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9
十一月底的时候,报社也开始忙起来。前两个月,责编只是让我们交稿,教我们怎么排版,然后发发报纸。这个月30号,报社内部要举办活动,是个话剧比赛。每个部门都要参加,我们一共八个版,还有办公室,行政部,外联部。我所在的二版有6个人,我们的正责编是白杨学姐,还有董晓阳学长,梁溪学姐是副责编。他们两个没什么事不会出席例会。而一应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白杨学姐自己一个人忙前忙后。我从心眼里佩服她,虽然我一开始加入的目的不纯,可是这并不妨碍我欣赏她的才华。她写过好多诗,摄影技术也好,排版也特别棒。而我们的这次话剧比赛也是她提议举办的,听说这个传统延续了好几年了。
周四中午开例会的时候,白杨学姐给我们交代一下具体情况。
“下周末晚上7点举办,所以我们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排练。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剧本吗?”
然后没人说话。说实话,我们版这几个人,一个比一个有内涵,当然我不能算在里面。就一看特别像中文的大家闺秀,绝不轻易开口,男女都是。两女四男,比例严重失调。所以我总说,我们版都是酸秀才……哈哈
然后白杨学姐问我“桔年你有什么想法吗?”
其实说到话剧,我第一反应就是那个经典的恋爱圣经“恋爱的犀牛”。然后我说:我倒是有一个特别喜欢的话剧,只是我们人太少了。而且时间也短,肯定排不成。
“是什么?”她问
“恋爱的犀牛”我说
“嗯,这个短时间内,我们是排不成的。别人呢还有别的建议吗?”
还是没人说话。
然后我就问“学姐,我们报社以前有什么传承下来的经典话剧吗?其实我们可以编一个那个的后续,让它成为一系列”
学姐说“这个提议好,咱们报社还确实有这么一个经典话剧,叫《初见破晓》也就是报社的名字由来。”我们版有个男生是学中文的,据说面试的时候他把他写的一本小说直接交上去的,学姐让我们看了看以前的剧本,然后让我们两个回去写一个新的剧本,周六晚上交给她。今天周四啊!周六交!只有两天。。
回去的时候,我和那个男生边走边商量。那个男生叫王一传,带黑框眼镜,也是南方人,湖北武昌的。我们俩因为都是南方人,所以第一次聚餐的时候就倍感亲切。报社有什么事也会互相照应。所以和他还算熟悉。
我就问他“这两天你课多吗?我这两天都有课!”其实我的意思就是他写,然后有什么剧情我也可以提供。哈哈,我是一个懒人。
没想到他很快就领会了,这让我对他更是另眼相看!他说:我这两天课不多,我写吧,写好了你看看,再修改修改!
我顿时嘿嘿的笑了。我说“你是我亲兄弟啊!”
“我就知道你不愿意写!当时还是你提议要改写剧本……”他笑着说道
我说“你们一个个都跟大家闺秀似的沉默不语,我再不说话,白杨姐都要被气死了!”
“哈哈,那倒是!那我们电话联系吧,我到了!”
他们汉语的男生比较少,所以被安排在了厚字辈的楼,我们开会是在食堂一楼……离他们宿舍近,他好像住在厚朴。
我说“行,我把你送到家了!你上去吧!”俨然一副送孩子回家的姿态。
回到宿舍已经快1点30了。他们五个人都起来准备走了,我才想起来今天下午前两节有课。赶紧洗了个脸就去上课了。路上潇湘问我怎么今天这么晚。然后我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她。由于中午没睡,上课的时候我就和老大还有小雨坐到了后排去补觉。老师对不起,我在这里道歉了!
第二天中午,我就接到了王一传的电话,让我去一趟小白楼看剧本。小白楼,是我们学校的机房。我说“哥们,你真速度。”他说“不速度行吗,明天就周六了!你要觉得不行还可以修改!”然后我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我说打出来我回去再研究一下,这个屏幕看着没感觉。其实我是想拿回去给潇湘她们看看。经过这次事情,我更加确信,他真是名不虚传。他一定会出名的!哈哈!
