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麟州夜话

来自: 麟州夜话(鲁西南乡村公益图书馆) 组长
2016-11-05 09:27:27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麟州夜话

    麟州夜话 (鲁西南乡村公益图书馆) 组长 楼主 2016-11-05 09:27:43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学校根据教育部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建设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要求,以世界史、经济史、政治学等多个博士点为支撑,于1999年12月组建成立的、新型实体性研究机构。 目录 1 简介 2 研究方向 简介 编辑 2004年11月,通过教育部审批,入选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目前,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有专职研究人员13人,其中教授12位(博士生导师9位),副教授1位,具有博士学位者9位。中心还从国内外聘请了11名兼职研究人员,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编辑 根据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中心共设三个研究室:国际关系史研究室、社会文化史研究室和资本主义史研究室。 从2000年初开始运行以来,南开大学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标准和管理办法对该中心进行了重点建设,在各个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旨在通过优化组合和不断发展,继续保持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力争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和产生重大影响,使之成为理论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学术交流的示范地和辐射地。

  • 麟州夜话

    麟州夜话 (鲁西南乡村公益图书馆) 组长 楼主 2016-11-05 09:28:10

    http://modhis.nankai.edu.cn/

  • 麟州夜话

    麟州夜话 (鲁西南乡村公益图书馆) 组长 楼主 2016-11-05 09:30:08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简介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年刊以著名学者于沛、王敦书、齐世荣、杨生茂、张友伦、张芝联、俞辛焞、洪国起、 胡德坤先生为学术顾问,编委会成员有国内知名学者王立新、王希、王晓德、李卓、李剑鸣、陈志强、杨栋梁、吴恩远、哈全安、侯建新、钱乘旦、高毅、韩铁等教授担任,主编为著名日本史专家、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教授。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年刊将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独立探索的精神,更希望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展开自由讨论,切磋互勉,对不同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学术流派兼容并包。无论是知名学者的通识宏论,还是青年学子的创新之见,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本年刊都予以优先刊登。年刊辟有史学理论研究、全球史研究、国际关系史、地区国别史、博士生论坛、争鸣、书评、史学资料、研究综述等栏目,欢迎国内广大世界近现代史学者赐稿。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出版说明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提倡科学严谨的学风,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相互尊重、自由讨论、文责自负的原则,注重扶持和培养新人。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辟有史学理论研究、全球史研究、国际关系史、地区国别史、博士生论坛、争鸣、书评、史学资料、研究综述等栏目,欢迎国内广大世界近现代史学者赐稿。来稿请用e—mail或软盘。所有来稿一律采用脚注。注释中所引书目、篇名,第一次出现时务请著明出版社名称和出版年份;论文则需注明所载刊物名称和期数。外文著作和论文除了译出作者、书名(论文题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等出处外,还需要有作者和书名(论文题目)的外文原文。学术论文请提供200字左右的中文提要和关键词。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每年一辑。来稿在15000字以内为宜,对青年学者有思想深度、有创新观点的论文尤为欢迎。文章刊发即付稿费,请勿一稿两投。 来稿请寄 aqihan2005@yahoo.com.cn 或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邮编300071 发刊词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国内人文社会科学一度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一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曾经“辉煌”过的学科因得不到国家的有效扶植与社会的重视而呈现出萎缩之势,历史学科受冲击的程度尤其突出,而其中的世界史学科的地位更是急剧下降,由原来的三个学位点合并为一。尽管这种状况至今没有完全改观,但世界史学科在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中国要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对世界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基础之一,这是谁都清楚的一个常识问题。然而,如果整个社会或决策部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或各国的历史与文化茫然无知或一知半解,了解世界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其实,只局限于一般的“了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现实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应该对影响世界重大变革的历史事件、深层次原因和社会文化等诸方面背景进行研究,尤其把握住自哥伦布远航美洲以来世界各国在发展上的主要特征,这样才能对当今世界的总体发展趋势有一个从本源上的深刻认识。因此,对世界史工作者而言,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为整个社会和决策部门提供“鉴往知今”的世界历史发展的真实图景与经验教训,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走向世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创办《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学术年刊,其主要目的也就于此。 世界历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基础研究学科,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年轻的。自清代以来,中国尽管以“天朝大国”自居,视他国为“蛮夷”之地,对外国历史与文化不屑一顾,但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注意到外部世界的变化,编撰了不少有关外国史地的著述,向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之下的国人展现了“天朝”之外丰富多彩的世界。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国无宁日,战乱不已,人文社会科学中尽管一些学科有所发展,但总的来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世界史学科在历史学科中只起“陪衬”作用。当然,一些从国外留学回国的学者在大学开设“西洋史”课程时对一些重大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就整体而言,由于既缺乏专业人材,更无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因此在世界史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自然就十分有限,研究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才算真正起步,但常常受到政治气候变化的影响。文革十年,世界史研究备受摧残,老一代学者刚刚开创和经营的局面几乎毁于一旦。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人们迎来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春天。中国的世界史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步入了正常的发展时期,研究队伍迅速扩大,研究领域逐渐拓宽,具有较高学术研究水平的佳作不断问世。毋庸讳言,由于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至今依然严重落后于形势的发展,远远不能同中国的大国地位相适应。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尚需进一步正本清源,这不仅有利于学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服务于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对此,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者自然是责无旁贷。我们创办《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年刊,一方面为研究者提供一个自由讨论的学术园地,另一方面也希望为完成时代所赋予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历史使命竭尽绵薄之力。 在学术研究中,“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是取得创新性成果的源泉。因此,《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年刊将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独立探索的精神,更希望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展开自由讨论,切磋互勉,对不同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学术流派兼容并包。无论是知名学者的通识宏论,还是青年学子的创新之见,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本年刊都予以优先刊登。惟愿这份年刊得到国内研究同仁的大力支持,成为大家共同浇灌的一块园地。这的确是我们的真诚希望。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学术顾问与编委会 学术顾问:于沛 王敦书 齐世荣 杨生茂 张友伦 俞辛焞 洪国起 胡德坤 编委 会:马世力 王立新 王 希 王振锁 王晓德 米庆余 李 卓 李剑鸣 陈志强 王晓德 刘北成 杨令侠 杨栋梁 吴恩远 哈全安 侯建新 钱乘旦 高 毅 韩 铁 韩 琦 主 编:杨栋梁 副主编:韩 琦(常务) 李卓 杨令侠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征稿启事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提倡科学严谨的学风,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相互尊重、自由讨论、文责自负的原则,注重扶持和培养新人。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辟有史学理论研究、全球史研究、国际关系史、地区国别史、博士生论坛、争鸣、书评、史学资料、研究综述等栏目,欢迎国内广大世界近现代史学者赐稿。来稿请用e—mail或软盘。所有来稿一律采用脚注。注释中所引书目、篇名,第一次出现时务请著明出版社名称和出版年份;论文则需注明所载刊物名称和期数。外文著作和论文除了译出作者、书名(论文题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等出处外,还需要有作者和书名(论文题目)的外文原文。学术论文请提供200字左右的中文提要和关键词。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每年一辑。来稿在15000字以内为宜,对青年学者有思想深度、有创新观点的论文尤为欢迎。文章刊发即付稿费,请勿一稿两投。 来稿请寄 aqihan2005@yahoo.com.cn 或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韩琦 邮编300071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目录 全球史 论全球史整体研究 …………………………………………张伟伟 国际关系史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思考……………………………………米庆余 核威慑、艾森豪威尔政府与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赵学功 戈尔巴乔夫访日与日苏领土问题…………………………李 凡 地区国别史 “文化帝国主义”与“美国化”辨析……………………王晓德 从过失侵权责任的统治地位到严格侵权责任的爆炸式发展 ——美国侵权法的历史演变………………………………韩 铁 美国西部开发中人与环境关系的变迁……………………付成双 论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杨令侠 战后日本政党的恢复………………………………………王振锁 近代中日家庭的缩影 ——岛崎藤村的《家》与巴金的《家》…………………李 卓 日本近世洋学述论…………………………………………赵德宇 再论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与东京审判……………………宋志勇 革命·改革·融入国际社会 ——20世纪拉丁美洲社会变迁的路径及思考……………洪国起 论自由主义对19世纪拉丁美洲的影响……………………韩 琦 普雷维什的地区合作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王 萍 墨西哥发展客户工业的历史根源…………………………董国辉 尊从与背离:斯图卢威的激进自由主义思想研究………张建华 宽容与进取:首届俄国传教士团来华探源………………肖玉秋 博士生论坛 美洲国家组织对西半球安全与和平的维护…………………李巨轸 1787年《联邦宪法》批准程序的辩论及其意义…………侯学华 东欧犹太移民与美国反犹太主义的激化(1880-1914)…李爱慧 日本幕府末期的教育及其近代因素…………………………臧佩红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目录 世界史学科体系探讨 世界史观与学科发展………………………………………李世安() “全球史观”和世界史学的重建…………………………王 玮() 全球史中的中国史…………………………………………张伟伟() 国际关系史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解密文件与欧亚冷战史研究…………崔 丕() 略论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转变……………………………赵学功 () 简论日、俄争夺千岛群岛与库页岛…………………………王春良() 1917——1991年日苏关系史的主要特征……………………李凡() 《中俄天津条约》前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宗教活动分析……肖玉秋() 尼克松的中国观 ——冷战背景下的思想轨迹…………………………………何 慧() 地区国别史 对道格拉斯·诺思的产权理论的再认识……………………王加丰() 洛克思想对美国人战争与和平观的影响……………………王立新() 19世纪的欧洲治理体制:历史考察及其相关思考…………吴志成() 导入绩效主义 ——日本企业雇用体制的制度创新……………………杨栋梁 张玉来() 从姓名看中日家族的血缘性与社会性 ……………………李 卓() 俄罗斯外交取向的历史文化传统思考………………………张建华() 20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特点……………………………韩琦() 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商在华经商态度的变化 ——上海《大美晚报》事件个案研究…………………………袁 靖() 博士生论坛 罗斯托、现代化理论与冷战…………………………………………梁志() 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雷 芳()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充满矛盾的草创年代 ——1913-1929年防止证券投机的失败………………………王书丽() 综述·书评 英美学者苏联解体原因研究述评………………张再虎 高龙彬 房铠() 从史学视角研究日本政党政治 ——读《战后日本政党政治》有感………………………………徐万胜()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出版说明…………………………()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目录()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 编者按() 关于我国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问题钱 乘 旦() 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董正华() 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再思考黄民兴() 现代化进程的性质及其历史视野 ——对“内因-外因”分析模式的反思尹保云() 长江模型及其学术意义何传启() 西方现代化的古典渊源刍议杨巨平() 从发展的角度重新评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陈晓律() 英国近代前期“混合宪制”的成长阎照祥 () 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兼谈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景德祥() 俄罗斯村社文化及其民族特性金雁() 20世纪美国大都市区管理模式研究的几次重大转变王 旭() 家族伦理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兼谈对中国家族伦理的反思李 卓()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条件与发展模式研究………………沐 涛() 从经济安全视角看拉美现代化模式选择吴洪英() 拉美现代化进程的阶段论 ——吉诺·赫尔马尼和他对拉美现代化的研究韩 琦() 中国转型体制的政治学诠释萧功秦() 上海金融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吴景平() 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李喜所() 中日早期西学差异论析赵德宇(11957) 国际关系史 · 地区国别史 简论1905—1917年日、俄在远东的争夺…………………… 王春良() 朝鲜战争与日本政府的对策……………………林晓光 孙辉() 约翰逊政府的“淡水和平”计划研究……………………杜娟() 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美国妇女……………………………孙晨旭() 综 述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高层论坛”会议综述……………郑 玮()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出版说明…………………………()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4辑目录 世界史学科体系探讨 从民族国家历史到跨国史:历史研究的新取向……(美)入江昭:(刘青、张洁洁译,王立新校): 论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的建设……………………………………许永璋 于兆兴:() 无中心论与全球史 ---纪念弗兰克教授…………………………………………………… 张伟伟() 外国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与逻辑演进………………………………………………高德步() 文化传统与东西方社会经济发展道路 ——艾夫纳·格瑞夫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韩 毅() 19世纪德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发展经济学解释………………………… 马 颖() 日本明治政府与市场制度变迁………………………………………………… 车维汉() 创新经济学视角下的日本制造业发展研究的新进展……………………………李 毅() 跨国公司与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拉美依附论学者的观点…………………………………………………韩 琦() 哥伦比亚的咖啡经济与早期工业化………………………………… 王 萍() 国际关系史 美国外交传统形成及其影响的文化分析…………………………………………王晓德:() 美国对中国出兵朝鲜的反应………………………………………………………赵学功() 中国出兵朝鲜的苏联因素…………………………………………………………宋 晓 芹() 在同盟理论的框架下分析北约的“多边核力量计划”…………………… 王翠文 薛琳() 地区国别史 《政治正义论》:无政府主义的元典…………………………………………………阎照祥() 19世纪下半期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宗教活动分析…………………………肖玉秋() 试论毛皮贸易在北美历史上的重要性………………………………………………付成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土著民族赔偿问题………………………………………丁见民() 日本信息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其条件约束…………………………………………刘 轩() 新大陆的“再征服” ——18世纪西班牙波旁王朝在美洲殖民地的改革………………………董经胜() 博士生论坛 佐藤内阁时期收回冲绳的对美外交斡旋……………………………………………田庆立()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报界“转向”的历史考察………………………………………孙继强:()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出版说明…………………………………………()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目录 全球化视野下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课题 编者按………………………………………………………………………………() 皇权与日本的近代化……………………………………………………杨栋梁() 试论日本的国会改革……………………………………………………乔林生 ()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出兵印度支那的评估和预测…………………赵学功() 欧洲文化及其起源漫谈………………………………………………杨巨平() 论拉丁美洲的现代化道路………………………………………………韩 琦() 战后德国欧洲政策的历史演变……………………………………………吴志成() 相互妥协:日俄领土纠纷问题解决趋势………………………………李 凡 () 关于深化中俄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思考 ——以1917年前俄国汉学家的中国历史文化观研究为例……………阎国栋()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重大课题研究综述…………() 全球史、地区国别史 无中心全球史中的近现代中国与东亚新格局…………………………张伟伟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生产合理化运动……………………………………陈从阳 20世纪初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宗教活动分析…………………肖玉秋 日本在侵略战争中“举国一致”的社会基础…………………………李 卓 日本神道教变迁述论…………………………………………………赵德宇 发达国家发展早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比较分析……………马 颖 二战后巴西与韩国工业化发展道路比较研究………………………陈才兴 墨西哥村社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董国辉 试析伊拉克重建的阶段和问题………………………………………黄民兴 1932-1992年泰国社会失范的历史根源………………………………岳 蓉 博士生论坛 战后初期美国对阿根廷政策与伊迪-米兰达协定……………………张世轶 “萨基埃特危机”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阿尔及利亚政策的转变……房建国 “伊朗门事件”与里根政府的尼加拉瓜政策………………………孙晨旭 英文提要……………………………………………………()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出版说明…………………………()

