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说我对The Happiest Day的理解
lightwins
原文写在我的公众号:生命之为文学
【写在前面】The Happiest Day这首诗最后一行“A soul that knew it well”,译者曹明伦翻译为“一个以为它美好的灵魂”。我见到有人疑问是否有误。由于well常见作副词时表示程度“很”,这里knew it well似乎是表达“很了解”而非“以为它美好”。
我试图在本文中论证,为什么这译法可行,又如何理解诗的这层意思。由于找不到直接有帮助的资料,我的思路是查语法加细读。如果有错误之处,请指正。
"The Happiest Day"
Edgar Allan Poe(1827)
I
The happiest day — the happiest hour
My sear'd and blighted heart hath known,
The highest hope of pride and power,
I feel hath flown.
II
Of power! said I? yes! such I ween;
But they have vanish'd long, alas!
The visions of my youth have been—
But let them pass.
III
And, pride, what have I now with thee?
Another brow may ev'n inherit
The venom thou hast pour'd on me
Be still, my spirit!
IV
The happiest day — the happiest hour
Mine eyes shall see — have ever seen,
The brightest glance of pride and power,
I feel — have been:
V
But were that hope of pride and power
Now offer'd with the pain
Even then I felt — that brightest hour
I would not live again:
VI
For on its wing was dark alloy,
And, as it flutter'd — fell
An essence — powerful to destroy
A soul that knew it well.
“最快乐的日子”
曹明伦 译
最快乐的日子,最快乐的时辰
我麻木的心儿所能感知,
最显赫的权势,最辉煌的荣幸
我的知觉所能期冀。
我说权势?不错!如我期盼,
可那期盼早已化为乌有!
我青春的梦想也烟消云散——
但就让它们付之东流。
荣耀,我现在与你有何关系?
另一个额头也许会继承
你曾经喷在我身上的毒汁——
安静吧,我的心灵。
最快乐的日子,最快乐的时辰
我的眼睛将看——所一直凝视,
最显赫的权势,最辉煌的荣幸
我的知觉所一直希冀:
但如果那权势和荣耀的希望
现在飞来,带着在那时候
我也感到的痛苦——那极乐时光
我也再不会去享受:
因为希望的翅膀变暗发黑,
而当它飞翔时——掉下一种
元素——其威力足以摧毁
一个以为它美好的灵魂。
【我的查阅和分析】
(1)本诗概要:

“说话人悲叹着他生命中失去的机会……即使能恢复当时‘带着痛苦的荣耀与希望’,他也不愿意,因为他现在知道了这要付出代价。”
评论及出版历史:

“《最快乐的日子》写于坡在军队服役时(18岁)……尽管作者当时相对年轻,诗却是自哀的,为青春所失去的美景和‘早已化为乌有’的‘最显赫的权势,最辉煌的荣幸’而哀叹。诗歌的创作时间提示,本诗也反应了坡失去Elmira Royster之爱的悲伤。”(可参见生平简介,坡去世前不久正是与这位女士订婚)。
*我也见到评论认为本诗背景是养父不认可坡的文学理想,两人不和,坡面临失去其资助的危险。
(2)诗歌结构:
全诗由6节四行诗组成,
每节押韵格式为abab,
每节各行音节数分别为:
1:8894 2:9884 3:8984 4:8894
5:8686 6:8686
(数好几遍,错了请严厉批评)
(3)分析"knew it well"翻译为“以为它美好”的可行性
1. 语法层面
(a)well作“好”的用法
根据《英文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well词条,当well作形容词“好,妥善的”之意时,只能充当表语,不能充当定语。

由此推知,a soul that knew it well的well不是作副词修饰knew,而是做it的表语。接下来涉及know的用法。
(b)know somebody to inf.(动词原形)
当动词原形为be动词时,有know sb. to be+adj.,此形容词是be后的表语。【例如】I know him to be honest.

上面所说结构用于一般过去式或现在完成时, knew(或have known) to inf.为“看到”“熟悉”的一个经验,不定式动词既可以是经常的状态,也可以是一时的状态甚至一时的动作。

