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穆斯林】德州清真与运河工业遗迹
2016年12月17日,我和花老师从北京南站出发坐京沪高铁,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就到了德州,开始了德州一日游。
这次去德州首先想看的,就是菲律宾苏禄王墓。

古苏禄国
苏禄群岛位于菲律宾的最西南,紧邻马来西亚的最东部。 生活在苏禄群岛上的是被称为摩洛(moro)人的民族。摩洛这个词是15世纪以来西班牙人对菲律宾穆斯林的称呼,因为在15世纪前西班牙收复安达卢西亚的时候,他们管从北非来到安达卢西亚的穆斯林就叫摩洛人。 在中世纪,随着印度洋海上贸易的兴盛,伊斯兰教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向东南亚传播。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伊斯兰教以马六角为中心,经过苏门答腊和爪哇,转而向北经过婆罗洲,一直达到了菲律宾西南的苏禄群岛。 大概在1380年,著名的阿拉伯法官与宗教学家莫克丹(Makhdum Karim) 与阿拉伯商队一起从马六甲来到苏禄群岛最西南的西穆努尔(Simunul)岛,在这里建立了菲律宾的第一座清真寺,这是苏禄群岛信仰伊斯兰教有据可查的开始。 1407年11月7日,一位生于马来西亚佛柔的穆圣后裔哈希姆·沙里夫( Sharif ul - Hashim) 带领着军队占领了苏禄群岛,娶了当地的一位公主,建立了苏禄苏丹国。

下图浅黄是菲律宾穆斯林历史上的分布,红色是菲律宾穆斯林现在的分布。这个变化一部分得自于菲律宾50年代将天主教徒向南部移民,以及70年代以来对摩洛人压迫性的同化政策。70年代以后,一些摩洛人组成了“摩洛民族解放阵线”,以武力谋求独立。96年停火后,摩洛人仍然没有停止过高度自治的要求。

摩洛人从反抗西班牙到反抗美国,最终被迫被美国人划分给菲律宾,数百年来的故事一时半会儿也讲不完。咱们这次要讲的,是发生在那个郑和下西洋,大明王朝一家独大的年代。

本文中关于苏禄王墓及北营村的介绍,部分来自于《苏禄王及其后裔》与《苏禄王在中国》两本书。

苏禄王访华
1405年(永乐三年)到1417年(永乐十五年)间,明成祖朱棣三次派遣郑和出访菲律宾群岛诸国。

1417年(永乐十五年),苏禄国东国、西国的酋长和峒国酋长的妻子共率领340多人的使团访问明朝。7月间,他们到达泉州港,之后沿海岸线北上,在吴淞口进入长江,到达应天府(南京)的龙江驿。从龙江驿稍作休整后,苏禄国使团沿运河北上,于8月中旬到达北京。明成祖朱棣在奉天殿(清改称太和殿)举行了隆重的会见仪式,封两位酋长为东王和西王,峒国酋长的妻子为峒王,并以东王巴都葛·叭答剌为尊。
9月,三位国王启程返国,明成祖朱棣派专使护送。使团沿运河南下,途径德州以北的安陵时,东王突患急症,于9月13日不幸病逝。
消息传到北京后,明成祖朱棣派礼部郎中将苏禄东王以王礼安葬,在德州城北修建了苏禄东王墓,于1418年(永乐十六年)10月建成。
建成后的苏禄王墓坐北朝南,从南往北依次是牌坊、御制碑亭、华表、石像生、仪门、祾恩门(享殿殿门)、祾恩殿(享殿)、宝顶。
目前,东王墓仍保存着华表和五对石像生。1917年秋天的运河决口给苏禄王墓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石像生东倒西歪,有的被水冲到田野中去。直到1965年,石像生才被扶正摆齐,但1966年又被hongweibing重新推倒,幸亏刚从部队退伍,担任民兵连长的马金贵带领全村青壮年在苏禄王墓与清真寺前与hongweibing据理力争,让他们先去德州市委开“破四旧证明”,才保住了苏禄王墓和清真寺。











明成祖朱棣于1418年(明永乐十六年)敕令在东王墓前修建祠庙的碑文。

东王墓宝顶


原来的墓碑已经被收藏在了西配殿的展厅里。

苏禄王后人定居德州
苏禄东王去世以后,明朝安排东王的长子都马含回国继承王位,次子安都鲁、三子温哈喇以及王妃葛木宁加上仆从10人留下来为东王守墓,从此开始了东王后裔客居中国的过程。 明朝拨给东王后人祭田2倾38亩,永免地税钱粮,每人每月发俸粮一石,并拨山东历城回民夏、马、陈三家耕种祭田和办理每年的祭奠事宜,全部免除各种徭役。 此后,安都鲁和温哈喇两人的后代不断与夏、马、陈三家回民通婚,他们的后人分别以安、温为姓,逐渐形成了在苏禄王墓旁边由安、温、夏、马、陈五姓组成的德州北营村。
安都鲁、温哈喇和王妃葛木宁去世后,就葬在东王的东南方。