《初见破晓》讲的是一个男孩遇到了一个叫晓的女孩,由相遇到相知然后相恋。在他们第一次相见的地方有一份报纸,可以说是他们的媒人。整个故事情节超级玛丽苏。然后我再看一传写的《又见初晓》故事一开始就是有个女孩再念一首诗——我估计是一传写的《初晓》,然后一对大学生出场因报纸相恋。第二幕是一对上班的小年轻,因琐事吵架,报纸被孤零零的搁置。第三幕是一对老年人出场相互依偎着读报。最后是有个男生在弹吉他。
反正我看完是觉得很ok。潇湘也说,这么短时间内写出这么长一篇确实不容易。我说中文系的才子嘛,本来就该如此。然后中间有些对话改动了一下。剧本就这么定了下来。周六晚上交给了学姐,学姐说可以。接下来就是角色的扮演了。
我说“学姐你看我俩都写剧本了,能不能不参演啊”
学姐望着我,说“咱们版就六个人,你们的剧本里可不止六个人啊,怪谁呢”
我顿时看向王一传……这孩子居然跟没事人一样。
因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所以我提议反串……男生纷纷表示不同意!可是,白杨学姐觉得我的提议很好,就通过了!哈哈
最后的决定是,大学那对由另一个女生徐和一个男生欣来演。上班那对由两个男生本色出演。而我和王一传就演老伴。这个词很关键。作为编剧,我们俩为什么演老了这一对呢,因为,老年这个台词特别少!这下你们懂了吧。但是呢,开始那个读诗的就只能有一传了。而我又是他们当中唯一一个会弹吉他的,所以开始和结束还是我们两个的事。
等我回去把这个事情一说,宿舍就热闹了。一个个都要帮我排练,我说不用,就没几句话!我最后出场的!她们就不乐意了说“你说你是大编剧怎么就这么点戏份”我说“我们版郎才女貌的太多了,我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潇湘说“你不就是懒么”我说“哈哈,还是林妹妹了解我,这几天你帮我对对词呗,演我老伴!我演老头子!”潇湘就笑了,她说“看本小姐档期吧”
总之“老伴”这一称呼由此延续。后来有段日子我总想不起为什么我们就成老伴了呢。感谢我回忆这些,老伴一词终于有了出处。
我想,大学四年我能得此老伴,此生足矣。也许人是可以靠回忆活着的。
周四中午开例会的时候,白杨学姐给我们交代一下具体情况。
“下周末晚上7点举办,所以我们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排练。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剧本吗?”
然后没人说话。说实话,我们版这几个人,一个比一个有内涵,当然我不能算在里面。就一看特别像中文的大家闺秀,绝不轻易开口,男女都是。两女四男,比例严重失调。所以我总说,我们版都是酸秀才……哈哈
然后白杨学姐问我“桔年你有什么想法吗?”
其实说到话剧,我第一反应就是那个经典的恋爱圣经“恋爱的犀牛”。然后我说:我倒是有一个特别喜欢的话剧,只是我们人太少了。而且时间也短,肯定排不成。
“是什么?”她问
“恋爱的犀牛”我说
“嗯,这个短时间内,我们是排不成的。别人呢还有别的建议吗?”
还是没人说话。
然后我就问“学姐,我们报社以前有什么传承下来的经典话剧吗?其实我们可以编一个那个的后续,让它成为一系列”
学姐说“这个提议好,咱们报社还确实有这么一个经典话剧,叫《初见破晓》也就是报社的名字由来。”我们版有个男生是学中文的,据说面试的时候他把他写的一本小说直接交上去的,学姐让我们看了看以前的剧本,然后让我们两个回去写一个新的剧本,周六晚上交给她。今天周四啊!周六交!只有两天。。
回去的时候,我和那个男生边走边商量。那个男生叫王一传,带黑框眼镜,也是南方人,湖北武昌的。我们俩因为都是南方人,所以第一次聚餐的时候就倍感亲切。报社有什么事也会互相照应。所以和他还算熟悉。
我就问他“这两天你课多吗?我这两天都有课!”其实我的意思就是他写,然后有什么剧情我也可以提供。哈哈,我是一个懒人。
没想到他很快就领会了,这让我对他更是另眼相看!他说:我这两天课不多,我写吧,写好了你看看,再修改修改!
