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的剧情简介 · · · · · ·
2019年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剧目之一,时长约110分钟。
根据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根据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父与子的剧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理性与克制中极为动人的美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几幕下来发现整个故事还是挺跌宕起伏的,以巴扎罗夫为中心和连接点,展现了他与两个家庭里不同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也是以巴扎罗夫一个人展现当时农奴制改革前夕的俄国新兴的平民知识分子阶层。 巴扎罗夫开场的话很少,会让人误以为他的朋友阿尔卡迪才是主角。他唯一让人好... (展开)
2019.07.18《 父与子 》@ 首都剧场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不是剧评 】 剧目的海报画面,有只映衬于黑色背景中、被俯视的蓝蛙。 那是两位「 子辈 」之一,热爱科学的民主主义青年,巴扎罗夫的视角。 巴扎罗夫喜欢解剖青蛙,认为人与人的情感没有本质区别,就生物构造而言,可以用研究青蛙的目光研究女性。 如同他解剖青蛙一般,剧目... (展开)
#雕刻时光的分享# 以色列盖谢尔剧院《父与子》,首都剧院。
#雕刻时光的分享# 以色列盖谢尔剧院《父与子》,首都剧院。 人老了以后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了。 1、大剧场中的小剧场 虽然是一部大剧场作品的邀请展,但是紧凑性极好,好到在看演出的过程中,即便坐在遥远的角落,孤零零的看着舞台,依旧觉得深处其中。 对立式的...
(展开)

给装置以灵魂 给虚无主义者以爱情
0720看的末场 完全违背自己的生存原则,带着超高期待值来的。正面硬刚,完全没有失望。优秀。 “高级”的蓝盒子 例行偷听,“高级”是当之无愧的高频词。 首先,蓝色的道具,自带气质,他俩那个双肩包真的想要!(顺带,这么好的剧为啥没有周边?) 其次,之前没想过蓝绿屏可以...
(展开)

一名虚无主义者的强烈共鸣!我就是蓝蛙!
2019.07.20 来到首都剧场,观看以色列谢盖儿剧院被邀请来京演出,屠格涅夫原著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父与子》: 这简直是我这学期看过仅此于《奥涅金》的戏,真的非常棒,又新又好,在得到娱乐感官刺激的同时,能引起观众内省的自我深度哲思。就像刘柳老师之前介绍的那样,它有...
(展开)

矛盾综合体的灭亡之路
《父与子》以色列盖谢尔剧院 2019.7.19 耶海兹克尔·拉扎罗夫导演 伊凡·屠格涅夫原著 首都剧场 这版《父与子》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舞美设计中的取舍极端但呈现精彩 能一眼看到舞台几乎是全蓝色设计,两台摄影机的取景/投影 搭配着演员在纯色背景上的表演,可以把演员的实况演出...
(展开)
> 更多剧评 11篇
0 有用 谢子德 2025-03-18 北京
灯光效果
0 有用 🌵 2023-08-19 英国
舞台很震撼,但说实在的没看懂...
0 有用 秋臣 2022-12-24 英国
2019/07/18 @北京人艺
0 有用 pyl0110 2022-08-06
构思和表演得不错,但是我没太get到他的点
0 有用 拉咕咕 2022-06-24
2019.7 以色列Gesher剧院·人艺|2019年继《奥涅金》之后看过的最好的话剧,所有的笑点和泪点都是极浓烈的诗性和理性的碰撞,整个剧充满了象征和隐喻。音乐、群舞、灯光都极具氛围感,最赞的是低开高走的舞美,可升降的投屏在不同桥段用不同比例分割了舞台空间,森林草地等背景和舞台上捕捉的实时影像重叠,演员们在地板上翻滚挪动,与影像完美结合却又充满了荒诞。贯穿整部剧的解剖青蛙的线索也很妙,借屠格涅夫... 2019.7 以色列Gesher剧院·人艺|2019年继《奥涅金》之后看过的最好的话剧,所有的笑点和泪点都是极浓烈的诗性和理性的碰撞,整个剧充满了象征和隐喻。音乐、群舞、灯光都极具氛围感,最赞的是低开高走的舞美,可升降的投屏在不同桥段用不同比例分割了舞台空间,森林草地等背景和舞台上捕捉的实时影像重叠,演员们在地板上翻滚挪动,与影像完美结合却又充满了荒诞。贯穿整部剧的解剖青蛙的线索也很妙,借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体。印象最深的是安娜家的姨妈最后说的那番话:“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会知道世界是一分为二的,战争与和平。你无法处于两者之间,必须做出选择,非此即彼。你猜我选择了什么?”最后她抱起了那只无形的名叫“菲菲”的狗走向花园。当时我想,或许她选择了疯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