安都鲁实际上应为次子,后来由于温家出了一个“温知府”温宪与,在口传中逐渐温家成为次子,安家成为三子。

安树德师长
在安家后裔中,近代最有名的就是安树德师长。安树德是苏禄王第15代孙,1913年开始跟随冯玉祥,1924年北京政变时率部进入故宫参与驱逐溥仪。 1928年安树德升任十八师师长兼陇东镇守使。尕司令马仲英起义后安树德任青海剿总指挥与马仲英作战,攻占西宁。 进驻西宁后,安树德十分重视回民教育,出任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会长,开办了青海第一所回民女子小学。 1930年中原大战后,安树德解甲归里,开办实业,重修苏禄王墓和清真寺,最终于1950年去世。








直到1995年12月3日,苏禄王长子都马含的后人,苏禄苏丹国的继承人依氏麦基兰拜访了苏禄王墓,这是苏禄国长子后裔与次子、三子后裔578年来的第一次相见。


北营村
再翻回来说北营村。 明万历年间,苏禄王后裔在苏禄王墓西南修建了清真寺。明朝谕旨“于温安二姓中选掌教一人,承袭宗派,管理回众”。1917年运河决堤,清真寺连同北营村全被冲毁,直到1940年重建,成为现在的建筑。据老阿訇说,清真寺四角的亭子实际上可以用做岗楼。
60年代后,清真寺被工厂占用,直到1980年6月菲律宾驻华大使瞻仰苏禄王墓,才将清真寺内的工厂迁出,并修缮了礼拜堂。






苏禄王的后裔在明朝和清朝前期都仍然属于侨民“乘王余荫,历明清二朝,犹赐有加”。直到1730年(雍正八年),苏禄王长子都马含的后裔,苏禄王苏老丹来访。他先去德州苏禄王墓瞻拜祖先,见到了苏禄王的后人安汝奇和温崇楷,他们向苏老丹提出了加入中国国籍的请求。苏老丹也认为远隔重洋,难以重返,于是上书朝廷请予归附。 清朝于1731年(雍正九年)同意苏禄王后裔“入籍德州”,并“题定温、安二姓”。于是安汝奇和温崇楷等193人“列在编氓”,成为了中国人。 入籍后,苏禄王后人开始在德州繁华的北厂街、顺城街、西关、桥口街、喧哗角、米市等处开起了清真小吃店。一般是租一间或半间门面,垒上炉灶,夫妻或父子二人烙锅饼、芝麻烧饼、烧牛肉、烧羊肉等。门前调一个汤瓶木牌,横书阿文,写汉字“西域回回”“清真教门”。现如今在北营村西南,就有这么一家安家后人开的扒鸡店,我们买了扒鸡、鸡胗和鸡肝,特别好吃。





在民国以前,北营村村民的生活是比较简单的:领取朝廷例赐,耕种祭田,祭祀祖先。由于没有赋役和劳役,北营村村民过着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生活。 民国元年,苏禄王墓迎来了最后一次官方祭奠。据老人回忆,这一年德县县长坐着四人抬的大轿,打着旗,举着伞,摇着扇,敲着锣,吹着长号,仪仗整齐地走到苏禄王墓前,在那里搭了临时的棚席,摆好供桌,周围还有几十名士兵护卫。 在这之后,政府收回了2顷38亩祭田,也不再发例赐,不再祭拜,北营村世外桃源的生活结束了。 紧接着德州迎来了1917年运河决口的水患,整个北营村受损严重,房屋仅剩下九间,不少村民因为爬到苏禄王墓的宝顶上才没有被大水卷走。此后,北营村村民开始陆续外迁,许多姑娘嫁给了临县的回民。 1955年,德县政府以“少数民族回老家”为名,将北营村村民的房屋作价购买,强迫他们迁往青海西宁郊区的农村。于是北营村民打好包裹,携家带口开始了背井离乡。当时的火车只通到兰州,然后分批坐汽车、马车和步行前往西宁汇合,被安排在西宁东郊的公社劳动。 北营村民到达青海后,一些老人因为水土不服去世在了那里,大多数人都不习惯西北的生活,在两三年里陆陆续续的返回德州。
北营村的羊汤
苏禄王墓旁边新修了一条“北营民族风情街”,有温家后人开的牛羊肉店,还有一家李家全羊汤。他家的羊汤味道特别棒,就是大葱和洋葱特别多。直到后来去了运河德州港货场旧址上的农贸市场,我们才知道羊汤里为什么有这么多葱和皮牙子,山东的葱是真多啊!







