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一普通马书人
来自: 一普通马书人 2018-06-21 09:06:23创建   2021-11-26 20:24:05更新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One Day 18人喜欢
所有行业都有一些神人,这些神人要么是行业的翘楚,把工作做到极致;要么是行业的终极破坏者,最终搅乱了局面。终极破坏者也可以说是能力强悍的人走错了方向。 电影《局外人》是根据法国兴业银行500亿欧元舞弊案改编而成的电影,导演是曾经导演过《放牛班的春天》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老阿飞—故园的广播: 下午看到的一件趣事儿。《|movie:25828589|黑寡妇|》 不是昨天出源了么,但是因为今年3月国内就过审并且确定上映了,然后各大字幕组都早发过公告说不会做这片儿字幕,Disney+的官方字幕里也没有中文的,所以昨天全都是机翻字幕满天飞。 结果今天有两个个人翻译的字幕出现了,有一个叫风里漂流,一个叫chenfan,风里漂流的英语水平好一些,而且很快就推出了比较完善的v2版,chenfan的水平有限,错误比较多。 好玩儿的是,chenfan的字幕下面出现了个anderson101的哥们,这个哥们是一边上班一边抽空摸鱼看片儿,然后估计因为字幕实在太烂忍不了了,就开始在评论区留言纠错,chenfan这哥们也有意思,反正错了我就改,然后就根据anderson101的留言不停的迭代更新字幕。 因为anderson101是摸鱼,不是集中时间看片儿,所以这一来一回,从下午三点半一直留言到5点51分。最终chenfan也在6点02分发布了字幕的最终版。 并给在字幕里加上了“校对 anderson101”。 两个网络上的陌生人,因为偶然,而在同一件事情中留下了印记,真的很有意思。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沈玎 2人喜欢
大伯 发布于: 2009-07-08 23:13 SDMS评分:70 分 其实《守望者》还是值得一看的,就算只冲着扎克·施耐德精心拍摄的画面,也足够值回票价了。比起更早一些那部不知所谓的《spirit》,《守望者》不知高出多少个档次。扎克让整部电影就像开场的序幕一样,用一些怀旧的画面结合未来感极强的末世情绪,打造出了一出大型的脑残MTV。 非常喜欢扎克游刃有余的慢镜头运用,还有那种脱胎于《300》的充满无限美感的血腥四射...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Leo 110人喜欢
说一说我个人理解的黑货船传奇与守望者之间的关系。 黑货船传奇的故事穿插在整个电影中,讲的是一件很简单的故事。一个船长遭遇黑货船袭击,船员全体阵亡,只剩船长侥幸活下来。黑货船上都是凶神恶煞,向着船长的家乡驶去。船长饱受生理和心理折磨,最终到达了家乡,却误认为黑货船已经洗劫了家乡。在一片漆黑下把自己的妻子误认为敌人杀死了。船长不相信事实,逃到港口,却发现黑货船此时停在港口等他,最终船长也成为了黑货船...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花城 28人喜欢
船长和他的船员在海上遭遇了黑货船的幽灵袭击,最后只有船长一个人活了下来。我认为这里的黑货船是指战争。而二战结束后,世界又归于平静。虽然和平已经到来,但在平静之下,是人们对于可能爆发核战的无限恐惧。 人类的堕落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与痛苦救赎教条和供需关系原理相去不远,都建立在永远没有足够的基础上。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地球上唯二的超级大国毫不满足地进行着军备竞赛,不停制造囤积着破纪录的核弹头。整个世界都...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SWX 7人喜欢
核战背景的故事,电影有一部《奇爱博士》,另外还有个游戏叫《辐射》,玩过的人都赞不绝口。拿这个片子跟人家比,就知道差距在何处了。 不是说一定要跟库布里克比才能算好电影。确实,又有多少电影能跟《奇爱博士》比呢?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好电影,平庸的电影才显得单薄。一个题材前人说过了,说的很好了,那么后人在重说的时候,那么至少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如果觉得前人说得实在太好了,那么最好就是藏拙。 Com...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99读书人 35人喜欢
  出处: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1年10月16日)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10/15/679464.shtml   近东诸多古代文明给我留下的粗浅印象,是可供后人做历史研究的文献记载并不多。其中,波斯古史,或称为伊朗古代史这一领域,就是如此。当代西方治此学的名家,皮埃尔·布理安(Pierre Briant),在其《波斯帝国史》(Histoire de l'Empire perse, de Cyrus à Alexandre,1996年)引言中就说,阿契美尼德王...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听临 455人喜欢
