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Linda
来自: Linda 2018-06-20 02:56:42创建   2022-10-13 11:50:53更新
来自:豆瓣小组
沼芽儿 26人喜欢
笔者注:此文在2015年初曾发百度,后因惹起某些江湖风波,继而终止。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iEvvvvvven 0人喜欢
How much we know and understand ourselves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but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is even more essential to living a Wholehearted life: loving ourselves. Wholeheartedness is as much ab...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hyttt12 1人喜欢
你看病是选择中药呢还是选择西药?有人说中药好,但也有人说西药快,各...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落跑靴子 1人喜欢
嗨,大家好! 有想交流英语口语同时发展各种爱好、兴趣、畅谈人生的朋...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zimuv 1人喜欢
作者:岳晓东 作者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exiaodongbl...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排排 12人喜欢
最近先看了美国心智研究所(MentalResearch Institute, MRI)几位大佬合著的《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紧接着又读了《改变》作者之一、MRI创始人Richard Fisch写的《困难案例的短程心理治疗》。发现两书中所倡导的MRI短程心理疗法虽看起来“离经叛道”,但却常常收获出乎意料的实效,让我不禁感叹如果早日将此疗法纳入自己的工具箱,那么曾经接手的某些案例也许就能走出僵局,让来访者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有价值的帮助...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zkj930 0人喜欢
神话题材老少咸宜,充满想象力。孩子虽然掌握的知识不多,但在想象力方面比大人强多了。《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经典神话作品,是很多文学作品的主要素材来源,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也大有裨益。有插图本真是棒极了。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跟着父母看图、学习认字,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照着插图画画玩。这本书很适合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促进亲子关系。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迎刃 424人喜欢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不善言辞的人,参加陌生人社交活动要想表现得自信、自如、外向,需要大量社交经验积累与快速融入此类场合的方法。 先说实际干货方法,我说的方法会和一般方法不太一样,都是我通过自身长期参加社交活动后的总结,都是实战经验。 一般外向、能量气场...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56人喜欢
同样是需要与人沟通一件事情,你更倾向于电话交流?当面交流?还是微信文字交流,或者电子邮件?看起来当面或者电话是更好的方式,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自内心地觉得——最好不要! 很多人表示自己已经有了“电话恐惧症”,最怕电话铃声突然响起。而涵盖更为广泛的“社交恐惧症”也正在流行,“患者”们在网络上用包括段子、漫画在内的五花八门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有多么不愿意和人打交道,自称“社恐”。 这些标签化的表达有蔓延开的趋势,所以,“社恐”是人群中一个性格偏内向的群体吗?还是真的需要治疗和干预的心理疾病?在网上自我...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贾志刚 59人喜欢
《论语》,少儿不宜 贾志刚 很多人讲《论语》,我手头的是何新的和于丹的,还有其他翻译版本不提。 对于《论语》,我研究不多,也不准备研究太多,而且即便研究,也未必能研究出什么来。古往今来,人们已经研究了两年多年,能玩出什么花活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 不过,我还是想谈谈《论语》,以我的理解来谈,纯粹一家之言,欢迎板砖。 假设现在由我来讲《论语》,我一定这样讲。 “孔子,一个骗子,不学无...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鱼鱼爱吃饭 891人喜欢
