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丰掌故】给大家介绍一个大牛人《霜与火》译者陈珏
来自: 三丰SF(三丰SF) 2010-05-04 12:16:36
如果你曾感动于Bradbury的经典名篇《霜与火》,那你也许会记住译者的名字——陈珏。 陈珏,苏州人,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他在上外就读应该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因为匹兹堡大学英语系副教授Philip Smith到上外访问任教期间,开了一门科幻文学课,所以上外研究翻译国外科幻的氛围很好。年轻教师还成立了据称是中国第一家科幻俱乐部。而81年2月,上外又在学生当中成立了科幻研究会,会长就是陈珏同学。 陈珏对科幻的兴趣应该就是在那时形成,并且在学生期间就对科幻做出不小的贡献。可以查到的是他写了两篇科幻理论文章——《当代西方科幻小说流派拾零》(《读书》1981年7期)和《中国科幻小说在世界》(《科幻小说报》和《文艺报》均刊)。前一篇被很多科幻理论文章广泛的引用,大家可以搜一下。 他最大的贡献是翻译国外经典科幻作品。1989年宝文堂出版了《当代美国科幻小说选》这本选集。这本集子里的小说全是陈珏一个人在大学期间翻译的。本来83年左右就已经译完,甚至已经打好纸型。但因为“清污”运动的冲击,直到89年才出版(PDF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761766.html)。这本集子很厉害,里面都是美国黄金时代的经典科幻小说,目录如下: <霜与火> 雷·勃雷德伯里 <狐狸与森林> 雷·勃雷德伯里 <密探的故事> 罗伯特·希克里 <傀儡主人> 罗伯特·海因莱因 <机器> 理查德·格曼 <未来的惊涛> 弗里茨·莱伯 <踪迹杳然的少女> 福雷斯特·阿克曼 <钢窟> 艾萨克·阿西莫夫 其中《霜与火》和《傀儡主人》可能是影响最大的两篇。两篇都曾先在《科幻海洋》丛刊上发表。后来90年代被《科幻世界》杂志作为经典转载。《霜与火》也选入姚海军编的《真名实姓——英美最佳中篇科幻小说选》。其实,《霜与火》还有一个译本,是著名翻译家董乐山的译本,译名为《冰霜与烈火》。大部分人读到的应该都是陈珏版,两版翻译孰优孰劣,大家可以搜索以后对比阅读。不过要记住的是,陈珏翻译这些作品时是非常年轻的。 陈珏当时与郑文光老先生关系甚笃。郑老先生也很提携这个年轻人。宝文堂的编辑找郑老先生做欧美科幻选集的时候,他就推荐了陈珏。并且为这本集子写了序言。吴岩老师告诉我,他多次在郑老先生那里听到陈珏这个名字,可惜多次错过,无缘一见。 陈珏毕业以后在上外留校任教七年,后来在香港中文大学拿到文学硕士(91年),然后到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念博士,97年拿到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然后他先后在明尼苏达大学、坎特伯雷大学任教。07年起在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中文学系任教。他是唐传奇研究的专家,也是高罗佩研究的专家,目前的研究兴趣还包括物质文化。大家随便搜搜也可以看到,他已经是国际知名的汉学家了。 他后来与科幻的关系还有吗?有那么一点蛛丝马迹。比如他在读博士期间有一篇论文就是《唐人小说中的时间旅行》,很明显就是用科幻的角度来看唐传奇。而他选择研究唐传奇(比如《古镜记》等),是不是也源自于早年对科学幻想的兴趣呢?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33届中国科幻银河奖获奖名单 (我唔知啊)
- 谁还记得《天幕坠落》,多像今天的《科幻世界》 (青瓷瓶)
- 第33届中国科幻银河奖入围名单公布 (我唔知啊)
- 我们的科幻世界小组! (我唔知啊)
- 出一大堆科幻书 (有时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