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红楼。。。影版纷纷扰扰。。。阿拉钗黛相携到老。。。
宫脇咲良三号机
N次重温的时候又扣到了一些钗黛糖。。。给各位哥哥品鉴一下。。。
很多哥哥对钗黛是知己这种说法会有一定怀疑。。。知己不该是宝黛嘛。。。但怎么说。。。宝黛和钗黛是不同款的知己 。。。宝黛是因为他们竹马一同长大一举一动都无比熟稔。。。所以宝黛会有默默无言相对而泣这样的剧情。。。因为已经跳过了解对方这个步骤了。。。
而钗黛是天降。。。她们有一个很长的从互相戒备到逐渐接近了解彼此的过程。。。她们的人生观和性格极其不一致。。所以是先看到对方出色的“才德”才愿意将针锋相对的立场放在一边去当对方的知己。。。这种相处模式反而更靠近古人对“理想男人间”“士为知己者死”或者“高山流水遇知音”这种瑜亮的知己情。。。。
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黛玉的诗句或者机锋是由宝钗接茬解释的。。。黛玉也喜欢用典故打趣宝钗。。。两个人互答机锋时候宝玉都插不进嘴。。。
比如第二十二回宝钗点寄生草宝玉劝架不成气得发朋友圈这回,是黛玉先发问宝玉
“你那偈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可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在续两句在后。”因念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然后宝钗马上跟上黛玉的用典和思路,大赞黛玉“悟彻”
“实在这方悟彻。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今儿这偈语,亦同此意了。只是方才这句机锋,尚未完全了结,这便丢开手不成?”
可以说这里宝玉费心领悟发emo朋友圈是在神秀“了则未了”的level。。。而黛玉看了一眼就到了惠能“本来无一物”level。。。宝钗和黛玉一个level。。并且迅速理解了黛玉的引用惠能顿悟的典对宝玉没有了悟的嘲讽并仔细解释了出来。。。这里两人还没金兰契呢。。。钗。。。一款黛玉百科。。。
然后我们对比四次诗社活动。。。曹怎么用心塑造钗黛作为知己的一款势均力敌平分秋色。。。
第一次诗社是白海棠诗社。。。
黛的诗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
钗的诗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而曹公马上借着李纨之口评价了两人特点。。。钗是含蓄浑厚,黛是风流别致。。。最终两人不分上下共一打平。。。辣菜一下最末的宝玉。。。
第二次诗社是菊花
黛全面展现出自己灵气。。。一口气勾了三首诗。。。并且三首包揽前三压倒众人。。。
黛第一的咏菊(辣菜关心则乱)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这里的文气是黛完全占了上风,但曹马上大笔一挥让宝玉做出一首螃蟹诗开启第二个副本,钗因此写了自己的代表作螃蟹咏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钗扳回一局,作为一个平日看着厚道的人甚至获得了大家“讽刺世人太毒了些”的评价(钗被冷香丸压抑的毒舌性格哇)。。。两人再次打平。。。
有意思的是菊花诗桥段的商业互吹。。。众人互评诗作,而钗黛却互相巧妙地避开了(黛称赞了湘云钗称赞了探春)。。。本人私心这是一种微妙的王不见王的距离感。。。
第三次诗社是芦雪广联诗,这已经是金兰契之后了。。。钗黛的距离怎么样了呢?( 其实是湘云vs钗黛琴三人的主场,钗黛湘特点:黛灵气,钗博学,湘云就是急智了)
芦雪广钗黛两人的反应很有意思。。。在湘云抢着联诗之后第一个应战并最积极的是黛。。。而钗只挑自己喜欢的联(钗除了轮到自己,都是称好后联诗)。。。黛的活泼和钗的稳重可见一斑。。。。
两人互联的正好有四句,一句黛接钗一句钗接黛
钗先黛后
皑皑轻趁步,翦翦舞随腰
好喜欢这句,有一种轻巧的灵气
黛先钗后
沁香梅可嚼,淋竹醉堪调
这句很有意思,黛玉的“ 沁香梅可嚼 ”用了铁脚道人和雪嚼梅的典故,而宝钗的冷香丸正是梅花蕊配着雪水这样的吃法,可以说是黛玉偷偷cue了宝钗一把。。。而宝钗马上反映过来联诗“ 淋竹醉堪调”。。反cue了雪落竹上之声,直指居所全是湘妃竹的潇湘妃子。。。还了黛玉一句。。。什么小情侣当众谜语人play。。。。辣菜只发言一次又落第的宝玉。。。
最后一次是桃花社。。。起因是黛玉作了桃花行。。。黛玉提议说作桃花诗一百韵。。。宝钗则说“从来桃花诗最多,纵作了必落套,比不得你这一首古风。虚得再拟。”。。。好一个大辣菜。。。最后大家改成咏柳絮。。。
黛的诗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钗的诗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可以说最后这次诗社是两人性格最鲜明的刻画。。。黛的宁为玉碎和钗的匪石不转淋漓尽致。。。众人评价黛缠绵悲戚钗饱有气力。。。 又是两人打平。。。
最后辣菜一下87版这么多诗社情节只拍了芦雪广的一点点还跑去拍天香楼。。。
诗社这里都是钗黛的“对决”。。。而黛的五美吟这里就是钗黛两人的评价欣赏部分了。。。
五美吟前正好是群芳宴,黛玉抽中了“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芙蓉花签。。。非常喜欢。。。这句原诗是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和刻板印象不同。。。全诗其实是非常激进地对帝王的讽谏诗。。。是欧阳修看了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后应和而作。。。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大致意思是昭君因为没有贿赂画师被画丑。。天子错失她的美丽而让她最终嫁给单于。。。即使后来天子杀了画师又有什么用呢。。。耳目所及都能被贿赂更何况千里之外的敌人呢。。。
而群芳宴不久黛玉就创作了五美吟。。。明显就是被花签启发了萌生出为古时薄命红颜作诗并讽刺她们身侧的fw君王和雄主的念头。。。其中就有一首就是给王昭君的。。。
黛的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和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何其相似。。。你君王把决定权交给一个画工不是如同儿戏一般么?(这个讽刺力度和宝钗的螃蟹咏有得一拼)
黛的五美吟只有宝玉宝钗看了。。。宝玉的反应是赞不绝口然后无了。。。而对黛玉的诗做出评价剖析的是宝钗。。。
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是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闻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与人同。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宝钗这里可以说直接的完全的看穿了黛玉的灵感来源。。。她举的例子就是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 》的"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以及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原诗“耳目所闻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她把黛玉一位闺阁女子的诗和两位权臣文人的讽谏诗相提并论并高度肯定。。。就差认为黛玉的诗是第三首“明妃曲”了。。。这怎么不是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呢。。。。
甚至在黛湘的联诗里都有钗黛糖。。。
湘云在差点要败给黛玉的时候想到了一句
庭烟敛夕棔
黛玉听了拍手叫绝,说这会子才说“ 棔 ”这个字,亏湘云想得出。。。湘云怎么解释的呢,她说正好是昨天看见了这个字要查查。。。宝钗直接说不用查是一种俗名叫明开夜合的树。。。间接助了湘云对上黛玉这句。。。阿拉钗黛又在隔空精神play了。。。。
想到再补。。。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康晞来了康晞真的来了 (TracyWatermalon)
- 真的假的。。全糖可乐嗑的是上面这个🌿下面这个?? (momo)
- 《潜伏》里孙红雷演技属于好的吗。。 (拿拿不拿)
- 好颠。。。。GLAMOUR年度女性是九位trans😅 (omom)
- 有哪些疑似dy的208w (mo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