  • 麟州夜话

    麟州夜话 (鲁西南乡村公益图书馆) 组长 楼主 2016-11-05 09:30:32

    《南开日本研究》 2012-04-05 10:11 《南开日本研究》征稿启事 《南开日本研究》将于2009年正式出刊,其前身《日本研究论集》是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主办的连续出版学术刊物(年刊),1996年创刊,迄今已出版13期。《南开日本研究》将开设专题研究、比较分析、海外专稿、学者访谈等多种固定和非固定栏目,以期在日本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以及中日关系等广泛的研究领域内,为中国的日本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公共学术平台。 本刊诚征学界同仁的优秀之作,稿件篇幅通常为8000—10000字,但不做硬性规定,尤为欢迎符合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论证有力、论据充分的原创性长篇学术论文。本刊以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当代转型为理论思考的背景,提倡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并重,鼓励方法论创新和跨学科研究,俾使中国的日本学研究不致流于空泛而富有参考价值。 来稿请附不超过300字的内容提要以及3—4个关键词。稿件请使用中文简体WORD文档,A4幅面,稿中引文、图表、数字等务请核对准确并注明出处,请采用word添加自动注释列于页下。注释格式为:作者(译著还应注明译者)、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杂志名称)及出版时间、页码(引用杂志不须注明页码)。来稿请用电子邮件发送或A4纸附软盘,务请注明作者单位和职称(或职务)、联系地址、电话。 稿件截止日期为2009年6月1日。截稿日期终止后2个月内通知作者是否采用,恕不退稿。 编辑部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南开日本研究》编辑部 邮编:300071 电话/电传:(022)23505753 E-mail:nkrbyj@gmail.com    《南开日本研究》编辑部 《南开日本研究》编委会 陈建安(复旦大学) 高 洪(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 权(中国人民大学) 李 晓(吉林大学) 李玉潭(吉林大学) 刘江永(清华大学) 孙 歌(中国社会科学院) 王新生(北京大学) 《南开日本研究》编辑部成员 莽景石(经济学博士) 刘岳兵(哲学博士) 郑 蔚(经济学博士) 乔林生(历史学博士)

  • 菏泽民间智库

    菏泽民间智库 (拆下肋骨当柴烧) 2016-11-05 09:48:18

    李凡 2016-03-09 21:41 研究方向 现代国际关系史、侧重于日本外交史方面 个人简介 李凡,男, 1958 年 12 月 24 日 生人,吉林省吉林市人,从 1979 年起就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 1993 年就读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1996 年 6 月获得博士学位,同年毕业分配到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工作。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系国际关系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史研究室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国际关系史,侧重于日本外交史方向。 曾经先后以“客座教授”、“交换研究员”身份,前往日本的立命馆大学、早稻田大学进行长期学术交流活动。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lifan@nankai.edu.cn 讲授课程:世界近现代史、中东地区史 主要研究成果: 一、独自发表学术专著: ( 1 )《日本对中东政策研究》( 1952 — 1996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9 月出版。 ( 2 )《日苏关系史》( 1917 — 1991 ),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7 月出版。 ( 3 )《日本“北方领土”问题政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 4 )《战后东北亚主要国家间领土纠纷与国际关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 二、独自发表主要学术论文: ( 1 )“二战后日苏‘北方领土'问题的形成”,《世界历史》 2005 年 6 期。 ( 2 )“世界近现代史的回顾与展望学术会议综述”,《世界历史》 2004 年 6 期。 ( 3 )“论 20 世纪 70 — 80 年代日本的石油危机对策”,《世界历史》 2003 年 1 期。 ( 4 )“中立:日本对苏政策的选择( 1939-1941 )”,《世界历史》 1990 年 2 期。 ( 5 )“‘关特演'计划述评”,《军事历史》 1992 年 2 期。 ( 6 )“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对中东政策转折”,《史学月刊》 2002 年 8 期。 (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中东政策的演变”,《史学月刊》 1999 年 1 期。 ( 8 )“鸠山一郎在战后日苏复交中作用”,《求是学刊》 2000 年 1 期。 ( 9 )“石油危机与日本产业结构的转换”,《现代日本经济》 2000 年 2 期。 ( 10 )“石油危机与日本对策”,《现代日本经济》 1998 年 5 期。 ( 11 )“日本与中东的经贸状况简析( 1976-1992 )”,《现代日本经济》 1994 年 6 期。 ( 12 )“ 30 年代日本对苏政策”,《东北师大学报》 1993 年 1 期。 ( 13 )“从武装入侵到同苏建交( 1917-1925 )”,《外国问题研究》 1995 年 2 期。 ( 14 )“三十年代日本侵华与中日苏三国关系变化”,《南开学报》 2004 年 4 期。 ( 15 )“日苏‘库页岛利权'之争”,《南开学报》 2002 年 1 期。 ( 16 ) "美国'冷战'政策与日苏领土问题的形成”,《南开学报》2009 年 3 期. ( 17 )“远东共和国始末”,《历史教学》 1998 年 1 期。 ( 18 )“诺门坎事件爆发原因及对日苏关系影响”,《历史教学》 2003 年 10 期。 ( 19 )“日俄围绕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有关领土条款的争议”,《日本研究》2013年2期。 ( 20)“依靠美国:日本解决领土纠纷问题之路”,《日本问题研究》2013年4期。 ( 21)“搁置:鸠山内阁对‘北方领土’问题的抉择“,《安徽史学》2014年3期。 三.已经完成主持主要的科研项目 (1)主持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战后亚洲主要国家间领土纠纷与国际关系研究.(经费20万元) (2)主持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日本对"北方领土"问题政策研究,(经费15万元) 四.正在进行中主持的科研项目 (1)主持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日俄领土问题历史渊源研究(经费20万元)

