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与多莉尼 André & Dorine

类型:
默剧
导演:
Inaki Rikarte
作曲:
Yayo Caceres
演出团体:
库伦卡剧团(西班牙)

安德鲁与多莉尼的剧情简介  · · · · · ·

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房子里都是过去的回忆。屋子里回荡着打字机的键盘声和大提琴的音符。安德鲁和多莉尼,这对平凡的老夫妇,重复着每日的单调生活,然而病魔打破了往日的单调。老年痴呆症,一个强劲的对手,吞噬着他们的回忆、记忆力、甚至他们自己。因此他们站在了新的起点,为了不忘记现在的自己、为了回忆曾经如何相爱。

安德鲁与多莉尼的剧目图片  · · · · · · ( 我来添加 )

短评  · · · · · ·  ( 全部 1747 条 )

> 更多短评 1747 条

我要写剧评

安德鲁与多莉尼的剧评 · · · · · · ( 全部 85 条 )

跳蚤·Cheese Cake 2012-10-11 00:00:27

爱你是一辈子最好的事情

本来我有个男友,可是后来我遇见了你,后来跟了你,有了孩子。我们一直吵架,吵到我们白发苍苍。直到有一天我知道很快我就什么都不记得了,不记得过去发生的事,不记得我们的孩子,把袜子当手套穿,把大衣反穿,把手袋当帽子戴,可是我不会忘了你,你走到哪儿,我就跟你到哪儿...  (展开)
Ithaka 2012-12-27 11:26:23

文艺女青年西班牙松子的一生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两个文艺老年的生活:她想要拉琴,被他威吓,制止。一次又一次。他沉浸在与自己思想的交流中,纸快速地从左到右,再随着悦耳的一声从打字机右边拉回到左边。轻快地、孤独地,又一页完成了,他是多么自得。大提琴是多么优美,可老头背后墙上的著作,都在无声地为老头壮声势。他...  (展开)
沈大成 2013-03-06 14:17:49

谁将失智而死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都曾经设想过三种死亡:自己死、爱人死、仇敌死。莎士比亚和普通人都想着这些,舞台上和脑海里也都这么长演不衰。关于最后一种死亡的想象,随着仇敌悄然远去、自己惨不忍睹地败下阵来,或是我们的心境变得平和,也许终有一日慢慢放下,而其他两种长存。《安德鲁与多莉尼》...  (展开)
晴天小巨蛋 2013-06-19 03:55:17

打字機和大提琴,重新戀愛吧

我在創作,妳知道的,我不喜歡創作的時候有人打擾,把妳的大提琴收起來,那樣影響我的思考。 兒子回來了,妳知道的,我不喜歡給兒子欣賞作品的時候有人打擾,把妳的花毛衣收起來,那樣影響我的心情。 兒子走了,妳知道的,我不喜歡兒子一回來妳就跟他嚷嚷,把妳的唠唠刀刀...  (展开)
馋猫麦昆 2012-10-15 19:49:09

背影消失在街角前请留下爱的传奇呦亲——《安德鲁与多莉尼》观后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其实我从头到尾嫌弃了这剧两遍。 开场看到三个面具时心里就在想,即使作为大头控的我也没有很想要这三个娃娃啊,好嫌弃。不是我一个人在嫌弃着哦,身边的美眉说晚上睡觉想到这个会觉得很恐怖吧,身后的一个砸吧的姑娘(大妈?)也说还好没有坐第一排否则吓煞特拧了。(我好想...  (展开)
SuLlen 2012-12-15 00:31:17

安德鲁与多莉尼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看了现场的朋友会发现,这部戏,不仅仅摒弃了语言,甚至摈弃了面部表情,众所周知,这是表演中很重要的成分。演员们戴的面具深感沧桑但是又略带童稚,不知道我的形容是否贴切,但是我的直观感受是这样的。(很无关紧要的一点,两个男演员穿着同样的衬衫,这样方便他们换...  (展开)
f 2012-10-28 22:49:54

人生就是笑笑哭哭,哭哭笑笑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听过很多对人生或生活的看法。法语版的C'est la vie,英文版的life just sucks,中文版的这就是命。听上去基本都是对苦逼生活的认命态度,以致于遇到不如意之事也只好拿这个安慰自己,偶尔对那个不能说名字的人吼一吼“导演,剧情不要这么狗血啊!”。 我想,如果剧中的安德...  (展开)
透明 2014-07-13 20:46:42

这些年有你的时光,把我的孤独都照亮

一个人去上海大剧院看的2014.7.11周五晚上场。 同2014上半年来这座城市演出的《最后晚餐》和《反转地心引力》一样,凡爱丁堡前沿剧展暖场剧目,我都卯足了劲不想留遗憾。 辛苦了爸爸当日早晨弯去票房帮我买公益票,2楼边座的位置虽然看不清晰演员的面具脸,舞台全景却一览无余...  (展开)
三七 2012-10-21 23:06:20

关注现实,走进生活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出话剧之所以成功,除了优秀的剧本和近乎完美的灯光、音乐、舞美,还在于它的真实性带给人们的感触和震撼。很显然,《安德鲁和多莉妮》正是这样的一个典范。 首先是剧本对现实的关注。或许是看多了言情剧的缘由,对俊男美女、情情爱爱总是心生抵触,因为那离我们太远,仿佛...  (展开)

> 更多剧评 85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全部)

谁看这部剧?

> 4052人看过

> 2831人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