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刻奇”?
肯定不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简称啦。
下面所说的,主要来自崔卫平《“集结号”的美学》里的一段文字。
“刻奇”是Kitsch的音译,这个大概是个捷克语。这个词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已经遇到过。“但是这本书中文译者将它的意思译反了,译成了‘媚俗’,即讨好别人的意思,而这个词更准确的二一四是‘自媚’,即讨好自己,迎合自己。一般现在学界译为‘刻奇’。”这么翻译大概是因为中文中除了“自媚”以外没有更贴切的对应的词吧,而“自媚”显然又太刻板,不能很好的传达Kitsch的完整意义。
崔卫平总结了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刻奇所包含的几个递进的意思:
一、自我感动及感伤;
二、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到和感伤;
三、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及感伤;
四、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愈发加倍;
五、滔滔不绝汹涌的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这种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
六、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寒意大过实际意义;
七、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假如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
八、这是最重要的,Kitsch是一种自我愚弄。
昆德拉的原话:“灵魂的虚肿症”、“一个人在具有美化功能的哈哈镜面前,带着激动的满足看待自己”、“将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把它乔装起来,甚至连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流泪”、“傻瓜的俗套逻辑”、“极权国家发展了这种Kitsch,因为这些国家不能容忍个人主义、怀疑和嘲笑”......
崔卫平:Kitsch始终伴随着一种虚幻性质,是一个人借此摆脱对于自己评价的不高。“刻奇”更多产生于悲苦的对象,而不是幸福的对象,因为一个原本悲苦的心情,它更需要别人的悲苦来养活,厕身于别人的悲苦中,比分享别人的幸福,痛感要来的强烈。
今天我来摘抄这些有关“刻奇”的文字,是因为它突然替我解释了某种状态。就是那种两个可以互诉衷肠肝胆相照的酒鬼在一起喝酒时的状态。当他们越喝话越多,越说越亢奋,回忆往事,臧否别人,乃至毫无保留谈及自身的时候,那是一种典型的刻奇,符合崔卫平前面总结的那八个层次。
我准备作为其中一个酒鬼,在下次喝酒的时候,把这个词讲给另一个酒鬼听。
下面所说的,主要来自崔卫平《“集结号”的美学》里的一段文字。
“刻奇”是Kitsch的音译,这个大概是个捷克语。这个词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已经遇到过。“但是这本书中文译者将它的意思译反了,译成了‘媚俗’,即讨好别人的意思,而这个词更准确的二一四是‘自媚’,即讨好自己,迎合自己。一般现在学界译为‘刻奇’。”这么翻译大概是因为中文中除了“自媚”以外没有更贴切的对应的词吧,而“自媚”显然又太刻板,不能很好的传达Kitsch的完整意义。
崔卫平总结了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刻奇所包含的几个递进的意思:
一、自我感动及感伤;
二、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到和感伤;
三、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及感伤;
四、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愈发加倍;
五、滔滔不绝汹涌的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这种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
六、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寒意大过实际意义;
七、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假如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
八、这是最重要的,Kitsch是一种自我愚弄。
昆德拉的原话:“灵魂的虚肿症”、“一个人在具有美化功能的哈哈镜面前,带着激动的满足看待自己”、“将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把它乔装起来,甚至连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流泪”、“傻瓜的俗套逻辑”、“极权国家发展了这种Kitsch,因为这些国家不能容忍个人主义、怀疑和嘲笑”......
崔卫平:Kitsch始终伴随着一种虚幻性质,是一个人借此摆脱对于自己评价的不高。“刻奇”更多产生于悲苦的对象,而不是幸福的对象,因为一个原本悲苦的心情,它更需要别人的悲苦来养活,厕身于别人的悲苦中,比分享别人的幸福,痛感要来的强烈。
今天我来摘抄这些有关“刻奇”的文字,是因为它突然替我解释了某种状态。就是那种两个可以互诉衷肠肝胆相照的酒鬼在一起喝酒时的状态。当他们越喝话越多,越说越亢奋,回忆往事,臧否别人,乃至毫无保留谈及自身的时候,那是一种典型的刻奇,符合崔卫平前面总结的那八个层次。
我准备作为其中一个酒鬼,在下次喝酒的时候,把这个词讲给另一个酒鬼听。
流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顾城:敲着小锣迎接坟墓 (2人喜欢)
- 江河:海平静地等着一个岛的溅落 (9人喜欢)
- 多多:通往父亲的路 (5人喜欢)
- 卞之琳:我有握水的喜爱 (7人喜欢)
- 张枣:发情之马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影视给我的家居灵感 5.5万次浏览
- 外籍同事那些奇特且有趣的行为和习惯 253.4万次浏览
- 书籍目录拾趣 2.6万次浏览
- 豆瓣毕业寄语留言本 新话题 · 955次浏览
- 我和“好孩子”的决裂史 2234次浏览
- 像我这样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66.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