  • 菏泽民间智库

    菏泽民间智库 (拆下肋骨当柴烧) 2016-11-05 09:55:00

    付成双 2016-03-09 21:37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加拿大史、北美西部史和世界环境史的研究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山东惠民人,1970年9月生,先后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2001-2003年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现代史专业教授。 联系方式: fush@nankai.edu.cn 讲授课程: 世界近现代史,美国史,加拿大史、世界环境史、专业英语、北美西部史等 学术成果(著作、论文): 一:图书类: 1. 付成双著:《加拿大西部地方主义研究》(专著),民族出版社,2001年8月; 2. 付成双等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与西部的开发1896-1914》(译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3. 参与编写《大洋季风——两个世界大国的博弈原则》,社会出版社,1996年; 4. 付成双主编:《聚焦枫叶国度——中国加拿大研究优秀学位论文选辑》,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5. 付成双等译:《共存与竞争:北美西北平原人类与环境的历史》(译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6. 付成双、张聚国等著:《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7. 付成双著:《自然的边疆:北美西部开发中人与环境关系的变迁》,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高科:“环境史视野下的北美西部开发——评付成双著《自然的边疆》”,《世界历史》,2013年第5期。 二:论文类: 1. “加拿大自治领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加拿大掠影》,1994年第1期。 2. “加美特殊关系的形成与演变”,载姜芃编:《加拿大:社会与进步》,社科出版社,1996年。 3.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与西部的加拿大化”,《加拿大掠影》,1998年第1期。 4. “加拿大武装部队今昔”,《加拿大掠影》,1999年第2期。 5.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与西部的城市化”,《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0年第1期。 6. “加拿大西部分裂主义初探”,《国际论坛》,2001年第3期。 7. “加拿大地方主义经久不衰的机制性原因探析”,《国际论坛》,2002年第1期。 8. “加拿大西部离心主义: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南开学报》,2002年增刊。 9. “加拿大西部诸省的省内建设与经济多样化”,《南开学报》,2003年第3期。 10. “从中央集权走向地方分权的加拿大联邦”,《加拿大掠影》,2003年第3期。 11. “试论美国的兼并威胁对加拿大西部开发的影响”,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2004年第1期。 12. “加拿大西部地方主义初探”,《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 13. “美国西部开发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2004年第1 辑,社科出版社。 14. “评美国历史百科词典”,《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 15. “毛皮贸易对于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态影响”,《世界历史》,2006年第3期;《高等学校社科文摘》2006年第5期摘引。 16. “西部环境史:美国史研究的新视域”,《历史教学》,2007年第6期。本文被收入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编《世界现代史新论》第三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版。 17. “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与环境问题”,《现代化研究》,2007年卷,总第4辑。本文的删节版本分别刊登在《科学与现代化》2007年第3期、《科学决策》2007年第9期、《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第9期,并被收入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编《生态现代化:原理与方法》,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 “试论毛皮贸易在北美历史上的重要性”,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四辑,社科出版社2007年。 19. “从环境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西部开发”,《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5期转载。 20. “加拿大政府在经济现代化中的作用”,《现代化研究》,总第5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编:《现代化的关键节点》,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 21. “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城市环境改造运动”,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社科出版社2009年。 22.“加拿大工业化简论”,《历史教学》,2009年第10期。 23.“试论美国工业化的起源”,《世界历史》,201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11年第5期。 24.“现代环境主义视野下的生态的印第安人”,《历史研究》,201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期。《读有所得》,第22期(2013年)以“印第安人的生态观”部分转载。 26.“试论近代机械主义自然观的非生态导向”,《全球史评论》,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2年第8期。 27.“19世纪后期美国人环境观念转变的原因探析”,《史学集刊》,201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2年第6期。 28.“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评析”,《郑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高等学校社科文摘》2012年第6期要点摘编。 29.“从美洲大沙漠到雨随犁至”,《史学月刊》,2012年第11期; 人大《世界史》2013年第2期。 30.“西部开发时期美国政府的西部资源政策及其生态影响”,《鄱阳湖学刊》,2011年第2期。 31.“美国西部开发的环境警示”,《绿叶》,2012年第6期。 32.“军事史与环境史结合的新尝试——评吕桂霞《‘牧场工行动’:美国在越战中的落叶剂使用研究 1961-1971》”(第二作者),《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4期。 33“美国生态中心主义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世界历史》,2013年第1期;以“从征服自然到像大山一样思考——美国生态中心主义观念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为名被夏正伟编《全球视域下的美国研究》收录,商务印书馆,2014年。 34.“从征服自然到为荒野立法:环境观念与美国联邦政府资源政策的变迁”,《光明日报》,2013年4月4日。 35.“从征服自然到保护荒野:环境史视野下的美国现代化,”《历史研究》,2013年第3期;以“从掠夺式开发到自然保护:环境史视野下的美国现代化”为题被《科学与现代化》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同时被转载于何传启主编:《世界现代化报告》(科学出版社,2014年);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编《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出版社,2014年全文转载。 36.“一个现代环境主义的神话:生态的印第安人假说辨析”,载于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李世安等编《世界现代史新论》(第四编),人民出版社,2013年。 37.“瘟疫:来自旧世界的殖民帮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25日。 38.“开设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的一点体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史苑传薪录》第二辑,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 39.“美国革命对北美毛皮贸易的影响”,《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2期部分转载。 40.“沉重的进步:尘暴逼退美国生态边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5月28日;以“美国从殖民地到现代化的代价”为题被《文摘报》2014年6月10日摘录。 41.“成绩与挑战并存的世界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31日。 42. “历史视野中的加拿大’王冠’公司,”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14日。 43.“北美现代化模式简论,”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编:《21世纪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科学出版社,2012年。 44.“哈德逊湾体系与圣劳伦斯体系争夺北美毛皮资源的斗争,”《史学月刊》,2015年第2期。 45.“毛皮贸易与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南开学报》,2015年第2期。 46.“美国西部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探究,”《历史教学问题》,2015年第1期。 三、译文类: 1. “从内部殖民到种族多元化:加拿大亚裔人口变迁概观”,《加拿大掠影》,1998年第1辑; 2. “进入亚太经济合作新纪元的加拿大和中国”,《加拿大掠影》,1998年第1辑。 3. “巴克维尔与华人在该镇的历史”,载于李巍主编:《中加两国在21世纪的战略合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主持项目: 2006年,教育部一般项目:名称:自然的边疆:北美西部现代化中人与环境关系的变迁 2009年,天津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名称:从征服自然到与自然和谐共存:北美西部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研究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名称: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问题研究 2011年,中央专项基金项目:名称:发展与保护的博弈: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2011年,加拿大外交部项目:名称:加拿大环境问题研究 2013年, 中央专项基金项目:名称:毛皮贸易与北美早期的经济发展 主要学术和科研奖励: 2000年9月,南开大学“211工程亚太地区史”子项目资助出版《加拿大西部地方主义研究》; 2001年3月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加拿大研究基金,资助出版《加拿大西部地方主义研究》; 2001年8月 参加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海拉尔年会,所提交论文《加拿大西部诸省的省内建设和经济多样化》获“优秀论文奖”; 2002年3月 加拿大驻华使馆加拿大研究基金资助出版《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与西部的开发》一书的中文译本,并资助参加同年8月在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举行的“国际加拿大夏季研讨会”; 2003年3月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加拿大研究特别奖”,并于2004年5-7月到加拿大考察; 2004年9月 著作《加拿大西部地方主义研究》获首届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和加拿大驻华使馆举行的“加拿大研究优秀成果奖”论著类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2005年,获得了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中心国际研究所为期半年的所住所研究员的资格,2006年2-6月在中美中心进行住所研究; 2007年 论文“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与环境问题”,获第五届中国现代化论坛优秀论文奖; 2008年 译著《共存与竞争:北美西北平原人类与环境的历史〉获得第二届中国加拿大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1年 本人为第一作者的《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整套丛书获得中宣部“三个一百”优秀图书奖; 2013年 本人为第一作者的《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整套丛书获得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3年 入选天津市131第二层次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13年 入选南开大学“百名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2013年 论文“现代环境主义视野下的生态的印第安人”获得天津市第13届社科 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4年,著作《自然的边疆:北美西部开发中人与环境关系的变迁》获得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优秀著作奖; 2014年,入选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韩琦 2015-05-14 15:07 个人简介: 韩琦,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分别于2001年和2011年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经济研究所做普访和高访学者。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教授,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兼任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外国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拉丁美洲历史、拉丁美洲经济史、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曾主持完成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子课题《拉丁美洲现代化模式》、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拉美主要国家现代化道路》的研究。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著有《拉丁美洲经济制度史论》、《跨国公司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并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拉美卷)》、《拉丁美洲文化与现代化》等著作。其中《世界现代化历程(拉美卷)》获2012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前半期墨西哥的文化革新运动与现代化》、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的研究。 联系方式: aqihan@nankai.edu.cn 研究方向: 拉丁美洲史,拉丁美洲经济史,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 讲授课程: 本科生: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 硕士生:拉美通史专题研究;拉丁美洲现代化专题研究;发展经济学; 博士生:拉丁美洲经济史,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 主要学术成果: 一 著作类: 1,《拉丁美洲经济制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 2,《跨国公司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3,《世界现代化历程:拉美卷》(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4,《拉丁美洲文化与现代化》(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 5,《拉丁美洲现代思潮》(参编),当代世界出版社,2010年出版。 