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活动时长
120分钟,以现场为准
√最低演出曲目
以现场为准
√主要演员
以现场为准
√最低演出/活动时长
以现场为准
√预约说明
无需预约
√儿童说明
一人一票,儿童须持票入场
√发票说明
该项目支持开具电子发票,发票由第三方主办提供,请在演出结束前通过订单详情页提交发票申请,一般演出结束后1个月左右开具,开票方名称以实际收到的发票为准。
√异常购票
√禁止携带物品
由于安保和版权的原因,大多数演出、展览及比赛场所禁止携带食品、饮料、专业摄录设备、打火机等物品,请您注意现场工作人员和广播的提示,予以配合。
√付款时效提醒
下单成功后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支付,未支付成功的订单,将在下单指定时间后系统自动取消,请及时刷新购票页面进行购买。
√特殊提示
因市场变化、不可抗力等客观情形以及演出票随订随售的性质,可能会出现演出变更、取消、或正式出票时票品库存不足等情况,该等情形下猫眼客服会及时与您联系并尽快退款。
√实名制购票
应演出主办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要求,本场演出实行实名制购票政策,证件支持:身份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
√限购说明
每笔订单最多购买6张,以实际购票情况为准
√退换政策
票品为有价观演凭证,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唯一性等特征,如非演出变更、演出取消、票品错误的原因,不提供退票品服务,购票时请务必仔细核对并谨慎下单。
√入场规则
演出名称: 甜美的刹那—恩吉Enji·爵士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5年4月17日 周四 19:30
演出票价:100 180 280 380 580元
双人套票:450元 (280*2张) 580元(380*2张) 880元(580*2张
演出地点:中山公园音乐堂
演出时长:120分钟
初始开售门票总张数:1200张
温馨提示:
1.本场演出1.2米以下儿童凭票入场;
2.一旦支付成功,视为已经购票,恕不退换,敬请谅解,请审慎购买!
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购票须知:
1.实名制购票:
购票时每张演出票需绑定一位观演人证件号码(身份证、护照、台胞证、军官证、士兵证五选一),每个购票账号可添加多个观演人,每张票对应一位观演人。(如一个账号购买2张票需要添加两位观演人)
2.请确保添加常用观演人信息真实有效,请谨慎填写;一旦购票成功,观演人则无法修改。
演出名称: 甜美的刹那—恩吉Enji·爵士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5年4月17日 周四 19:30
演出票价:100 180 280 380 580元
双人套票:450元 (280*2张) 580元(380*2张) 880元(580*2张
演出:恩吉爵士四重奏
恩吉
Enji Erkhem
来自蒙古国,现于德国慕尼黑发展的恩吉(Enji Erkhem)是国际最受瞩目的爵士女声。她出生在乌兰巴托的一个长调音乐世家,原本是学校教师,却被爵士乐一朝迷住,奔向音乐艺术的道路不复返。她始终被传统音乐、舞蹈和文学所吸引,当地歌德学院的一个项目激发了她对爵士乐的热情,并最终促使她成为一名表演艺术家。恩吉受到卡门·麦克雷、艾拉·菲茨杰拉德和南希·威尔逊的音乐启发,开始创作自己的歌曲,并珍视这种新发现的表达方式。Ursgal是第一张以她的原创作品为特色的唱片。最新专辑Ulaan(乌兰)超越流派界限,打破蒙古传统音乐与爵士乐体系,大刀阔斧地从新奇视角开启追根溯源的音乐之旅,收获欧美乐坛广泛好评,入选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2023年度专辑。
保罗·弗德列克·布莱德勒
Paul Friedrich Braendle
他是恩吉到慕尼黑发展后音乐创作上的核心伙伴,与恩吉的贝斯手Martin Zenker一同作为恩吉三重奏的成员,他们试图打破并融合民族音乐与爵士乐的界限。音乐风格融合了多种元素,包括摇滚、蓝调、爵士等,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演奏技巧娴熟,能够轻松地在不同风格之间切换,给听众带来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
雷斯利·沃·默克
Lesley W O Mok
在节奏把握、表现力、协调性、技术功底和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色,能够为乐队的音乐增添强大的动力和魅力。是一位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鼓手,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在音乐界崭露头角。他对节奏的敏锐感知和强大的表现力使他成为 enji 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利维·罗琳·阿朵米特
River Loring Adomeit
是一位极具才华的低音提琴手,她对音乐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她的演奏风格沉稳而富有力量,能够为整个乐队提供坚实的低音基础。其演奏风格融合了多种元素,既能展现出低音提琴的深沉与力量,又能传达出细腻的情感。在演奏过程中,她注重与其他乐队成员的默契配合,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色彩。
媒体评价:
“优雅但有力,反转传统蒙古音乐。”
“她将打破你对蒙古音乐所有固化的幻想。”——英国卫报
“很少这样风格的爵士歌手听起来如此朴实、原创和自由。” ——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