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流浪女作家的爱与哀愁 【文:井小染】
一个流浪女作家的爱与哀愁 文:井小染
小时候,我听过费翔演唱过的《橄榄树》。费翔特有的深情款款将这首歌演绎的淋漓尽致。我至今还记得那句经久不衰的歌词:“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原来,这词就是三毛写的。
三毛,一个生在台湾,流浪在撒哈拉,死在台湾的女人。贴在她身上的标签太多,女作家,流浪者,奇女子。三毛原名陈平,取名来源于张乐平《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三毛曾经在给张乐平的信中说,三毛在她的生命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那本书让她成为爱着小人物故事的人,谢谢他给她带去的丰富童年生活。
“我每想你一次,天上就飘落一粒沙,从此就有了撒哈拉。”这样深切的思念,就是为了那个叫荷西的男人所存在的。荷西,三毛的爱人,西班牙的一个大胡子男人。
1967年,三毛与荷西相识。那时候,三毛正在马德里读大三,而荷西还是一个高中生。三毛说大学的自己就像是一只无所谓的花蝴蝶,她和西班牙男孩约会,却都是点到为止。她说她一直到35岁才感觉自己是个女人。荷西喜欢去找三毛,三毛只觉得这个弟弟很可爱。突然有一天,荷西表白了。他对三毛说:“Ehco,等我6年好么,4年大学2年服兵役,6年后我娶你。”说完他就退着往后走,三毛看着眼前这个稚气的男孩说,那这6年我们不要再联系了吧。
随后,三毛这只花蝴蝶,继续开始流浪。她去到欧美各国国家,流浪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德国,她遇到了一个相谈甚欢的男人。她以为她流浪的脚步终于可以停歇。可是就在他们结婚的前一夜,那个男人因为心脏病突发死在了她的怀里。此后,三毛自杀过,但是没有成功。收拾好行囊,这个以流浪为生的女人继续了她流浪的生涯。
西班牙,她在6年后辗转到了西班牙。突然发现自己和荷西的约定期限已经到了。当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两个人都充满了兴奋。1973年,他们决定结婚,他们开始了没有恋爱的婚姻。三毛在后来回忆起结婚情形的时候,笑着说自己那时比较俗气,在沙漠里结婚,却想要一束鲜花。没有鲜花,用了一把芹菜当做花束。荷西,是个潜水员,潜水是他的生命。可是三毛却对沙漠情有独钟。为了三毛,荷西放弃了自己钟爱的大海和她一起去了沙漠。那年,三毛给她的朋友们写信:走了,结婚去了,珍重也不再见。
爱在沙漠,花开似海。花又开了,花开成海。三毛和荷西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荷西是三毛全部幸福和创作的源泉。三毛此后创作的撒哈拉丛书,也像她的生活一样,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1975年,西属撒哈拉政治动荡。10月22日,按照政府要求,妇女和儿童必须先行离开。三毛先于荷西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撒哈拉。她开始了担心的等待,10天后,荷西来了。经过这10天的煎熬,三毛终于明白。原来,她也是深爱荷西的。让三毛惊喜的是,荷西不仅把自己带来了,而且把所有家当都带来了。一块抹布,一个冬菇,一个骆驼头骨。并且,他把带不来的东西全部卖掉了。三毛激动的语无伦次。其实,一个男人,可以在动荡的时期,保护你的一块抹布一个冬菇,这样的男人,谁不爱呢?
