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石刻上起秦汉,下迄民国,历经两千多年。虽然唐、辽、金、元有不少石刻,但以明清两代为最,占总量的绝大多数。
北京的石刻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样式丰富多彩。有一二字简单的题记,以及世界上数量最丰的“房山石经”。有蝇头小楷,也有擘窠大字。有反映个人生平事迹的墓碑、墓志,也有涉及众多人、事的记事碑、坛庙碑、会馆碑。有记录科考办学的儒学碑,也有反映民族、经济、文化、科技、农业等方面内容的石刻,诸如记录治蝗、灾异、修桥补路诸多内容的石刻。
北京的一些石刻在全国范围内也堪称孤品,其量大质精为他处所无,如国子监明清进士题名碑、孔庙告成太学碑、官员人等下马碑、燕京八景碑、三希堂法帖刻石、密云十面碑、少数民族文字碑等。
北京燕山出版社于2022年8月6日在春明簃阅读空间举办“北京石刻漫谈”活动,活动特别邀请《北京石刻史话》的作者刘卫东老师,与读者朋友们一同以北京地区石刻为主要线索,围绕着“石头”的历史、文物、掌故、出土、发现、鉴定、收藏进行交流和讨论。此活动对于爱好石刻的读者而言,是一次绝好的交流机会。
直播平台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