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来自:豆瓣日记
翻开如今的世界地图,“南斯拉夫”已成为不复存在的历史名词,而20世纪6、70年代的“黑浪潮”电影运动却名垂史册。6、70年代不仅是各国政治运动波云诡谲的时代,更是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年代,电影创作的路线和风格倾向突破古典主义审美,开始走向实验先锋,从戈达尔到布努埃尔,从瓦伊达到大岛渚,法国新浪潮首当其冲,远在东方的日本、台湾、香港也纷纷投身其中,遑论亲缘关系深厚的波兰、捷克、南斯拉夫诸国,合力构成影响世界电影格局的“东欧电影新浪潮”。发源于60年代、终结于70年代的南斯拉夫“黑浪潮”运动,是全球政...
来自:豆瓣日记
编辑:Vini_Kazma 前言:1936年,苏联官方主持的Soyuzmulffilm工作室在莫斯科成立,成为苏联所有动画艺术家、导演和制作人的家。吸引了许多俄罗斯最优秀的艺术家前来进驻,这些艺术家舍弃国家政令宣传短片,投入了儿童电影的制作。1957年,赫鲁晓夫积极引进一连串经...
来自:豆瓣广播
对于终身伴侣,最重要的是什么:
1. 情绪稳定、心地善良
了解一个人是不是心地善良,你可以看他们在遇到用不着巴结的人时,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他们对服务员好吗?他们对新入职的同事有耐心吗?他们对自己的朋友和父母有同情心吗?
了解一个人的情绪是不是稳定,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看他们是如何应对压力的。他们是极度焦虑还是保持冷静?情绪稳定的伴侣是能从他们的回应方式上看出来的。他们花时间深思熟虑做出回应,而不是冲动地做出即时反应。集中营幸存者、著名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说:“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有一个空间。在那个空间中,我们有力量选择自己的回应。而我们的回应展现了我们的成熟度。”情绪稳定的人会充分利用这个空间。
2. 忠诚
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诚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看他们的朋友。这些朋友是否来自他们人生的各个阶段?经过这么多年,留在他身边的老朋友还剩多少?当她大学里的闺密难过沮丧的时候,她会抛弃她吗?还是直到现在,她们仍然每个月相约去看一场电影?他过去的朋友依赖他的陪伴和支持吗?当然,这条规则也有例外,有些人经常搬家,或者住在他们无法融入的地方。但一般来说,有老朋友意味着忠诚。
3. 成长型心态
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相信,他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和技能。他们喜欢学习,把挑战看成激励,把失败看作一个信号,证明他们需要拓展自己的能力。他们百折不挠,并且乐于承担风险。而心态固化的人则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天赋和智力是与生俱来的,冒险只会让自己更有机会出丑。
4. 能够把你最好的一面激发出来
当你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刚分开的时候,注意你的感觉。你觉得精力充沛吗?还是觉得泄气?无聊?受到了挑战?快乐?充满渴望?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愚蠢?选择那个能激发出你最好一面的人。
和一群朋友出去,听听别人的看法也会有所帮助。不要问“你觉得他怎么样?”而是要问“你觉得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怎么样”。
你希望在两人的亲密关系中感受到什么。
“我希望在亲密关系中,他能让我感到自己聪明、风趣、受人欣赏,并感到安全。”
5. 懂得合理争吵
记住,无论选谁做你的伴侣,你们之间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分歧。要注意你是如何争吵的:你能把你的观点讲清楚吗?你觉得对方在听吗?你的伴侣是否在尝试修复,避免矛盾升级?我们的目标是合理争吵,而不是完全避免争吵。
6. 和你一起做出艰难决定的能力
要想知道和某人一起做决定是什么样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他们一起做决定——真正的决定(注意:不是吃中国菜还是泰国菜的那种决定)。对你们的亲密关系进行压力测试很重要。这并不是建议你人为地制造危机(比如,发个假短信:“救命!我奶奶被绑架了!”)但建议在你们共同经历的挑战中要刻意留神一下。比如,当你尝试做一顿复杂的饭菜或者出国旅行时会发生什么?或者当你们一起开车,你的车在路中间抛锚了会发生什么?如果你们在同一个周末分别被邀请参加不同的婚礼,你们会怎么做?当你在两个同样好的(或者同样坏的)选择中做出决定时,你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丹·艾瑞里提出了一种方法,叫“独木舟测试”。你们坐在一条独木舟上——是的,一条真正的独木舟——你们能找到共同的节奏吗?你们是其中一个乐于领导,另一个乐于服从,还是你们都想一直做领导?最重要的是,当事情出了差错,你会在多大程度上责怪你的伴侣?当你们作为一个团队在真正波涛汹涌的水面上航行时,你要注意观察你们俩的表现。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多多是一杆旗帜鲜明的存在:他拒绝承认自己是朦胧诗人,他在诗歌史上迟到多年却一露面就呈炸裂之势,他自言会把一首诗修改到七十遍为止……种种迹象表明,多多的独特并非空穴来风。 迄今为止,多多的创作已经超过四十年,同时,他又有着旅荷十五年的独特经历。可以说,多多既是中国当代诗歌史的参与者,又是旁观者。多多旅荷前的诗歌创作,即从1972年到1989年的“十七年”。历经“学习时期”...
