启动,少女法子和姐姐和美决定挺身而出,用自己驾驶的机器人引爆炸弹,但是这样的话他们将无法通过超空间跃迁回到地球,只能在亚光速之下飞回地球。
“我在这里不说再见,我去去就回。”
“那我将在地球上等着你们,在你们归来之时,说‘欢迎回家’”。
在亚光速的旅途结束的时候,他们抵达了太阳系。然而时光已经过去了一万两千年,他们所知道的一切和所认识的所有人都已经逝去,他们甚至不知道地球上是否还存在着人类。当他们飞临到地球上空时,在南太平洋上,突然亮起了一行大字:
欢迎回家。
时光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抵挡归乡的脚步。当面对宇宙本身的残酷,《飞跃巅峰》中的人类选择的是使用自己的力量做最后一搏;但是人力有时而穷,最终的12000年就是宇宙的胜利的证据。而黑洞,爱,与遥远的铁一般的时间和距离隔开了人和他的家园,人类的不屈服的回答则是“欢迎回家”,这是一种最好的对应。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牺牲了木星,将银河系的中央变成了一个黑洞,最终也就是为了能够在回到家园之时看到这样的一句“欢迎回家”,这样的精神,我相信每一个读过陶渊明的中国人,都能够理解: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我一直认为,中国如果要拍摄一部科幻片,那么翻拍一版《飞跃巅峰》将会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在残酷的宇宙之中,为了守护家园,跨越遥远的距离与时间,最终归来,这会是极能够触动中国人精神结构的母题。
我最近经常听朴树的《在木星》。以歌词来看,这首歌与《飞跃巅峰》构成了一种奇妙的互文关系。
君归来 君归来 待历经沧海 待阅尽悲欢心方倦知返 君已尘满面污泥满身 好个白发迷途人 今日归来不晚 彩霞濯满天明月作烛台
亦归来 亦归来 以苦难为船 以泪为帆心似离弦箭 莫说天无涯海无岸 纵然归程须万载 今日归来不晚 与故人重来 天真作少年
你为什么哎 言无声泪如雨 你为什么哎 仰起脸笑得象满月 问那人间 千百回 生老死别 与君欢颜 从此永留身边
沧浪之江 西来水泱泱 江上一轮明月 照多少沉浮过往 沧浪之江 东往水莽莽 谁赏江上明月 谁听江声浩荡
思故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文化输出,原神与世界意识 (3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你身边的季节变换信息 12.8万次浏览
- 挑战赛:谁学的专业与最后从事的工作反差最大 3.3万次浏览
- 觉得编剧文化水平不高的瞬间 热议 新话题
- 那些让你感到庆幸的人生决定 10.8万次浏览
- 你身边的“招弟”们 4233次浏览
- 为了保暖你付出了多少 1.5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