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沉醉换悲凉
这些天总算断断续续把昆曲《1699桃花扇》两个版本的全本都看完了。外行看了热闹后忍不住想说的一点外行的感想,就是总觉得“离合之情”和“兴亡之感”怎么看怎么都有些支离破碎,有不少眩人眼目的片段,却多少有失浑融。
或许这不是《1699桃花扇》的问题,而可能在于我对《桃花扇》的认识本身。从大学的文学史课开始我们认识的就只是《桃花扇》的文本,习惯的是对它的文本分析,掌握的是用文学史的方法论述其为什么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比起西厢记牡丹亭来,《桃花扇》的文本够复杂,叙事够庞大,线索够繁,人物够多,经得起分析出一二三四,总结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能写出一大篇。可也正因为这样,文学史上的《桃花扇》在我们的头脑里也确切僵化得如一道论述题的标准答案。
可是这些,说真的,跟作为昆曲的《桃花扇》又有多大的关系呢?
即使是我这样的外行也不难体会,昆曲的好处,在于表现小儿女的情思,厚地高天,痴男怨女,你侬我侬,心证意证;古今情不尽、风月债难偿的一点悲欢离合。然而《桃花扇》这部由孔子后代写出的戏本,归结的却是大节大义的正统和沉郁顿挫的兴亡。作为文本倒是无碍,借一个小题目小人物贯穿起一个时代,抒发一段兴亡感慨,这是叙事文学的所长。可是搬到了舞台上,本来应该是主角的小儿女、本来是主线的风月情浓,却常常不得不让位于一群匆匆粉墨登场的配角,让位于跟男欢女爱无关的兴亡喟叹和历史沉思。何况,一部本该演三天三夜的大戏,压缩成三个小时的舞台,突出哪一个减去哪一个,还真需要一点大手笔的杀伐决断。《1699桃花扇》里枝枝蔓蔓的人物和唱词都剪掉了,是费了一番心思的,编剧不容易。好看,也算好看了,可先读过文本再来看戏的人,对昆曲本身又一概不懂,只多少觉得恍若有失。
记得以前上文学史讲到《桃花扇》,老师让我们随便说说读后感。当时有人说,觉得东林党人所代表的那些明末文人,他们中间最好的、写成正面人物的公子们,竟然也不过尔尔,阴柔懦弱,真是气数已尽,明朝怎么能不亡国。结果立刻有人反驳,说真是不懂戏的人乱说。——两人说的,一套是历史观兴亡论,一套是昆曲本身的文艺路子,相别不啻千里,《桃花扇》把它们弄到一起了,真让人纠结得很。
昆曲里的扇子生,也就是才子佳人的男主角,无一不是文弱阴柔的,唤一声“好姐姐”时何等风流倜傥,又怎么一下子变成金刚怒目,在国破家亡时挽狂澜于既倒;而昆曲里的闺门旦,才子佳人的女主角,无一不是细腻柔和的,幽闺自怜的愁肠百转,衬得《却奁》《守楼》和《骂筵》的李香君大放异彩,却又不能不用《访翠》和《眠香》这些风月情浓来托起昆曲旖旎柔媚的本色。《1699桃花扇》里的《眠香》真美,千娇百媚,花好月圆,以至于熟知情节的我们,都不太愿意马上看到《却奁》那从柔情似水变成大义凛然的一节。《桃花扇》里的李香君和侯方域,确实也是一对小儿女,却又不仅仅只是一对小儿女,他们的“情”里是要承载“兴亡之感”的——然而对昆曲舞台上的如花美眷的生旦来说,那风光旖旎的歌舞,又怎么载得动那许多愁呢?
