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拳 | “少帅”那些事儿(下)
![]() |
![]() |
少帅风骚故事多,这期接着上篇说。张老爷子张作霖儿子一大把,最后选择张学良做接班人,这说明我们少帅除了沾花惹草情商高外还是有一定业务水平的。在两次直奉战争中,我们少帅跃马扬鞭显山漏水还真是狠狠的出了一把风头。
1922年宝刀未老的张老爷子看关内各路军阀撕逼、约架闹得欢,没忍住也想捞把好处,带着小弟一路放枪打炮的就入了山海关。谁知功败垂成,在北京城下吃了吴佩孚的大亏,被人家一路追砍,关键时刻自带光环的少帅出现了,在好基友郭松龄的助攻下,少帅临危不惧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勇敢地打起了客场狙击,在掩护老子跑路中表现的是可圈可点。
1924年为报一箭之仇,张老爷子挑起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少帅、郭松龄一路攻城野战,得山海下北平在鸡飞狗跳的军阀混战中逞了回英雄。
![]() |
► 少帅早期军旅生涯的流逼冲冲,与郭松龄同志的认真辅佐是分不开的。郭松龄人生阅历颇为丰富,做过前清武官,参加过同盟会,追随过革命导师孙中山,别人是升官发财,有志青年郭松龄混的却是霜打落叶萧萧然。跌跌不休的股票总有触底反弹的一天,郭松龄终于在36岁时等来了19岁的“少帅”——一个给他的人生重新注入激情的男人。
![]() |
张学良、郭松龄笔者只能说他们“真爱过”,在他们相识相知相守相伴的七年中,他们掏心掏肺、谈人生谈理想,少帅对郭松龄言听计从,郭松龄则为东北军冲锋陷阵、锐意改革,用自己的才干来回报少帅的知遇之恩。江湖事非多,看似铁板一块的奉系军阀其实也是山头林立、勾心斗角。
![]() |
张老爷子在“把兄弟”与少壮军官之间、文官派与武官派之间和了一辈子稀泥,维持了奉系集团的基本团结,而对于东北军内部以杨宇霆为代表的“士官派”和以郭松龄为代表的“陆大派”之间的撕逼,由于少帅和张老爷子的疏忽却最终酿成了郭松龄反叛这一弥天大祸。
![]() |
![]() |
有人说是革命理想不同最终使他们分道扬镳,有人说是为施展抱负他才与少帅兵戎相向,借口很高尚、思想很单纯,而老愤青郭松龄最直接的反叛原因却是由于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分赃不均。看着自己瞧不上的杨宇霆、张宗昌、姜登选纷纷下山摘桃子成为了坐拥一省的督军,而劳苦功高的自己最后却成了打酱油的,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为了捍卫男人的尊严,神马生命、爱情都是浮云。
![]() |
郭松龄的反叛着实让急火攻心的张老爷子吐得一口老血,交友不慎的少帅被好一顿痛骂,紧要关头张老爷子封官许愿的忽悠了左右战局的日本人一把,把日本人拉到了自己这一边,行事仓促、猪队友冯玉祥又背信弃义的情况下,郭松龄最终折戟沉沙马革裹尸。
郭松龄反叛事件的顺利平息使奉系军阀重新站稳了脚跟,痛失好“基友”的少帅有过无奈、有过彷徨,值得庆幸的是,好在还有一群妹子可以抚慰他的忧桑。歌照唱、舞照跳,重新拥抱生活的少帅绝对想不到的是,郭松龄反叛事件的后续发酵,最终把他推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 |
► 摆平郭松龄后,进京刚坐上民国“聚义堂”头把交椅的张老爷子又有了新麻烦,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赶来砸场子的国民革命军已经打到了家门口。祸不单行,帮助自己对付郭松龄的日本人也开始死缠烂打的上门要求张老爷子兑现诺言,什么“满蒙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移民……”——根本没拿自己当外人。
张老爷子尽管读书少,可不做汉奸的觉悟还是有的,前来收账的日本人被一通忽悠,张老爷子送送礼、请请客、装傻充愣拌糊涂,那意思就是原来的话都不算数。日本人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1928年6月4日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给坐着火车唱着歌的张老爷子来了个“斩首行动”,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后,一代枭雄张作霖便往事随风而去了。
![]() |
日本人的恐怖谋杀活动一方面是对张老爷子的报复,另一方面则企图伺机制造出兵东北的借口。面对国仇家恨和日本人的步步紧逼,为了缓解东北危局,1928年12月少帅与南京国民政府达成协议,宣布改旗易帜、服从中央、信仰三民主义,由此国民政府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
东北暂时又恢复了平静,准备重新开启嗨皮模式的少帅突然发现,没有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的制衡,奉系内部“士官派”的杨宇霆开始做大,整天倚老卖老把自己当儿子训,十分碍手碍脚。这时的少帅也确实不争气,开会办公犯了毒瘾常常是丢下一群叔叔大爷回房去扎针;由于经常和女票互动到深夜,这又让少帅养成了赖床的坏习惯……少帅的各种任性同时也引起了奉系大员常荫槐的不满。
![]() |
当杨宇霆和常荫槐联合就有关东北铁路督办公署设立问题与少帅纠缠不清时,少帅惊奇的发现两人已然是基情满满的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少帅大光其火,一时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把两人约到家里就是一通乱枪,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麻烦。
少帅似乎真的可以做回自己风流倜傥的太平公子了,这也难怪,当早已从郭松龄反叛事件和“杨常事件”中窥清东北军虚实的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时,张公子还在北平云雨巫山、醉生梦死了。
少帅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他痛恨军阀混战而自己却是军阀,他想做太平公子而自己偏偏生在乱世,他在九·一八事变中下了不抵抗的命令却又发动西安事变谋求团结合作全面抗日,他活到100岁却说自己在35岁已经死去。命运把他推上人声喧哗的历史舞台,看他带着自己的任性、缺陷和亮点旋转,沧桑的世事总有一天会让他成熟,可历史却没有足够的耐心对待每一个人的成长,它鼓起风暴、掀起波澜,毫不犹疑的把少帅打翻、吞噬,少帅就如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最后在绵长的历史中默默归隐消逝不见,而功过是非也只好留给后人作为笑谈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