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 版权所有
从一开始的中文版四大悲剧四大喜剧,初步从朱生豪老师的译作来感受莎翁魅力,到后面找来原著慢慢尝试着自己啃。
从参加这次活动开始,中途其实也断断续续看了一些舞台剧,票其实都是需要提前买,很多都是我很久之前就定好的场次,在我看了书之后再去看剧,突然就有了更不一样的理解。
从《我,堂吉诃德》到《威廉与我》,从《一个人的莎士比亚》到《罗密欧与朱丽叶》
因为莎翁的作品本身就是戏剧,所以能在舞台上看到一些更加具象化的表达会让我印象更加深刻,而基本上,每次看完剧之后,我回来还会再重新读一次相关的剧目。
而这次文学和我自身业务爱好的高度重合也让我觉得非常地惊喜!以后也会带着更高的热情来反复品味。
之前一直比较抵触这种“长篇巨著”,觉得莎翁离我太远,通过活动开始强迫自己尝试一些新的领域,感觉真的太好了!期待下次相遇…
期待再次相会!
此次虽然并不是第一次系统式的拜读莎翁,但依然数度想起五年级暑假在新华书店里,那斑驳发黄的桃木货架前,掂着脚自己挑下来三本书:《中国少年百科全书》《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后两本是成一套的少年版丛书,旁边还有同系列的数本陈列在一起,可就是一眼就选中。可以说冥冥天意让莎翁当了我的文学领路人。 不谈著作本身,聊聊其他。其实无论是悲还是喜都是人生的一个方面,悲观,易沉沦;乐观,易冒进。若如佛教中所描绘的四如实智观,使人的认识符合世界真相,从而体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不悲不喜的中观,再通俗点说,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众生皆游走于灰色地带。
我们要如实地看自己、看世界,既看到生命存在的客观无奈,生离死别的喜怒哀乐,同时看到生命自我拯救的不屈潜力,也对可抵达光明前景抱有持续信心。建立中观的人生态度于生活中,既不放纵欲望,也不一味自苦;既要努力精进,也不过于紧绷,就像琴弦,不松不紧才能奏出妙乐。
常言道“人生是苦”,并不是让我们回避或被动地接受痛苦,更不是让我们悲观厌世,而是在看到真相后,不被眼前虚假的安乐所迷惑,从而找到痛苦之源,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离苦得乐。当一个人在这样一番的尝试过后即便是最终选择了放弃坚持,转而寻求解脱的另一条道路,我想,所有善良而拥有智识人也都会理解和尊重的。
而我也深信,终有一日会有另一个智慧文明在了解人类的文化的时候,将莎翁的作品列为是首选,正如金庸曾说:“如果有一天能上太空,又只能带一套书,那必须是莎士比亚全集。”因为作品的内核正是人性之爱!
生存还是毁灭!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插眼
怎么打卡总是失败呢? and最喜欢的喜剧是《无事生非》,悲剧是《奥赛罗》
打卡
准备
1
期待
🐎
m
我也想共读,可是没有书,呜呜呜
打卡打卡
码住
参加
。
👍🏼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