《1699桃花扇》中减去了原作中的那么多人物和情节,可是香君学唱《牡丹亭》的一段却完整的保留了,让我们在《桃花扇》里又听了一遍《牡丹亭》里人人耳熟能详的《皂罗袍》和《好姐姐》。为什么,只因为如《霸王别姬》电影里说的“略有国学常识者都清楚,此折乃国剧中之最精粹”吗?我的理解,因为这一段是最“昆曲”的,是最符合昆曲审美的,是最能让旦角之柔美尽显的。唱了这一段,《1699桃花扇》就更昆曲了,更柔和了,李香君就还是个十足的闺门旦,不失其本色当行。
还因为后面,香君将越来越少有机会来表现这点柔媚婉转了。此后的她大英雄气将时不时遮蔽她的小儿女情,而将要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多都是跟“良辰美景奈何天”扯不上关系的忠奸、正邪、和战、是非、生死等等——形形色色的、不干风月的人和事。
那个时候,生旦的爱情仿佛退居幕后了,他们各自承担着乱世中的辛酸、流离、别恨,可是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仿佛也冲淡了,淡化在大历史的国仇家恨里。甚至,在《沉江》那出戏里,现代舞台的声光效果营造出的无限悲壮,让我们几乎把那对年轻的小儿女给忘了。
直到最后《入道》,小儿女才重新从舞台两边走出来。《1699桃花扇》的结局也是费了心思的,尊重了原作,但和前面一样,通过对唱词的腾挪转移,力求集中美感和哀感。侯方域和李香君重逢时唱的两段曲子《雁过声》和《南鲍老催》,配乐十分优美。然而《南鲍老催》原出于此处,《雁过声》却是从前面第二十八回《题画》挪移过来的。而且把原本应该生唱的变为了生旦的对唱——
萧然,美人去远。
重门锁,云山万千。
知情只有闲莺燕,尽着狂,尽着颠,
问着他一双双不会传言。
熬煎,才待转,嫩花枝靠着疏篱颤。
这段唱词里飘零,颠沛,隔绝,无助的一个又一个意象,的确不同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那种小儿女的相思,放在这里唱,倒刚刚好。何况接下来,生一句“那边站的可是俺香君?”旦一句“你是侯郎,想杀奴也”,再唱一段“想当日猛然舍抛,银河渺渺谁架桥,墙高更比天际高。书难捎,梦空劳,情无了。出来路儿越迢遥。”衔接如行云流水,乱离中的情字,也被唱出了几分迢遥、刚猛和流离的况味。
青春版的《1699桃花扇》里的生旦演员当时仅有20岁和16岁,能演出这样的离合悲欢倒也真难为他们。虽然那个时候还唱得神不完气不足,然而毕竟正当青春,是外貌最美、心思亦摇曳流动的年纪,表演“生旦同取扇看”的一段舞蹈,竟是说不出的“哀感顽艳”。
可是,就在观众还沉浸在这久别重逢的悲喜交集中时,老赞礼出场了,桃花扇被打落,是尊重原作的结局。国破家亡的乱世,甚至亦容不下一段沧桑的情爱。《1699桃花扇》用一段《哀江南》割断了两个痴虫的“花月情根”,不知为什么,看得总觉得不足。尤其是青春版,生旦的重逢仿佛才刚刚开始,那悲喜还太激烈太鲜活,水袖的纠缠还太缠绵,仿佛还期待着什么、殷殷企盼着什么。倒是传承版,石小梅和胡锦芳两位老演员的表演却在凄恻上做文章,沧桑的唱腔,少了些男女间的浓情蜜意,多了些参透世事后再也波澜不兴的苍凉。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为青春版的《入道》意犹未尽之时,可找王正来先生的《哀江南》套曲来听。记得第一次听完之后,唯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竟恍然不知身在何处,今夕何夕。
或许这不是《1699桃花扇》的问题,而可能在于我对《桃花扇》的认识本身。从大学的文学史课开始我们认识的就只是《桃花扇》的文本,习惯的是对它的文本分析,掌握的是用文学史的方法论述其为什么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比起西厢记牡丹亭来,《桃花扇》的文本够复杂,叙事够庞大,线索够繁,人物够多,经得起分析出一二三四,总结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能写出一大篇。可也正因为这样,文学史上的《桃花扇》在我们的头脑里也确切僵化得如一道论述题的标准答案。
可是这些,说真的,跟作为昆曲的《桃花扇》又有多大的关系呢?
即使是我这样的外行也不难体会,昆曲的好处,在于表现小儿女的情思,厚地高天,痴男怨女,你侬我侬,心证意证;古今情不尽、风月债难偿的一点悲欢离合。然而《桃花扇》这部由孔子后代写出的戏本,归结的却是大节大义的正统和沉郁顿挫的兴亡。作为文本倒是无碍,借一个小题目小人物贯穿起一个时代,抒发一段兴亡感慨,这是叙事文学的所长。可是搬到了舞台上,本来应该是主角的小儿女、本来是主线的风月情浓,却常常不得不让位于一群匆匆粉墨登场的配角,让位于跟男欢女爱无关的兴亡喟叹和历史沉思。何况,一部本该演三天三夜的大戏,压缩成三个小时的舞台,突出哪一个减去哪一个,还真需要一点大手笔的杀伐决断。《1699桃花扇》里枝枝蔓蔓的人物和唱词都剪掉了,是费了一番心思的,编剧不容易。好看,也算好看了,可先读过文本再来看戏的人,对昆曲本身又一概不懂,只多少觉得恍若有失。
记得以前上文学史讲到《桃花扇》,老师让我们随便说说读后感。当时有人说,觉得东林党人所代表的那些明末文人,他们中间最好的、写成正面人物的公子们,竟然也不过尔尔,阴柔懦弱,真是气数已尽,明朝怎么能不亡国。结果立刻有人反驳,说真是不懂戏的人乱说。——两人说的,一套是历史观兴亡论,一套是昆曲本身的文艺路子,相别不啻千里,《桃花扇》把它们弄到一起了,真让人纠结得很。
昆曲里的扇子生,也就是才子佳人的男主角,无一不是文弱阴柔的,唤一声“好姐姐”时何等风流倜傥,又怎么一下子变成金刚怒目,在国破家亡时挽狂澜于既倒;而昆曲里的闺门旦,才子佳人的女主角,无一不是细腻柔和的,幽闺自怜的愁肠百转,衬得《却奁》《守楼》和《骂筵》的李香君大放异彩,却又不能不用《访翠》和《眠香》这些风月情浓来托起昆曲旖旎柔媚的本色。《1699桃花扇》里的《眠香》真美,千娇百媚,花好月圆,以至于熟知情节的我们,都不太愿意马上看到《却奁》那从柔情似水变成大义凛然的一节。《桃花扇》里的李香君和侯方域,确实也是一对小儿女,却又不仅仅只是一对小儿女,他们的“情”里是要承载“兴亡之感”的——然而对昆曲舞台上的如花美眷的生旦来说,那风光旖旎的歌舞,又怎么载得动那许多愁呢?