桥口街
桥口街是明清德州最繁华的运河市集,旁边是北营村之外德州的另一个回民村小锅市。小锅市是当年运河码头卸锅的地方,从清真寺门口的乜贴公告可以看到这里有苏禄王的后裔安姓,以及山东回民常见的满姓和宛姓。另外提一句,北京和平门外的满记羊汤和东四礼士胡同的满记小吃都是德州回民开的。







南营街
除了德州城北的北营回民村外,德州城南还有一条南营回民街,我们赶在天黑前拜访了德州南营清真寺。南营街清真寺建于明末清初,可惜在2006年已经重修为混凝土建筑。





晚上在德州的贵祥楼吃的炖大鹅和鱼香茄子。山东菜就是量大!大鹅真大!茄子外面是脆的口感有点像浇汁后的炸薯条。




德州大运河兴衰
说完清真,再说德州运河。 608年(隋大业四年),隋炀帝开通永济渠,当时德州的前身长河县就成了隋唐大运河上的码头。 金代由于战乱,原有的隋唐运河大多淤塞,但德州段仍能漕运。1129年(金天会七年),金朝在当时叫做将陵的德州修建陵仓,德州成为重要的漕运仓储。 1289年(元至元廿六年),元代京杭运河山东段全线贯通,元朝将陵仓改为陵州仓,到1290年德州漕运达到151.3万石,逐年上升。 直到1391年(明洪武廿四年),山东运河的会通河段淤塞,漕粮只能由陆路运到德州,再向北运往通州。这之后黄河多次决口,淤塞运河河道,漕运时有中断。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为实现南粮北运,于1411年(永乐九年)疏通会通河河道,经过二十年修成,运河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

清代的运河德州段沿袭明代,康、雍、乾三朝都进行过全面整治。直到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向东北入海,京杭大运河被拦腰斩断,无法全线贯通,但此时德州段仍可通航。
最终在1901年(光绪廿七年),漕粮折银,官方漕运完全废止,朝廷撤消了全部运河管理机构,将运河划归各省分段管辖。 民国以后,运河德州段因为年久失修,河床日渐淤高,经常发生决口。最著名的是1917年的秋天,德州段运河因为连绵的雨水两次发生决口,德州城被水包围,“城垣仅露七砖,交通断绝,洪水漫流周围地区”。
直到1934年春天,山东省建设厅实施治理鲁运河北段工程后,德州段运河“河流无阻,水患减少”,德州段终于重新通航。
1940年,德石铁路通车,山西的煤矿由铁路向东直抵德州港卸货,运河德州段又开始繁忙起来。 1949年后,德州港修建了直接连接津浦与德石铁路的轨道,运河进入鼎盛。1956年公私合营,运河德州港原有的私人船只全部交由山东省交通厅航运局管理,成立了德州港管理站,下设局机关、港区、船队、港机厂、船舶修理厂、航运学校、航运医院、氧气厂和养护队等等,非常庞大。1958年由成立了德州航运局,并在1960年规模达到巅峰,员工有5409人 。

1956年,运河德州港开始对原有传统的坡道式码头进行改造,建起了岸壁式码头。1958年建成永久性码头7座,之后又建成装卸码头5座,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码头3座,木栈桥式码头2座,泊位16个,到1960年,各类装卸机械已达43台套之多,形成了机械化的装卸港口。
目前,曾经的运河码头仍然保存着,成为了水景平台。




1956年前,德州港周围被几个较大的公司占据。从南向北依次是粮食公司、煤建公司、船运公司、花纱布公司,最北面也是煤建公司。离港口略远点还有油脂公司、木材公司、商业储运公司和百货公司等。这些公司在德州港形成了一个仓储群,同时修建了不少岗楼守卫仓储。 1956年德州港管理站后,南边的粮食和煤建等公司所在的区域都被划归到德州港区。而花纱布公司因为有先进的棉花打包厂,所以留了下来。
保留下来的50年代的德州仓储:



50年代建的花纱布公司岗楼,不仅承担着保卫任务,而且成了花纱布公司和德州港的分界线。

当年的德州港直接与津浦铁路连接,运河的货物可以在这里直接转乘津浦铁路,下面这个就是当年德州港专用的火车站。


这个是德州港货场的遗迹。

1963年前后,在运河岸上建了调度楼,并在楼上安了高音喇叭。值班调度员站在楼顶的小玻璃房子里对着麦克指挥各种船只,楼下的总调度、计划员进行协调,这是大运河德州段当年繁忙的象征。