二 论文: 1,《论拉丁美洲殖民制度的遗产》,《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墨西哥大庄园制的形成及其经济结构》,《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 3,《论智利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及其历史根源,(合作)《世界历史》2015年第1期。 4,《拉美史学中的新文化史转向》,《世界历史》2014年第4期。 5,《独立、公正和民主——拉美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世界历史》2013年第4期。 6,《论西属美洲独立运动的意识形态根源》,《世界历史》2011年第5期。 7,《智利硝石业的发展与早期现代化》(合作),《世界历史》,2010年第2期。 8,《“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危机及其经验教训”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世界历史》,2009年第6期。 9,《拉美结构主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2008年第2期。 10,《秘鲁现代化迟缓原因探析》,《世界历史》2003年4期。 11,《试探拉美经济发展落后于北美的根源》,《世界历史》1997年第3期。 12,《1870—1930年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世界历史》1995年第3期。 13,《一致性和多样性——拉美现代化研究中的两种视角》,《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 14,《拉美古代文明史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15,《论拉丁美洲的封建主义》,《史学理论研究》2000第4期。 16,《辨证评析拉美的百年经济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8期。 17,《对东亚和拉美经济发展成败原因的分析与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7期。 18,《墨西哥政府的深化改革难题——兼论其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9月(上)(总57期)。 19,《拉美发展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智利现代化的经验及借鉴意义》,《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11期下(总38期)。 20,《中拉关系与重视拉美“无形资源”的开发》,《拉丁美洲研究》2011年第2期。 21,《发展中拉关系与拉美史学科建设》(合作),《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第4期。 22,《拉美的新结构主义理论》,《拉丁美洲研究》2008年第1期。 23,《塞尔索•富尔塔多及其经济发展思想》,《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第3期。 24,《智利经济—社会转型的特点和经验》《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第4期。 25,《简论拉美新自由主义的演变》《拉丁美洲研究》2004年第2期。 26,《拉丁美洲的早期工业化》,《拉丁美洲研究》(上)2002年第6期。 27,《拉丁美洲的早期工业化》,《拉丁美洲研究》(下)2003年第1期。 28,《独立后至20世纪初拉美南锥体国家土地结构的变化——兼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拉丁美洲研究》2000年第6期。 29,《简论拉丁美洲的一致性和多样性》,《拉丁美洲研究》2000年第3期。 30,《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的海盗和走私》,《拉丁美洲研究》1999年第5期。 31,《拉丁美洲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问题》,《拉丁美洲研究》1999年第2期。 32,《墨西哥和秘鲁民族整合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拉丁美洲研究》1995年第4期。 33,《哥伦布的殖民政策与分配制》,《拉丁美洲研究》1988年第6期。 34,《西属拉美历史上的委托监护制》,《史学月刊》1991年第1期。 35,《乌拉圭巴特列·奥多涅斯的改革及其原因分析》,(合作)《史学集刊》2014年第6 期。 36,《论智利大庄园制度的起源》(合作),《史学集刊》2012年第6期。 37,《美国高校拉丁美洲研究与教学的经验:一个区域研究的范例》,《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4期。 38,《唯真求实, 不断突破史学研究的“禁区”》,《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5期。 39,《墨西哥埃切维利亚政府化解社会危机的对策与启示》(合作),《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4期。 40,《独立后的西属美洲缘何未建成统一的联邦国家?》,《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1期。 41,《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2期。 42,《一个昔日民众社会的毁灭》,《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3期。 43,《国外学者论阿根廷经济发展由盛转衰的原因》,《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6期。 44,《殖民地时期秘鲁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12期。 45,《国外对拉美农业资本主义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8期。 46,《国外对殖民地时期拉美大庄园制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12期。 47,《应该辩证地看待“拉美化”问题》, 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办《国际借鉴》2005年第7期。 48,《“拉美化”和中国“拉美化之忧”》,《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9,《独立后至20世纪初拉丁美洲的大地产制》,《山东师大学报》1992年第5期。 50,《论墨西哥的债役农制》,《山东师大学报》1989年第5期。 51,《墨西哥、玻利维亚革命影响之比较》,(合作)《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增刊。 52,《从委托监护制与大庄园制的延续性看拉美大地产的起源》,《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5期。 53,《委托监护制不是授予土地的制度》,《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5期。 54,《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秘鲁的经济制度》,《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55,《论拉美古代印第安文明及其遗产》,《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6,《拉美历史上的劳役分派制》,《烟台师院学报》1989年第4期。 57,《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10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58,《20世纪拉丁美洲的变革与发展》,载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七辑,2010年出版。 59,《论拉丁美洲的现代化道路》,载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2009年出版。 60,《从“奇迹”到危机——墨西哥现代化转型的经验教训》载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2008年出版。 61,《跨国公司与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载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四辑,2007年出版。 62,《拉美现代化进程的阶段论——吉诺•赫尔马尼和他对拉美现代化的研究》,载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2006年出版。 63,《20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特点》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2005年出版。 64,《论自由主义对19世纪拉丁美洲的影响》,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2004年出版。 65,《中国与拉美非建交国家的关系》,( 合作),载苏振兴、蔡同昌主编:《2005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No.5(中国与拉美关系的回顾和展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 66,《阿兹特克文明与印卡文明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北京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编:《亚太研究论丛》,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哈全安 2012-04-05 10:59 个人简介 哈全安,1961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回族。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1983—1986年和1988—1991年两次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取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此间,曾于1988—1989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进修,1990—1991年在伊朗德黑兰大学文学院进修。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历史教研室主任、南开大学哲学系复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讲座教授、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中世纪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世界现代化论坛”学术委员,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同年获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获南开大学首届“良师益友奖”,2008年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师奖”,201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获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著作奖,2012年获南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目前讲授“世界上古中古史”、“阿拉伯文明史”、“中东现代史”和“伊斯兰教史”,其中“世界上古中古史”于2004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103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先后独立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青年基金项目“古典伊斯兰时期中东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阿拉伯封建形态研究、“十·五”规划项目“中东诸国现代化比较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项目“伊斯兰教诞生以来的中东史”,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东政治现代化进程研究”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东现代化进程中的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招收中东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应邀在中国科学院世界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国内多所高等学校做学术报告,在《光明日报》和《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专栏文章,接受新华社、中国图片社、天津电视台以及《华商报》、《齐鲁晚报》、《南开大学报》、《东北师大报》专访。 主要著述: 1、《古典伊斯兰世界》,独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出版。 2、《阿拉伯封建形态研究》,独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3、《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独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4、《中东史610-2000年》(上、下),独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5、《土耳其共和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出版。 6、《哈里发国家的浮沉》,合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7、相关学术论文,分别刊载于《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科学与现代化》、《西亚非洲》、《史学集刊》、《东北师大学报》、《南开学报》、《经济社会史评论》等杂志。 电子邮件:haquanan@nankai.edu.cn 侯建新 2012-04-05 10:59 个人简介 侯建新,1951年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其后分别在天津师大和南开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世界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会长。现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天津市第九届、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首届、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近年获得的荣誉称号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授衔专家、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等。代表作有《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第一基石》等。自1991年起,先后在英国苏赛克斯大学、剑桥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俄国莫斯科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研究或讲学。 研究方向 英国及欧洲经济-社会史,现代化比较研究,史学理论 科研成果 一、主要著作与教材: 1. 《资本主义起源新论》,三联书店,2014年版 2. 《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主编),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 《中古政治制度》,《世界历史》(多卷本)第10册,侯建新等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修订组第一召集人 5. 《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与徐浩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001、2002、2009年多次在北京和台湾再版。教育部研究生推荐使用教材 6. 《社会转型时期西欧与中国》(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教育部研究生推荐使用教材。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 7. 《英国庄园生活》(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负责全书审校,并撰写中文版序言,《中华读书报》评该书为2005年最受欢迎的100本图书 8. 《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获天津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 9. 《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主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0. 《社会转型时期西欧与中国》(第一版),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 11. 《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人力量增长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获天津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年),获全国高校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1995年) 12. 主编《经济社会史评论》,(一至七辑),三联书店出版,本刊2014年获批国家正式刊号(ISSN2095-9842 CN12-1443/K),2015年已出版4期 13. 