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打卡|工作学习之余如何放松?实践经验分享
鸬鹚啊
我前段时间经常心烦,感觉在休息时一直不得劲。在仔细体悟心情后发现,休息这件事其实总是让我感到烦躁。如果大家也有同样的困扰,希望这个帖子有帮助。在读了几本工具书和自己实践三个多月过程后,总结以下内容~
> 为什么我们需要有效放松?
“辛苦了一天,我只想躺着刷手机”
“脑子太累,晚上只想休息”
这些惯性思维会欺骗我们,脑子需要休息,脑子不能时刻转动。
其实事实上,脑子并不需要休息,我们也没有办法阻止脑子转动。就像夜深人静时,脑子会自动播放一些画面,我们无法停止或者控制。
> 如何规划出更有效的休息方式
我实践以后的建议是:通过休息时间长短进行不同程度的休息。
第一步,感受自己的状态和心情,收集属于自己的放松方式,做成放松盒子。
状态应该是:在过程中有沉浸式的体验,在结束时心情放松轻快。

第二步,划分出每日每周的休息时间(切勿太详细)
例如:
课间休息-10分钟
下班/放学后:20:00-23:30-三个半小时
周末:两天
长假:三天以上
第三步,匹配时长与活动。
比如:我逛超市需要四十分钟,我可以选择在周末or下班后去做。

更多匹配细节请往下看⬇️
> 像规划学习一样规划休息
-在工作学习结束的时候,请先规划好休息内容,再开始休息。简单规划休息内容可以避免自己裹挟进信息爆炸的社交媒体,失去掌控感,手指滑动半个小时却记不得自己看了些什么。
-把玩手机这件事当做上网时间,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休息时候检索一些碎片信息。比如我下午的休息时间需要检索如何进行武器配装(游戏相关),查找notion如何做函数的视频。可以在休息时间选择把内容看完,也可以找到以后放在阅读清单里面,下一轮学习工作的时间中再完成。这样可以在下一轮学习工作的时候更快的深度工作的状态。
-在周末和长假的休息活动中,尽量选择户外活动和掌控活动。掌控活动意味着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学习某个学科的知识,学习乐器唱歌等技能。
-----
> 无法归类的tips:
(想到了再补充,有点碎,不能马上写全)
-千万千万不要花太多时间去规划,时间应该放在体验上,休息这件事唯一的指标就是自己的感受。
-践行长期主义的唯一办法是不断获得正反馈,从自己身上,而非别人。
-在早上和短暂休息间隙,尽量避免大脑处理图片和视频信息,会影响后续表现。
-最后,休息活动的构建不是看完我的总结帖子就能马上完成的,一切都需要基于自身感受和经验,慢慢形成。
📚参考书籍:
(工具书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请检索目录后选择性阅读)
《轻松主义》格雷戈 •麦吉沃恩
《内在动机》爱德华 •L德西 理查德 •弗拉斯特
《软瘾》朱迪斯莱特
《掌控》张展晖
《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
之前还参考了几位博主的视频,等我找一找再补。
个人经验总结,如有错误请在评论区更正,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休息心得,谢谢大家~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学习&打卡|APS审核复习 (陈假滑)
- 学习&打卡|医学考研打卡 (乌鱼)
- 学习&打卡|英语文学和语言学习 2.0 (Apophrades)
- 学习&打卡|DE日常学习打卡 (蜗牛)
- 学习&打卡|持续学习 (第五类铁素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