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十开悟的一点点记录——致2014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
人天生就是有悟性的动物,不管一个人有没有工作经验或生活经历,哪怕他一辈子就在同一个小山村生活,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本身的生理(慢)和心理(静)机能都会慢慢促使他开悟,这种开悟是自发的。
现在的小年青所谓的早熟,我觉得是外部环境因素促使的生理开悟,是一种生理机能上被迫揠苗助长式的开悟(一个才十岁的小女孩可以熟练唱完一本流行歌曲的歌谱),由于心灵上没有经历岁月的洗礼,他们达不到成年人可悟道的心智,只能说可以看出某些潜力,这应是所谓的灵性吧。
然而灵性不是什么人都有的,有些灵性也是需要慢慢培养开窍的,学和做一定要同步进行。对于年轻人的早熟是好是坏我想因个人而异,在成长中生理与心理机能什么时候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点?大多人可能就在三十岁左右,达到一个平衡点的时候自然会开悟,这种开悟也就决定了个人价值观的树立,三十而立才会有所谓的自我满足感吧。
我的开悟,先前也是由外部社会环境促成,可毕业从第三年后上班的那段日子开始,我好像很少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了。最初我也以为这是种不踏实的表现,一年跳一次槽,虽然赚到钱的时候会很兴奋,可那种喜悦是由外部因素刺激的,就像做爱一样,真正的high点应是身与心的同时交融,我想多数人都没能找到自己真正的high点吧(偷笑)。
所以我不喜欢在社会上工作那几年的自己,即使容貌尚属年轻帅气,可性格却焦躁不定,每到一个新环境都是刚开始热情棒棒哒,之后总是感觉疲、倦、不想说话、不想交流、不想表达、不想加班。虽然我的出勤率和工作规范总是最好哒,可我的工作业绩却让我沦落到几度被淘汰的惨状。最初我以为是内向的性格所致,于是我换工作换岗位,可情况还是一样。现在我悟到原因有三:一、不是所有人都很卖力,大多数人只是在混日子(玩手机扯淡)——当最初的热情被周遭的环境消磨殆尽之后,也就谈不上慢慢喜欢这份工作了;二、人们关注的焦点仅仅是以能赚多少钱为导向的(亏本的事傻子才做。所以傻子比你快乐,只是心智的残缺让他不知道那叫快乐。)——你便无法专注于事情本身,在这个商业社会里,多数人做不到抱着一颗“文艺”的心去创业,用创业赚钱的心去玩文艺,除了喊忙叫累也便感受不到真正的成就感、喜悦感和存在感;三、言行不一,说跟做永远是两回事,把真的玩成假的,把假的搞成真的。这是商业社会的潜规则吗?!所以即使你把工作从一线城市换到三线城市也没用,这三种环境因素会一直促使你变成一个你不喜欢的自己,不专注的自己,很少能享受到真快乐的自己。那可如何是好?我给不了你答案,大圣人孔子七十岁才能做到从心所欲,咱急个什么劲!
庆幸的是,后来我慢慢开始遵从我的内心,如今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跟随内心的,身边人赞我最多的总是说,在梦想面前你比谁都更有勇气,我的答复只能是呵呵。我现在也会出去上班,我喜欢吉他,所以去到琴行兼职代课,可我没有再选择全职工作,大多的琴行也只是用创业赚钱的心去玩文艺,为了不让自己的内心受过多环境干扰,只是有课的时候我才会去上班。而我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和我的音乐创作一样又脱离不了这个社会环境,所以我必须得与这个社会有所交流,必须得出去与人有所沟通,职业的关系让我能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相接触包括00后们,但我尽量让自己不要纠缠在这种社会人际关系里,多数人会把它理解为自我的世界,我觉得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会给到我更多自由自在的独立人格交流,当然身边一定要有几个无话不说无事不干的好基友。说的再直白一点我还要吃饭,必须得挣钱糊口,这是我与社会现实的一点妥协同时也是一种抗衡吧,毕竟我还年轻还保有热血,还没有达到归隐山林的心境(待我完成物质与精神相统一之后再说吧)。这样的选择让我可以自我感觉良好的、心安理得的,去追梦去做我喜欢的音乐。
尤其在14年下半年开始,对生活对音乐我发觉自己真正开悟了,这份开悟是由心自发的,生理上三十了嘛,心理上还能保持着纯粹,做着喜欢的事情,说着喜欢的话,过着喜欢的生活,价值观已经树立,不会轻易被外力所动摇,虽然赚钱不多还是单身,也会碰到一些不开心的人和事,可心理的开悟给我的满足感远远大于其它社会因素给我的失落感,拥有了祥和的内心自然变得强大,我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真正的喜悦或伤悲和孤独,这都是美好的!
虽然我不喜欢以前上班的自己,但我会去面对和接受,因为这是成就真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我勇于遵从内心的选择,然而身边还是有很多同龄人没有这个勇气,要么不愿面对要么选择安于现状,安定的生活与开悟的生活在快乐的层面上是不一样的。
用词比较个人化,随想法记录,理解可能需要共鸣。说的简单点,保持良知,有觉悟,做自己就好!
