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琐记(一)
我们这一代,记事起,禁网大开已廿余年,犹汉除挟书令之效,书籍暴增,品类芜杂,幸则幸矣,中间多出的选择难度,不容小觑。入大学后,各类推荐书目雪片般飞来,则更流于挑剔,而荒疏阅读了。但挑剔不一定是坏事,一些书本不该在某年龄开卷,若硬读,伤及初次展卷时的快感,得不偿失。因这快感,关乎对文本的理解。举几例,高中时闻卡夫卡《城堡》大名久矣,买来一本,铁心板脸也没啃下第一章,遂废读卡夫卡很久,直到大一自修了西方文学史的皮毛,才畅快地读完,随之读《审判》,哼哼哈哈地发笑了。开蒙时,曾向堂哥借来《三国演义》,翻罢前三章,最有兴趣的是刘关张手里赫赫有名的兵器,其余边读边忘,忘到书长年未还,至今我不读三国(包括《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想来和童年阅读经验大有关联。相反,一本缩译的《鲁滨逊漂流记》让我在同样的年纪,读过不亚三遍,每次和野绅士鲁滨逊一道,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读到野人脚印出现在小屋近处一行,亦忧心重重,为老鲁捏一把冷汗。如此的惊心动魄的阅读体验,难以找回。
阅读与年龄的莫大渊源,是颇值得玩味的话题,适当年龄读到适当的书,如男欢女爱,欲罢不能。然就有一批书,若没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读下来所获甚微。大学低年级受前辈的叮嘱,用力读了点古希腊,大部头自然是柏拉图对话集,《理想国》、《会饮》、《申辩》诸篇的汉译,读过王太庆、张竹明、王朝闻等人的迻译,还草草翻过一本英译的《理想国》,读完,脑袋自动清理古希腊,所剩无几。高年级学了逻辑学的入门手艺,重读柏拉图,才理解辩证法的良苦用心,也才知道高中作文里惯用的举例论证,是低级的推理手法,被斥为诡辩术之一,而对话的智慧,于我心有戚戚了。
然读书一事,见仁见智,据闻,美国一女作家少年即熟读萨特,不觉生涩,迄今我每读萨特必犯困。近来读到的最好的书,是毛姆的《刀锋》,有空再聊。
阅读与年龄的莫大渊源,是颇值得玩味的话题,适当年龄读到适当的书,如男欢女爱,欲罢不能。然就有一批书,若没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读下来所获甚微。大学低年级受前辈的叮嘱,用力读了点古希腊,大部头自然是柏拉图对话集,《理想国》、《会饮》、《申辩》诸篇的汉译,读过王太庆、张竹明、王朝闻等人的迻译,还草草翻过一本英译的《理想国》,读完,脑袋自动清理古希腊,所剩无几。高年级学了逻辑学的入门手艺,重读柏拉图,才理解辩证法的良苦用心,也才知道高中作文里惯用的举例论证,是低级的推理手法,被斥为诡辩术之一,而对话的智慧,于我心有戚戚了。
然读书一事,见仁见智,据闻,美国一女作家少年即熟读萨特,不觉生涩,迄今我每读萨特必犯困。近来读到的最好的书,是毛姆的《刀锋》,有空再聊。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独居人群如何获得社会安全感 152.4万次浏览
- 你为de-education做过哪些努力? 20.1万次浏览
- 我的两元店记忆 新话题 · 1605次浏览
- 纪念吴孟达 199.5万次浏览
- 收集春天的季节性快乐时刻 2.1万次浏览
- 那些后悔读研究生的时刻 新话题 · 1.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