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打卡站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2021-02-26 21:57:37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已注销]

    [已注销] 2021-02-26 22:53:53

    [内容不可见]

  • 小叽

    小叽 2021-02-26 23:12:31

    我我我

  • 陳开心

    陳开心 (我是芒果) 2021-02-26 23:29:46

    武汉举手🙌

  • 我是猫

    我是猫 2021-02-26 23:32:07

    怎么个监督法?

  • 豆友68463380

    豆友68463380 2021-02-27 00:42:03

    [内容不可见]

  • Jilly

    Jilly 2021-02-27 00:46:23

    我,最近准备跳槽离开垃圾公司,和人事提完,真的天也蓝了,空气也清新了,也重新拾起对看书的兴趣和时间

  • 阡陌爱吃饭

    阡陌爱吃饭 2021-02-27 01:06:04

    我举手!

  • 新奇骰子匠人

    新奇骰子匠人 2021-02-27 09:20:05

    或许可以拉群吗呜呜呜呜

  • 我爱学习爱我

    我爱学习爱我 2021-02-27 09:38:30

    我🙌

  • 他说他是岛民

    他说他是岛民 2021-02-27 11:37:13

  • 清风不解霜下语

    清风不解霜下语 2021-02-27 12:46:46

    举手!我列了一个2021读书计划,想一起相互监督

  • 丽贝卡。

    丽贝卡。 2021-02-27 13:33:02

    拉群呀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2-27 22:27:10

    第一天 余秋雨《文化苦旅》 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瞧不上余秋雨的文字,说是文人气太重,似乎总在无病呻吟!偶然抬头,发现竟然有《文化苦旅》这本书,翻开,书签夹在76页,前面讲了什么内容不记得了,只记得讲了莫高窟壁画的流食,讲了都江堰的恢弘… 好嘛,散文就接着看并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今天看的是月牙泉、鸣沙山、阳关雪……有点意思……且跟着余先生云旅行长长见识吧……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2-28 21:51:52

    第二天 余秋雨《文化苦旅》85-111 原来所谓“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寻求文人、行者、典籍、历史中的文化圣地……读了以后才知道原来西域喀什是那么神圣的文化圣地;原来电视剧中常说的流放宁古塔,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宁安市,真的有那么一些当时知识界的最高精英流落此地,沦为服苦役的奴隶;原来大名鼎鼎的西湖竟是人为守护的产物,白居易、钱镠、苏东坡都为它现在的富饶、美丽、生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安然

    安然 2021-03-01 13:13:53

    怎么打卡呀,就直接在这里吗?拉一拉我吧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01 19:40:53

    怎么打卡呀,就直接在这里吗?拉一拉我吧 怎么打卡呀,就直接在这里吗?拉一拉我吧 安然

    私信啊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01 22:09:39

    第三天,余秋雨《文化苦旅》112-124这一篇,写到了我们大湖北的一个地方——黄州。字里行间余先生都在表达对苏东坡乌台诗案的愤懑,看得出来,作者一定很喜欢苏东坡。也是第一次完完整整的了解乌台诗案的具体细节。作者认为乌台诗案中苏东坡之所以会被众人诬陷下狱,甚至差点丢掉性命,是因为他太有才华,太负盛名以至于衬托出其他文人的黯然无光。众人是出于嫉妒,还有一些附和的小人物或许根本不了解事情始末也来插上一脚,只是因为想参与名人事件而已,毕竟苏东坡这个举世闻名的大文豪对他们来说是一辈子都遥不可及的,而今却能参与对他的“审判”。读到这里,感觉像极了现在那些躲在键盘后面蹭流量、蹭热度的键盘侠……说到底终究是一场弱者恶意贬低强者以求平息内心不平衡的可笑狂欢罢了……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02 22:16:39

    第四天,余秋雨《文化苦旅》125-140这一篇叫《山庄背影》所谓山庄指承德避暑山庄,中国评论界称这篇为“清宫电视剧”的肇始之文。 清宫电视剧一度霸占荧屏,曾几何时我也沉迷于八卦清代种种风流韵事……对那个朝代的认知一方面来源于影视剧的情感纠葛,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中学历史课本。今天读到这一篇,也是没想到余先生借避暑山庄这个引子牵扯出了整个清朝诸位当权者的文化人知……从文化的角度讲述大清王朝的没落…… 从前总是听老师提起“康乾盛世”,而今读到这篇,不得不由衷敬佩康熙大帝的雄才伟略、帝王风范、人格魅力……中国古人真是了不起……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03 21:45:04

    第五天,余秋雨《文化苦旅》140-153《宁古塔》。 宁古塔就是“流放宁古塔”的那个宁古塔,顾名思义这篇的文化之旅是流放文化……余秋雨说:“残忍,对统治者来说,首先是一种恐吓,其次是一种快感。越到后来,恐吓的成分越来越少,而快感的成分则越来越多。”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才会有那么多令人发指的酷刑,扫荡着人类基本的尊严,摧残着中华文明的人性……而今社会是文明社会,越来越尊重人格,讲究人道主义…… 但我就是不由自主的想到某个领导,总是千方百计的找寻别人的失误,一旦发现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似乎就格外兴奋……大概又能展示他的用武之地了……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04 21:39:26

    第六天,《文化苦旅》这一篇写的是山西,讲到了山西票号的兴起与没落。晋商的发家史了解的不多,依稀记得中学历史课本上有那么寥寥几笔……第一次了解到走西口的初衷,乔家大院原来确有其人……好吧……我承认我这个文科生对这种商业经济文化不太感冒……硬着头皮看完这篇…但我确实写不下去了……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05 22:53:12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如果你不打算爱或被爱,那么整个生命之旅都是毫无意义的…… 那个叫爱德华的瓷兔子在人世间走了一遭,由谁都不爱,到开始爱人,到失望绝望,最后又遇到曾经爱自己的主人……仿佛经历了一个轮回……一个生命的轮回,也是一个灵魂的轮回…… 有人会来的,有人会来接你的,不过首先你必须打开心扉……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08 22:07:14

