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剧就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和缩影

剧情、舞美、音乐、演技…无论从任何方面都是一部五星好剧,特别棒!
前几天看了一部生硬地将舞台剧搬上电影大屏幕的《驴得水》,很糟糕!而有幸看到的《乡村》是一部有着电影美感和丰富度、流畅度的话剧,很精彩!
《乡村》1996年首次登台,当年即获得以色列戏剧大奖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剧目等众多奖项,以导演叶夫根尼·阿里耶为首的盖谢尔剧院也是以色列乃至全世界最领先的剧团之一。演出过程中间有20分钟的中场休息,看到了很多在乌镇戏剧节遇见过的工作人员,然后在洗手间和赖声川的夫人丁乃竺女士走了个照面,引进这部剧的央华文化公司的艺术总监是赖声川先生,制作总监是其夫人丁乃竺,想必上海公演第一天,也一起再来看剧吧。《乡村》整个的演出十分成熟流畅,整个过程中充满了电影的远近、留白那种迷人的美感,是我至今看过最好的一部话剧。
·演技:每位演员的人物刻画都十分精准、细腻,主演角色“尤西”在剧中是个20岁左右的傻傻的男孩,他是整个剧的线,串起了所有人物的日常讲述,全剧以他的视角推进剧情,他演的活泼善良、天真烂漫、傻里傻气,那是朝气蓬勃又善良可爱的大男孩,戏后我才知道饰演尤西的演员已经60岁了,天啊!真是不敢相信。
·舞美:整个演出中间是一个旋转的圆形舞台,这个旋转舞台十分玄妙。既免去了演员跑来跑去的话剧停顿感,也轻松的解决了换场景的问题,还营造了不同的演出空间,比如乡亲们看电影那一幕就很妙,一面是全村乡亲们在聚精会神看电影,但舞台一旋转我们看到尤西的哥哥阿米和美丽的姑娘达丝在电影屏幕后亲密地谈着恋爱,同一时空进行的两组画面就这样像电影一样的展现在眼前。除了技术层面的巧妙,旋转圆形舞台更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充满了哲学的思考,时间永远向前,一直经过并流逝。当哥哥在战场战死,尤西声嘶力竭的想要拉住哥哥,想要让舞台停止却不可为的一幕展现在眼前时,想必观众席中的很多人和我一样被深深的打动了。一个民族在面对时间的无奈,就像人生,这有命运的意味。
·隐喻:这是一部以小见大的剧,大时代碾压下的民族生存,犹太民族是多灾坚毅的民族,生死、战争、离别、自由、国家、尊严这些字眼一直充斥着他们的生活。很多人觉得这部剧像以色列版的《生死场》,但我觉得更像《茶馆》,从底层人民凡常生活中窥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坎坷。可以看到每个鲜活的小人物和家庭的悲欢离合,更能隐喻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跌宕起伏。剧中有两只动物,一个是小羊一个是火鸡,它们都是尤西的好朋友,小羊误食丝袜而死,是尤西遇见的第一次死亡;火鸡是因为要在成为阿米和达丝婚礼上大餐而牺牲,它对尤西说:我不要连死都没有自主,任人宰割,这真的是很烂的死法!是啊!犹太民族有那么多在集中营中被集体杀害,被脱光、被活埋、被当做生化试验的生命标本、被枪杀、被饿死、被累死……这真的都是很烂很烂的死法!火鸡死的那一幕非常打动我。
·音乐:非常棒!融入感很好,进入和离去准确地让我忘记这是现场话剧,高潮和结尾都起落地恰到好处。
·台词:台词非常值得推敲,剧中只要打喷嚏就要说“长命百岁”很民族习俗;达丝的妈妈对女儿说“婚姻是二重奏”,也许是妈妈爸爸没能经营好家庭和婚姻之后的感悟;尤西在结尾说“昨天和明天,究竟要去往哪里?”是啊,昨天和明天,究竟哪个更容易抵达?
