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bidden Avant-garde 笔记整理 4
禁忌的先锋
讲一些美术史忽略的先锋艺术运动
这课的老师叫 Eduard. Kac (http://www.ekac.org/)
第一回:http://www.douban.com/note/175399626/
第二回:http://www.douban.com/note/176413043/
第三回:http://www.douban.com/note/181662285/
第四回
日本:
Mavo / Gutai / High Red Center
阅读参考:
Japanese Art After 1945——Scream against Sky
by Alexandra Munroe
Radicals and Realists in the Japanese Nonverbal Arts
by Thomas R. H. Havens
Mavo
1923 -
名字的由来有个像Dada一样的传说
几个人把罗马字母写在碎纸片上丢进风里再随便捡来拼成词
也有一说是 Masse (mass), Vitesse (speed), Alpha (the beginning), Omega (the end)
第一次群展是1923,在浅草的一座佛寺(Denpoin in Asakusa)
展览的印刷品上有小组的第一篇Manifesto
和这学期读过的所有Manifesto相比,特礼貌谦和
期刊的封面都是村山知义设计的
开始比较像是impressionism和cubism的回声
然后越来越像dada了
Gutai:1954-
二战后,主要阵营在芦屋市
Gutai这个词基本可以等同于Concret
强调物理性(physicality)和材料性(materiality)
组长吉源治良深受禅宗的影响
“There remains a possibility of infinity in the form of endless trail.”
屿本昭三也是Gutai的早期成员
强调对材料的体验 强调动作(action)和进行时(happening)
一种说法认为屿本昭三的行动绘画只是对Pollock的误读
确实很难不联想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起飞
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许多新刺激
电子、科技的元素开始进入Gutai的艺术语言
田中敦子是日本表演艺术的祖母
这件电子衣现在蓬皮杜
小组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女艺术家,久保田成子
是白南准的妻子,后来更多作为激浪派成员被提起
然后,也有concret poetry
有趣的是,文字和图像的这种亲缘关系本就是从象形文字来的
被欧洲人借去,又被亚洲人作为avant-garde拿回来
High Red Center:1962-1964
名字透漏了这个小组对政治的关注
因此小组的很多作品都发生在公共生活领域
试图模糊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小组成员赤赖川原平印了一堆面值0yen的钞票
钞票是经济建筑的核心,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
用钞票开玩笑,赤赖川原平表达了他对制度的挑衅态度
受到公诉,抓起来庭审
然后小组的别的成员就去现场录像和表演
小野洋子也和他们一起玩
小组对常生活的积极介入和对艺术边界的模糊
在小野洋子这里变成了艺术家与观众的角色转换
给观众剪刀,邀请观众剪她的衣服
————————————————————————————
这一堂课从1920s到1970s, 跨度太大所以不够深入
但这样眯起眼远看,更能看到脉络
简单地说就是缩略版的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
这些运动与其说是创造,不如说是一系列反应
但是 (和我们不同的是),几乎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把每个阶段走过
前几天在读三岛由纪夫的《奔马》
书里有部书中书,《神风连史话》
大致讲明治维新时候日本武士由于不满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改变
发起了一场暗杀行动,袭击熊本各兵营和高级军官的私邸
为了表明对于西方(现代化)的反抗和不屑
神风连的二十几个武士只带了武士刀
坚信神圣的武士精神可以消灭洋枪大炮装备精良的西式部队
惨败,隔天早晨没死的几个都切腹了
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明治九年,1876
而在大约四十年后,二十世纪初的一系列艺术运动中
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的冲突,甚至连没有身份的焦虑
西方艺术的样式,方法,思想,态度
在日本的先锋艺术家那里自然而然,不假思索,并且相当地道
其实后面还讲点了 Mono-Ha物派
Butoh舞踏,和 Computer Technique Group计算机小组
大概是从这几个运动开始,日本艺术呈现出更多的日本风味
讲一些美术史忽略的先锋艺术运动
这课的老师叫 Eduard. Kac (http://www.ekac.org/)
第一回:http://www.douban.com/note/175399626/
第二回:http://www.douban.com/note/176413043/
第三回:http://www.douban.com/note/181662285/
第四回
日本:
Mavo / Gutai / High Red Center
阅读参考:
Japanese Art After 1945——Scream against Sky
by Alexandra Munroe
Radicals and Realists in the Japanese Nonverbal Arts
by Thomas R. H. Havens
Mavo
1923 -
名字的由来有个像Dada一样的传说
几个人把罗马字母写在碎纸片上丢进风里再随便捡来拼成词
也有一说是 Masse (mass), Vitesse (speed), Alpha (the beginning), Omega (the end)
第一次群展是1923,在浅草的一座佛寺(Denpoin in Asakusa)
展览的印刷品上有小组的第一篇Manifesto
和这学期读过的所有Manifesto相比,特礼貌谦和
期刊的封面都是村山知义设计的
![]() |
Mavo, 1924 |
开始比较像是impressionism和cubism的回声
![]() |
柳瀬正夢:司门,1920 |
![]() |
村山知義:美丽的少女,1923 |
然后越来越像dada了
![]() |
村山知義:有花和鞋和作品,1923 |
![]() |
Okada Tatsuo: 售票机。1924 |
Gutai:1954-
二战后,主要阵营在芦屋市
Gutai这个词基本可以等同于Concret
强调物理性(physicality)和材料性(materiality)
组长吉源治良深受禅宗的影响
“There remains a possibility of infinity in the form of endless trail.”