1. 【回答人:亚当·安吉洛(Adam D’Angelo)】 Facebook 前 CTO ,Quora 创始人 他们从哈佛搬到帕洛奥托(Palo Alto)时的第一个房子,我当时在那儿住了一个暑假。电影中从房顶的烟囱到游泳池之间的滑降绳索是真实的。只不过那个烟囱没有被弄塌过,电影中他们增加了烟囱被弄倒塌的镜头,是为了增加戏剧效果。 2. 【回答人:亚伦·格林斯潘(Aaron Greenspan)】他认为自己是 Facebook 这个创意的最初拥有者,他建立了原型 h...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木卫二 82人喜欢
上世纪90年代有一大批玩结构的电影,从《低俗小说》到《暴雨将至》,从《罗拉快跑》到《爱情是狗娘》,它们中的精品堪称中国影迷的入门级教材。这些电影要么提供了几条道路,要么就是循环往复,然而它们都没有提供一个出口。三段发展至多段,到《记忆碎片》的时候,电影故事可以不停跳跃,从任意段落开始,然而它们从不存在一个真正的结局,既是不存在,那是悲是喜、可否圆满就无从说起…… 《无名先生》经过了漫长的制作期,...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上古天真@221 1319人喜欢
郭宝昌:1940年8月生,北京人。中国著名电影导演。电影作品有:《神女峰的迷雾》、《联手警探》、《雾界》、《特区移民》等。电视剧作品有:《怀阴侯韩信》、《剑客春秋》、《没有终点的跑道》、《大老板程长庚》、《日落紫禁城》等,以及他以毕生心血拍摄的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    八十年代初,在广西电影制片厂任艺术总监期间,大力扶植新人,在他的支持下,张艺谋、陈凯歌等新一代导演推出了《一个和八个》、《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PoorLand的广播: Боевое Оружие Партии 党的武器 1977 一本旨在全方位介绍苏联宣传系统和意识形态美学的书籍,也正是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对于宣传武器的重视使得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苏联发展出独特并且统一的美学标准。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卷毛哥 237人喜欢
这部剧真的是被人人字幕组毁掉了,你们看人人字幕的难道不觉得有些翻译狗屁不通吗,我换成FIX字幕组之后解开了很多迷惑。 1.这里人人字幕组翻译是“ 不是茶水间的问题,是你的问题?”看到这里的人不会觉得莫名其妙吗?我在问题栏里看到很多人看不懂这里,还在猜他...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 136人喜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作者:Underdog、叶洲 链接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012069/answer/79279442 链接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012069/answer/82160925 来源:知乎 1: 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抵押贷款证券化) MBS分为RMBS(住宅房贷)和CMBS(商业房贷),就是把不同贷款成捆打包然后分摊风险。比如说100个房贷你如果你一共只有一个,那一个正好还赶上破产了,那你的损失就是100%;但如果买了MB...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戴老板 275人喜欢
次贷危机已经过去了9年,随着电影的《大空头》的热映,人们又开始重新讨论这个话题。笔者很早就读完了原著,现在也跟风写一篇不是影评的影评,不谈电影中的情节和表演,只谈那场决战中的人物、背景和故事,这不仅是在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在当下扑朔迷离的宏观环境下...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拜德雅 2人喜欢
(本文同时发于我们的微信号拜德雅Paideia) 【转载自 燕京书评】 以退为进 论吉奥乔·阿甘本的几部近作 亚当·科茨科 / 文 王立秋 / 译 译自Adam Kotsko, “Moving Forward by Moving Back: On Some Recent Works by Giorgio Agamben”, Cultural Critique 109, Fal...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Avalon 94人喜欢
HBO将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浓缩在98分钟的电影里.决对是一部看上去充满恐怖,悬疑,又很无奈的电影. 金融战斗智斗勇,要有黑帮的能耐,还不能用黑帮的手段. 在看过二部纪录片"监守自盗 Inside Job"和迈克尔•摩尔( Michael Moore)的"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Capitalism: A Love Story"后,再看这部讲述08年次贷危机的事,就更清楚了,更有故事性,更...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koma 184人喜欢
