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这条龙,跟今天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想象中的龙,可不是一回事。
民俗学家施爱东先生在其著作《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国形象的域外变迁》中谈到,由于上古龙形象本身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致使几乎所有对龙的起源的考释基本都是盲人摸象。但可以确定的是,龙在上古祭祀仪式中主要是作为沟通天地的媒介、人神交通的使者或助手出现的。
也就是说,那时的龙,并非我们现代人以为的那般尊贵崇高,刚好相反——它是要干重活儿、累活儿甚至脏活儿的。进一步地说,龙,并非是古代中国人祭祀的对象。
然而,大约从西晋开始,古代中国民间社会便素有龙王传说,祭祀龙王之风盛行。
龙王,听起来威风凛凛,但它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神龙,而是融合了多种文化产生的一种人格化地方神,即便拥有兴云降雨的高强法力,龙王在神界的地位也不高,龙王须听从玉皇大帝的调遣,稍有差池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画家钟金枝的《水国诸神》(局部)描绘了龙王行雨的场景 龙的人格化转化,源于印度佛教龙王概念的传入。在佛教观念中,龙众是佛教的重要护法神,龙王则是龙众的王者。虽然法力高强,地位却很低,修成正果的龙王才能脱身为人。这也就是说,龙王跟我们惯常想象中的中国神龙,是不一样的。
当然,它们之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蜿蜒条状的身体,都神通广大、善于变化,都有司水、降雨的功能。
除了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龙形,更重要的是它们之后走向融合的趋势。没有哪种文化在与另一种文化相遇之后可以始终保持泾渭分明的界限的。
从西晋直到清末,佛教龙王信仰不断扩充势力范围、深入基层社会,渗透到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中国传统的龙神概念合二为一。
在故事层面,龙王行雨、龙宫多宝、龙女有情等概念,不仅结合中国原有的龙神职能,丰富了龙的人格化、个性化特征,还与中国的异类婚故事、异境遇仙故事、动物报恩故事、解难题故事相嫁接,既保留了佛教龙王故事最基本的原型要素,又蜕变出完全不同于佛教龙王故事的多种故事类型,生成了多姿多彩的龙王文化。
民国时期龙王甲马(用于祭神的纸) 5月26日(本周天)14点,施爱东先生将做客首都图书馆的社科讲堂,带来一场以“中国龙王传说的渊源与现状”为主题的讲座,将分享妙趣横生且意想不到的龙文化以及更多与之相关的民俗故事,体会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
【主题】
中国龙王传说的渊源与现状
——从《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说开去
【时间】
2024年5月26日(周日)14:00
【地点】
首都图书馆A座报告厅(A座东侧玻璃门一层进入)
【主办】
首都图书馆 后浪
【参与方式】
请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预约参与现场活动,与施爱东老师面对面!
【嘉宾】
施爱东,196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科学哲学。著有《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故事法则》《故事机变》《故事的无稽法则》《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金庸江湖手册》等。
【推荐阅读】
本书借助文化学、民俗学的基本方法,溯源龙是如何成为帝王专属,又是如何过渡到全民共享的,考证了不同时期龙形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变迁。
在探讨近现代域外视野中龙形象的问题时,作者梳理了200多幅欧、美、日等国古旧书刊的罕见图片,从象征地位的皇家符号、时尚元素,到讽刺、攻击东方古国的惯用素材,揭示出龙形象及其背后含义的复杂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温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旧话题,不仅给我们一个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新视角,更能脱离时代局限审视域外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以史为鉴,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寻求现代文化困境的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