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杂谈:造奔驰,还是拖拉机
百度百科,百度最重要的垂直流量入口之一。
搜索栏文字的 baseline 没有对齐,特别是那个“帮助”的链接,下沉太多,十分炸眼。

这个 flash message 中的文字,蓝色的次级导航栏,文档段落首字,都没有完全对齐。

页面滚动后,导航栏更新,其中文字的 baseline 又没有完全对齐,差了几个像素,明眼人如我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吃瓜群众的话,也许会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但是就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对劲吧。

结论:用“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来形容百度的设计体系是再合适不过了(参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051118)。你看到这样的产品,大概率可以反向推断出这个公司的“气质”和“性格”。
微博开放平台:
一,中文斜体真的是中文排版的禁忌,没有特别的理由不要使用,你们竟然把中文斜体用到了 logo 中,谁给你们的自信啊?
二,导航栏 dropdown 菜单中的 icon 往上调整一些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首页的图片,文字明显都变形了……看起来极不自在——而且吧,不同的屏幕尺寸下变形的力度也不一样……

正文之中,“公告”这个小标题和下面内容的间距太小了……甚至小于两个文章标题之间的间距。另,“更多”这个链接“孤悬海外”,是不是也有些炸眼?

结论:微博同样是一个重运营而不重设计的平台。
阿里云:中英文混排,中英文之间到底加不加空格,你倒是给个准话啊?这可是首页首屏最重要的导航菜单啊,如此不一致,你们的设计、文案是在整天开会扯皮么?

蚂蚁金服体验中心,语雀,差不多是国内最好的文档协作工具了,然而,还是有一些问题——我说的不一定对,供参考。
比如说,左侧的折叠栏,子列表和主列表项之间的垂直对齐,与右侧的是不一样的。评论区,我不知道为什么评论区会向右加一些 margin/padding。而且这个 margin/padding 似乎和正文区也不太一致。

结论:Ant Design 团队,在阿里这种重运营的体系内能生长起来,着实不易,这少不了团队带头人玉伯的功劳。
多看阅读,应该是国内第一档次的电子书平台了。然而吧,这都 8102 年了,你们的网站上能不能换一些矢量图标啊?不要再用 png/jpg 图片,image sprites(https://css-tricks.com/css-sprites/)这种老掉牙的方式来生成图标了,这个 Android/iOS/Kindle 的图标在高分屏上看起来相当炸眼。

页面底部的分页器,我实在是搞不明白右边的 margin/padding 是怎么考虑的,以及,分页器中那个 “...” 省略号是不是太偏上啦?我帮你们修改了一下,可以对比下看看两张图的效果。


哦,也许国外的月亮比较圆?也许确实是,但架不住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gitbook,这几年火起来的文档工具,web 端的体验相当好,然而,你看看它生成的 pdf……各种字体不一致。这种质量注定 gitbook 无法成为一个严肃的排版和自出版工具。

