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在发达国家,智能手机拥有率超过了百分之百,即便在像非洲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智能手机也有近90%以上的普及率。移动终端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服务商提供了大量时空属性的数据(geo-spatial data)。这些数据如同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电子足迹”,那么,能否通过这些足迹来预测线下的行为,甚至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呢?
特别地,Google在2009年的一篇文章里,首次通过检索数据(Query)来提前预测流感的爆发,接下来又有许多研究从不同方面挖掘互联网数据对于金融市场、电影票房、城市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研究在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带来众多争议,David Lazer等四位知名学者联手在Science杂志上撰写了题为The Parable of Google Flu: Traps in Big Data Analysis的论文,对用大数据进行的研究进行了辩证的讨论。
但不论有什么样的争议,数据正无可辩驳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数据除了能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目标用户信息外,作为一名城市研究者,我们更关心这些数据能否为城市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支持?
因此,本次活动想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能不能通过“电......
查看全部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在发达国家,智能手机拥有率超过了百分之百,即便在像非洲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智能手机也有近90%以上的普及率。移动终端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服务商提供了大量时空属性的数据(geo-spatial data)。这些数据如同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电子足迹”,那么,能否通过这些足迹来预测线下的行为,甚至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呢?
特别地,Google在2009年的一篇文章里,首次通过检索数据(Query)来提前预测流感的爆发,接下来又有许多研究从不同方面挖掘互联网数据对于金融市场、电影票房、城市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研究在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带来众多争议,David Lazer等四位知名学者联手在Science杂志上撰写了题为The Parable of Google Flu: Traps in Big Data Analysis的论文,对用大数据进行的研究进行了辩证的讨论。
但不论有什么样的争议,数据正无可辩驳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数据除了能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目标用户信息外,作为一名城市研究者,我们更关心这些数据能否为城市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支持?
因此,本次活动想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能不能通过“电子足迹”评估一个地区(城市)的发展情况?
新的数据源与传统的统计调查(例如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究竟有什么不同?应该如何使用?
“大”数据的边界在哪里?
【主讲人】:董磊,清华大学在读博士,具有建筑学、经济学、城市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学习和研究背景,目前在百度研究院Big Data Lab (BDL)实习,从事时空数据挖掘工作。
【地 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地铁南200米瑞达大厦10楼中国集智俱乐部 -“三思堂”
【时 间】:2015年11月22日 下午2:30-5:00
请点链接,报名取票,谢谢!
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2307416274700
【下期活动预告】
集智俱乐部初步定于12月邀请林思恩做专题讲座《神经学用户体验与智能+》。林思恩是中国首家神经营销公司布雷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总监、首席科学官、联合创始人,中科院心理所、香港中文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神经学用户体验与智能+应用领域专家。与宝洁、IBM、联合利华、阳狮锐奇、益普索、腾讯互娱、完美世界、墨麟游戏等合作,通过搭建神经学用户体验的理论与科学技术体系,助力顶级公司的产品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
活动详情及报名表将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官方网站:
www.swarma.org
微信公共账号:swarmagents
a192b636-52dd-4c77-9c45-63f2ce22e990.jpg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