三毛在1975年写给父母的信件中说,荷西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勇的男子汉。我和他在一起,一生无憾,死也瞑目。你们不要为我的前途担忧,我是自由的,我会过得很好,荷西对我的爱护够我满意了,我们再不好也不过是分手而已,但看情形不会。我的个性变了很多,将来的事不去愁烦,所以你们也不要烦,荷西去潜水,给他去潜,如果出事了,人生也不过如此,早晚都得去的,也不用太担心。
1976年,三毛回台湾拜见了余光中。她的作品《橄榄树》发表,并且迅速为人们熟知。橄榄树是指什么,其实就是荷西的家乡,西班牙南部。三毛写《橄榄树》的初衷由此可见一斑。她写给余光中的信说,如果流浪只是为了看天空飞翔的小鸟和大草原,那就不必流浪也罢。三毛为什么流浪,为了那梦中的橄榄树。现在,你该懂了吧?她寻求的是一种依靠。而荷西,就是那一棵橄榄树。
1979年,三毛和荷西来到一个美丽的小岛上生活。此时,他们结婚已经6年。在周年结婚纪念日上,荷西送了三毛一块老式女表,并且说:“以后的每一分一秒,你都不能忘掉我,让它来替你数。”由于颈椎病的困扰,三毛面对这些,却心生不不祥,总觉得大限将至。同年9月,三毛的父母来看望三毛夫妇,后来三毛送父母回台湾。夜里一点多的时候,她在伦敦停留。突然有人找上门,三毛惊讶地说:“是不是荷西死了,你是不是来告诉我荷西死了!”不幸的是,她的直觉是对的。1979年10月2日,当地的报纸有这样一则报道,潜水员溺水身亡,说的正是年纪轻轻的荷西。三毛近乎绝望地埋葬了荷西。
“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三毛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14年的异乡流浪结束了,三毛回到台湾定居。她还是对死亡念念不忘。据说台湾当年很流行“观落阴”“透灵媒”等通灵术。三毛对此着迷,她试图和死去的荷西,那个她深爱依赖着的荷西灵魂对话。甚至在1985年,她曾丧失记忆,而荷西已经离开了6年。她的好友琼瑶,极力相劝,三毛才答应绝不自杀。
她说,生活是一种缓慢如夏日流水般的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即使在后来,她遇到仰慕欣赏的西部歌王王洛宾。他们的相识,也让世人无限唏嘘。王洛宾一直闭口不谈三毛,一直在他去世前。他才对媒体首度公开:三毛和自己,三毛喜欢他的歌,他喜欢三毛的书。其实三毛在很努力的创造自己的世界,她为什么死,因为她没能创造出自己的世界。王洛宾和三毛,这两个同是流浪的人,看似一样。其实,王洛宾追求的是永远遥不可及的远方,而三毛追求的是可以依靠的橄榄树。后来,三毛白天在台湾各大高校巡回演讲,晚上一个人孤独的生活。这一切的结束,一直到1991年。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台湾荣总结束了自己48岁的生命,世人闻之,惋惜不已。三毛只是因为小病入院,本来医院已经让她1月5日出院,可是她却选择在前一天自杀。而且她自杀的方式,至今还是个谜团。医院卫生间,祷告装坐立,吊水瓶皮筋,一个女人可以用它凭借自己的力气将自己勒死,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警察的回答是因病厌世,可是到底谁知道呢。
她的遗书,平整地夹在她翻阅过的书里:小熊,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当敦煌飞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我曾经巴不得巴不得,你不要松掉我的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好,同志,我要走了,落款爱人三毛。
我听过三毛的生前录音。听到这声音的时候,我简直快惊呆了。这根本不像是一个四十几岁女人的声音,声音轻轻柔柔,像个爹爹的小姑娘。在我眼里,三毛是一个传奇的女子。撒哈拉因为她而独特,这个一生行走流浪的女人,她以她特立独行的姿态,将自己流放。当你在阅读《哭泣的骆驼》《撒哈拉沙漠》的时候,你是否有勇气去像三毛一样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荷西,爱三毛,爱大海。三毛,爱流浪爱荷西。他们的爱,细枝末节之处深情留。