以上所列,几乎都是领域内排名前三的网站,每个网站的背后都有着巨量的研发经费支持、至少中等规模的团队,以及以“(数十)人年”为单位的不断的迭代打磨。然而我只花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靠肉眼,就找到了这样那样的瑕疵。
Why?
为什么?
Because, nobody cares.
因为无人在意。
However, even if nobody cares, would you care? Would you like to pay some attention, time, energy on that?
然而,即便无人在意,你是否愿意花一些时间精力在这上面?
“The evil always comes from details.”
魔鬼在细节之中。
Think about that.
请仔细思考一下。
That, may make some real difference to you life or your career.
这有可能会给你的生活或者职业生涯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改变。
你可以说,这些瑕疵无关紧要——我们网站有多少 PV/UV,我们的服务有多少万用户,我们在商业上有多少利润,然而我想说的是——
嘿,你的网站有一千万用户,上百万流水,然而它依然是个烂网站。
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性,商业上的成功与否,和技术是否牛逼,设计是否优秀,运营是否强力,并没有一个完完全全的充分必要的对等关系。若非如此,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美好太简单也太无聊了——因为我只需要写代码写到最好、做设计做到顶尖——就可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从此金钱美女财务自由走上人生巅峰?
商业世界自有其复杂度,其复杂度并不亚于写代码、做设计。
流行的东西同样也并不代表就一定是好的——因为如果流行的东西就代表着好,那么流感(流行感冒)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了。
作为一名工程师/程序员/手艺人/业余前端爱好者,我对那些精益求精,pixel perfect 的产品有着无法言说的热爱痴迷。从我写下 hello world 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有十年了。这些年来也算见证了一些技术、产品、商业的迭代,潮起潮落,你方唱罢我登场。云、移动互联网、团购、3D 打印、VR/AR、大数据、AI,甚至连 HTML5 都能被国人简化成 H5 然后去恶炒一翻,这个行业的浮躁多金吸引着无数聪明的头脑一口气扎进这个时代的大潮,或求名,或求利,纷纷扰扰,熙熙攘攘。
I’ve been programming for 15 years now. Recently our industry’s lack of care for efficiency, simplicity, and excellence started really getting to me, to the point of me getting depressed by my own career and the IT in general.
http://tonsky.me/blog/disenchantment/
伴随这种热潮而来的,是遍地的速成培训,这种速成,由《30 天学会 C++》,进化成《7 天入门 AI》,《24 小时学会 Python》,《5 分钟学会 xxx》——嗯,月薪 15k 起。整个行业以飞一般的速度上演着商业兴亡、技术更替,程序员嘛,996 用到 35 岁就让其滚蛋回家种地。只剩下越来越少的人去关心——如何去做一个好产品——这里的产品包括设计、代码、文案等等——这才是最重要的。
There are three deaths. The first is when the body ceases to function. The second is when the body is consigned to the grave. The third is that moment, sometime in the future, when your name is spoken for the last time.
― David M. Eagleman, Sum: Forty Tales from the Afterlives
人,会死三次,产品,亦是如此。好的产品,有着历久弥新的魅力,其生命长度正比于其现有的寿命——定律是,存在越久的东西,越有可能更长久的存在下去。有些东西,也许不会太蓬勃,但注定不会消亡。
好久不写文章了,文笔生涩且罗嗦至极。之所以罗嗦这么多,一是读了这篇 Software disenchantment(http://tonsky.me/blog/disenchantment/),心有戚戚;二是扩展一下这条广播(https://www.douban.com/people/xiaohanyu/status/2295501653/),把我把举的案例再扩展一下;三,也可以算做这篇《码农杂谈:Taste》(https://www.douban.com/note/669226158/)的续篇;四,间或收到一些人咨询入行事宜,借些机会给一些个人建议吧。
我的建议是:
一,放平心态,戒骄戒燥。“30 天入门 xxx”这种东西可以去了解去看,但是千万别信以为真。无论是编程还是设计,说到底,还是个手艺活,不花足够的时间磨练,是不可能过入行的及格线的。极端例子,李笑来的全栈营。
二,过了及格线,多去尝试各个领域,不要给自己打上一个 Java 程序员/Python 程序员,类似于这样狭窄的标签。工程师是解决问题的人,需要用到什么,就去学。
三,不要去追风口,今天大数据,明天 HTML 5,后天 AI,记住,你追不过来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扎下去,学好英文,善用 Google,只需要几年的时间,你就可以走到领域前沿。
四,不追风口的同时,也要对所学的技术技能有深入的认知思考。要想明白,什么是本质知识,什么是烂杂碎知识。举例?比如前端而言,布局、字体、排版,这些都可以算是本质知识,但是 IE 6 各种 fix,放十年前就是杂碎知识,终究会消逝在技术迭代的大潮之中。
五,包容。不要搞“文人相轻”,也不要去搞什么“还原论”(https://github.com/lifesinger/blog/issues/154)。编程方面,最常见的现象是,搞后端的瞧不起搞前端的。跨领域方面,搞数学物理的瞧不上搞计算机的。记住,本质上大家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工作前进。每个层次都有每个层次独特的问题,more is different。要学会包容,同时也要对自己专注和感兴趣的领域保持足够的自信。
改变世界是很难的,但是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点,对于多数人而言,还是可望亦可及的一个目标。当你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有了一定的从业经验,能够确保自己可以随时随地有一份稳定的薪水养活自己,这时你就可以去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啊,我已经掌握了 A 掌握了 B 掌握了 C 掌握了 D,我可以去造一个四个轮子一副铁皮给油就跑的物件了,我是想去造拖拉机呢,还是要造奔驰?”
我想去,亦会去,造奔驰。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节后离开家时我在想什么 1.5万次浏览
- 高中时代最怀念的片段 1.7万次浏览
- 给大学生们的一句话 2.1万次浏览
- 迷人的公共空间 13.5万次浏览
- 重新捡起那些没读完的书 1.6万次浏览
- 你生命中不可复制的纯粹快乐瞬间 18.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