另外根据《葛传椝英语惯用法词典》,当have known接宾语和不定式时,to可省略。【例句】I have known him (to) say this before.,never knew和have never known则to要省略。但是,在to后接be动词情况下,to不能省略。(know不同于think及consider等动词,对于动词+宾语+to be+归属性表语结构,它不能把to be都省略了。【例句】I think the film (to be) interesting.)
推论:我想到计算音步数,最后两节诗四行音步依次都是8686,也许可以认为,诗人为了结构匀称,把“A soul that knew it to be well”的to be去掉了,得到“A soul that knew it well”表示“一个以为它美好的灵魂”。
2. 诗歌细节分析
第一节“The happiest day — the happiest hour / My sear'd and blighted heart hath known ”我麻木的心儿所能感知。
首先,我认为心麻木了则无法真正感知,或者说这是它自以为的感知,联系现在完成时,理解为“(在经验上)我以为我感知到”的最快乐的日子、时候。其次,最快乐的与枯萎的(seared、blighted)形成强烈对比,从快乐到痛苦地失去,我认为真正的快乐不会带来心的枯萎,而最后也说这快乐有其代价(痛苦、翅膀变暗发黑),说话人不愿再次接受。结论是这个know在过去不是真的know,而是曾经自以为。注意到blight除了字面意思枯萎,还表示“to destroy; ruin; frustrate”,例如“Illness blighted his hopes.”。这个destroy正是第六节希望的暗黑翅膀在震颤时所掉落的元素时“An esscence — powerful to destroy / A soul that knew it well”,摧毁性的力量。
接来下第二、三节,接连否定了power和pride,第三节来到“now”,表现出过去和现在的区分对比。注意到第二节“The visions of my youth have been”我青春的梦想也烟消云散;第四节“Mine eyes shall see — have ever senn”我的眼睛将看—所一直凝视;“The brightest glance of pride and power”最显赫的权势,最辉煌的荣耀。
vision意为“想象,幻觉,幻象;视力;眼光;远见”,我认为visions在这里既有肉体之眼又有精神之眼的意思。第三节最后说“Be still, my spirit”安静吧,我的心灵,这里的“心灵”既是第一节的sear'd and blighted heart的心,也是vision的spiritual eyes/sight的spirit精神。第四节也提到了“用眼睛(eyes)将看/一直看着”。诗最后说“For on its wing was dark alloy”因为希望的翅膀变暗发黑。我联想到黑暗的巨翅遮蔽了光明,黑暗里vision看不见了,眼睛也看不见了。接着“brightest glance”直译为最明亮的一瞥,不仅bright与dark对比,而且glance还有辉金属(any mineral having a metallic lustre, esp a simple sulphide:有金属光泽的矿物,尤其是简单硫化物)之意,与“dark alloy”黑合金形成对比,两者的性质都有种不纯、甚至不伦不类的感觉,显得不够真实和纯粹,用肉眼很难辨别其品类,简直就和“have known”状态一样,以为是金属,其实是硫化物,以为是纯的金属,其实是合金。就好像诗中的说话人,认为过去的青春是多么happiest、highest、brightest,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是一种“当时自以为”。
此外第三节的“venom”毒汁,让我想到撒旦变的蛇,撒旦堕落是上帝预言过的他自己的选择,据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理论,不存在纯然的黑暗/恶(它将毁灭自身),那只是因为缺少光;此外作为曾经的大天使,撒旦的翅膀已然是属于“黑暗的”了。因此我认为这里也体现出“希望的翅膀发暗变黑”遮蔽了光。
第五节,原来这些power和pride的代价是“the pain ev'n then I felt”在那时我也感觉到的痛苦。那么说话人宁愿再不去享受它们了。他从第三节开始已经站在现在的立场(now),第五节回看过去用到then。过去的痛苦是如此真实,使现在的他不愿再经历一遍,我想他“麻木的心”此刻已经清醒了,足以辨别和选择。“that brightest hour”那极乐的时光,第五节这里没再重复happiest day/hour,而用了第四节用过的brightest一词,似乎简单的快乐上升到了有精神力的光明层面,但是他仍然拒绝了,可见其在光亮中清醒了,而这光亮马上就在第六节遭遇了希望黑暗的翅膀。
第六节,对比第一节“the highest hope of pride and power”,希望在从高处跌落(fell)了,我想象了一下诗歌的印刷版,也形象地体现了这一点:hope一开始在书页的顶端,诗末掉落至底端。dark alloy 终于出现了,似乎全诗一直在等待或者预示它的来临。“An esscence — powerful to destroy”,曾经的power(权势)又出现了,甚至形容词后缀-ful就像一只翅膀,可它这次是作为毁灭的力量,虽然它还是属于希望的力量(hooe of power),可是希望从highest之处fell掉下来,并且已失去光明bright,只剩下黑暗dark(ness)。
第六节“And as it fluttered”当它飞翔。这个飞的动作与积极飞向高处、光明和希望不同,它的意思是“1. to flap the wings rapidly; 2. to beat rapidly, as the heart; 3. to be tremoulous or agitated.”,可见它有鸟快速鼓翼、心脏砰砰跳、震颤及焦虑不安之意。字面上,首先取翅膀快速拍动;其次心脏的意象让我想到第一节“麻木的心”,心动起来了,但那也许不是蓬勃的生命力,而是战栗的、紧张甚至虚弱的。虚弱的心缺乏真正的power,或者说power已变得黑暗,以至于成了摧毁的力量。这里又暗中点到前面反复提及的power,有种power隐于黑暗、成为黑暗的效果。
最后一行“A soul that knew it well”一个以为它美好的灵魂。整体分下来,我认为这个译法实在很有道理。这个灵魂在自以为快乐时,不是真正的快乐,它只是当时以为那是美好的。本诗第三节用一个now开始把时间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阶段,站在现在,说话者拒绝了曾经拥有过的power、pride、hope,因为他已经(ev'n then I felt)付出过痛苦的代价,他知道希望的翅膀将带来什么——变暗发黑的翅膀战栗不已——抖落下黑暗的元素,其力量足以摧毁一个以为它美好的灵魂。他已经对这一切了然于心,青春最快乐的日子,他曾以为它们多么美好,他否定了这一切,如今“就让它们付之东流”。
综上,我从语法、诗歌结构及细节效果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了为什么译者曹明伦将“A soul that knew it well”翻译为“一个以为它美好的灵魂”是可行的。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秘境夜读:在哥特与唯美间打捞灵魂原乡》 (洋子的葡萄柚)
- 《厄舍府的倒塌》中译文的版本 (一只白杨)
- 《咯吱》— —致敬永远的爱伦·坡 (畈城廩生)
- Metzengerstein 梅岑格施泰因 爱伦·坡 (自译中文) (帕拉斯渡鸦)
- 入门阅读求推荐 (咸蛋黄玉米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