来自:豆瓣日记
接轨世界标准,中国新诗百年,好的诗人其实不足百位。我从个人阅读经验里,选出我偏爱的十位。 评价一个人,首先与评价者有关。诗的维度很多,诗人也有短长板,我偏爱的十位诗人,在我看重的这些维度里,做得十分出色。这些诗人是:冯至、卞之琳、穆旦、北岛、多多、欧阳江河、韩东、张枣、臧棣、朱朱。这些维度是:节奏、韵律、意象、修辞和智识。我各选偏爱的一首,集结于此。 我相信,好,一定是复数的,而非单数。好的诗人,一定有一簇好诗,而不止是一两首。好的诗,一定超脱于分类,不论抒情/叙事、古典/日常、书面语/口语,又或者杂糅。 中国有好的新诗,有好的诗人,这是确凿的。这些诗人,最好的作品,仍有待攀登。但并非不可逾越。新诗百年,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1 冯至《我们准备着》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
来自:豆瓣日记
骄傲的听觉 ——论多多 文 | 胡桑 一 “诗人的真正传记就像鸟类的传记一样……是他们所发出声音的方式。”(布罗茨基,《潮汐的声音》)作为一名发出特殊声音的诗人,多多已经进入了当代汉语诗歌的传统。对于汉语而言,他的诗歌如果不是一次地震,至少是一次不可回避的事件,也许只有在忠实于这次事件的基础上,处于成熟过程中的汉语诗歌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发声装置。 当代汉语的特殊情形决定了一名当代诗人并不是要在与大师们的声音谱系中进行不断辩驳、反抗、摧毁(虽然不排除与翻译的无限搏斗)中逐步建立起自己诗歌的节奏、频...
来自:豆瓣日记
YouTube是我使用最多的音乐平台。是的,音乐平台。 不是指官方的YouTube音乐,而是YouTube主站用户自己上传的整张专辑和现场录音/录像,它们占据了我每年绝大部分的听爵士时间。 我听爵士是从17年开始,每年都听很多,越听越偏。现在比较喜欢自由爵士,但也听其他的。从17年我就在YouTube听音乐,这次就是推荐一下这种方式。 现在国内外的流媒体音乐平台上,爵士资源已经非常多,尤其是YouTube音乐和Spotify。过去很多所谓的稀有专辑都能在线上听到,在YouTube上通过关注“UP...
来自:豆瓣日记
我手指所知道的一切:电影美觉主体,或肉身的视觉 what my fingers knew: the cinesthetic subject, or vision in the flesh 本文载《电影艺术》2021年第5期 作者 / 维维安·索布切克 翻译 / 灰狼 我的身体不仅是所有物体中的一个物体……而且是一个对其他所有物体都很敏感的物体,它对所有声音产生共鸣,对所有颜色产生振动,它以接受词语的方式把最初的意义赋予词语。——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意义是什么?它是含义,只要它是由...
来自:豆瓣日记
这份书单是美国推理作家协会(The 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简称MWA)票选出来的史上最经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说排行榜。评选过程极为复杂,首先由推理协会选出本格派、硬汉派、惊悚派、间谍小说等推理小说十个主要流派的十个代表作家,再由这十个作家选出各流派的十部代表作品,然后由协会会员投票排出名次。所以这份书单不仅仅有总的一百强排行榜,还有各个不同流派的十大杰作排名,其中本格和硬汉两派由于名作数量远远超出其...
来自:豆瓣日记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曾在奥地利乡村地区的小学执教六年。由于责打了一个学生,他不得不结束这份出乎意料的职业。他不相信教育改革带来的好处。在他眼里,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的关系才是唯一重要的。 米歇尔·安德烈(Michel André),刊于《读书》杂志(Books),2018年七/八月刊 在1920年到1926年期间,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原创性、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的维特根斯坦在下奥地利州(Basse-Autriche)的山区乡村里从事小学教师职业。在他决定在小学执教的之前,他...