我顿时嘿嘿的笑了。我说“你是我亲兄弟啊!”
“我就知道你不愿意写!当时还是你提议要改写剧本……”他笑着说道
我说“你们一个个都跟大家闺秀似的沉默不语,我再不说话,白杨姐都要被气死了!”
“哈哈,那倒是!那我们电话联系吧,我到了!”
他们汉语的男生比较少,所以被安排在了厚字辈的楼,我们开会是在食堂一楼……离他们宿舍近,他好像住在厚朴。
我说“行,我把你送到家了!你上去吧!”俨然一副送孩子回家的姿态。
回到宿舍已经快1点30了。他们五个人都起来准备走了,我才想起来今天下午前两节有课。赶紧洗了个脸就去上课了。路上潇湘问我怎么今天这么晚。然后我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她。由于中午没睡,上课的时候我就和老大还有小雨坐到了后排去补觉。老师对不起,我在这里道歉了!
第二天中午,我就接到了王一传的电话,让我去一趟小白楼看剧本。小白楼,是我们学校的机房。我说“哥们,你真速度。”他说“不速度行吗,明天就周六了!你要觉得不行还可以修改!”然后我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我说打出来我回去再研究一下,这个屏幕看着没感觉。其实我是想拿回去给潇湘她们看看。经过这次事情,我更加确信,他真是名不虚传。他一定会出名的!哈哈!
《初见破晓》讲的是一个男孩遇到了一个叫晓的女孩,由相遇到相知然后相恋。在他们第一次相见的地方有一份报纸,可以说是他们的媒人。整个故事情节超级玛丽苏。然后我再看一传写的《又见初晓》故事一开始就是有个女孩再念一首诗——我估计是一传写的《初晓》,然后一对大学生出场因报纸相恋。第二幕是一对上班的小年轻,因琐事吵架,报纸被孤零零的搁置。第三幕是一对老年人出场相互依偎着读报。最后是有个男生在弹吉他。
反正我看完是觉得很ok。潇湘也说,这么短时间内写出这么长一篇确实不容易。我说中文系的才子嘛,本来就该如此。然后中间有些对话改动了一下。剧本就这么定了下来。周六晚上交给了学姐,学姐说可以。接下来就是角色的扮演了。
我说“学姐你看我俩都写剧本了,能不能不参演啊”
学姐望着我,说“咱们版就六个人,你们的剧本里可不止六个人啊,怪谁呢”
我顿时看向王一传……这孩子居然跟没事人一样。
因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所以我提议反串……男生纷纷表示不同意!可是,白杨学姐觉得我的提议很好,就通过了!哈哈
最后的决定是,大学那对由另一个女生徐和一个男生欣来演。上班那对由两个男生本色出演。而我和王一传就演老伴。这个词很关键。作为编剧,我们俩为什么演老了这一对呢,因为,老年这个台词特别少!这下你们懂了吧。但是呢,开始那个读诗的就只能有一传了。而我又是他们当中唯一一个会弹吉他的,所以开始和结束还是我们两个的事。
等我回去把这个事情一说,宿舍就热闹了。一个个都要帮我排练,我说不用,就没几句话!我最后出场的!她们就不乐意了说“你说你是大编剧怎么就这么点戏份”我说“我们版郎才女貌的太多了,我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潇湘说“你不就是懒么”我说“哈哈,还是林妹妹了解我,这几天你帮我对对词呗,演我老伴!我演老头子!”潇湘就笑了,她说“看本小姐档期吧”
总之“老伴”这一称呼由此延续。后来有段日子我总想不起为什么我们就成老伴了呢。感谢我回忆这些,老伴一词终于有了出处。
我想,大学四年我能得此老伴,此生足矣。也许人是可以靠回忆活着的。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875.2万次浏览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669篇内容 · 69.5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517篇内容 · 547.9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54.6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856篇内容 · 195.6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759篇内容 · 143.5万次浏览
- 无意间闯进了陌生人的人生38篇内容 · 40.5万次浏览
- 爹味会毁掉一个人的所有灵性40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