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评论》:这台录音机好像停止录音了,说点什么,让我们看看它还能否正常运转。
乔治•塞菲里斯:华莱士•史蒂文斯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
米沃什:在斯坦福大学,我出席一个文学界的聚会晚宴[……]有一个女人是科辛斯基的热心读者,她在餐桌上与我相邻而坐。也许觉得有必要表示一下礼貌,她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我写诗。她厉声回答说:每个人都写诗。
克洛德•西蒙:写小说不是一种职业。没有老板按月或按年支付薪水给作者。职业人是指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技能,并藉此获得可计算收入的人。屠夫学会切肉,医生学会诊断疾病,泥瓦匠学会如何砌墙——都是按照各种规则进行的。但是艺术没有规则。恰恰相反,艺术往往面临打破常规的问题。然而没有保障。因此,我始终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只是奇迹般地,时不时被赐予金钱。
——引自《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
——————
文学写作作为一种志业,它身上有太多神秘的魅力附着,以致人们常常忽略了严肃而崇高的写作志业之下,具体而及物地进行着写作行为的那个人的现实生活。是的,我们在说“作家”这个略显特殊的群体。
华莱士•史蒂文斯终其一生都在保险公司工作,T.S.艾略特可能是文学史上最有名的银行职员,托妮•莫里森、多克托罗做了很长时间的出版编辑,聂鲁达、帕斯、富恩特斯、乔治•塞弗里斯等人都是职业外交家……他们为我们所知,是因其作为作家的文学成就,而在“作家”身份之外,他们还同时保有着另一重社会身份和另一条职业生涯轨道,过着一种典型的“双重生活”;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作家选择辞去其他一切工作,让自己成为一个“全职作家”。如何看待写作者的这两种不同路径选择?这种职业生涯的不同选择与写作者的文学志向存在什么关系?过一种“双重生活”是否就是作家写作独立性的证明?全职写作是否最能激发写作者的创造力?……
如果你对这些话题怀有好奇的话,那么《巴黎评论》系列会是你不应该错过的一套书,因为它们一直是《巴黎评论》作家访谈中的焦点议题之一。今年10月,《巴黎评论》系列最新一辑《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出版,在《巴黎评论》采访者与3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对话中,大家同样可以看到这些问题的回响。
值此《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新书出版之际,12月2日(周六)下午2点,《巴黎评论》系列译者俞冰夏、btr将与过着“双重生活”的作家赵松一起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从这本书出发探讨上述话题,谈谈作家职业、写作志业与诺奖精神的关系。
——————
《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译者:刘雅琼 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
《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美国老牌文学季刊,由美国作家乔治•普林顿、彼得•马修森等人于一九五三年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迄今已达四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其中就包括三十四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巴黎评论》创刊七十周年之际,经《巴黎评论》独家授权,九久读书人将这三十四篇诺奖作家访谈归总一处,分上、下两册迻译出版。这些访谈是《巴黎评论》与身处世界文学之巅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持续对话的产物,展现了当代文学世界最具启迪和创见的思想。
【活动嘉宾】
俞冰夏
自由撰稿人,《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译者之一。曾在多家媒体担任文化编辑,译有《无尽的玩笑》《悠游小说林》等。
赵松
作家,著有《伊春》《隐》《空隙》《抚顺故事集》《积木书》《被夺走了时间的蚂蚁》《灵魂应是可以随时飞起的鸟》等。
btr
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和文化评论人,《巴黎评论》系列译者。出版有《迷你》、《意思意思》等,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及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等。2014年起创办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petite mort)。
【现场主持】
骆玉龙,上海99读书人文学编辑,《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