——2015年1月18日 中午写于小餐馆
人天生就是有悟性的动物,不管一个人有没有工作经验或生活经历,哪怕他一辈子就在同一个小山村生活,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本身的生理(慢)和心理(静)机能都会慢慢促使他开悟,这种开悟是自发的。
现在的小年青所谓的早熟,我觉得是外部环境因素促使的生理开悟,是一种生理机能上被迫揠苗助长式的开悟(一个才十岁的小女孩可以熟练唱完一本流行歌曲的歌谱),由于心灵上没有经历岁月的洗礼,他们达不到成年人可悟道的心智,只能说可以看出某些潜力,这应是所谓的灵性吧。
然而灵性不是什么人都有的,有些灵性也是需要慢慢培养开窍的,学和做一定要同步进行。对于年轻人的早熟是好是坏我想因个人而异,在成长中生理与心理机能什么时候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点?大多人可能就在三十岁左右,达到一个平衡点的时候自然会开悟,这种开悟也就决定了个人价值观的树立,三十而立才会有所谓的自我满足感吧。
我的开悟,先前也是由外部社会环境促成,可毕业从第三年后上班的那段日子开始,我好像很少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了。最初我也以为这是种不踏实的表现,一年跳一次槽,虽然赚到钱的时候会很兴奋,可那种喜悦是由外部因素刺激的,就像做爱一样,真正的high点应是身与心的同时交融,我想多数人都没能找到自己真正的high点吧(偷笑)。
所以我不喜欢在社会上工作那几年的自己,即使容貌尚属年轻帅气,可性格却焦躁不定,每到一个新环境都是刚开始热情棒棒哒,之后总是感觉疲、倦、不想说话、不想交流、不想表达、不想加班。虽然我的出勤率和工作规范总是最好哒,可我的工作业绩却让我沦落到几度被淘汰的惨状。最初我以为是内向的性格所致,于是我换工作换岗位,可情况还是一样。现在我悟到原因有三:一、不是所有人都很卖力,大多数人只是在混日子(玩手机扯淡)——当最初的热情被周遭的环境消磨殆尽之后,也就谈不上慢慢喜欢这份工作了;二、人们关注的焦点仅仅是以能赚多少钱为导向的(亏本的事傻子才做。所以傻子比你快乐,只是心智的残缺让他不知道那叫快乐。)——你便无法专注于事情本身,在这个商业社会里,多数人做不到抱着一颗“文艺”的心去创业,用创业赚钱的心去玩文艺,除了喊忙叫累也便感受不到真正的成就感、喜悦感和存在感;三、言行不一,说跟做永远是两回事,把真的玩成假的,把假的搞成真的。这是商业社会的潜规则吗?!所以即使你把工作从一线城市换到三线城市也没用,这三种环境因素会一直促使你变成一个你不喜欢的自己,不专注的自己,很少能享受到真快乐的自己。那可如何是好?我给不了你答案,大圣人孔子七十岁才能做到从心所欲,咱急个什么劲!
庆幸的是,后来我慢慢开始遵从我的内心,如今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跟随内心的,身边人赞我最多的总是说,在梦想面前你比谁都更有勇气,我的答复只能是呵呵。我现在也会出去上班,我喜欢吉他,所以去到琴行兼职代课,可我没有再选择全职工作,大多的琴行也只是用创业赚钱的心去玩文艺,为了不让自己的内心受过多环境干扰,只是有课的时候我才会去上班。而我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和我的音乐创作一样又脱离不了这个社会环境,所以我必须得与这个社会有所交流,必须得出去与人有所沟通,职业的关系让我能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相接触包括00后们,但我尽量让自己不要纠缠在这种社会人际关系里,多数人会把它理解为自我的世界,我觉得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会给到我更多自由自在的独立人格交流,当然身边一定要有几个无话不说无事不干的好基友。说的再直白一点我还要吃饭,必须得挣钱糊口,这是我与社会现实的一点妥协同时也是一种抗衡吧,毕竟我还年轻还保有热血,还没有达到归隐山林的心境(待我完成物质与精神相统一之后再说吧)。这样的选择让我可以自我感觉良好的、心安理得的,去追梦去做我喜欢的音乐。
尤其在14年下半年开始,对生活对音乐我发觉自己真正开悟了,这份开悟是由心自发的,生理上三十了嘛,心理上还能保持着纯粹,做着喜欢的事情,说着喜欢的话,过着喜欢的生活,价值观已经树立,不会轻易被外力所动摇,虽然赚钱不多还是单身,也会碰到一些不开心的人和事,可心理的开悟给我的满足感远远大于其它社会因素给我的失落感,拥有了祥和的内心自然变得强大,我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真正的喜悦或伤悲和孤独,这都是美好的!
虽然我不喜欢以前上班的自己,但我会去面对和接受,因为这是成就真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我勇于遵从内心的选择,然而身边还是有很多同龄人没有这个勇气,要么不愿面对要么选择安于现状,安定的生活与开悟的生活在快乐的层面上是不一样的。
用词比较个人化,随想法记录,理解可能需要共鸣。说的简单点,保持良知,有觉悟,做自己就好!
——2015年1月18日 中午写于小餐馆
船到桥头自然直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