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艺术能做什么——提诺•赛格尔(Tino Sehgal)的艺术实践
参与者:
刘迎九(外滩美术馆的副馆长)
李牧(艺术家)
顾灵 (编辑)
比利安娜•思瑞克(独立策展人)
艺术能做什么
就艺术实践和视觉艺术的演变来说,塞格尔的最大贡献是他的作品脱离了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存在。
美术馆已经部分承担起了控制当代社会的功能,塞格尔对这一现象的兴趣正是他艺术创作的核心之一。通过在体制框架中展示作品,艺术家让美术馆现有的结构和进步的意义变得不再那么理所当然。他坚信展览是一种能够产生独立个体的呈现形式,这一信念为他所构建的情境提供了基础。
本次座谈借用了Dorothea Von Hantelmann的书名《艺术能做什么》。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从提诺•赛格尔的艺术创作为出发点,探讨文化的生产者在今天社会中的角色;他们不仅应该为某一话题提供批判性的参考意见,更应该去尝试建立起新的模式。
今天,我们或者在一个体制内工作,或者与这个体制相依而行;我们很少去问如果不向现存概念低头的话,我们又该如何开展工作。该怎样去创造一个与社会有关的瞬间现实?艺术家应以怎样的行动,通过现存的体制,来......
查看全部 »
对话:艺术能做什么——提诺•赛格尔(Tino Sehgal)的艺术实践
参与者:
刘迎九(外滩美术馆的副馆长)
李牧(艺术家)
顾灵 (编辑)
比利安娜•思瑞克(独立策展人)
艺术能做什么
就艺术实践和视觉艺术的演变来说,塞格尔的最大贡献是他的作品脱离了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存在。
美术馆已经部分承担起了控制当代社会的功能,塞格尔对这一现象的兴趣正是他艺术创作的核心之一。通过在体制框架中展示作品,艺术家让美术馆现有的结构和进步的意义变得不再那么理所当然。他坚信展览是一种能够产生独立个体的呈现形式,这一信念为他所构建的情境提供了基础。
本次座谈借用了Dorothea Von Hantelmann的书名《艺术能做什么》。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从提诺•赛格尔的艺术创作为出发点,探讨文化的生产者在今天社会中的角色;他们不仅应该为某一话题提供批判性的参考意见,更应该去尝试建立起新的模式。
今天,我们或者在一个体制内工作,或者与这个体制相依而行;我们很少去问如果不向现存概念低头的话,我们又该如何开展工作。该怎样去创造一个与社会有关的瞬间现实?艺术家应以怎样的行动,通过现存的体制,来创造和塑造社会的相关性?这是一些值得去正视的问题。
提诺•赛格尔的作品从2011年6月到9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RAM工作室(上海外滩美术馆)巡回展出。本次展览是《占领舞台》系列的一个项目。
参加座谈的嘉宾包括比利安娜•思瑞克(长住上海的独立策展人),李牧(居住在上海的艺术家),顾灵(编辑)。活动中可能还将有更多的参与者加入。
Dorothea Von Hantelmann的书《艺术能做什么》由JPR Ringier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