主编《经济-社会史研究丛书》 二、主要论文: 1. “法律限定负担与英国农奴身份地位的变动”,《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 2. “学人的楷模:忆陈翰老”,《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第2期 3. 关于“中世纪”这个概念,《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5期 4. “关于西欧现代社会转型起始年代的新观点”,《世界历史》2014年第4期 5. “欧洲文明再认识”,《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 6. “认知欧洲定位中国”,《光明日报》2014年09月17日第16版 7. “中世纪英格兰农民土地产权研究”,《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 8. “欧洲文明形成中的宗教因素”,《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4期 9. “民国年间冀中村民的消费:究竟吃什么”,《光明日报》 2013-8-8 10. “新视角:资本主义起源再探讨”,《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第3期 11. “抵抗权:欧洲封建主义的历史遗产”,《世界历史》2013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9期摘引 12. “议会在英国最高权力的确立”,《史学集刊》2013年第2期(与陆连超合作) 13. “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光明日报》 2012-7-5 ,《新华文摘》(2012年第17期)全文转载 14. “近二十年英国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新动向”,《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与龙秀清合作),《新华文摘》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15. “英格兰工业革命前的人均产值与消费”,《经济-社会史评论》(第六辑),三联书店2012年11月版 16. “深入研究中西转型时期的社会变迁”,(侯建新、邹兆辰),《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4期 17.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1年第11期转载,《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第6期摘编 18. “中国国民需要世界史知识”,《历史教学》2011年第7期 19. “抓住机遇,面向实际,大力推进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世界历史》2011年第2期 20. “经济-社会史:欧洲社会转型研究的重要平台”,《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21. “前近代中英两国农业雇佣劳动比较”,载钱乘旦等主编《英国史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2.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gricultural Wage Labour in Pre-Modern China and England,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Chinese history conference, Edited by Qian Chengdan & Miles Taylor, University of Landon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2011 23. “家庭教育:英国近代初等教育的催生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与张晓晗合作) 24. “加强文明多样性和生动性研究”,《世界历史》2010年第2期 25. “新中国世界史研究六十年”,《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 26. “世界历史研究三十年”,《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 27. “跳出旧巢穴,走出新天地—中国世界历史研究3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8-12-2 28. “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世界历史》2008年增刊(纪念改革开放30年创刊30年) 29. “西欧崛起:经济与社会互动的历史及相关学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30. “高效农业是英国城乡一体化基础”,载《新京报》, 2008 年 10 月 19 日 B3版 31. “史学失去真实也就失去生命”,《天津日报·学术版》, 2007-6-25 第10版 32. “让历史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2期转载 33. A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of “Feudal”,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Vol.2,No.1,January 2007, pp.1-24 34. “史学的时代性与永远的历史性”,《史学理论研》2006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35. “‘封建主义’——概念错位的原委及应对”,《历史教学》2006年第1期 36.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7年第1期转载 37. “‘主体权利’文本解读及其对西欧史研究的意义”,《史学理论研究》 2006年第1期 38. “原始积累的秘密:英国佃农何以抵抗过度侵夺?”《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二辑),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版 39. “富裕佃农:英国现代化的最早领头羊”,《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5期转载 40. “20世纪前期中国农村市场分析:来自清苑县的报告”,载冯崇义等编:《二十世纪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 “学科创新与交融的平台——《经济-社会史评论》创立与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发展”,《中华读书报》 2005-2-2 42. “《经济-社会史评论》首发座谈会‘为什么要办这个刊物’”,《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43. “‘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2期摘刊,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44. “工业化前中英乡村借贷比较研究”(与 赵文 君合作),《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光明日报》 2005-4-6 学术动态介绍该文;人民网论点摘编 45. “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撷萃——西欧‘封建主义’概念问题”,《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 46. “增强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吸纳、参与和升华”,《人民日报》 2005-4-1 ,15版 47. “‘封建主义’概念在中国之由来”,《天津日报》(文史版) 2005-12-12 48. “原始个体权利:解读中西传统社会异同”,载《历史比较的新视野——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9. “主体权利与西欧中古社会演进”,《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1期 50. “个体权利与中西社会转型比较”,《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51.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中译本读后”(与孙立田合作),《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光明日报》 2004-11-25 第3版转载 52. “廿载不变的追求”,《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 53. “从非经济因素看西欧与中国的社会转型——兼议经济-社会史学科的引进”,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4. “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经济社会史”,载中国史学会:《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5. “人文的和整体的历史:西方经济社会史初论”,《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2年第3期 56. “原始个人权利与西欧封建政治制度”,《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2年第8期转载 5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人口流动与雇工”,《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5期转载 58. “近代冀中土地经营及地权转移趋势—兼与前工业英国地权转移趋势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2年第2期转载 59. 《西方经济-社会史研究》,载《天津日报》(学术版) 2002-1-21 60. “民国年间冀中农业成本、农民负担与剩余——来自11村的一项计量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1年第6期转载 61. “西欧与中国社会转型比较初论”,《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 62. “20世纪上半叶冀中农村市场评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63. “20世纪上半叶冀中农业生产条件考察”,《历史教学》2001年第2期 64.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生活与消费水平”,《世界历史》2001年第2期 65. “民国年间冀中农户劳动生产率研究”,《中国农史》2001年第1期 66. “试析现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若干误区”,《天津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1年第6期转载 67. “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增长与自然经济解体”,《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世界历史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8.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史学月刊》 200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0年第12期转载 69. “中英封建晚期乡村组织比较”,《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70. “民国年间冀中农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研究”,《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71. “西欧富裕农民-乡绅阶级形成与农业资本主义兴起——兼与明清绅衿阶层比较”,《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0年第8期转载 72. “民国年间冀中人口与教育研究”,《历史教学》 2000年第2期 73. “国外小农经济研究主要流派评述”,《世界历史》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9年第4期转载 74. “西方法律传统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获天津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12月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CICSC)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1999年第6期转载 75. “中西封建晚期农村雇工比较研究”(与 赵文 君合作),《史学月刊》1998年第5期 76. “英国‘边疆运动’及其对旧庄园制度的冲击”,《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1998年第10期转载 77. “从新人口论、均衡陷阱到‘过密化增长说’”,《史学理论研究》 1998年第3期 78. “中世纪晚期中西农业劳动力迁徙比较”,《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9. “封建农民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载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80. “明清农业雇佣经济为何难以发展:兼与英国封建晚期农业雇佣劳动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8年第期转载,获天津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81. “中世纪晚期中英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启动比较研究”,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历史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2. “谈陈翰笙三十年代农村调查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载《陈翰笙百岁华诞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3. “英格兰种族、语言和传统探源”,《天津师大学报》1995年第10期 84. “中英劳动生产率及其在近代化中的核心含义”,《世界历史》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4年第6期转载 85. “中世纪晚期的商品化与现代化启动”,《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5年第2期转载 86. “西方两性关系史述评”,《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3-12转载 87. “中西文化比较要有历史层次感”,《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88. “中世纪晚期中英农业发展趋向的比较——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一项计量研究”,载罗荣渠:《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9. “西方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动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 90. “历史比较研究概述”,载《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91.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公社若干问题——评《中世纪法国公社》”,《城市史研究》第四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2. “从客观主义走向主观唯心主义的兰克学派”,《历史教学》1990年第11期 93. “西方社会史定义与发展趋势”,《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5期 94. “强化农业基础的历史思考与现实抉择”,《生产力研究》1990年第3期 95. “英国的骑士、乡绅和绅士都不是贵族”,《历史教学》1988年第3期 96. “浅议当代西方家庭史学”,《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 97. “个人的发展与英国农村阶级结构变迁”,《世界历史》1989年第1期 98. “从英国历史看传统农业的变革目标——兼论家庭农场主成为中国农民企业家主体”,《农村经济与社会》1989年第4期 99.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10期 100. “鸦片战争前农民个人力量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1期 101. “中世纪法国公社的定义”,《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7年第4期 102. “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的增长与自然经济的解体”,《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1年第4期转载,获天津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获奖情况 1. 教学成果“地方高校世界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 2. 指导博士论文《中西中古税制比较》获教育部 全国优秀 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年),并获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

