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某一天,我有了一张结婚证
20岁的某一天,是我结束医院儿科实习的日子。
回到宿舍,好生疲惫,于是伏在寝室书桌上刷豆瓣。
豆瓣广播的时间线上,冒出了一篇“热门推荐”的文章,标题看着便有几分熟悉。
点开的那一瞬间,故事便埋下伏笔。
那是一篇名叫《两年一千本书?骗鬼呢吧!》的豆瓣日记。
我记得在一两年前看过一个四校争霸赛的知识问答类节目,交大也有同学参加,因为输得太惨,反而在校内广为流传。当时我也跟风看了几期,里面出现过一个饱读诗书的文科生。好奇写文章的是不是他,点开一看,果然是。
其实当年看过节目后,就全然忘了。只记得有个俊俏的清华小哥哥让人印象颇深。
但我循着这篇文章看到了他的更多文章。常常觉得在别人全然不知的情况下,偷偷读另一个人曾经写下了什么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好奇心驱使我点开了一篇名为《Shanghai Sweetheart》的文章。
我以为是写他上海小女友的。但不是。
正文是这样的:
優雅的; 體態輕盈、瘦高的; 長頭髮的; 黑頭髮的; 有想法的; 不反對我看書、逛書店的; 不反對我打遊戲的(Playstation); 不反對我打麻將的(不來錢); 對生活有熱情的(有興趣愛好即可,愛貓愛狗愛看美劇都好); 精緻講究、能做到體面出門的(不必每次如此,但不能不會); 低調有涵養的; 最重要的: 真心看得上我的, 看得上我本人,而不是我的影子。
原来是征友。
当时并未认为自己就是描述中的这个样子,尽管要求很简单,但觉得也是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遂留了句话:待我一年后,应征。
之所以说是一年后,一来是因为在医院实习的休假和一般的上班族不一样,感觉根本无法和正常人类交往;二来是想着一年后,我俩中总有一个可能会不单身了,还不至于自己凿了个坑。并且,以会网友的理由见面比相亲听起来,似乎让人不那么抗拒。而我当时也很确信,他完全不是我的理想型。
一年很快便过去。我们真的见面了。
约好的地点是五角场地铁站,那里离我上班的地方很近。某个男同事下班后也要去地铁站,于是顺路一起走。
我告诉他说我这是要去见网友,在豆瓣上认识的。他立马有点调侃又带着点认真地说:“豆瓣上的,那男的是找你约炮吧?”我马上否决他:“不可能,人家好歹是北大的啊!”他又说:“那又怎么了?约炮又不看哪个学校毕业。哥等明儿上班再听你说约会细节。hiahiahia~”然后脸上一直挂着阴笑。同事说得有板有眼,我真是被吓得不浅,现在回想起都会打冷颤。
于是,从我见到他的第一眼,就没个好印象。
全程心里只一个字——逃。
他告诉我目前上班公司的老板承诺了给他很多股份,在我听来是在“炫富”与“自大”。尽管后来发现这个老板确实会给每个员工画大饼。
他告诉我有很多小姑娘在追他,有的甚至跑到他的办公室赖着不走。而我只觉得,天底下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后来发现这居然真有可能是真的。
他告诉我想在25岁前结婚,自己将来的小孩希望能读个历史久一点的老牌学校。说的时候让我十分困惑,觉得这都哪儿跟哪儿呀,关我什么事……虽然后来这都关我的事了。
他执意要送我回家,而我心里想的却是——完了完了,要堵到家门口了。
唯一的好印象是,他没能把“约炮”坐实。
而我只因是他请客吃饭,且吐槽了曾经遇见的一个交大女生约出来玩过一次后便对他再也不理不睬,觉得自己势必要为交大女生拉回一点好感度。
于是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我们去了无锡。
全天候的相处,让我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后来,他因公司出游离开了上海几天。临回来的前一夜,在微信上闲聊。他问:“我明天去接你下班好不好?”我问:“明天我调休去找你玩好不好?”这两句话几乎同一时间发出,顿时有种甜蜜的小尴尬。
尔后我们见面时,便都有了新身份。
国庆我们各自回家,再回到上海的时候,他问我“你愿意跟我结婚吗?”把我吓了一跳,什么鬼?当时我俩交往还不到一个月。
他说他已经考虑好了。可能像他这种聪明的人才能想事情那么快。我没有这样的脑袋瓜,完全无法考虑好。
于是,第二天上班问同事,说这是什么情况。当时的领导小郑姐说“依我看,这个人要么极其天真单纯,要么城府非常深,你肯定是hold不住的。”我盯着小郑姐,觉得她分析得可能有那么点道理,但一点用也没有。
此事如若搁在心头,百思也无法得出一解。
索性忘了。
后来,我们一起去各种地方玩,我换工作去了他所在的那家公司,我退了房子和他搬到一起住,过年见过彼此家长……
一切都一切,似乎都在往着结婚的方向发展。
某一天,他居然正式地求了婚,而我也正式地答应了。
离计划领证的日子越来越近。
之前他很抗拒见我的朋友,却因我的小姐妹们执意要在我嫁人前见他一面,竟也social了好多场。她们来到我家,他做菜,我陪玩。很少说话,像个旁观者,默默看着我们。
只在我的大学室友静感叹“我还是觉得你们这婚结得太快了”时匆忙解释“不是快。我们已经很早就做这样的打算了,当然也是考虑清楚了。重要的是那个人是不是你想好了的……”其实静也只是随口一提,然而他却解释了一大通。
又过了一周,我们回到我的家乡铜陵,真的准备领证了。
回家之前我问他:“要见我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了,你怕不怕?”他说:“不怕。”又看到豆瓣友邻被未婚夫悔婚,问他:“你会悔婚吗?”他答:“本王不会。”
至今也没想明白,为何他能那么早地笃定就是我了。但那些情感博主纷纷赞颂的“被人认定”的行为,真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时,确实很美妙。是一种从今往后便不再担心被世界遗忘的安心。
我是天秤座,想事情总是纠结,做决定更是犹豫。那么,他都想好了,我就听他的吧。毕竟,二十几年的生命里,也不曾遇见如此契合我每个想象的人。
领证的当天,9月12日,是我们在一起的周年纪念日。由百度地图牵引着我们去了民政局,是在很老的妇幼保健院里,有种恐怖电影的感觉。婚姻登记处有几个妇人在哭,还在为离婚分财产闹矛盾。我们坐在登记的位子上,签字画押,像为彼此签了卖身契,从此便只能忠于对方。工作人员全程阴着脸,可能已经见惯不惯。也没能看到别人发在朋友圈里拿着结婚证合影的红背景和红桌子。
真的就像是一场梦。
走出的一瞬间又想哭了。可能是被里面的氛围给吓的,也可能是被手持的小红本给慌的。
成为人妇的第一感受,不是惊喜,是害怕。
他补刀:“这就是全国幸福指数排名第三的城市啊?还不如去我大明光登记。”我已害怕得不知如何回应,只知道紧紧拽着他。后来老爸告诉我因为政府要搬迁,那里是临时的。可既然已经登记结束了,一切也不能翻倒重来。
把结婚证的照片发在了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赞和评论把我淹没。

回上海的路上,他跟我说“这下子是真的要相依为命了。”其实早已相依为命,但他总算是放了心,这下我跑不掉了。回到上海的家后,又开始了平常的生活。原来,一切都和之前没有什么两样。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彼此照顾着过日子。
除了从此便不能再将他称作“男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