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车神:旧金山 Driver: San Francisco的评论(21)

  • 3 有用

    操控感很棒,真的很妙,不像是NFS 14那样无脑漂移也不像16那样根本拐不动,恰到好处。然后就是逐渐解锁的车辆,附身设计,包括画面效果和视频编辑器,都让人爱不释手,棒极了。安利一波,四颗星。 ——2016年4月26日重新编辑

  • 1 有用

    这是除火爆狂飙之外的另一个不能下车的GTA = =|||……

  • 1 有用

    到Youtube搜索The best game Ubisoft won't let you play, Nick Robinson的这个视频,这是个已经下架的游戏但:叙事与游戏设计的完美融合(昏迷的主角所演变出来精彩的游戏机制和任务设计),著名的“第二人称”视角任务(搜索This Is What a "Second-Person" Video Game Would Look Like),看似简单赛车游戏但整个游戏内的对白数量却超过质量效应2,游戏的开发时间(5年)长于其销售时长;甚至获得这个游戏本身都像个冒险:16年起因为未名版权原因下架,NR在互联网的角落网站找到数字码购买,付款方式居然支持Subway礼品卡;在Change.org上邀请玩家联名签署希望Ubi重新上架这个游戏

  • 0 有用

    剧情无甚新意,操控感做得可以。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款十年前的游戏,过场动画堪称惊艳,即使放在今天也毫不逊色。

  • 0 有用

    赛车游戏的剧情和创意也是可以吊打一堆walking sim的,甚至探索了什么是第二人称

  • 0 有用

    不是纯粹的赛车游戏,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控制街车撞别人。竞速赛很多时候需要同时操控两个队友,比较麻烦。

  • 0 有用

    7分,322。没玩完,有点可惜,电脑越来越带不动它了,新的电脑又因为是WIN10玩不了

  • 0 有用

    迷影情结的竞速游戏,很像对于70年代美式硬汉警匪片以及心智游戏电影的致敬,后者在悬疑与吸引力的基础上将影片设定为一种超文本,而游戏则天生具有交互和非线性特征。旧金山的城市转变为了一个德勒兹所谓的“脑-影像”,又与身体性密切相关。Tanner无法真正离开车辆意味着主体被其所化身的技术装置以及“化身”这一媒介化的行为所界定,抵达了一种后主体。相比市面上其他开放世界游戏,Driver系列本身探索了很多开放世界游戏的可能性,是一种前个体化的产物,而在GTA等相对成熟的产品中,个体化已经完成。在此之后育碧推出的《飙酷车神》《看门狗》从游戏性,创意以及驾驶手感来看都与这部相差甚远。另外对于熟悉美国电影的影迷而言,电影挑战值得收集。唯一的不足在于游戏流程太短,且游戏本身也因为惨淡的销量成为系列的最后一部。

  • 0 有用

    游戏的剧情其实就是主角在做梦,要不然怎么能随意控制街上的司机。游戏的人物表情和细节刻画的非常棒,过场动画的人物表现全是cg,电影化的流程。不过你却是不能以一个赛车游戏的经验去玩它的,游戏的玩法还是比较丰富娱乐的,有种速度与激情的感觉

  • 0 有用

    PC版和PS3版就给8分吧,因为这一代抛弃故事,机能和创意还是有的 Wii版本给7分吧,故事和其他的一点儿不一样,是1代的前传故事,但机能啥的我真的不太接受

  • 0 有用

    最后一关真的很燃,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忆犹新

  • 0 有用

    断断续续终于通关,还是决定五颗星好评。第一次见到如此逼近热血美剧的设定,老套的剧情放到游戏互动中显得无比创新。而且除了个别变态关卡,大部分任务简直伪手残党的真福音!不过通关后也差不多可以直接卸了。。。支线重复过多

  • 0 有用

    赛车游戏中的叙述性诡计

  • 0 有用

    开车感觉像是一条泥鳅。不过灵魂转移很有新意。

  • 0 有用

    车建模不错~就是玩一会就腻了……

  • 0 有用

    整体架构上接近GTA,并且车辆建模比GTA更加精细,灵魂瞬移也很有新意,但是毕竟是竞速游戏,耐玩性依旧不如重建了整个城市的GTA。

  • 0 有用

    游戏性太一般了

  • 0 有用

    不尽如人意

  • 0 有用

    Okay Game,3/5 Star(6/10 Star)

  • 0 有用

    玩了一部分,场景开发,开车的感觉也不错,游戏性很一般

<前页 1 2 后页> (共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