《1699桃花扇》中减去了原作中的那么多人物和情节,可是香君学唱《牡丹亭》的一段却完整的保留了,让我们在《桃花扇》里又听了一遍《牡丹亭》里人人耳熟能详的《皂罗袍》和《好姐姐》。为什么,只因为如《霸王别姬》电影里说的“略有国学常识者都清楚,此折乃国剧中之最精粹”吗?我的理解,因为这一段是最“昆曲”的,是最符合昆曲审美的,是最能让旦角之柔美尽显的。唱了这一段,《1699桃花扇》就更昆曲了,更柔和了,李香君就还是个十足的闺门旦,不失其本色当行。
还因为后面,香君将越来越少有机会来表现这点柔媚婉转了。此后的她大英雄气将时不时遮蔽她的小儿女情,而将要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多都是跟“良辰美景奈何天”扯不上关系的忠奸、正邪、和战、是非、生死等等——形形色色的、不干风月的人和事。
那个时候,生旦的爱情仿佛退居幕后了,他们各自承担着乱世中的辛酸、流离、别恨,可是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仿佛也冲淡了,淡化在大历史的国仇家恨里。甚至,在《沉江》那出戏里,现代舞台的声光效果营造出的无限悲壮,让我们几乎把那对年轻的小儿女给忘了。
直到最后《入道》,小儿女才重新从舞台两边走出来。《1699桃花扇》的结局也是费了心思的,尊重了原作,但和前面一样,通过对唱词的腾挪转移,力求集中美感和哀感。侯方域和李香君重逢时唱的两段曲子《雁过声》和《南鲍老催》,配乐十分优美。然而《南鲍老催》原出于此处,《雁过声》却是从前面第二十八回《题画》挪移过来的。而且把原本应该生唱的变为了生旦的对唱——
萧然,美人去远。
重门锁,云山万千。
知情只有闲莺燕,尽着狂,尽着颠,
问着他一双双不会传言。
熬煎,才待转,嫩花枝靠着疏篱颤。
这段唱词里飘零,颠沛,隔绝,无助的一个又一个意象,的确不同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那种小儿女的相思,放在这里唱,倒刚刚好。何况接下来,生一句“那边站的可是俺香君?”旦一句“你是侯郎,想杀奴也”,再唱一段“想当日猛然舍抛,银河渺渺谁架桥,墙高更比天际高。书难捎,梦空劳,情无了。出来路儿越迢遥。”衔接如行云流水,乱离中的情字,也被唱出了几分迢遥、刚猛和流离的况味。
青春版的《1699桃花扇》里的生旦演员当时仅有20岁和16岁,能演出这样的离合悲欢倒也真难为他们。虽然那个时候还唱得神不完气不足,然而毕竟正当青春,是外貌最美、心思亦摇曳流动的年纪,表演“生旦同取扇看”的一段舞蹈,竟是说不出的“哀感顽艳”。
可是,就在观众还沉浸在这久别重逢的悲喜交集中时,老赞礼出场了,桃花扇被打落,是尊重原作的结局。国破家亡的乱世,甚至亦容不下一段沧桑的情爱。《1699桃花扇》用一段《哀江南》割断了两个痴虫的“花月情根”,不知为什么,看得总觉得不足。尤其是青春版,生旦的重逢仿佛才刚刚开始,那悲喜还太激烈太鲜活,水袖的纠缠还太缠绵,仿佛还期待着什么、殷殷企盼着什么。倒是传承版,石小梅和胡锦芳两位老演员的表演却在凄恻上做文章,沧桑的唱腔,少了些男女间的浓情蜜意,多了些参透世事后再也波澜不兴的苍凉。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为青春版的《入道》意犹未尽之时,可找王正来先生的《哀江南》套曲来听。记得第一次听完之后,唯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竟恍然不知身在何处,今夕何夕。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