最近开始学英语,前几天还在看语法书。被一个朋友嘲笑,明明大学学了四年英语,还没学够啊。而这里面的关键差别在于,大学的英语专业是被动选择的,这时候想学英语是自己主动选择的。 有时候想想,人生还真的是断层的。从小读书从未想过为什么,只是周围的同龄人都在上学。高中毕业填志愿,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懵懵懂懂的选择了一个在大家看起来比较有前途的学校跟专业。读书的时候被教育要好好学习,禁止谈恋爱。大学毕业父母又希望你能立马结婚生子。 我们走的每一步,很多时候都是被大环境推着走的,走上一个大部分人会选择的道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新京报书评周刊 5395人喜欢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打算攒够多少钱才开始你的理想生活? 就在前几天,微博上有一条博文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这个故事引起了一番热议。评论里看法多样,有关于恐婚不生孩子的,有赞同表达对现状不满的,还有一大批人考究起月薪两万能不能这么“玩”,买不买的起一线城市的房,哪来这么多假期的,甚至各种现身说法的......总之,这个小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 原文中关键人物是这位月薪两万、有房有闲、时不时出去旅游,心血来潮就来场说走就走的美食之旅的“姐姐”。原博主言词里面的羡慕之意,可能同很多人是一样。且不论是不...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Café 3人喜欢
中文版 Hornedjitef的木乃伊(公元前3世纪)。来自埃及的底比斯,...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水木丁 1792人喜欢
这个世界上有些书你知道你早晚会去读,《在路上》对于我来说属于这种。很多年前看两三行介绍,就知道你终究有一天会去找来读的书,就像和一个人对视两秒,就知道你们是否能心灵相通一样,要是从心理上掰碎了细嚼,也未必分析不出道理一二来,不过,那全无意义。 是的,全无意义,我读这样的一本书的时候,与其说是为了寻找它的意义,还不如说就是看看而已。跟着四五十年代美国这群年轻的疯子在路上狂飙一样,我连滚带爬的把这...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雨香香雨 6人喜欢
2015独家书画教程 《中国山水画技法大全》.《龙瑞山水画教学》. 《郭石...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不醉酒怪 7人喜欢
我前两年很迷成功学的书籍,从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一路下来的成功学大师的著作都逐一拜读过。其实,更多的时候,书籍会使一个人愚笨——同那些“书籍使人进步”的言论恰恰相反。我不是哗众取宠,这是我观察的经验。叔本华也曾说过,阅读很容易使人放弃思考。 那些成功学的作品确实使人心血澎湃,但是,往往是,你在激动过后还是继续面对现实,大师的经验仅仅是使你的知识得以增长,它们根本没有改变你的生活。 这本...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木慕石 47人喜欢
1.动物只要不患疾病,食物充足,就会很快乐满足。人也应该如此,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这种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世界的错误看法、错误的伦理观、错误的生活习惯所引起的。其结果导致了对那些可能获得的事物的天...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KnowYourself 4335人喜欢
(一) 小时候我曾为自己的一种状态感到多年的困扰。 我好像是那种特别敏感的小孩,我对于别人的情绪、内心活动,有种过度的敏锐。在与人的交往中,我感受到他人对我的期望。然后我看似是主动自愿地在说一些话,做一些事。但事实上,这种意志是否自发,让我感到迷惑。 当我面对着别人的时候,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对方在那一刻的需要,它们就好像是潜藏在对方看起平常的话语背后的深洞。而这黑洞不知为何对我有着一种吸引力。它诱惑着我,给出一些能够填补它的东西。 我在很长的时间里,觉得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我总是会随...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Dupla 2233人喜欢
1、亚马逊官网,也可以等大促 2、爱看豆http://ikandou.com/ 3、k...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小陶子 674人喜欢
每一个上班的人都得看透,老板还是要看你的打扮。当然,你的老板可能并不单纯,但是上班穿的得体,是一个上班人的必修课。有的人上班要求穿的很正式,比如在银行的,那样的上班服装选择的余地较小,但是对于大部分姑娘来说,上班都不会对服装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一般...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Sandy 2202人喜欢
文中所有餐厅均为po主亲自尝试过。 照片均来自手拙的自己以及二三陪我出去疯的闺蜜。 注明:这并不是软文推广文。PO不过就是一枚普通的爱吃的妹子。 杭州现在的确很多卖情怀卖文艺,但是推荐的餐厅也是都去吃过的,写得都是有留下不错印象的。当然每个人的口味不同,...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lavaFOX 2956人喜欢
lavaFOX为英语爱好者精挑细选了众多热门、经典的影片用于英语学习,以下...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Linda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