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运营都招有经验的吗
搞运营的
这篇讨论很想分享给那些目前对于运营岗位的入门和进阶比较迷茫,希望在互联网运营岗位上有所发展的朋友们(零基础、零经验)最直观和全面的解答。

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1、运营岗位究竟是怎么回事,企业都是怎么想的
2、零基础新人如何从观念上破局:把自己当成产品来运营
一、运营岗位究竟是怎么回事,企业都是怎么想的
看问题描述,题主对于运营的认识还比较初级。那我们换一个简单的角度:哪些对运营的认识是错误的。
1、运营不是客服、不是销售
让我们先看一下一般意义上运营的定义:“运营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解释成大白话就是:
- 运营需要懂产品,运营的目标之一是发挥产品的功能
- 运营需要懂用户,运营商业目标(直白理解就是企业挣钱)的实现基于对用户目标(直白理解就是让用户爽)的是实现
- 运营是全流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意味着运营和产品经理一样,要对产品跟到底,负责到底
- 完成这些活动需要能力:拉新裂变、数据分析、活动策划、社群管理、用户运维、内容能力缺一不可
因此,没有门槛或低门槛的招聘,很可能是机械性的客服和销售工作。这类工作没有我上面提到的复杂程度和全局性的能力要求,只需要能够看懂公司统一给你的话术库,当作人肉复读机就行了。相比于专业的运营,职业前景非常有局限性。
2、运营不是没有门槛,而是需要的综合能力没有统一的直观评价标准
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运营其实对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也是互联网行业各个岗位的趋势)。可以将其总结为六横、一纵、两周全。

这里先不具体展开,需要大图的可以豆我。总而言之,你所看到的运营招聘的岗位描述,如果写的“看起来没有硬性门槛”,那是因为运营需要的综合能力没有特别直观的评判标准,而非“真的没有门槛”。
3、一切行业想进头部企业都很难,需要潜力和能力上的证明
企业招人面临着两大成本:筛选成本和培养成本。这就决定了企业需要筛人标准、需要承担招人的风险。
而筛人标准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学历等其他因素。作为求职者我们的所有资料和外部条件都只为了一个核心故事服务:证明我们在能力上(或者潜力上)值得。
二、零基础新人如何从观念上破局:把自己当成产品来运营
看到这里的朋友不要被劝退。相反的,有门槛才说明有护城河。才说明有为之努力的价值;有专业壁垒才说明有核心竞争力,未来有成长的空间。
好消息是,在现代社会,完全不懂产品、不懂用户的人是几乎不存在的,因为咱们现在交流的豆瓣就是一款互联网图文社区产品。所以我想说,互联网运营是一个体现“世事洞明皆学问”,可以充分发挥观察总结能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岗位。
那我们怎么开始呢?希望你可以记住这句话,从今天起,把你自己当成一个产品,去不断升级迭代,不断运营发展。
做运营首先要考虑我们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想要达成什么目标。你可以将“耗时3-6个月成为互联网专业的运营,并且找到工作”为目标。推荐你开始使用专业的模型工具来“运营自己”,比如个人商业画布等。
做运营其次要对于这些资源的使用和发展指定计划,并且通过数据监控,及时反馈。比如我希望可以通过各类互联网平台上运营大佬提供的资源和行业介绍,利用一周的时间快速了解,制订短期、长期的学习计划。并且对于每个具体的目标建立检测数据,比如一个月阅读了多少本书,学习了几个模型等等。
最后要善用杠杆,不断把资源和影响放大。比如你可以先从一份正规公司的运营岗位的实习生入手,一点一点积累自己的经验和人脉。一步一步通过积累资源和经验链接到更大更好的平台,最后在1-3年内可以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向头部大厂的相关岗位发起冲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吐槽&记录|24年毕业的至今没找到工作 (午夜麻糬)
- 吐槽&记录|本24届又要开始投校招了 (午夜麻糬)
- 搜索后求助|25应届工作1个月,要离职吗? (_Heggs_)
- 招聘|内推,秋招提前批 (kaki)
- 干货|文科生可以尝试的一个方向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