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大家有从豆瓣小组交到过朋友吗?
小阿栩(专注做傻事十余年。)
2021-12-18 12:01:23
已编辑
如题。
因为于我来说逛小组除了为了思辨和排遣,更多的还是寻找聊得来的小伙伴。然而很多次对很多人都止于欣赏。
现下网络环境愈差,从流动的网络平台中收获正能量也越来越难。与其寄希望于和陌生网友展开良性的讨论,不如着眼现实修复或改善已有的关系。所以有点儿犹豫,也很好奇有没有通过豆瓣小组交到过朋友甚至转为现实中的朋友的案例。
哪怕没有,也欢迎大家说一说在思辨之余,小组平台上与人的互动。
———————12/31———————
在发帖近两周后收到很多有趣且真诚的回复。谢谢大家。从自己的角度,我发现自己对于认识新的朋友一点儿都不着急,但充满期待。同时,从大家的角度,感觉很多回答貌似不是为了对话,而是表达。在发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这也说明了些东西。不管怎样,祝我们各自都过得开心有趣。
最赞回复
-
小阿栩 (专注做傻事十余年。) 楼主 2021-12-18 12:44:51
这是个不错的角度呢。朋友需要共享而非输出,那敬佩是否足以撑起友谊呢?比如在思辨小组欣赏一些人的思维方式、见识或表达能力,而非寻找相同的立场?我觉得这会是不同类型的交流,然而进一步的认识需要有相同的话题,立场什么的不算。而用兴趣作为起点确实能免去一些人和人交流时常见的问题,比如难以共同成长之类的。
-
小阿栩 (专注做傻事十余年。) 楼主 2021-12-18 13:16:34
这就跟在婚介所能找到对象一样,且不说效果存疑,把交友局限于或者寄希望于社交类小组这件事好像已经暗示了些什么…唐突问一下,你通过社交小组交友的经历成功吗?
-
小阿栩 (专注做傻事十余年。) 楼主 2021-12-18 13:34:46
哦哦,我也有在类似展示日常生活的半blog性质的平台上认识过朋友。理解了。能展示生活,想必也是愿意慢下来的一群人,确实适合互相了解。
-
J.I.NG 2021-12-18 14:17:38
非也,我意为游戏组会联系一起打游戏,需要约时间等等,加一些社交软件的好友,有更多的交互,更容易变朋友。而且我玩的游戏较多,可能一会推荐探讨一些时下热门的游戏,即使玩的不是同一款游戏,也有着共同的爱好,朋友圈吃瓜互动。 而其他组可能只会就现有问题评论一下,交流看法,少有其他后续。即使持不同见解不能互相理解,也不会去到要打电话争论到底
-
跳水海岛 (加入我的人生游戏吧) 2021-12-18 15:46:24
我觉得敬佩容易形成偶像和粉丝一般的单向关系。 被敬佩的人会享受粉丝的点赞夸奖,但不太会愿意回fo。毕竟一旦变成平等交流的朋友,神秘感和差距会被慢慢稀释,敬佩也就消散了。 所以这种关系一般会被有意or无意地处理成单向交流,除非两人都是不同领域的大牛,能形成双向敬佩。
-
小阿栩 (专注做傻事十余年。) 楼主 2021-12-18 22:31:44
确实是这样。但对于这种害怕神秘感消失的人,尊重TA有意或无意的选择也好。
倘若被敬佩的人本身没有被敬佩的自知,对方便可以把欣赏转化成耐心来多作了解。可惜的是,A先注意到B时,哪怕A在另一方面本有被欣赏的资本,倘若单独为了获得B的关注而展示自己,难免有些刻意。而如果为了获得潜在的关注在平台上自我经营,又有一个值不值的问题了。
-
小阿栩 (专注做傻事十余年。) 楼主 2021-12-19 13:14:48
介意问一下这个朋友关系是怎么演变的嘛?
倒不算奇怪,只是网络交友的成功率既看人也看途径,还有时间成本之类的考虑。话题本身也不是很有冲突性,所以很感兴趣。
-
小阿栩 (专注做傻事十余年。) 楼主 2021-12-19 13:42:39
谢谢你认真的分享。
我很喜欢你对于朋友的定义,也认同你对真正交友的难度的看法。虽然我们对朋友具体的期待不太一样,但同样都是有个门槛,而且门槛背后有些各取所需公平交换的意思。
然而有时也会反思是否需要对朋友的定义这么苛刻。因为除去名称之外,我们与“朋友”和“熟人”进行的交流其实属于一类,名称只是自己定的框架。当自己对朋友的门槛过高,日常生活中就会有更多的社交需求由非朋友来满足。其实差不多的。你觉得呢?