  • 菏泽民间智库

    菏泽民间智库 (拆下肋骨当柴烧) 2016-11-05 09:57:24

    钱乘旦 2012-04-05 10:58 钱乘旦 男 职称:教授 历: 研究生 学位: 博 士 任职简历: 2005年—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导师 2005年—2006年,北京大学世界史研究院副院长 2006年—今,北京大学世界史研究院院长 曾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 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论著: ◎著作: 《剑桥艺术史》(新译本1-8卷,译著),译林出版社,2008 《换个角度看历史——现代化与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研究》(主编,与王宇博),四川人民出版社社,2007 十二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学术指导,2006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学术指导),三秦出版社,2005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学术指导),三秦出版社,2005 主编:“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丛书”,2003年起 《同床异梦——1989-1999年的美中关系》,(校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 《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中国近代史》(校译,徐中约原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2002 主编:“世界改革史鉴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著),译林出版社,2001 主编:“英联邦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开始出版,全18卷 《寰球视野:现代化的迷途》,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欧洲文明:民族的冲突与融合》(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二十世纪英国》,香港商务,1996;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帝国斜阳》(译著),香港三联,1994;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剑桥艺术史》(3-7卷,译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1995,1996,1998 《在蓝色海洋的一边》,浙江少儿出版社,1993,1997 主编:“世界文化知识丛书”,浙江少儿出版社,1993,1997 《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南京出版社,1992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994,1995。台湾淑馨,1992,四川人民出版社(丛书版),2003,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插图版),2003 《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主编: 主编:“未名世界史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开始出版 主编:“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丛书”,2003年起 主编:“世界改革史鉴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主编:“英联邦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开始出版,全18卷 主编:“世界文化知识丛书”,浙江少儿出版社,1993,1997 ◎论文(1999—2008): “民族、民族主义、民族国家问题研究综述”,《世界历史》2008年增刊(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专刊) 《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世界历史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冲突还是融合——论全球化背景下本土的命运,《绿叶》2008,9;《新华文摘》2009,1 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与齐世荣),《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学习讲座集萃》,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内部使用),2008 评麦克尼尔《世界史》,《世界历史》2008,2 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历史研究》,2008,2;《新华文摘》2008,17 不平衡的发展:20世纪的历史与现代化,《光明日报》,2007.9.4 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中国与世界观察》,2007,1 欧洲国家形态的阶段性发展:从封建到现代,《北京大学学报》,2007,2;《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3 英国与世界,1714-1830,《英国与世界》,2007,紫禁城出版社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大国’兴替,《文汇报》,2007年1月21日 现代化研究与中国的世界史学科,《世界历史》,2006,6 《大国崛起》的启示,《文汇报》文汇时评,2006年12月18日 关于我国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A Peaceful Solution: British Parliamentary Reforms,in Peace Studies in the Chinese Century (ed. Alan Hunter),Ashgate,Hampshire England,2006 谈英国议会改革中的和平变革机制,《历史教学》,2006,3;人大复印《世界史》2006,5 关于学风问题的更多思考,《中国书评》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学习与探索》,2005,6;《新华文摘》2006,6 英国的称霸世界和回归欧洲,《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齐世荣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1万字 关于开展‘世界史’研究的几点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05,3《新华文摘》2005,19;人大复印《世界史》2005,12 社会分化:英国工人与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史评论》,三联书店,2005年 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世界历史》,2004,6 脑子里装着自己的问题和前途命运——评《欧洲文明的进程》,《安徽史学》,2004,6 资本主义的变化与西方列国的兴衰,《党建》2004,6 英法德三国的现代化经历,《人民日报》2004年2月14日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解放日报》2003年12月18日 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历史发展考察,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解(与齐世荣教授共同承担),2003年11月24日 谈谈大众历史教育的偏失,《历史教学》2003,8 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世界历史》,2003,3;《新华文摘》2003,9;《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5 不安之战——美伊战争再透视,《南风窗》,2003,4 再论‘反现代化’——理论构建与实例分析,《现代化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2 英国的国王与君主制,《东方文化》,2002,6 不平衡的发展:二十世纪与现代化,《史学月刊》,2002,9 ‘革命’研究:革命的原因、性质和目的,《南京大学学报》,2002,3 变动与适应——对英国现代化过程的再认识,《史学集刊》,2002,2 创新与求实是学风直本,《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9.11 反现代化—--一个理论假设,《学术界》,2001,4 探寻‘全球史’的理念,《史学月刊》,2001,2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东南文化》,2001,2 明治维新的失误引出的历史教训,(钱乘旦,洪霞)《北京日报》,2001/2/12; 关于现代化道路的个案研究,《博览群书》,2000,8 宗教对抗国家:埃及现代化的难题,《世界历史》,2000,3 回溯1000年,《词海新知》,2000,5 二十世纪英国:衰落还是发展,《博览群书》,2000,4 寻找现代化的楷模,《开放时代》,2000,3;《新华文摘》2000,8转载(题“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历史是一样门活的知识,《世界历史》(笔谈),2000,1 重视研究生培养中的学风教育,《学术界》,2000,3 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文化素质教育论坛》,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种姓影响,《南京大学学报》1999,4 奥斯曼帝国自我改造的失败及其原因,《历史教学》1999,10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历史局限及其影响,《历史教学问题》1999,3 获奖: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08年) 吴玉章奖(2002)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 国家教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 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4) 学术兼职: 1997—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 2004—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 2004—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2004—今,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 1998—今,中国史学会理事 1995—今,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 2007—今,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2007—今,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位分委员会主席 《世界历史》编委 《史学月刊》编委 《学术界》编委 《中国学朮》编委 《中国书评》编委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编委 《欧洲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海》学术委员会委员 荣誉称号: 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1999年,江苏省教委) 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1998年,江苏省委宣传部)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国家人事部) 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年,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英国考文垂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刘岳兵 2012-04-05 10:58 姓 名:刘岳兵 (英文 Liu yuebing) 出生年月:1968年2月 学位/职称:哲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 职务:日本研究院副院长 所属研究部:历史文化研究部 学术兼职: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 奖励与社会评价:【1】2004年12月16日,荣获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四届青年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2005年12月28日,荣获第四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专著类三等奖。【3】入选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入选天津市第三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 一、 简历: 1989年7月,南开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 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1年8月,任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讲师。 2003年12月,任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2004年9月,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教授。 2010年12月,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 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作 【1】《日本近代儒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 【2】《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4月) 【3】《日本近现代思想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3月) 【4】《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三卷(1840-189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 【5】《“中国式”日本研究的实像与虚像——重建中国日本研究相关学术传统的初步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5月) (二)主编 【1】《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2】《日本的宗教与历史思想——以神道为中心》(“日本思想文化史研究初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 (三)译著 【1】《当代中国扫盲考察》(浅井加叶子著,与王国勋合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4月) 【2】《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佐藤慎一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初版,2008年4月第二版) 【3】《日本的思想》(丸山真男著,与区建英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5月) 【4】《中国善书研究(增补版)》(上下卷,酒井忠夫著,与孙雪梅、何英莺合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四)主要论文 【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艺术】 【1】《诗魔的禅悟——片论洛夫诗路历程中超现实主义与禅学的汇通》,《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1992年第6期。 【2】《方东美论儒道墨“三位一体”的道德精神》,《道德与文明》1993年第2期。 【3《王船山与中华民族精神》,《天津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4】《梁漱溟思想胚胎之发育及其影响》,《人文杂志》1993年第5期。 【5】《王船山历史观的文化剖析》,《船山学论》,船山学刊社出版,1993年12月。 【6】《蔡仪》,方克立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人物志》,华夏出版社,1994年8月。 【7】《王朝闻》,方克立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人物志》,华夏出版社,1994年8月。 【8】《王船山与中国人文主义传统》,《船山学刊》,1995年第1期。 【9】《方东美的美学致思与情感世界》,《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1-2期。 【10】《方东美的哲学意境》,《南开学报》1997年第1期。 【11】《春秋齐物论,哲匠亦诗翁——方东美的心灵世界及思想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哲学与文化》,1998年第10月、11月号连载。收入刘岳兵著《真情与真理之间——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文化史论略》,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11月。 【12】《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13】《现代中国艺术文化形成的三种潮流》,《学术研究》2003年第4期。 