运河德州港的衰亡
运河德州港的衰亡,直接原因就是运河上游水源的枯竭。
运河德州段的水量主要受上游漳河和卫河雨量的控制。1958年到1961年间,河南的胜利渠扩大引黄济卫,卫河水量上升,运河德州段水量充沛。1962年后,胜利渠停止引黄河水,而漳河和卫河上游修建了多处水库拦蓄水源,特别是1965年岳城水库建成后,漳河水源全部被拦截,运河山东段水量大幅度减少。临清到德州年平均通航时间从10个月减少为128天,1965年成为了运河德州港的分界线。
德州航运局1964年的效益到了巅峰,货运收入达到504万元,1965年开始逐年衰退阶段。直到1979年,运河德州段最终因水源枯竭而断航,这年德州航运局的货运收入仅为3万元。
德州航运局在1979年最终解散,德州的运河航运成为历史。
除了运河德州港本身以外,运河德州段旁边还分布着许多工业遗迹。由于这次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就挑选了几处距离合适的工业遗产前去探访,在这里一并分享给大家:
德州电厂机房
德州电厂机房是德州工业遗产中体量最大的一个,看上去非常震撼。 德州电厂机房始建于1938年,当时是德县电灯厂,是日据时代齐鲁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县的营业部。1938年7月投产,发电机装机容量为175KW,白天停机晚上发电,主要供日本兵营和火车站前的一些商店照明用电。 1949年初,德州市电力公司在德县电灯厂的基础上修建了发电厂房,1950年1月正式投产发电。这也是德州的第一台火力发电机组。 后来,德州发电厂先后于1953年和1956年多次对厂房进行改造和扩建,1959年新建了热电厂后,老发电厂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保留了50年代的原貌至今。




德州火车站给水所
天衢西路建于1940年的德州火车站给水所,50年代经过一部分扩建,主要是将运河水净化后解决铁路职工宿舍和火车用水。 直至1966年后,随着大运河断流,供水设施停止了运转。



德州第一水厂
德州的九龙湾公园是一处非常难得的工业遗址公园,他的前身是始建于20年代的德州第一水厂。 1925年至1928年张宗昌督鲁期间,为了直奉战争备战,在德州城驻扎了数万奉军部队。为了解决部队的饮水问题,张宗昌就在运河边的九龙湾修建了最早的自来水设施,水源取自于大运河。由于军事安全的需要,水厂由部队重兵把守,当时也被叫做“水营”。 1953年德州市国营自来水公司第一水厂在“水营”的基础上建成投产,水源仍取自于大运河,部分厂矿企业和居民用上了梦寐以求的自来水。
1966年大运河德州段断流后,自来水厂逐步停产,现在被改作了工业遗址公园,可以让大家直观的看到60年前的自来水是如何生产的。








【运河穆斯林社区逛吃系列】
总目录:https://www.douban.com/note/620000154/
北京朝阳门外:https://www.douban.com/note/612421180/
北京常营:https://www.douban.com/note/618022674/
北京通州:https://www.douban.com/note/607560723/
北京张家湾:https://www.douban.com/note/591469290/
天津天穆村:https://www.douban.com/note/599154132/
天津佳园里:https://www.douban.com/note/601244058/
天津西北角:
16年1月https://www.douban.com/note/619147325/
16年7月https://www.douban.com/note/569846463/
16年8月https://www.douban.com/note/577582732/
16年9月https://www.douban.com/note/579374007/
17年1月https://www.douban.com/note/602477554/
河北沧州:https://www.douban.com/note/594387886/
河北泊头:https://www.douban.com/note/613100174/
山东德州:https://www.douban.com/note/599209312/
山东临清:https://www.douban.com/note/610955689
山东聊城:https://www.douban.com/note/607985802/
山东济宁:https://www.douban.com/note/597252101/
江苏徐州:https://www.douban.com/note/612438921/
江苏淮安:https://www.douban.com/note/616264533/
江苏扬州:https://www.douban.com/note/606426365/
江苏镇江:https://www.douban.com/note/601946253/
东四牌楼王师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塔什干古迹备忘录 (8人喜欢)
- 奥斯曼伟大的建筑师——米玛希南(上):成长篇 (8人喜欢)
- 【云南穆斯林】瑞丽的缅甸清真街 (39人喜欢)
- 东京清真日料资料 (30人喜欢)
- 与喀喇汗王朝有关的古迹摘录 (6人喜欢)
瑟兰致安,无意在豆瓣上看到兄弟的游记很是不错,将运河周边的回族聚居点走了很多,当地的清真寺以及清真美食也都有介绍。不知兄弟是哪里人?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