![]() |
吉源治良:白圈,1962 |
![]() |
吉源治良:无题,1965 |
![]() |
吉源治良:无题,1965 |
屿本昭三也是Gutai的早期成员
强调对材料的体验 强调动作(action)和进行时(happening)
一种说法认为屿本昭三的行动绘画只是对Pollock的误读
确实很难不联想
![]() |
屿本昭三:挑战泥土,1955 |
![]() |
屿本昭三:行动绘画,1956 |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起飞
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许多新刺激
电子、科技的元素开始进入Gutai的艺术语言
![]() |
田中敦子:电光裙,1957 |
![]() |
田中敦子:电光裙,1957 |
田中敦子是日本表演艺术的祖母
这件电子衣现在蓬皮杜
![]() |
田中敦子:电光裙,1957 |
小组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女艺术家,久保田成子
是白南准的妻子,后来更多作为激浪派成员被提起
![]() |
久保田成子:阴道绘画,1965 |
![]() |
白南准和久保田成子 |
然后,也有concret poetry
有趣的是,文字和图像的这种亲缘关系本就是从象形文字来的
被欧洲人借去,又被亚洲人作为avant-garde拿回来
![]() |
新国诚一:幻,1952 |
![]() |
新国诚一:雨,1966 |
High Red Center:1962-1964
名字透漏了这个小组对政治的关注
因此小组的很多作品都发生在公共生活领域
试图模糊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小组成员赤赖川原平印了一堆面值0yen的钞票
![]() |
![]() |
![]() |
赤赖川原平:大日本帝国零圆,1967 |
钞票是经济建筑的核心,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
用钞票开玩笑,赤赖川原平表达了他对制度的挑衅态度
受到公诉,抓起来庭审
然后小组的别的成员就去现场录像和表演
![]() |
Hign Red Center: 庭审,1967 |
小野洋子也和他们一起玩
小组对常生活的积极介入和对艺术边界的模糊
在小野洋子这里变成了艺术家与观众的角色转换
给观众剪刀,邀请观众剪她的衣服
![]() |
小野洋子:切片,1964 |
————————————————————————————
这一堂课从1920s到1970s, 跨度太大所以不够深入
但这样眯起眼远看,更能看到脉络
简单地说就是缩略版的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
这些运动与其说是创造,不如说是一系列反应
但是 (和我们不同的是),几乎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把每个阶段走过
前几天在读三岛由纪夫的《奔马》
书里有部书中书,《神风连史话》
大致讲明治维新时候日本武士由于不满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改变
发起了一场暗杀行动,袭击熊本各兵营和高级军官的私邸
为了表明对于西方(现代化)的反抗和不屑
神风连的二十几个武士只带了武士刀
坚信神圣的武士精神可以消灭洋枪大炮装备精良的西式部队
惨败,隔天早晨没死的几个都切腹了
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明治九年,1876
而在大约四十年后,二十世纪初的一系列艺术运动中
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的冲突,甚至连没有身份的焦虑
西方艺术的样式,方法,思想,态度
在日本的先锋艺术家那里自然而然,不假思索,并且相当地道
其实后面还讲点了 Mono-Ha物派
Butoh舞踏,和 Computer Technique Group计算机小组
大概是从这几个运动开始,日本艺术呈现出更多的日本风味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咖啡的不同形态鉴赏 162.7万次浏览
- 逛博物馆 398.6万次浏览
- 是时候了!让我为你读首诗 新话题 · 8379次浏览
- 宠物的目送式 1.7万次浏览
- 长大后才解其中味的文学经典 2.4万次浏览
- 我的赛博空间 23.7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