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参考 -- 打倒第三者插足!提倡一妻多夫制!

Zoom.Quiet

来自: Zoom.Quiet(Life is short, go Pythonic ;-)) 组长
2007-01-23 10:53:30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Zoom.Quiet

    Zoom.Quiet (Life is short, go Pythonic ;-)) 组长 楼主 2007-01-23 10:54:08

    ++++++++++++++++++++++++++++++++++++++++++++++++++++++++++ + 打倒婚姻制度! 提倡政府统一试管繁殖控制!:D ++++++++++++++++++++++++++++++++++++++++++++++++++++++++++ 一个没有姿色的32岁IT人讲:   和大多数没有姿色的男孩或男人一样,出生于七O年代中旬的我,受凡尔那纳 金庸车田正美三重陶治,从青少年时即个性单纯开朗,但是从未梦想过纯美的爱 情,重视感情、追求 事业独立和精致生活。 我自认幼读诗书,出身经济实力过的去的家庭,父母疼爱,自立自 强,不应有这些经历,但是以我这样的背景,尚不能免于来自各种女人侵害,那些更 加弱势的男子,想必更是在受了欺负后,苦水自咽。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写这样的一个 贴子,告诉所有的弟兄,以免重蹈我的覆辙。 篇幅所限,我不会现身说法,只是总结个人和身边人的经验,众弟兄且 记这几点,会避免很多伤害。  1、千万不要招惹贫穷地区出身或贫困生活超过两年以上的女人。无论是 大学里,还是社会上,贫穷的女人从小因为贫穷经受各种世态炎凉,内心早已坚硬冰 冷,自私封塞,尤其是外观长得姣好的,更加现实势利,和你交往,从小没有被培养 过对美感和感情的认识,因此,和这类女人交往,你不仅要忍受对方的无情无义,更 是白白浪费自己的耐心和金钱。付出越多,伤害越大。 (这点对女人同样适用,不要 招惹同样的男人)  2、 十四岁到十八岁的男孩子,离中年女人远一些。中年女人普遍有一 种亲子情意结,对少男尤其是年小稚嫩的男孩子非常向往(因为自个儿的已经进入 逆反期形同水火), 一旦给予机会,必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天真不懂世事,如果家庭困窘,更常常会因为营头小 利而忽略自己的安全。  3、对超过二十七岁的女人,要在与其家人、朋友熟识后,再发展感 情。否则你会发现,大半这个年龄段的女人,都是已婚或有隐疾。你一不小心,就 充当了第三 者!!对于声称离婚的超过三十五岁的女人尤其警惕,就算是你愿意做后爹,对方也 未必拿你当真,因为她的所谓惨痛经历,都是为了得到你夸大捏造出来的!这一 点,相信很多弟兄们都很聪明,早就认识到了,男性已经沦为消耗品的当代,女性 永远凶狠与男性。 但是还有一些傻男孩,尤其是来自淳朴民风地方的男孩子们,更容易受骗。  4、不要珍视真心爱你的非家人,无论美丑,对真心对你的女孩子,即使明白的 拒绝,对方也 不会考虑到你的心情。有些女孩子刚开始内心纯良,只是受到拒绝后,成为死缠烂 打的男 人魔星。男方并非没有责任。所以,从现在开始,敌视每一个还留有纯真心底的女 孩子吧!!即使你能爱她,也不要太过有情,在你没有下决心前,千万不要作出任 何可能让其造成误解的事儿! 的伤害。  5、对没有事业的离婚女人,尤其是不能碰。事业不成功,一定有其根本 原因造成的失败。或耽于淫欲误于工作,或做人不对,处处碰壁,这样的人,不仅家 庭失败,更是事业失败,你因为对方的所谓气质而被吸引,注定死路一条。另外,这 种女人,反而常常是一脸老艳忠良之色,越是这种女人,越碰不得!因为真正性饥渴 的人,不是年轻MM,反而是这种女人。为了得到一时快感,什么都能说,什么都 能做。你得到的,除了对方因滥交感染上的疾病,什么都得不到!!!!!!!!  我是想提倡嫌贫爱富的,但现在这个时代,一般来说,根本没有富人之说, 大家都是在党国下面混口饭吃,更多的时候不过是应付上下压力而已。 反而是失意者,多半是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的痴人,因此, 众弟兄们,请擦亮双眼,趁着年轻,抓住自个儿的機遇,才是真的。 而这些机遇,不论成败,带给你的,不是疲惫,而是真实的经验。  最后提醒:现在女人们很少有一个性伴侣的,所以,在确定关系前,请 一定要想清楚!!!不要和对方上床!!!!!就算再有生理需求也不要!!!!因 为最后上床的结果,虽然得到一时的快乐,却有可能染上重病,不得翻 身!!!!!!!!大家看看周围,到处是男科疾病治疗的广告,就知道了有多少男 人身受其害!!!身体是自己的,最要爱惜的,还是自己!!!

  • 多来米

    多来米 2007-01-24 08:57:52

    顶!支持建立只有单一性别的国度!要么就象鲁迅文章里写的戴上防毒面具以免吸入脏空气!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26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