1.德国驱逐舰不可能在大西洋出现,大部分的德国舰队不敢冒险巡航到那么西的海域,只有少数的例外,但是只是旗舰。 2.德国潜艇不可能近距离遭遇驱逐舰后还能生还,尽管影片中指出距离太近,导致舰炮打不到潜艇,但驱逐舰上的机关枪仍能将其击沉。 3.电影里驱逐舰至少向571号投了80颗深水炸弹,但实际上德国军舰从不携带超过30颗以上的深水炸弹。 4.U-571几乎没有可能击沉德国的补给潜艇,历史上潜艇击沉潜艇的情况只出现过一...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连殳殳 234人喜欢
四百击,法国谚语:Faire les quatre cents cuops.翻译过来就是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怯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硬要说的话,这大致与中国“棍棒教育”有些相通。 这部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首次被评论家正式承认的新浪潮发轫之作讲的也正是一个关于12岁的少年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棍棒”之下不堪重负、满身伤痕的故事。 新浪潮的作者电影,在巴赞理论的指导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yrh 325人喜欢
1958年,安德烈·巴赞英年早逝,未能看到他的追随者特吕弗的处女作《四百击》在1959年问世并一举夺得金棕榈。但若泉下有知,我相信巴赞一定会为特吕弗和他的《四百击》会心一笑。不仅是因为金棕榈,更是由于特吕弗成功地将他的电影理想实践于《四百击》中——真实导向性、长镜头美学、平等写实的深焦摄影,等等等等。 巴赞认为,现实的本质是暧昧多变的,因而也就可以通过的不同方式诠释现实。但电影的任务,并非诠释现实,并...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佚名 35人喜欢
用中文谈论“女权主义”是一个尴尬的话题,下面我以麦当劳为例,用网络段子手最喜欢的“鄙视链”来不严谨地说明: A(18线山村娃):吃麦当劳令人艳羡 B(二线小城市学生):吃麦当劳是家常便饭 C(一线大城市小资):吃麦当劳不够笔哥 D(西方某城市苦逼留学党):吃麦当劳最便宜 E(某文科博士毕业华裔准精英):麦当劳的普及是资本主义和西方殖民主义的胜利 F(美国某反精英华裔非主流):麦当劳普及就因为它高糖高脂吃了爽...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丁丁 1355人喜欢
1959年的巴黎,新浪潮的暗流已渐渐涌出水面。这一年,《电影手册》的撰稿人让•吕克•戈达尔拍出了他的首部故事长片《筋疲力尽》。这部影片一公映,立即遭到了舆论各界的猛烈抨击,评论家被戈达尔无视传统的跳接技术气得七窍生烟,也对贯穿全片的嘲弄生活和虚无主义色彩深感恐慌。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戈达尔就像他塑造出的主人公米歇尔一样,根本不把什么规范、准则放在眼里。 男主人公米歇尔是那种有今天没明天的人,他没...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_Dysmg_ 221人喜欢
[剧透预警] 看了几篇Eggers的采访,这篇算是非常集中的讨论了他创作《灯塔》的整个背景架构和细节设计,谈到了神话宗教传说的基础,各种reference,还有两个男主以及美人鱼角色的设定,非常喜欢看这种research-based导演讲自己的创作过程,所以自己动手翻译了一下...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店长 870人喜欢
《灯塔》或许是《闪灵》后第二部可以用disturbing形容的电影。 在同一类型的框架下,《灯塔》与《闪灵》有不少相似之处:两部电影的主角们都在一纸合约下主动进入与世隔绝的无人之境,酒店管理员被困在大雪封山的瞭望酒店,两位灯塔管理员被隔离于汪洋正中的孤岛,又...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已注销] 67人喜欢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岛赏(j_movie),欢迎关注。 作者豆瓣ID:匣中猫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 大约200多年前,命途多舛又穷困潦倒的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轻策书房 12人喜欢
由于购书的网站没有简介,我购书的时候是真的以为这是本巴尔干半岛的历史类书籍。 没想到是本游记。 当然也不是一本随意的普通的游记。作者是个“独立作家”(他在书中给自己的定义),“著名地缘学家”(中文编辑给他按的头衔)。一定的水准还是有的。作者的另一本关于印度洋地缘政治的书(现在回想起来也可以归类为游记了)《季风》,给我的印象还挺深刻的。现在感觉主要还是对印度洋的地缘政治了解太浅,所以随便抓一本书过...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一普通马书人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