-
小阿栩 (专注做傻事十余年。) 楼主 2021-12-19 13:56:07
你是什么人,就会遇到什么人。 看你是抱什么心态去交友咯。 看书是跟死人学习(因为文字是死的 你是什么人,就会遇到什么人。 看你是抱什么心态去交友咯。 看书是跟死人学习(因为文字是死的),社交是跟活人学习,我觉得相处会开心就是有所得,即使没有什么大道理,也可以感受支持,就够了呀。 ... player_one我觉得这样的说法虽然听上去有道理,但是有点儿过于简化了。
在学会向下兼容或者被向下兼容之前,确实是自己是什么人,就会遇到什么人。但(hopefully)人生不止有等价交换吧。事实上以上两种非等价交换我也都经历过,是稳定的朋友关系。
还有就是,我不确定大家是否时刻都能分辨自己开心不开心。我在很多时刻是分不清的。而且貌似大家在朋友/亲密关系中寻找的不是开心,而是熟悉感。至于从朋友关系中有所得,有时迷惑不解未必不是一种收获。
最后,虽然确实是要看我抱着什么心态去交友,但有时我连自己是什么心态都不知道,所以才需要通过观察朋友来反观自己的心态。而且我猜自己应该不是个例。这也算讨论的意义吧。
-
player_one (believe in odds than luck) 2021-12-19 17:23:52
我觉得这样的说法虽然听上去有道理,但是有点儿过于简化了。 在学会向下兼容或者被向下兼容之前 我觉得这样的说法虽然听上去有道理,但是有点儿过于简化了。 在学会向下兼容或者被向下兼容之前,确实是自己是什么人,就会遇到什么人。但(hopefully)人生不止有等价交换吧。事实上以上两种非等价交换我也都经历过,是稳定的朋友关系。 还有就是,我不确定大家是否时刻都能分辨自己开心不开心。我在很多时刻是分不清的。而且貌似大家在朋友/亲密关系中寻找的不是开心,而是熟悉感。至于从朋友关系中有所得,有时迷惑不解未必不是一种收获。 最后,虽然确实是要看我抱着什么心态去交友,但有时我连自己是什么心态都不知道,所以才需要通过观察朋友来反观自己的心态。而且我猜自己应该不是个例。这也算讨论的意义吧。 ... 小阿栩那我也没办法写本小说给你啊,你这样就想空手套白狼吗?
哈哈哈哈,没办法,general的讨论只能有general的结论。
每个人寻找的东西不一样,但你已经有一个预设值,那确实会比较难,在公开的空间,我只能说这么多了,毕竟我们也只是陌生人而已。
-
小阿栩 (专注做傻事十余年。) 楼主 2021-12-20 02:47:53
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大家对朋友的期待是都不太一样。我觉得自己对朋友的期待是比一些回复里更复杂一些的。但是朋友是什么,包括谁,怎么交,未必有绝对的答案。在这个楼里鉴于没有很多交互的讨论,先统一定义貌似会有点儿限制分享。至于讨论嘛,其实对我来说是次要的。毕竟朋友是什么这个话题从柏拉图的吕西斯篇开始已经被讨论过很多次了。
不过如果你想聊朋友这个概念,我也乐得一起啊。
-
小阿栩 (专注做傻事十余年。) 楼主 2021-12-30 11:46:39
君子之交这种境界令人羡慕,但我做不到,而且对其有效性还存些困惑。求知主要有三种渠道——书影音、观察他人、研究自己。倘若单纯为了思辨或兴趣,书影音是更有效的渠道,因为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平均网友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与人的交流有欺骗性(虽然书也有,但人更甚)。私以为网络交流这种即时性的互动,其优点而在于对方是人,而非别的什么。所以只关注论点这件事我觉得做不到。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感觉因为分工问题,我们上一代都不是独立完整的人。 (Kamisama)
- 拉拉如何看待友情和爱情 (怎么又要起名字)
- 生活杂谈|i'm lost. (huh)
- 对和自己谈及⭐️的男性,该有何种态度? (post.)
- 大家对于某明星在b站的🐔梗广泛流行有什么看法? (今天好好学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