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厅里的地下丝绒
今晚在交响乐厅蹦跶,也是很牛逼了。

摇滚演出,在严肃雅致的音乐厅。让人想起几年前痛仰乐队搞过的剧院巡演,结果可想而知,剧院的座椅和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乐迷们沿着过道开火车。所以今晚,当演出进行到高潮处时,随着乐手的手势,台下的乐迷们终于按耐不住站了起来,甚至二楼的也走了下来。保安几次提醒前面的乐迷不要离舞台太近,然后也就拦不住了。保安队长对着对讲机,流露出无奈的表情。但毕竟是地下丝绒的乐迷,跳得不会像金属那般激烈,大家蹦哒的场面也很和谐稳定。本来我只是坐着摇头晃脑,后来一想不对,在交响乐厅蹦摇滚,这种机会怎么能错过,随后也站了起来。
结束后安可,虽然没能安可到哪怕只是返场露个面,但这却是我见过的最给力的返场了。平时看live,返场都是套路,打算返场的很快就会返场,没打算返场的台下喊几声安可就散了。但这次,大家很一致地还留在厅内,有节奏地鼓着掌,掌声的响度与节奏丝毫没有犹豫。但是啊,可能交响乐厅从没遇见过摇滚乐迷吧,见乐迷们还不散场还在拍着手喊着安可,很快调来了一群保安一列站在舞台前。看这样子是肯定不会有返场了。随后大家把掌声送给那几位带头嗨起来的乐迷,喊几声牛逼,然后就散场了。
朋友获得的两张地下丝绒乐队纪念音乐会门票。可在此之前我只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并没听过他们的歌。想着这么酷的名字应该也是酷酷的摇滚吧,可在网易上一听,什么?!!怎么会是民谣小调?可再看介绍和评论区,出现的却总是“摇滚”这两个字,很莫名其妙。更奇怪的是竟然说他们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朋克的发展?天呐?是我最近在听的朋克吗?为什么我听起来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今晚,在现场,当亲眼目睹乐手在台上演奏着乐器身体随着节奏摇摆,当心脏感受到大型扬声器里传出的层层音浪,那是才明白,地下丝绒的确是摇滚,而且是很摇滚。不愧是摇滚的鼻祖、当时的先锋音乐,其中的确听出了后来才有的朋克、后摇滚、后迷幻的影子。在回去的地铁上我仔细对比了下专辑录音,虽然当初的好多歌里连鼓都没有,这次现场增加了些乐器曲风上更加硬朗,但不容否认的是那些歌在60年代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对于地下丝绒风格的界定,以及他们与朋克、后朋克的关系我还是很糊涂,之后得认真看些书补习一下摇滚史了。
地下丝绒的著名专辑的封面就是安迪沃霍尔的那个大香蕉。可我很不喜欢安迪,不喜欢他所谓的商业艺术,不喜欢商业。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语法跑路的意外之美 41.7万次浏览
- 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女性艺术家 1.6万次浏览
- 看展记 4131.4万次浏览
- 如果可以定制今晚的梦 15.1万次浏览
- 那些极具故事感的书名 6.0万次浏览
- 收集春天的季节性快乐时刻 14.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