来自:豆瓣日记
Ronell事件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该事件本身,而是比较文学系圈大半壁江山对她的辩护(而且是非常不成功的辩护)。辩护之所以不成功,最大的原因在于绝大部分辩护之人对事件细节本身并不清楚,他们没有办法就事实认定和基于事实的是非判断进行讨论,于是辩护往往集中在对Ronell人品和学术成就的叙述、对指控方动机的质疑、对NYU调查和决策动机的质疑以及担心该事件对性别运动的负面影响。毫无疑问,这些辩护曾经都在男性侵犯女性的事例中出现过(包括曾经德里达对自己的男性学生性骚扰女性所做的辩护),它们从来也不是成功的辩护。换句或说,退一万步讲,即便Ronell在其他事情上人品再好、学术成就再高、指控方和NYU有着不关乎社会正义的小算盘、该事件会对性别运动造成负面影响,这些理由也不能成为Ronell行为是否存在过错的辩护。是否存在过错只应当基于Ronell事件的事实认定以及对事件本身的价值判断。...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神奇的是,我在这部电影的影评下面看到一篇和我2018年硕士毕业论文观点惊人地相似的文章(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298049/ ),主要观点、论证甚至某些地方的用词都有非常契合的地方,甚至可以说这篇文章是我论文主要观点的一个总结。我的毕业论文从身体...
来自:豆瓣日记
这份书单系统全面,主要是18、19、20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历史。涵盖了清末历史、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中国20世纪的危机、明治维新、日本的经济改革、中国的早期革命与共和、明治与大正时期的日本政治、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帝国侵略扩张中的日本、二战后的日本、日本女人的身份地位。书在海外学术界的口碑都不错,几本获得过费正清奖,被视为东亚现代历史研究中的最佳著作。 不忍一人独享,故拿出来,以飨豆友。 Late Imperial China Tonio Andrade,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Beatrice S. Bartlett, Monarchs and Ministers...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流传中国千年不衰、至今尤盛的帝王术创始者,韩非,虽然并非一个净身阉宦,但此人向君王进言的口气,却与清朝慈禧太后膝下的李莲英相差无几。谓予不信,翻开《韩非子》第一卷第一篇《初见秦》,其开篇第一段,便可了然: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初见秦》 为了突出自己的忠心,韩非甫一开口便将“不知而言”、“知而不言”定为死罪...
来自:豆瓣日记
这个学期课时延长到了二十周,所以本周终于结课了,好歹有时间尽可能把作品都讲一讲。细读课重新讲了一遍我的现代作品三件套,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填充和阐释,新开的诺奖作品选读课则第一次讲了纪德、托尼莫里森和石黑一雄。 第二年上细读课,感觉更从容一些,这一年像海狸一样积累的文本资料,可以信手拈来地放到对当前文本的解读里。主要是因为近年养成了积累细读材料的习惯,做了一个专门的文档,把所有在小说作品中读到的重要细节都摘录下来,当时不一定用得到,但后面写文章和讲课时,说不定就冒了出来。课上,虽然用来做参照所例举的作品学生们可能并没看过,也不会全都讲(那样太繁琐了),但简单地介绍情节背景后,从中抽绎出某个细节的结晶,用来做写作手法的对比,效果想来是能保证的。 作品读得越多,每部作品之间那种隐形的联系就越会被昭示出来。一流的作家总归有某些技巧或者意识上的共性,将其一一标识而出,赏玩对读,也自有其乐趣。我...
来自:豆瓣日记
本来以为继上一篇日志后能续写《2020年我的古典音乐十佳现场》呢,结果疫情一来,整个2019-2020下半乐季几乎报废。3月中到5月中这两个月在巴黎奉命自我囚禁期间,我和我的乐友们在我建立的500人微信大群文字解说了11场歌剧、4场琉森音乐节专题、8场交响乐;而我更是利用在家工作的便利听了不少碟,它们或作为我做饭的背景伴奏音,或作为我思考时的灵感反应堆,是这过得波谲云诡的六个月里分外滋养抚慰我的时刻。 2020年上半年共182天,我听了311张碟,当然大部分都是古典乐。其实我听碟的实际数量比豆瓣...
来自:豆瓣日记
从2012年开始,我有幸在豆瓣上持续创作并且分享我喜爱的古典音乐。我虽然从小学习钢琴和作曲,但是我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也没办法写出水平很高的乐理分析,我知道我的内容创作一直是褒贬不一,我也没有做过什么反驳,因为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分享一些音乐,做一些普及。很幸运,我能交到这么多乐迷朋友,并且得到一定的关注,为这个濒死的行业做出了一些努力。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在几年前能帮助“ 意象文化 ”运作大师Christian Blackshaw来华,也希望大家能一直关注这个平台,他们是一个一直在坚持运作真正高质量的演出的团队。这几年,发生的事很多,让我逐渐失去了听音乐的心境,听音乐对我来说更多的变成了一种习惯。当我失去灵感的时候,我知道是时候告别了。古典音乐是一个特别小众的群体,大多数内容创作者和国外“爱乐乐团”的乐手一样,都没办法靠此盈利,都是在做一种情怀,希望能让这个行业传承下去,让年轻人知道什么是好音...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