【14】《湘学妄议》,方克立主编《湘学》第3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15】《金岳霖哲学思想的情感底蕴》,收入《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 【日本思想文化史】 【1】《军国主义的鹰犬》,《读书》2000年8月号。 【2】《近代日本的孔子观》,(台湾)《孔孟月刊》第39卷第3期,2000年11月。收入张立文主编《东亚文化研究》第一辑,东方出版社,2001年12月。此文被翻译成日文发表:《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孔子像》(森秀树译),(日本)大東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第15号,2010年3月。 【3】《中江兆民的儒学修养及其早期思想特征》,(台湾)《孔孟月刊》第39卷第10期,2001年6月。 【4】《中江兆民の思想における儒学と自由主義との関係について》,井田進也編《兆民をひらく——明治近代の<夢>を求めて——》(中江兆民没後100年記念論集),光芒社,2001年12月。 【5】《论狩野直喜的孔孟观》,(台湾)《孔孟月刊》第40卷第9期,2002年5月。 【6】《从儒家思想看中江兆民自由主义的“东洋性格”》,《哲学研究》2002年第12期。 【7】《从战后小岛祐马的思想看日本的现代新儒学》,《日本学论坛》2003年第1期。 【8】《论日本近代的“孔子教”——以服部宇之吉为例》,《学术月刊》2003年第5期。 【9】《福泽谕吉的“自由”论》,(台湾)《历史月刊》2003年5月号。此文被翻译成日文发表:《福沢諭吉の「自由」観》(井田进也译),慶応義塾福沢研究センター《近代日本研究》第26巻,2010年2月。 【10】《服部宇之吉对孔子之教的现代阐释》,《日本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 【11】《“京都支那学”的开创者狩野直喜》,《读书》2003年7月号。 经修订以《论“京都支那学”的开创者——狩野直喜的思想与性格》为题收入韩东育执行主编《本体的解构与重建——对日本思想史的新诠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 【12】《从小岛祐马的思想基础看京都Sinology的特点》,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七集,中华书局,2003年9月。 【13】《“明治儒学”如何可能:以研究现状及问题为中心》,收入《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及《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 【14】《福泽谕吉的天皇观及其影响》,《读书》2005年6月号。 【15】《夏目漱石晚年汉诗中的求“道”意识》,《日本研究》2006年第3期。 【16】《“明治儒学”如何可能:中村敬宇的儒学思想》,王中江主编《中国儒学》第2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11月;收入《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 【17】《甲午战争的日本近代思想史意义》,《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1期。 【18】《〈论语兵话〉及其他》,《读书》2008年9月号。 【19】《近代日本的“超国家主义”》, 《读书》,2009年6月号。 【20】《关于日本近现代思想史》,《读书》,2009年10月号。 【21】《从实学与洋学的发展看日本近代思想的萌芽》,《现代化研究》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22】《西田哲学中矛盾的现代性:与时局的对抗和屈服》,《世界哲学》2010年第1期。 【23】《十八世纪日本的变革思想和批判精神》,《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 【24】《〈玩苏梦物语〉里的战争责任问题》,《读书》2010年7月号。 【25】《“皇国史观”与宋代儒学的思想纠葛——以〈神皇正统记〉为中心》,《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6期。 增补扩充以《日本“皇国史观”的形成与儒学——以《神皇正统记》为中心》,为题,收入崔世广主编《神道与日本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26】《同时代“京都支那学者”眼中的内藤湖南——以《支那学》第七卷第三号中的《内藤湖南先生追悼录》为中心》,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11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10月。 【27】《日本史学史读书札记(古代·中世部分)》,刘岳兵主编《日本的宗教与历史思想——以神道为中心》,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 【28】《战后日本民主主义的发展及其局限——以战后日本初期文部省教科书《民主主义》为中心》,《南开学报》,2015年第3期(与王萌联名)。《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4期长文转载。 【中日思想文化交流与相互认识】 【1】《论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与儒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梁漱溟研究在日本》,《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3】《中国现代新儒学与日本——以梁漱溟的著作在日本的影响为例》,王勇 等著《中日“书籍之路”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0月。 【4】《梁漱溟与现代中日儒学知识共同体》,《东岳论丛》2004年第5期。 【5】《明治以来中日儒学交流的轨迹》,北京日本学中心编《日本学研究》第14期,学苑出版社,2004年10月。 【6】《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在日本》,《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22日。 【7】《冯友兰研究在日本》,王青主编《儒教与近代的东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收入《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 【8】《学術・思想史の視点より見た近代中日関係史における幾つかの問題点》,(日本)大東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第13号,2008年3月。 【9】《日本における立憲政体の受容と中国――加藤弘之の『隣草』をめぐって》,(日本)島根県立大学『北東アジア研究』第17号,2009年3月。 【10】《〈邻草〉对近代中国立宪思想发展的借鉴意义》,《东疆学刊》2010年第1期。 【11】《杨昌济的思想与日本(上)》,《船山学刊》2010年第2期。 【12】《杨昌济的思想与日本(下)——以《达化斋日记》为中心》,《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50】【51】合编,以《近代湘学与日本——以杨昌济为例》为题收入方克立、陈代湘主编《湘学》第5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13】《日本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感言》,《读书》2010年11月号。 【14】《近代日本中国认识的原型及其变化机制》,《历史研究》2010年第6期。 【15】《中国日本思想史研究30年》,《日本学刊》2011年第3期。 【16】《朱谦之的日本哲学思想研究》,《日本学刊》2012年第1期。 【17】《胜海舟的中国认识——兼与松浦玲先生商榷》,《南开学报》2012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2年第4期《中国近代史》全文转载。 【18】《“日本马克思主义”:民国时期中国学界回望》,《读书》2012年1月号。 【19】《幕末:中国观从臆测到实证的演变》,莽景石主编《南开日本研究2011》,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 【20】《中国における日本思想史研究の方法論的問題―ある学術史的回顧と展望》(金津日出美翻译),立命館大学『東アジアの思想と文化』第4号,2012年3月。 【21】《中国的日本思想史研究30年综述——以方法论为中心的考察》,李薇主编《当代中国日本研究1981-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22】Naitō Konan and Hunan Studies(内藤湖南与湘学),Journal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Volume 4 2013。 【23】《内藤湖南与“湘学”》,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十五集,学苑出版社,2013年4月。 【24】《中国日本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种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南开日本研究2012》,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4月。 【25】《未名庐学记:卞崇道及其日本哲学思想研究管窥》,《日本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 【26】《中国における『古事記』研究について――周作人の漢訳『古事記』を中心に》,NPO法人神道国際学会編集発行『現代によみがえる『古事記』――『古事記』撰録千三百年記念』,2013年8月30日。 【27】《1872年の「マリア・ルス号船事件」と近代日中関係》,徐興慶編『近代東アジアのアポリア』(日本学研究叢書8),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4年1月。 【28】《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种粗线条的学术史漫谈》,《日本学刊》2015年第2期。 【29】《中译本《渤海史考》的作者》,《读书》2015年4月号。 (五)书评及其他 【1】《中国人理性认识自我的新篇章——读〈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3期。 【2】《中日文化交流使者の新しい貢献:千宗室著『「茶経」と日本茶道の歴史的意義を拝読』》(呂夢宇译),(日本)《淡交》,1994年5月。中文稿《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新贡献——读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日本学刊》1995年第6期。 【3】《忧患之心•寂寞之道——王家骅和他的日本儒学研究三部曲》,《南开周报》1995年11月22日。 【4】《日本儒学及其对日本文化与现代化的影响》(与孙惠芹联名),《日本研究》1995年第4期。 【5】《同情及其界限——重读王家骅的〈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徐静波、胡令远主编《东亚文明的共振与环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12月。 【6】《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典范——读〈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唯实》1998年第8-9期。 【7】《儒家思想与“世界哲学”——读〈寻求德性与理性的统一〉》,《中华读书报》1999年5月5日。 【8】《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视界融合——读佐藤慎一的〈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中华读书报》2000年2月2日。 【9】《中江兆民的中国观及其他——由〈中江兆民:鬼子兵的思想家〉一文想到的》,《中华读书报》2003年2月19日。又应《北京日报》之邀,略作修改以《正确评价中江兆民的学说》为题,刊于《北京日报》2003年3月10日《理论周刊•读书》。 【10】《日本的“中国通”——悼浅井加叶子》,《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30日。 【11】《想起了〈春在堂全书〉中的〈东海投桃集〉》,《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4日。 【12】《明治儒学的历史形态和理论特征》,《中华读书报》2005年6月29日。 【13】《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21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 【14】《正视日本学人与国策的“瓜葛”——读〈像日本人那样做学问〉有感》,《中华读书报》2006年4月26日。 【15】《值得注意的一种“靖国史观”》,《南方周末》2007年8月23日。 【16】《专栏“反思日本学界在二战时期的现代性讨论”主持人手记》,《世界哲学》2010年第1期。 【17】《试论企业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特殊性》,《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2期。 【18】《开拓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新境界》,《社会科学报》(上海),2015年3月19日。 肖玉秋 2012-04-05 10:57 肖玉秋 XIAOYUQIU 生于1963年11月,天津市人。19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主讲世界现代史、俄罗斯历史、二十世纪国际关系概论等课程。为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和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员。曾参加天津市七·五科研项目《苏联东欧各国问题研究》和国家社科十·五科研项目《俄国汉学的历史及成就》。招收世界现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史、俄罗斯历史和中俄文化交流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主要著述: 1. 18世纪俄国来华留学生及其汉学研究,《汉学研究》第七集,中华书局出版2003年。 2.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与中俄文化交流,《南开学报》2002年增刊。 3. 用丹青描绘中国的19世纪俄国画家,《俄罗斯文艺》2002年第2期。 4. 第一位来华的俄国职业画家,《中华读书报》2001年8月1日。 5. 乌兹别克斯坦的对外经济联系,《今日东欧中亚》2000年第3期。 6. 乌兹别克斯坦开辟新出海通道计划,《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2期。 7. 三大危机与苏联解体,《历史教学》1999年第6期。 8. 乌兹别克斯坦私有化进程浅析,《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通讯》1998年11月第18期(在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举办的1998年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 9. 乌兹别克斯坦私有化进程浅析,《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5期。 10. 浅谈克格勃,《历史教学》1998年第2期。 11. 爱伦堡与“解冻文学”,《历史教学》1997年第6期。 12.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与苏联解体,《历史学习》1996年第7–8期。 13.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内幕,《历史学习》1996年第4期。 14. 近年来我国世界现代史研究热点,《历史学习》1995年第12期。 15. 可贵的探索,有益的启发–––评《世界现代史》,《世界历史》1992年第2期。 16. 世界历史探微(现代部分),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年(合著)。 17. 外国大事典(现代欧洲卷),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3年(合著)。 研究方向 俄罗斯历史、中俄文化关系史、世界近现代史 个人简介 肖玉秋,女,1963年11月生,天津市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从事中俄文化关系史、俄罗斯历史及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出版专著《俄国传教团与清代中俄文化交流》、译著《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参著3部,发表论文40余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文化功能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多种。 联系方式: yqxiao@nankai.edu.cn 讲授课程: 本科课程:俄罗斯历史、中俄关系史 研究生课程:俄罗斯历史研究、中俄文化关系史、世界现当代史专题、俄语基础 学术成果(著作、论文): 1.《俄国传教团与清代中俄文化交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独著。 2.齐世荣主编:《世界五千年纪事本末》,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参著。 3.《世界历史探微(现代部分)》,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参著。 4.《外国大事典(现代欧洲卷)》,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3年版,参著。 译著: 《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二译者。 论文: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留俄学生,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十一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2.1917年前俄国驻北京传教团办学活动研究,《暨南学报》,2014年第7期。 