三毛,这个女人,注定是一生流浪,她用死寻找她的橄榄树去了。
井井:5月10日凌晨一点,写好这近三千的文字,心都快枯了。这几天一直在整理和三毛有关的东西,挖掘到了太多我从未看到过的。以前,看三毛文集,或者野史里面说的,中国末代才女的红尘往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对于三毛,我始终都是一知半解的。我了解到的,都是别人对她才华的高度肯定,对她文学方面的仰慕。当故事的主线从爱情出发的时候。才知道,三毛,是这样一个“无所谓”的花蝴蝶。我喜欢三毛的书,起因是对她的好奇。究竟是什么力量或者信仰,让她愿意流浪茫茫沙漠。这世上,目前为止,没有哪个女子像她那样决绝勇敢。她是我一生敬仰的女子,三毛。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喜欢三毛的人,更加了解三毛。
小时候,我听过费翔演唱过的《橄榄树》。费翔特有的深情款款将这首歌演绎的淋漓尽致。我至今还记得那句经久不衰的歌词:“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原来,这词就是三毛写的。
三毛,一个生在台湾,流浪在撒哈拉,死在台湾的女人。贴在她身上的标签太多,女作家,流浪者,奇女子。三毛原名陈平,取名来源于张乐平《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三毛曾经在给张乐平的信中说,三毛在她的生命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那本书让她成为爱着小人物故事的人,谢谢他给她带去的丰富童年生活。
“我每想你一次,天上就飘落一粒沙,从此就有了撒哈拉。”这样深切的思念,就是为了那个叫荷西的男人所存在的。荷西,三毛的爱人,西班牙的一个大胡子男人。
1967年,三毛与荷西相识。那时候,三毛正在马德里读大三,而荷西还是一个高中生。三毛说大学的自己就像是一只无所谓的花蝴蝶,她和西班牙男孩约会,却都是点到为止。她说她一直到35岁才感觉自己是个女人。荷西喜欢去找三毛,三毛只觉得这个弟弟很可爱。突然有一天,荷西表白了。他对三毛说:“Ehco,等我6年好么,4年大学2年服兵役,6年后我娶你。”说完他就退着往后走,三毛看着眼前这个稚气的男孩说,那这6年我们不要再联系了吧。
随后,三毛这只花蝴蝶,继续开始流浪。她去到欧美各国国家,流浪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德国,她遇到了一个相谈甚欢的男人。她以为她流浪的脚步终于可以停歇。可是就在他们结婚的前一夜,那个男人因为心脏病突发死在了她的怀里。此后,三毛自杀过,但是没有成功。收拾好行囊,这个以流浪为生的女人继续了她流浪的生涯。
西班牙,她在6年后辗转到了西班牙。突然发现自己和荷西的约定期限已经到了。当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两个人都充满了兴奋。1973年,他们决定结婚,他们开始了没有恋爱的婚姻。三毛在后来回忆起结婚情形的时候,笑着说自己那时比较俗气,在沙漠里结婚,却想要一束鲜花。没有鲜花,用了一把芹菜当做花束。荷西,是个潜水员,潜水是他的生命。可是三毛却对沙漠情有独钟。为了三毛,荷西放弃了自己钟爱的大海和她一起去了沙漠。那年,三毛给她的朋友们写信:走了,结婚去了,珍重也不再见。
爱在沙漠,花开似海。花又开了,花开成海。三毛和荷西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荷西是三毛全部幸福和创作的源泉。三毛此后创作的撒哈拉丛书,也像她的生活一样,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1975年,西属撒哈拉政治动荡。10月22日,按照政府要求,妇女和儿童必须先行离开。三毛先于荷西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撒哈拉。她开始了担心的等待,10天后,荷西来了。经过这10天的煎熬,三毛终于明白。原来,她也是深爱荷西的。让三毛惊喜的是,荷西不仅把自己带来了,而且把所有家当都带来了。一块抹布,一个冬菇,一个骆驼头骨。并且,他把带不来的东西全部卖掉了。三毛激动的语无伦次。其实,一个男人,可以在动荡的时期,保护你的一块抹布一个冬菇,这样的男人,谁不爱呢?