    《文化苦旅》,这一篇《风雨天一阁》讲述了一个了不起的民间藏书家范钦。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可以想象天一阁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艰辛。我感动于那个叫钱绣芸的女子借着自己的婚姻嫁于范氏后人,只为能够目睹天一阁的藏书。;我敬佩范钦的子孙后代能够继承他的遗志让上万册珍贵典籍得以保存;我也庆幸这样珍贵的藏书阁不至于一直沦为摆设,也为黄宗羲、袁枚等文学大家敞开大门……但当我读到,天一阁的藏书最终或遭盗窃、或遭焚毁,终究毁于一旦只剩一个空荡荡的天一阁时……内心却感到无比的刺痛……我或许浅薄,但也是真的爱书。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09 21:27:16

    今天读到了《文化苦旅》的第三部分——世界之旅。认识了几位平凡又伟大的老人。有半生漂泊在新加坡的货郎,靠着淳朴的心肠和厚重的肩膀赢得岛民的尊重。有为拿到奖学金维持生计,不断考取博士学位最终获得8个博士学位的怪人。“”他的父母志之邦当时是那样缺少文化,那样缺少专家,但他却赌气似的把一大群专家集于一身,然后颓然醉倒”。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概那些满肚子学问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一些文人的傲骨与不羁……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10 20:49:18

    读《文化苦旅》的第十天。这一部分世界之旅,讲到的内容不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感觉有些索然……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12 21:59:29

    《文化苦旅》第四部分——人生之旅。 今天读的这一篇《谢家门孔》讲得是导演谢晋的故事。之前有刷到过《芙蓉镇》这部电影的片段,很多电影博主对它的评价很高,本来一直想找机会看看。没想到今天竟然先认识了创作它的导演。 余秋雨的笔下,谢晋是一个正直,懂艺术、爱艺术,并且很纯粹的导演艺术家。他自认为自己60岁才入门,到了八十多岁高龄,名利双收本该退居二线扩大影响力的时候,他依旧坚持亲力亲为,站在传承艺术的第一线。他的一生大概一大半献给了艺术,一小半给了子女。 书中介绍,他一生有四个孩子,有两个有智力缺陷,其中正常的儿子却因病先于他离世。大抵敏感而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总是孤独的…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14 22:37:02

    《文化苦旅》 这一篇《巴金百年》讲的是百岁老人巴金的晚年生活。这位老人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他的和蔼可亲,没有想到那样一位通透温和的老人曾经收到过多少非人的凌辱与诽谤。从开始的《家》《春》《秋》到后来的《随想录》,他用一生的时间见证了历史的巨变。余秋雨说:如果能让司马迁看到汉朝的崩溃,曹雪芹看到辛亥革命,鲁迅看到“文革”,将会产生多么大的思维碰撞! 自古以来,在重大的历史变革时期总能催生出一大批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文艺工作者!巴金算是古今中外长寿的老人了,他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见证了诸多变迁,最终的文风是由审视世界到审视自我的转变……人到最后总要返璞归真,说到底人生也就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21 20:49:00

    《佐临遗言》 第一次听说黄佐临这个名字,从余秋雨的笔下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幽默、有傲气的艺术家。这位师从萧伯纳的高材生,在听闻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毅然回国,在上海从事戏剧导演工作,只谈艺术不问党政,是一个纯粹的文艺工作者。他常常嘲弄反派歹徒,而对方却并不知道被嘲弄,这大概就是骂人的最高境界吧!黄先生拜别萧伯纳的时候一直在看他俩壁炉上的三句话: They have said. What said they? Let them say! 后来他又把这三句话送给了余秋雨,大概活明白了,想通了也就所向披靡了!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22 21:18:25

    《寻石之路》 这一篇,余秋雨主要讲了自己被中伤、诽谤多年,谣言四起,谩骂弥漫,被一些所谓的文人称之为“石一歌派”,自己却始终不知何谓“石一歌”,他们写过什么文章,都有哪些人……就开始了自己的寻石之路…… 自古文人相轻,大抵有才华的人都是骄傲的,而风起云涌的思潮也总在此起彼伏的辩驳中孕育、生长、壮大,一发不收拾……至此《文化苦旅》这本书也快要接近尾声了,真的读了太久了……

  • 拯救地球好累

    拯救地球好累 楼主 2021-03-23 21:58:20

    《文化苦旅》的阅读告一段落了。余秋雨在最后说,他一直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遭到长达二十多年的非议和诽谤,他辞掉了一切官职,与别人没有利益冲突,没有学术争议…… 自己曾经并未辞职的时候,意气风发、雷厉风行,更有可能得罪别人,但反而是那个时候听到的都是甜言蜜语、赞颂不止…余秋雨最终得出结论:自己遭到长期诽谤的最重要原因,是比较彻底的离开了一种体制。这种体制就像是一个城堡,当大家都身在其中的时候,相互牵制,获得平衡和安全。当有一天一个人悄悄打开了城门出去,城门在他身后关闭,而他在马背上的种种行为却常常出现在城里人的视线范围之内,他的独立,他的自由一下子变得那样的醒目、格格不入,而城门早已被关闭,射箭者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则必然成为了众人射箭的目标…… 听起来很悲哀,很离谱,却也真的很现实……有些人打人是为了不挨打;有些人挨打,是因为不打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