3.17—19世纪俄国人对中医的研究,《史学月刊》,2014年第3期。 4.关于提高本科生论文写作水平的思考,《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5.晚清赴俄使臣的俄国历史文化观,《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十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6.1917年前俄国关于驻北京传教团政策的演变,《南开学报》,2013年第1期。 7.1917年前俄国东正教传教团在华开立学堂考略,《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3期。 8.1917年前俄国在华东正教传教士与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 9.《中俄天津条约》中关于俄国在华自由传教条款的订立与实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10.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监护官考略,《清史研究》,2010年第2期。 11.阿多拉茨基及其《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汉学研究》第十一集,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作者。 12.清季俄罗斯文馆延聘俄人教习研究,《史学月刊》,2008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9年第3期转载)。 13.20世纪初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宗教活动分析,《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试论清代中俄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史学集刊》,2008年第4期。 15.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的特殊性,《俄罗斯研究》,2008年第1期。 16.19世纪下半期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宗教活动分析,《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在华活动的历史评价,《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8.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手段运用,《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9.改进世界现代史教学的几点认识,《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0.1864年以前的俄国来华留学生,《历史档案》,2007年第1期。 21.清道光年间中俄政府互赠图书考略,《南开学报》,2006年第4期。 22.俄国驻北京传教士团东正教经书汉译与刊印活动述略,《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1期。 23.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与清代中俄图书交流,《清史研究》,200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7期转载)。 24.试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文化与外交活动,《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 25.《中俄天津条约》签订前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宗教活动分析,《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之儒学研究,《汉学研究》第八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27.1715年至20世纪初俄国驻北京传教士团研究,《世界历史》,2004年第5期。 28.宽容与进取:首届俄国传教士团来华探源,《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18世纪俄国来华留学生及其汉学研究,《汉学研究》第七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 30.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与中俄文化交流,《南开学报》,2002年增刊。 31.用丹青描绘中国的19世纪俄国画家,《俄罗斯文艺》,2002年第2期。 32.第一位来华的俄国职业画家,《中华读书报》,2001年8月1日。第二作者。 33.乌兹别克斯坦的对外经济联系,《今日东欧中亚》,2000年第3期。 34.乌兹别克斯坦开辟新出海通道计划,《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2期。 35.三大危机与苏联解体,《历史教学》,1999年第6期。 36.乌兹别克斯坦私有化进程浅析,《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通讯》,1998年第18期(1998年被世界现代史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 37.乌兹别克斯坦私有化进程浅析,《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5期。 38.浅谈克格勃,《历史教学》,1998年第2期。 39.爱伦堡与“解冻文学”,《历史教学》,1997年第6期。 40.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与苏联解体,《历史学习》,1996年第7–8期。 41.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内幕,《历史学习》,1996年第4期。 42.近年来我国世界现代史研究热点,《历史学习》,1995年第12期。 43.可贵的探索,有益的启发–––评《世界现代史》,《世界历史》,1992年第2期。第二作者 张伟伟 2012-04-05 10:56 张伟伟,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英国史、世界近现代史和全球史教学与研究。1987-88和1999-200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历史研究所研修,1997年在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研修,2002年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研究讲学。现为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世界近代史》和《专业英语》获南开大学优秀课程奖。多次获南开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并于1996年获天津市高等院校“教学楷模”称号。著有《世界近代史与城市化》(合著1992)、《战后东南亚国际关系》(合著1993)、《世界史纲》(合著1999)等和论文“十七世纪英国农业资产阶级的构成及其特征”《世界历史》 1987 和“兰卡郡地主在产业革命中的作用”《世界历史》1992等。翻译《20世纪回眸》2000和《千年人物》2001等。编导译电视教学录像片《拿破仑时代》、《欧洲绝对君主专制》、《英国农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十九世纪初的伦敦生活》(1984)并配音。主讲课程《世界近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通论》、《专业英语》、《世界体系史研究》、《中西近现代发展比较研究》、《现代化研究》等。招收世界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 闫照祥 2012-04-05 10:55 闫照祥(1949—),教授,博士。197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留校工作至今。 个人简介:1981年研究生毕业。现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史学博士,曾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1998--2009),现任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史学会会长。1987—1989、2002年任美国西怀俄明学院客座教授,1994—1995年任伦敦大学客座研究员。1993—2004年先后担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和院长1995年评为河南省管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特聘教授。 30余年来研究世界近代史和英国史。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独立出版《英国政党政治史》、《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贵族史》、《英国史》、《英国贵族体制研究》、《英国政治思想史》等史学专著。主、参编学术著作和教材4种。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欧洲研究》和《欧洲》等刊物发表英国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优秀科研成果奖。论著多次被《新华文摘》、《世界历史研究动态》、《二十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史学卷》、《世界史年刊》、《世界史研究动态》、《中国历史年鉴》、《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等书刊摘引介绍和转载。独立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英国政治制度史”和“英国政治思想史”),省级社会科学项目4项。完成国际合作和赞助项目2项。其中《遗忘的边疆》1989年由美国Westview Press出版。 1976年任教至今,一直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为国内外研究生、本科生讲授过世界近代史、英国史、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政治思想史等课程、比较政治制度、专业英语等10门课程。多次获优质教学奖。其中《英国政治制度史》和《英国史》均获被评为优秀教材和优质课程。《世界近代史》2005年遴选为省优质课程。主要科研成果有: 一、科研论著 1.《英国政党政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英国贵族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4.《英国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英国政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二、科研论文 1.《论英国贵族政治权势在近代的延续》,《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 2.《论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 3. 《略论英国近代两党制的形成》,《世界历史》1985年第7期。 4.《1932年前英国政党组织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世界历史》1989年第3期。 5.《论20世纪英国世袭贵族的衰落》,《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 6.《近代前期思想家对英国贵族体制的评论》,《世界历史》,2006年3期。 7.《小议“乌托邦”传统释义的偏颇》,《世界历史》2007年3期。 8.《近代前期英国政党关系宽容化摭论》《世界历史》2008年2期。 9.《英国近代前期无神论源流》,《世界历史》2010年第10期。 10.《略论英国两大政党的起源》,《史学月刊》 1981年第2期。 11.《1688-1714英国政党政治发展初探》,《史学月刊》1984年第2期。 12.《沃尔波尔和英国内责任阁制的形成》,《河大学报》1985年第1期。 13.《近代前期英国王权问题补正》《史学月刊》1985年第4期。 14.《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和多元性》《河大学报》1985年第4期。 15.《“光荣革命”中阶级妥协问题复议》《史学月刊》1986年 第1期。 16.《英国“反对党” 理论发展述要》《史学月刊》1987年第3期。 17.《英国政治制度近代化的起点、特点和其他》见论文集《世界近代史重点和理论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8.《历史学与政治学的结合:跨学科研究英国政治制度史的体会》《高教探新》,1989年第1期。 19. 《论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的产生》《史学月刊》1990年3期。 20.《美国罗克斯普林斯屠杀华工惨案述评》《史学月刊》1990年第5期。 21.《1832-1868年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河大学报》1990年第4期。 22.《英国工党首次上台执政多面观》《河大学报》1992年第1期。 23.《英国保守党再次获胜的原因》,《西欧研究》1992年第2期。 24.《英国报刊发行古今谈》《欧洲》1993年第4期。 25.《20世纪英国保守党政治优势析要》《史学月刊》1996年 第6期。 26.《“光荣革命”后英国贵族的若干特征》《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27.《1980年以来我国英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述要》《世界史年刊》1997年版。 28.《论历史分期的相对性》《史学月刊》,1998年第3期。 29.《中英君主制的几点区别》《河大学报》1999年第1期。 30.《论都铎君主专制政体的有限性》《史学月刊》1999年第2期。 31.《英国贵族等级制和阶级属性的演变》《史学月刊》2000年4期。 32.《论20世纪英国世袭贵族的衰落》,论文集《重塑英国:布莱尔主义与第三条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英国近代贵族体制政治研究述评》,《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4.《英国近代贵族大地产论略》,《史学月刊》2003年第8期。 35.《国际共运史: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模糊点》,《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 36.《兴趣和责任:专业研究的恒动力》,《历史教学》,2005年第6期。 37.《英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8.《英国政治思想研究浅议论、》,《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39.《国际共运史: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模糊点》,《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 40.《英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1.《英国政治思想研究浅议》,《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42.《国际共运史: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模糊点》,《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 43.《重读<大洋州>:打捞遗失的信息》,《学海》,2006年5期 44.《政治正义论:无政府主义的元典》,《浙江学刊》,2007年5期 45.《英国近代政治思想的类别和发展特征》,《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46.《英国近代早期宪和宪政思想研演进》,《史学集刊》2006年5期。 47.《英国辉格史学派先驱者论略》,《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6期。 48.《英国世袭贵族等级的演化》,《历史教学》2007年1期。 49.《英国党魁遴选的历史沿革》,《历史教学》2006年4期。 50. 《19世纪早期英国托利主义析略》,《史学集刊》2010年1期。 51.《1800年前后世纪初英国激进主义的汊流》,《近代史研究》,2009年版。 三、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英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主持人,1996年,已结项。 2. 国家社科基金:18世纪以来英国政治思想和政府决策研究,主持人,2004,已结项。 3. 国家社科基金:英国近现代三大政党政治观念演变研究,主持人,2011年,在研。 四、教学成果 1.《特色多多的历史专业英语教材》,《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 2. 《世界史教学问题的多解和创新》《历史教学》2009年12期。 3. 《面向研究生试行双语教学的优势和举措》,《高等教育研究》,第七辑(2005年) 4. 主编《世界通史》(四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之世界史负责人,2010年。 6. 主讲并负责河南省精品课程:世界历史,2005年。 7. 完成教学改革项目:“关于在河南大学实行双语教学的报告”,已于2003年已通过河南大学教务处的验收并结项。 8.教材《英国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9.主持河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世界历史文选”,2011年。 10.主持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世界历史教学团队”,2011年。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21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