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惊喜变惊吓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0一年没看话剧,2021开年来大麦•超剧场看首场:程枫领衔,王淋珊,陶雨彤,杨雪,王淋珊,李鲁卡主演改编自加缪的《误会》。
开场的音乐很诡异,透着一股子荒诞。背景乐是现场演奏的,音乐人luka本人参与演出并现场伴唱。几个串场,氛围营造的很不错。舞台配了投影,通过无声视频而不是话外音补充剧情的内容,还是很有新意的。
故事很简单,旅馆老板图财害命,杀害亲儿;疯狂小妹杀死亲哥,妥妥能上热搜的社会新闻。好好的久别重逢演绎出一场误会,一不留神惊喜成了惊吓。这背后的原因,每个人物荒诞行为的解读都是观众的思考题。
其实一家人都有自己的原罪,无心亦无爱,误会的发生有其必然性。
自私的儿子
话剧从儿子多年后回家,母亲没认出他开始。剧中并没交代当初儿子为何离家,但从儿子的独白中能看出,他想通过自身的财富给母亲和妹妹带来幸福,但又不知道她们要的是什么,还有离开多年,他应该如何与她们相处,他是满怀顾虑的。他在试探,在犹豫要不要相认,要不要承担责任,在找家的感觉,明明有机会直言自己的身份,而他选择考验老母亲和小妹的记忆。这种假扮陌生人的行为不是开玩笑,而是在算计着自己的得失。可以说他是个无爱之人,当感受不到爱的时候,他决定离开,所谓亲情也是有条件的。整个误会也就缘起于他的不敢直言身份。如果他坦言自己的身份,也许他不会被杀死,但真的能给这个他离开了20年的家带来幸福吗?也未必。
程枫的表演还是可圈可点的,梗着脖子,有试探的紧张,还有双手的小动作,透着一种无措。为了表现房间的寒冷,抽了几次鼻子,希望不是感冒,只是剧情需要吧。细节表现得很到位了。
疲惫的母亲
当一个母亲认不出自己儿子的时候,她还有爱吗?在小旅馆的多年消磨,除了一个女儿的陪伴,一起用罪恶的方式赚钱,也没指望过离开多年的儿子能回来。除了疲惫已经没什么对生活的向往。最终她得知杀死的是自己的儿子时,她的逃避,更多的是一种解脱,有个理由告别这个小旅店,离开这种生活。把杀人的恶留个女儿,自己又成了爱儿子,以死弥补过错的母亲,而她这么做又成了为儿子而放弃女儿的恶人。女儿之所以有扭曲的心理,还不是因为多年来母亲的教导吗?这个母亲心里到底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呢?
疯狂的妹妹
一个没有离开过小旅店,守着母亲二十来年的“妈妈的好女儿”。她年轻,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到海边看一看,在沙滩上走一走,总之,是离开这个小小的旅店构成的家。她对亲情的理解更漠然。她早就认出了这个客人是自己的亲哥哥,而哥哥这个角色对于她跟陌生人没两样,只是个客人。衡量的价值就是杀了他能不能赚到离开小镇去看看世界的钱。满足自己的欲望,是她做任何事的意义,其他的没什么好在意的。剧中角色和哥哥,母亲,嫂子都有大段关于人心,死亡的对白,带领观众思考的核心人物,表演得很出彩。
软弱的妻子
一个戏份不多的角色,充当了最后的揭秘人,也是唯一有爱的人。但最终却成了无辜可悲的可怜人。
默不作声的仆人
这个象征命运的角色在剧中被弱化了一些,少了原剧中宿命的嘲讽寓意,只剩下几个串场和旁观者的部分,成了一种沉默的大多数的代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个热闹就好,这种不作为也一样是自私的。
整部戏不可笑,很荒诞。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提醒你,人间并不是充满了欢乐颂,还有角落里黑暗的控诉。整部剧对恶的展示不遗余力,部分还原了原著的味道,把加缪的荒诞哲学表现的淋漓尽致,又增加了角色的恶。细思极恐的是不考虑道德约束和常人的情感,从人性利己主义的角度去看,竟然可以理解这些人的恶,他们的存在荒谬又真实。
善和恶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这个世界。
在寒冷的冬夜少一些寒心的误会,多一些真诚,希望世界如投屏中儿子最后的梦境一般:他和太太回家,迎来母亲的拥抱,妹妹的笑容,阖家欢乐,幸福美满的样子。
ps,全剧改编后还是翻译腔重,其实作品尊重原著的同时,在语言上适当做些本地化的调整,会更顺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