三毛在1975年写给父母的信件中说,荷西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勇的男子汉。我和他在一起,一生无憾,死也瞑目。你们不要为我的前途担忧,我是自由的,我会过得很好,荷西对我的爱护够我满意了,我们再不好也不过是分手而已,但看情形不会。我的个性变了很多,将来的事不去愁烦,所以你们也不要烦,荷西去潜水,给他去潜,如果出事了,人生也不过如此,早晚都得去的,也不用太担心。
1976年,三毛回台湾拜见了余光中。她的作品《橄榄树》发表,并且迅速为人们熟知。橄榄树是指什么,其实就是荷西的家乡,西班牙南部。三毛写《橄榄树》的初衷由此可见一斑。她写给余光中的信说,如果流浪只是为了看天空飞翔的小鸟和大草原,那就不必流浪也罢。三毛为什么流浪,为了那梦中的橄榄树。现在,你该懂了吧?她寻求的是一种依靠。而荷西,就是那一棵橄榄树。
1979年,三毛和荷西来到一个美丽的小岛上生活。此时,他们结婚已经6年。在周年结婚纪念日上,荷西送了三毛一块老式女表,并且说:“以后的每一分一秒,你都不能忘掉我,让它来替你数。”由于颈椎病的困扰,三毛面对这些,却心生不不祥,总觉得大限将至。同年9月,三毛的父母来看望三毛夫妇,后来三毛送父母回台湾。夜里一点多的时候,她在伦敦停留。突然有人找上门,三毛惊讶地说:“是不是荷西死了,你是不是来告诉我荷西死了!”不幸的是,她的直觉是对的。1979年10月2日,当地的报纸有这样一则报道,潜水员溺水身亡,说的正是年纪轻轻的荷西。三毛近乎绝望地埋葬了荷西。
“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三毛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14年的异乡流浪结束了,三毛回到台湾定居。她还是对死亡念念不忘。据说台湾当年很流行“观落阴”“透灵媒”等通灵术。三毛对此着迷,她试图和死去的荷西,那个她深爱依赖着的荷西灵魂对话。甚至在1985年,她曾丧失记忆,而荷西已经离开了6年。她的好友琼瑶,极力相劝,三毛才答应绝不自杀。
她说,生活是一种缓慢如夏日流水般的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即使在后来,她遇到仰慕欣赏的西部歌王王洛宾。他们的相识,也让世人无限唏嘘。王洛宾一直闭口不谈三毛,一直在他去世前。他才对媒体首度公开:三毛和自己,三毛喜欢他的歌,他喜欢三毛的书。其实三毛在很努力的创造自己的世界,她为什么死,因为她没能创造出自己的世界。王洛宾和三毛,这两个同是流浪的人,看似一样。其实,王洛宾追求的是永远遥不可及的远方,而三毛追求的是可以依靠的橄榄树。后来,三毛白天在台湾各大高校巡回演讲,晚上一个人孤独的生活。这一切的结束,一直到1991年。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台湾荣总结束了自己48岁的生命,世人闻之,惋惜不已。三毛只是因为小病入院,本来医院已经让她1月5日出院,可是她却选择在前一天自杀。而且她自杀的方式,至今还是个谜团。医院卫生间,祷告装坐立,吊水瓶皮筋,一个女人可以用它凭借自己的力气将自己勒死,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警察的回答是因病厌世,可是到底谁知道呢。
她的遗书,平整地夹在她翻阅过的书里:小熊,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当敦煌飞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我曾经巴不得巴不得,你不要松掉我的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好,同志,我要走了,落款爱人三毛。
我听过三毛的生前录音。听到这声音的时候,我简直快惊呆了。这根本不像是一个四十几岁女人的声音,声音轻轻柔柔,像个爹爹的小姑娘。在我眼里,三毛是一个传奇的女子。撒哈拉因为她而独特,这个一生行走流浪的女人,她以她特立独行的姿态,将自己流放。当你在阅读《哭泣的骆驼》《撒哈拉沙漠》的时候,你是否有勇气去像三毛一样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荷西,爱三毛,爱大海。三毛,爱流浪爱荷西。他们的爱,细枝末节之处深情留。
三毛,这个女人,注定是一生流浪,她用死寻找她的橄榄树去了。
井井:5月10日凌晨一点,写好这近三千的文字,心都快枯了。这几天一直在整理和三毛有关的东西,挖掘到了太多我从未看到过的。以前,看三毛文集,或者野史里面说的,中国末代才女的红尘往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对于三毛,我始终都是一知半解的。我了解到的,都是别人对她才华的高度肯定,对她文学方面的仰慕。当故事的主线从爱情出发的时候。才知道,三毛,是这样一个“无所谓”的花蝴蝶。我喜欢三毛的书,起因是对她的好奇。究竟是什么力量或者信仰,让她愿意流浪茫茫沙漠。这世上,目前为止,没有哪个女子像她那样决绝勇敢。她是我一生敬仰的女子,三毛。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喜欢三毛的人,更加了解三毛。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