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来自:豆瓣日记
谭其骧先生指导过的研究生 其毕业论文题目为《中国内地移民史·湖南篇》 民国 (浙江大学) 王爱云(女,1939-1941年在读) 文焕然(男,1919-1986,1943-1946年在读) 吴应寿(男,1948-1949年在读) “文革”前研究生 钮仲勋(男,1928-,1957-1962年在读,中科院在职,论文:《历史时期山西西部的农牧开发》) 胡菊兴(女,1958-19年在读,单位:复旦大学) 史为乐(男,1937-,1964-1967年在读,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革”后硕士研究生 周...
来自:豆瓣日记
旧稿积尘,不若呈友朋一览。所读为朱学勤整理本,后附索引极有用。 一、札记 1.别集中,唐五代始有刊版,贯休《禅月集》最早,此前手抄,不好流传,故四库几无原本,只皎然《杼山集》有唐旧本、《曲江集》有宋旧本、《刘随州集》有南宋旧本、《韦苏州集》以宋塹翻雕……宋元后,刊版大行,别集积案盈箱,不能不有所取择,明人好删改、伪作,致各本异同,清人辑佚注疏,功莫大焉。 2.与子部相比,集部提要重评论、版本,写法上没有明确界限,常融在一处写。 3.别集五到十八为宋部分,版本流传后,书籍转多。前此古本全部录入,亦不过一至四类,十九到二十一为金元别集,无辽,二十二至二十五为明别集,二十六为清别集,一类而已,盖择取严,故量少,明清绝大部分入存目。存目一为元前,二至七为明,八至十二为清。 4.宋别集提要常引张端义《贵耳集》,如赵蕃《乾道稿》(2136)、章甫《自鸣集》、杨冠卿《客亭类稿》、翁卷《西岩集》、周文璞《...
来自:豆瓣日记
青年学者一大困惑是,在于进入学术过程中,很多并非是从学术开端进入,往往是从半道而入。举例来说,如顾颉刚,生逢其时,在其之前只有胡适、章太炎,反传统尚为端绪,其熟悉之后,便很快切入,掌握学术大势。这当然是个正面的例子。再比如说,八十年代初,西学与中学都呈现肇兴的势头,庞朴、李泽厚、李学勤、甘阳、陈来等等都处于学术巅峰,那个年代的学者也很快可以把握大势,顺水择舟,一脉而下,也明白争论几派是什么立场...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