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所阅读周系列讲座
【无需报名,免费入场】
时间:8月3日(六)14:00-17:30
主讲人:初安民、黄静、欧宁
主题:编辑部的故事
时间:8月4日(日)15:00-17:00
主讲人:陈冠中
讲题:香港的华语写作
http://www.douban.com/event/19416011/
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总编辑初安民、香港文学杂志《字花》主编黄静,以及《天南》文学双月刊主编欧宁齐聚方所,畅谈两岸三地文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及现状。
14:00-15:00 初安民:我不是主角——一份文学杂志的身世由来
“十年前的四月下旬,正逢《印刻文学生活志》筹备作业完成准备出刊时,来了一场“非典”。浮动的人心面对了这场二十一世纪第一回“瘟疫”,大家几乎不知所以的面临这奇特的传染疾病,有人呼吁要“封城”,或者至少不要出入人多的公共场合。半年后这本杂志面世。记得当初预计创刊的四月,宣布非典之日,正是我的生日前夕。”
15:00-16:00黄静:制造时差的过程
“一直以来,香港文学杂志,几乎都以同人模式兴办。《字花》走在同人杂志和组织化之间的窄路上,又在追逐时效的沟通文化洪流之中。当我们想到,文学面向公共,便可能唯有让文......
查看全部 »
方所阅读周系列讲座
【无需报名,免费入场】
时间:8月3日(六)14:00-17:30
主讲人:初安民、黄静、欧宁
主题:编辑部的故事
时间:8月4日(日)15:00-17:00
主讲人:陈冠中
讲题:香港的华语写作
http://www.douban.com/event/19416011/
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总编辑初安民、香港文学杂志《字花》主编黄静,以及《天南》文学双月刊主编欧宁齐聚方所,畅谈两岸三地文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及现状。
14:00-15:00 初安民:我不是主角——一份文学杂志的身世由来
“十年前的四月下旬,正逢《印刻文学生活志》筹备作业完成准备出刊时,来了一场“非典”。浮动的人心面对了这场二十一世纪第一回“瘟疫”,大家几乎不知所以的面临这奇特的传染疾病,有人呼吁要“封城”,或者至少不要出入人多的公共场合。半年后这本杂志面世。记得当初预计创刊的四月,宣布非典之日,正是我的生日前夕。”
15:00-16:00黄静:制造时差的过程
“一直以来,香港文学杂志,几乎都以同人模式兴办。《字花》走在同人杂志和组织化之间的窄路上,又在追逐时效的沟通文化洪流之中。当我们想到,文学面向公共,便可能唯有让文学与时间“角力”、思考“文学如何消费”——而在当中,顾虑重重。”
16:00-17:30初安民×黄静×欧宁:编辑室报告
初安民
《印刻文学生活志》社长兼总编辑、并于2012年底接掌《短篇小说》。为台湾文学编辑人、诗人。曾任《联合文学》副社长兼总编辑,现为《印刻文学生活志》、《短篇小说》总编辑,提供创作发表的园地。在华文文学编辑的长期耕耘与突破备受肯定,曾获五四奖文学编辑奖以及金鼎奖杂志类最佳主编奖项等殊荣。着有诗集《愁心先醉》、《往南方的路》。
黄静
香港文学杂志《字花》主编。肆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曾任《信报》文化版记者、《明报》〈世纪版〉编辑。艺术评论、人物访谈、文化专题文章散见于《经济日报》、《文汇报》、《阳光时务》杂志、《U magazine》、《明报》、《信报》、《旺报》、《周末画报》等。
欧宁
诗人、艺术家、策展人、出版人。曾拍摄纪录片《三元里》和《煤市街》,连续策划三届大声展( 2005, 2007, 2010 ),担任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2011年创办《天南》文学双月刊并任主编,同时发起致力于乡村建设和共同生活实验的“碧山共同体”计划。编有《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建筑•城市•思想:库哈斯和奥布里斯特中国访谈录》等书。
——————
「方所」,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组合,涵盖了书店、美学生活馆、咖啡店、艺廊与例外服装。 一方面,它是一个「家」,一种知识、审美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它是一个永恒的进行式,一个多元的发表平台,期望让源源不绝的文化与创意,人才与作品,能够因为这个场所而受到启发、得到发表与注目。
「方所」典出于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定是常住 便成方所」,要为懂得文化创造生活的所有人,打造一个内在渴望归属的地方,更要让文化的广州,以至文化的中国,更加茁壮与丰富。
【方所"创作者现场"第115期】许舜英、毛继鸿:给中国品牌的文化处方
http://www.douban.com/event/19384938/
【方所"创作者现场"第114期】孔亚雷: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学
http://www.douban.com/event/19365120/
【方所建筑周】马岩松:山水城市
http://www.douban.com/event/1933308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