一部剧演了整整20年,依然饱含真诚,多难得。
2016年11月4日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东方歌剧厅
前几天看了一部生硬地将舞台剧搬上电影大屏幕的《驴得水》,很糟糕!而有幸看到的《乡村》是一部有着电影美感和丰富度、流畅度的话剧,很精彩!
《乡村》1996年首次登台,当年即获得以色列戏剧大奖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剧目等众多奖项,以导演叶夫根尼·阿里耶为首的盖谢尔剧院也是以色列乃至全世界最领先的剧团之一。演出过程中间有20分钟的中场休息,看到了很多在乌镇戏剧节遇见过的工作人员,然后在洗手间和赖声川的夫人丁乃竺女士走了个照面,引进这部剧的央华文化公司的艺术总监是赖声川先生,制作总监是其夫人丁乃竺,想必上海公演第一天,也一起再来看剧吧。《乡村》整个的演出十分成熟流畅,整个过程中充满了电影的远近、留白那种迷人的美感,是我至今看过最好的一部话剧。
·演技:每位演员的人物刻画都十分精准、细腻,主演角色“尤西”在剧中是个20岁左右的傻傻的男孩,他是整个剧的线,串起了所有人物的日常讲述,全剧以他的视角推进剧情,他演的活泼善良、天真烂漫、傻里傻气,那是朝气蓬勃又善良可爱的大男孩,戏后我才知道饰演尤西的演员已经60岁了,天啊!真是不敢相信。
·舞美:整个演出中间是一个旋转的圆形舞台,这个旋转舞台十分玄妙。既免去了演员跑来跑去的话剧停顿感,也轻松的解决了换场景的问题,还营造了不同的演出空间,比如乡亲们看电影那一幕就很妙,一面是全村乡亲们在聚精会神看电影,但舞台一旋转我们看到尤西的哥哥阿米和美丽的姑娘达丝在电影屏幕后亲密地谈着恋爱,同一时空进行的两组画面就这样像电影一样的展现在眼前。除了技术层面的巧妙,旋转圆形舞台更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充满了哲学的思考,时间永远向前,一直经过并流逝。当哥哥在战场战死,尤西声嘶力竭的想要拉住哥哥,想要让舞台停止却不可为的一幕展现在眼前时,想必观众席中的很多人和我一样被深深的打动了。一个民族在面对时间的无奈,就像人生,这有命运的意味。
·隐喻:这是一部以小见大的剧,大时代碾压下的民族生存,犹太民族是多灾坚毅的民族,生死、战争、离别、自由、国家、尊严这些字眼一直充斥着他们的生活。很多人觉得这部剧像以色列版的《生死场》,但我觉得更像《茶馆》,从底层人民凡常生活中窥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坎坷。可以看到每个鲜活的小人物和家庭的悲欢离合,更能隐喻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跌宕起伏。剧中有两只动物,一个是小羊一个是火鸡,它们都是尤西的好朋友,小羊误食丝袜而死,是尤西遇见的第一次死亡;火鸡是因为要在成为阿米和达丝婚礼上大餐而牺牲,它对尤西说:我不要连死都没有自主,任人宰割,这真的是很烂的死法!是啊!犹太民族有那么多在集中营中被集体杀害,被脱光、被活埋、被当做生化试验的生命标本、被枪杀、被饿死、被累死……这真的都是很烂很烂的死法!火鸡死的那一幕非常打动我。
·音乐:非常棒!融入感很好,进入和离去准确地让我忘记这是现场话剧,高潮和结尾都起落地恰到好处。
·台词:台词非常值得推敲,剧中只要打喷嚏就要说“长命百岁”很民族习俗;达丝的妈妈对女儿说“婚姻是二重奏”,也许是妈妈爸爸没能经营好家庭和婚姻之后的感悟;尤西在结尾说“昨天和明天,究竟要去往哪里?”是啊,昨天和明天,究竟哪个更容易抵达?
一部剧演了整整20年,依然饱含真诚,多难得。
2016年11月4日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东方歌剧厅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莹小慢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