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自由的律令
来自: Zoom.Quiet(Life is short, go Pythonic ;-))
………… 一位与我认识了二十二年的老朋友,相约晚餐,在这不相见的半年里,我们各奔前程没有刻意见过面。 跟这位朋友的谈话,一拉拉到我们的年青时代。我说:“想当年我们也是雄姿英发的在做梦,怎么少了今天这份从容和自由的体会?” 他很平淡的说:“当年我们都在池里呀。” 就因为这一个简单的比喻,我将我的生长过程做一份来龙去脉的整理。 我是这样以人为本位开始分析的,不将大自然放在这一个类似的定律中去。 好,我们是人。人在出生后以来,尤其是幼年少年时期,很难脱离一般的“成长依靠”而独立存活。在这极受限制的过渡时期中,我们被局限在一种“游戏规则”中,而不能轻言犯规。 于是当我们在不可以犯规的情况下,没有太大的可能,不得不乖乖的去那个水池中,去做池中的鱼. 好,我们要当心,不要变成一条引人注目的鱼,不然,一旦被池子的主人所注意,赋予我们永远在水中的大工作,我们就一辈子跳不出去了。 在那不出水池的守期中,我们不疾不徐,我们利用这“守”字,培养自己的潜能。十年二十年,不算太长。 有一天,时机成熟了,我们突然发现,那一池浅水已然不再存在,我们如此自然的破空跃出去,向见了广大的天空。在这个变局中人生的另一步,出来了。那是“守”之后的“破”。 “我明明飞出了水池,我犯了规,可是身边的人不说话、不批评。” 因为我们已然破局。全新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念,也就得到了建立的空间。 在这破空而去的步骤中,我们必须掌握一个简单的条件——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甚而心有余力。 “当我们不再是任何人的拖累时,人们就对我们放心,肯定,漠视。这时候,自由的能力,在一碗阳春面或者满汉全席中的出神入化,已没有了区别。” 好,我们由守而破而化,这三个连贯的过程中,必然已经有所改变。 在这自然的转变中,我们走上了另一个境界——“我不再参与一般的游戏,我无所谓。” 我们慢慢在不伤害任何人的自信中,懂得了“拒绝的艺术”,而他人无伤。当我们也受到他人拒绝时,我们又培养了一个沟通的检讨和反省,以及学习绝对的客观。 很平衡的,我们在化过之后,又有了另一番了悟。原来我们已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 在这份知觉中,我们看清楚了一份生活的品质。我们升华了。 “人为物累、心为形役”的无可奈何已成为过去,那处身囹圄中的我们,被自己释放出来。我们内心的宇宙,如此饱满丰富,而对于外在的情、爱、名、利,也并不看轻,但是已不在是它们的囚犯了。 在这个饱满的品质秩序中,我警惕自己:不要太满,不要执着,不然又不自由了。 好。我将追忆的生活,不必特别看守太牢稳,我因此可以空出一些地方来透透气,给自己更大的空间。等于自我舍弃,为了迎接另一个新天地。但不刻意。 这希望是接近了参破。这时我意识到,我已没有了“游戏规则”。门无人为之法门,不设规则,又怎么谈犯规呢? 在我目前的生活中,我滑出了自由而不规则的舞步,包括那“导向自由的律令”都不再是一个僵硬的目标——我无求。 可是一般性的工作,就去做呀。而必逃避它们嘛。安安稳稳的负责,并不累人。 朋友这不过是交心得而已。说不定“我的阳关道,正是你的独木桥。”“你的巧克力,不巧恰是我的砒霜。”自由和束缚的解释,人人都有说词。 “量材适性”这句话,我们都了然的。对吗?” ………… [来自三毛的觉悟]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最新讨论 ( 更多 )
- 是也乎,( ̄▽ ̄) (Zoom.Quiet)
- 为毛没有小组收藏了哪?! (Zoom.Quiet)
- 中国Python T恤已经上市发售 (Zoom.Quiet)
- 俺有糟要吐: (Zoom.Quiet)
- SFD2010sz (Zoom.Qu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